书城童书海上巨兽——战列舰
2432300000003

第3章 战列舰的应用与发展(3)

美国海军部分战列舰为了加强水下防御而采用了三重底设计,日本海军大和级的装甲范围扩大至舰底。意大利战列舰采用了独特的“普列赛”式,结构虽然复杂却未达到预期效果。美国海军的方式是在侧舷部设置多层纵向隔壁,各层充当燃料舱,结构看似比较简单但实际效果却很好。这种方式至今仍应用在超大型航空母舰上。

由于制造设备的关系,制造大尺寸的装甲板比较困难,因此为了防御所需范围必须将多块装甲板拼合在一起。为此,装甲板之间及装甲板与舰体结构之间的接合部,因接合方法不同有时也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弱点。在这一点上,美国海军衣阿华级通过软钢进行焊接的方法似乎很有可取之处。(图22)

各国均通过实物大模型对防御结构及装甲板实施各种结构试验和射击测试。这种设施规模巨大,但由于不能绝对信任纸上设计计算所得结果,因此仍需要通过切实的努力来进行验证。

19世纪初,蒸汽发动机被装备到船上,但在“无畏”号作为战列舰首次采用蒸汽轮机之前,战列舰的主机全部为往复式蒸汽发动机。由此,蒸汽轮机随着无畏舰的发展也得到迅速普及,并开发出各种型式的蒸汽轮机。

应用蒸汽轮机之前,往复式蒸汽发动机正处于最鼎盛时期,从当初的卧式主机已发展演化为立式,并产生二胀式、三胀式。制造蒸汽的锅炉也从低压矩形锅炉发展到圆形锅炉,之后又出现了水管锅炉,蒸汽压力向高压化发展。发动机装备台数大多为2台2轴,多者为3台3轴。即使是无畏舰,美国、德国初期的无畏舰也仍然采用了往复式发动机。

在超无畏舰中,美国海军除两艘纽约级和“俄克拉荷马”号以外均采用蒸汽轮机。这是因为这些美国战列舰由于蒸汽轮机技术的不稳定而采用了比较安全稳定的往复式蒸汽发动机,而后预计更换汽轮机,只是没有实施罢了。

随着舰形的大型化,超无畏舰的主机与推进轴从2台2轴发展到以4台4轴方式为主流(德国海军部分战列舰坚持采用3台3轴属于例外)。动力装置区域的配置可以看出各国特色,但都是配置在装甲防御最厚的舰舯部,还没有像驱逐舰那样采用交叉配置以实现提高自身防御强度的方式。当然,战列舰的存在意义本身就是优先重视主炮配置,因此当时多数舰的动力装置配置目标是只要不对主炮造成障碍即可。

二、后战列舰时代

1921年签定的《华盛顿条约》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海军强国的军备竞赛,使战列舰的发展也出现相对缓慢的局面。但到了1936年条约解禁时,世界列强就猛虎出笼,使出全身解数推动军备竞赛,终于把战列舰的发展推向了巅峰。在战舰吨位、装甲和舰炮口径方面都创造了“世界之最”。

首先是亚洲岛国——日本,为了实现称霸太平洋的野心,集中了国内造船、机械、武器制造方面的全部精华,以极其秘密的方法建造了战列舰造舰史上最大的“大和”号和“武藏”号。“大和”级战列舰创造了该舰种的三项世界之最——吨位最大,满载排水量7.3万吨;防护装甲最厚,舷部装甲410毫米,炮塔首部装甲650毫米;主炮口径最大,460毫米。

欧洲海军强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当然也不甘落后,在条约解禁到二战期间也先后建造了航速30节以上,排水量4万吨左右,舰炮口径330毫米,甚至是355毫米的巨型战列舰。而美国继建造6艘“诺恩·卡罗莱娜”和“索斯·达科塔”型战列舰之后,在二战中又建造了4艘“衣阿华”级战列舰,其满载排水量5.8万吨,航速33节,有3座3联装406毫米主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当年曾被迫由自己凿沉包括11艘战列舰和13艘巡洋舰在内的70多艘舰只。此次解禁后,他们以加倍的狂热态度建成了欧洲第一战列舰“俾斯麦”号。1939年2月14日下水时,纳粹头目希特勒和一大批要员前来祝贺,称它是“永不沉没的战舰”。

“大和号”和“武藏号”战列舰是日本的两张王牌,在太平洋战争的多次战役中,都不曾用他们参战。直到1994年10月,美军进行夺取菲律宾的登陆战时,日本认为这是决战的最后时刻,才开始打出这两张“王牌”。

1944年10月22日,两舰从婆罗乃港锚地出发,准备用优势炮火压制美登陆部队。它们在航行中被美国航空母舰上的侦察机发现,美国航空母舰立即起飞舰载机进行了6个波次的攻击。“武藏”号被命中14枚鱼雷和16枚炸弹,葬身海底,1023名舰员丧生,“大和”号带伤逃回。

1945年4月1日,美国准备在冲绳岛登陆。4月6日夜晚,“大和”号在一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护卫下,突入冲绳海面美舰集结区作“困兽之斗”。美国的4个航空母舰编队出动386架飞机,对日舰队进行了3个波次冲击。“大和”号被命中12枚鱼雷和7枚炸弹,并引起弹药舱爆炸。这艘世界上最大的超级战舰也沉入海底。

1941年初,德国准备派出4艘重型战舰切断英国的北大西洋运输线。5月24日,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刚一驶进大西洋,就遇上了英国“亲王”号。激战中,德国舰队击沉了“胡德”号,重创“威尔士亲王”号;“俾斯麦”号也中了3发炮弹,被击破了燃油舱,流失了约1000吨燃油。(图25)

英国视“俾斯麦”战列舰为心腹大患,集结了包括2艘航空母舰、5艘战列舰和3艘战列巡洋舰在内的42艘战舰包围“俾斯麦”号。经过4天4夜的激战,“俾斯麦”号终于被英国的舰载航空兵及战舰的鱼雷和炮弹击沉。德吕特晏斯海军上将以下约2200名官兵,除113人被救外,其余全部丧生。(图2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列舰的战技术性能确实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舰炮射程超过40千米,令人叹为观止。但是,二战中的重要海战多是在150~200海里的距离上进行的,主要突击力量是航母舰载机或岸基飞机,双方军舰并不照面,威力强大的舰炮也无用武之地。

二次大战之后,世界上再没有“哪个国家”建造战列舰了。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战列舰也都退役、封存、拆除,甚至进厂化铁水;有的则充当教练舰,或送去博物馆以供参观。战列舰家族整个就像一幅“树倒猢狲散”的大观园景象。但情形也有例外,那就是美国的“衣阿华”级4艘战列舰。虽然它们也是几经沉浮,但毕竟还是有两艘舰参加了90年代的海湾战争,为战列舰史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图26)

1991年2月4日凌晨,激战前的海湾是那样的寂静。“密苏里”号战列舰,在装备高级水雷避碰声纳的美舰“柯茨”号护航下,小心翼翼地通过水雷区,到达指定阵位,3座三联装406毫米大炮那黑洞桐的炮口,直指伊拉克军沿岸阵地。(图

“轰隆”……炮声震天动地,一枚枚巨型炮弹挟雷携电呼啸飞去。霎那间,伊军的指挥中枢、弹药库、炮阵地、雷达站、蚕式反舰导弹阵地,爆炸声此起彼伏,陷入一片火海。

2月6日,“威斯康星”号战列舰替换下“密苏里”号,又一次把那些巨型炮弹倾泻到伊拉克军阵地。

据美国国防部致国会的报告中统计:到2月28日停火时,两艘战列舰在83次炮击任务中,共发射了1102发406毫米炮弹,弹药重约1322.4吨。在有目标定位的52次炮击中,37次有炮击结果统计数据,其中40%的炮击给目标造成轻度破坏,30%造成中等至重度破坏。战列舰的炮击,给予美国地面进攻部队强有力的火力支援,为步兵冲击铺平了道路。

这是自朝鲜战争以来两艘战列舰的首次炮击,也是这两艘战列舰退役前的最后一次炮击。

在战列舰历史上,最大口径的主炮是日本“大和”号战列舰的460毫米炮,“衣阿华”级战列舰406毫米火炮是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口径最大的重型舰炮。该炮于1943年设计制造,炮管长约20米,最大射程41.6千米,最大有效射程32千米;每发炮弹重1.017吨,每发穿甲炮弹重1.226吨,每舰装载炮弹1220发;射速2发/分,连续射击时1发/分;该炮每个炮塔转动部分的重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艘驱逐舰的重量。该炮爆炸威力十分可观,一颗炮弹炸出的弹坑足有半个足球场大小,若9门炮齐射,可将一座小山夷为平地。(图29)

“衣阿华”舰的炮塔和上弹机构是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炮塔部分共分为6层甲板,从上至下依次为炮室、机械甲板、电气甲板、上层上弹甲板、下层上弹甲板和发射炸药舱。射击时需要60人操作。每枚炮弹需要约50千克的发射炸药,这样,舰上装载60多吨炸药。出于安全考虑,平时炮弹和发射药包是分开存放的,进入射击时,送药系统采用了安全互锁机构,当发射药包经气密过渡舱和两道回转门由卷扬机送至炮室时,底部通往发射药库的防火气密门是紧闭的。只有在弹药车已准确处于上药位置,一切准备就绪,而且通往炮室的密封门关闭时,发射药库的密封门才能打开。相反,当药包运至炮室,炮弹已装入炮膛,输弹机退出,药包盘在位,且下部互锁门关闭时,通往炮室的上部互锁门才能打开。有了这样一套上下互锁的安全机构,才能有效地阻止火花进入底部的发射药库,从而保证弹药的安全。

20世纪80年代,“衣阿华”级战列舰进行现代化改装时,研制了几种新型炮弹。一种是集束炸弹,型号为EXl46型炮弹。这种炮弹体内装有大量的子母弹,当炮弹飞到目标上空时,这些子母弹便从炮弹底部抛出,借助空气阻力和离心力的作用,在目标区上空均匀地散开落下。据说,这种集束炮弹能在目标上空形成10平方千米的覆盖区。另一种新炮弹是EX148型330毫米次口径脱壳炮弹。这种炮弹能使406毫米火炮的射程提高一倍。它的增程原理就是通过脱掉飞行过程中炮弹外圈的轻壳,使炮弹的截面积减少,从而作用于炮弹单位横截面上的空气阻力减少,达到增程的目的。这种炮弹也是集束型。美国科研部门还为“衣阿华”级战列舰的主炮研制了末制导炮弹。这种炮弹是在弹头加上红外制导装置,还有控制系统、固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炮弹发射出去后,能够自动搜索、跟踪目标。这种炮弹既具有炮弹初速大、可连射的特点,又吸收了导弹精度高、反应灵敏的优点。(图30)

由于研制了新炮弹,“衣阿华”级战列舰选用了MK160-5型新的火炮控制系统。该火控系统主要由MK38型指挥仪、AN/UYK44型计算机、AN/UYQ-21型数据显示操纵台和用于控制炮弹飞行的AN/SPG-53齐射控制雷达等组成。老的火控系统只能控制一门炮,新的火控系统可以同时控制全部9门406毫米主炮;能为“战斧”巡航导弹和全球定位系统提供定位数据,导弹飞行误差将会大大减少;还能精确估计初速误差,提高射击命中率。

“战斧”巡航导弹和“鱼叉”反舰导弹,是美国战列舰80年代进行现代化改装时装备上舰的。从此,战列舰的火力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单一的火炮攻击增加了现代化打击手段。

1991年1月17日凌晨,海湾战争中的“沙漠风暴”行动开始前夕,部署在波斯湾和红海的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和潜艇,向伊拉克发射了常规的“战斧”巡航导弹。这些导弹准确地落在伊军的“飞毛腿”导弹阵地、化学武器设施、发电厂与配电变电站以及高级领导人的指挥中心。据美国国防部致国会的报告中指出:水面舰艇和潜艇成功地发射了288枚“战斧”导弹中的282枚,其中64%是在战争初期48小时发射的,发射成功率达98%。

“战斧”导弹并非十全十美。与航空母舰舰载机相比,它的作战适应力较差,不能根据作战情况的变化作出反应。它的飞行速度慢、飞行时间长、突防能力低,容易被敌方发现和击落。在海湾战争中,有的导弹就被伊拉克炮火击落。

海湾战争之后,美国着手改进“战斧”导弹,主要项目有:一是加装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减少对地形匹配器的依赖性,大大减少预定的攻击时间;二是改变导弹发射设备和导弹上的软件,从而更精确地预测导弹到达目标的飞行时间,三是改进数字式景象匹配相关器,使其对昼夜和季节产生的景象变化不敏感,从而提高制导精度。美国还准备研制新的弹头和新的主机,使其射程增加185千米。

“衣阿华”级战列舰除了装备“战斧”巡航导弹外,还装备了“鱼叉”反舰导弹。

据美国专家分析,击毁一艘轻型航空母舰需要5枚“鱼叉”导弹,击毁一艘巡洋舰需要4枚,而击毁一艘驱逐舰需要2枚,一枚导弹可以击毁一艘小型舰艇。1986年3月,在锡德拉海湾,美国在实战中首次发射“鱼叉”导弹,击沉利比亚两艘快艇。两年后,又用“鱼叉”导弹击沉两艘伊朗舰只。不过,战列舰上的“鱼叉”还没有取得击沉舰艇的战果。(图31)

“密苏里”号是战后世界上装甲最厚的水面战舰,一般部位厚150毫米,重要部位达400毫米,足以承受1.5吨重穿甲炮弹的轰击,即使“飞鱼”导弹轰击到战列舰的装甲钢板上也会被弹射回来,爆炸冲击波只能划伤装甲。最初,它装有3座三联装406毫米主炮、149门各种口径的副炮和高炮,还载有3架水上飞机。舰上动力装置由8座锅炉和4台汽轮机组成,采用四轴推进方式,总功率15.6万千瓦,最大航速33节,当航速12节时续航力为1~5万海里。当然,令“密苏里”号名声大震的原因,还在于它是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地点。“密苏里”号的最后一次现代化改装完成于1986年,次年5月10日重新加入美国海军服役。1991年2月4日凌晨,“密苏里”号战列舰在装备高级水雷避碰声呐的美舰“柯茨”号护航下,穿过已开辟的雷区通道,驶到预定火力支援区。随后,它在美海军陆战队的指挥下,用9门406毫米大炮破坏了伊军的指挥中枢、弹药库、炮阵地、导弹阵地和雷达站,到6日凌晨,该舰共发射每枚1.2吨重的炮弹112发,给多国部队地面进攻以强大的火力支援。(图32) (图33)

1992年3月31日,在热烈的礼炮和号角声中,“密苏里”号战列舰缓缓驶回美国洛杉矶港码头,结束了它辉煌的一生。从此,战列舰这个一度逞威于火炮时代的“霸主”,退出了海战的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