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性最佳保健读本(生活必备丛书)
24315700000007

第7章 饮食与保健(3)

(2)桂皮山楂红糖汤:桂皮6克,山楂肉9克,红糖30克,于月经来潮前水煎温服。适用于气滞血淤或寒湿凝滞之痛经。

(3)糖酒桃仁:桃仁2分,红糖1分,黄酒4分。共浸后取出,晒干,经常服食。适用于气血虚弱之寒性痛经。

(4)红枣汤:上等红枣50~100克,煎汤,经常连枣带汤温服。适用于虚寒痛经。

(5)鸡蛋红糖:月经来潮前取鸡蛋2个煮熟,蘸红糖吃,或红糖水冲鸡蛋食用。适用于虚寒性痛经。

痛经、闭经的饮食疗法

痛经是指经期或月经前后发生的下腹疼痛、腰痛者,甚至剧痛难忍的一种自觉症状。疼痛多在月经来潮后数小时,也可见于经前1~2日开始,经期加重。临床表现为下腹坠胀痛,或下腹冷痛、绞痛,可放射至腰骶、肛门、会阴部。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2~3日,其程度因人而异。严重者面色苍白、四肢发冷,甚至晕厥。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尿频、头晕、心慌等症状。若为膜样痛经,在排出大块子宫内膜前疼痛加重,排出后疼痛减轻。本症多见于初潮后不久的青春期少女和未生育的年轻女性。

正常发育的女性,一般在14岁左右月经即可来潮。如果超过18岁,而仍无月经来潮,或月经周期已经建立,但又出现3个月以上(孕期、哺乳期除外)无月经者,总称为闭经。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

闭经患者常伴有腰酸乏力、精神疲倦,甚至头昏、失眠、毛发脱落等症状。生殖器官发育不良或畸形、神经及内分泌系统疾患、全身性疾病等都可引发闭经。本处所论闭经只限于因功能失调所导致,不包括先天性无子宫、无卵巢、阴道闭锁及生殖器肿瘤等器质性疾病所致的闭经。

痛经者可选用下列食疗方:

(1)生姜120克,大葱60克,粗盐500克,共炒热,用布包好,敷于小腹部,冷后再炒敷,连用3~6次。

(2)生姜10克,洗净,留皮,红糖30克,米酒20毫升,加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5日,从每次月经来潮的第1日服起。适用于顽固性痛经。

(3)豆腐250克,红糖40克。将豆腐切块,加水煮汤,红糖调服。每日2次。

(4)新鲜韭菜300克,洗净,捣烂,与红糖60克同煮食。每日早晚各1次。

(5)红糖15克,茶叶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6)生姜120克,切碎;葱头4个,洗净捣烂;食盐500克。将上药置锅内炒熟,用毛巾包后烫熨痛处。

(7)干姜15克,花椒6克,大枣10枚,红糖30克,水煎服。每日2次,于月经前2~3日起服用,连服5~7日。

(8)当归、红糖、米酒各15克。将当归水煎取浓汁,加入红糖、米酒调匀,分2次服,月经期间每日1剂。

(9)生姜1块,连须葱白3~5根,红糖150克,胡椒粉1匙。将生姜压碎,和葱白、红糖一起放入锅内,加2碗水,煮开后约8~10分钟,再加入胡椒粉,趁热服下,数小时后只有微痛,继续再服。每日3次,即可止痛。适用于痛经及产后淤血不下。

(10)乌骨鸡1只(1000~1500克),黄芪100克,当归50克。先将鸡剖杀,去毛及内脏,洗净。黄芪、当归用纱布包好,纳入鸡腹内,加水适量,文火炖煨至烂熟后食之。

(11)小茴香15克,水煎服。于月经前3日服用,每日1次,连服3日。

(12)韭菜50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绞汁,取汁100毫升,加红糖适量饮服。服后俯卧床上30分钟,疼痛即可缓解。

(13)葵花子仁15克,山楂干30克,炒焦,研为细末。用红糖60克调匀,分2次冲服,早晚各1次,于经前1~2日开始服用。

(14)棉籽1把,用新瓦焙干研粉,每服15克,温开水送服,即可止痛。

(15)艾叶、棉籽各1把,共放新瓦上焙干,研为细末,每服10克,用醋调服,可立即止痛。

(16)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红茶3克,共制粗末,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服数日,以在行经前几日服用为宜。适用于量少、腹胀痛、经色暗或夹块,或闭经等。

(17)鲜月季花15~20克,开水冲泡,连服数次。适用于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跌打损伤疼痛等症。

(18)山楂肉10克,桂枝5克,红糖30克,水煎服。于月经前温服,每日2剂。适用于小腹冷痛、四肢不温、面色发白等。

闭经患者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1)山楂、鸡内金各9克,共研细末。每日1剂,早晚分服,开水冲服,连服数日。

(2)山楂肉30克,水煎浓汁,调入红糖30克。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2剂,于月经前的第1~2日开始服用。适用于血淤型闭经。

(3)墨鱼1条,桃仁9克。将墨鱼洗净与桃仁共煮,熟后加作料,弃桃仁,吃鱼喝汤。

(4)粳米、苡仁各50克,白扁豆、生山楂各15克,红糖30克,共煮粥食用。每日1剂,连服7日。

(5)羊肉(去脂肪)400克,生姜50克,当归100克,加水炖熟,去药渣,吃肉喝汤。适用于血枯经闭、产后出血、腹中虚痛及产后贫血。

(6)鳢鱼头晒干,烧存性,研末,每次6~9克,用陈酒送服。适用于闭经、月经错后。

(7)山楂50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先将山楂洗净,切小丁,加红糖渍半小时。然后拌入洗净的粳米中一起加水煮粥,食前调入红糖。每日2剂,温服。

(8)白鸽1只,黄酒适量,加水1000毫升。煮烂后食用,每日1剂。

(9)红葱头100克,瘦猪肉500克,加水煮烂后食用。适用于肝肾不足型闭经。

(10)猪肝150克,红枣20枚,番木瓜1个,水煎服。每日2次。

(11)桃仁15克,粳米100克。先将桃仁捣烂,加水研汁去渣,与粳米同煮粥。空腹服用,每日2次。

(12)生山药、鸡内金各100克,共研细末。每服15克,每日2次,开水送服。

(13)丹参、红糖各60克,水煎去渣,代茶饮用。每日早、晚各1剂。适用于阴血不足所致之闭经,症见血色淡黄、精神疲倦、头晕耳鸣等。

(14)茜草根60克,水煎服,每日2剂。适用于气滞血淤之闭经,症见郁闷不乐、烦躁易怒、胸脘胀闷、小腹作胀、两胁胀痛等。

(15)绿茶25克,白砂糖100克,共置杯内,用沸水冲沏,浸泡1夜,次日饮服。每日1剂,温热顿服。适用于月经骤停,并伴有腰痛、腹胀等。

(16)木槿花30克,水煎去渣,打入鸡蛋2个,搅匀即可服食。适用于血淤经闭、大便秘结。

(17)芥菜子60克,研为细末,每服6克,热黄酒送下,饭前服用,每日2次。适用于经闭不行1年,脐腹痛,腰腿沉重,寒热往来。

(18)乌鸡肉150克,丝瓜100克,鸡内金15克,共置锅内,加水煮汤,食盐少许调服。适用于因体弱血虚所致的经闭、月经量少等症。

(19)山楂、鸡内金各30克,粳米100克,煮粥服食。每日3次。适用于血淤闭经、小腹痛等。

(20)山楂糕30克,薏苡仁粥适量,红糖1匙。将山楂糕切成小块,拌入薏苡仁粥内,加红糖调服。

食物养血调经

女性都有月经,月经是妇女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反映女子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志。一般来说,月经规律、经量适中、经色鲜红的女子,肤若凝脂,容貌美丽,眉黛含春,不施脂粉也添娇;反之,月经失调,经量过少或过多的女子,容颜暗淡失华,皮肤粗糙,眉宇间缺少神韵。

研究发现,性激素与女子的容貌密切相关。女性性激素主要指雌激素和孕激素,这两种激素的分泌量随年龄和婚育而发生变化。同时性激素的分泌水平与月经周期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在排卵前后和月经期前,女性体内的性激素分泌最旺盛,使肌肤格外光润细腻,肤色十分艳美。

有人说,18~35岁女子的皮肤是其一生中最柔润细腻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性激素分泌最旺盛。那么究竟“红颜”能留驻多久,则要看怎样保养。如有月经不调应进行调经与养血,这不仅为了女子的健康,也为了女子的美貌。

传统医学根据人体五脏六腑和虚实寒热,采取辩证论治,可服用女金丹、人参荣丸、八珍益母丸、乌鸡白凤丸、安神赞育丸等调经中成药,都具有卓著的疗效。

调经宜注重养血,使经血得以调和。须知,女性在“经、孕、产、乳”四期里,有耗血和失血的特点,性激素的分泌也相应受到影响。若不善于养血,很容易引起贫血,出现面色萎黄、唇甲苍白、肤涩发枯、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血虚症。严重贫血者,因各器官组织功能减弱,将过早地发生颜面皱纹、白发,走路似“弱柳扶风”等虚症。化验结果也表明,正常女性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均低于男性,仅为男性的4/5。在“经、孕、产、乳”四期里,因耗血和失血过多,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更低于男性。所以,女性若想容貌健美、肌肤柔润,应注意养血,日常应多摄入些含铁质丰富的饮食,如菠菜汤、大枣、肝脏等制品。

调理月经食疗方

用料:竹丝鸡1只(约500克),当归30克,黄芪60克,红枣5个,生姜4片。

用法:竹丝鸡洗净,切块,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5分钟,取出用冷水冲洗。当归、黄芪、红枣(去核)、生姜洗净,与鸡肉一同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3小时,调味食用。

适应证:劳倦内伤、气弱血虚之神疲食少、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或妇女经后、产后血虚发热、头痛、眩晕。外感发热、湿热内盛者不宜用本汤。

月经先期的食疗

月经周期提前1周以上,甚至1月2潮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提前”或“经早”,如仅超前3~5天,而无其他明显症状,属正常情况,或偶尔超前一次者,亦不作先期论。临床表现有热有虚,亦有实证,一般以量多色紫、质稠为实;以量少色红为阴虚血热;量或多或少,色或红或紫,兼后胸胁小腹作胀,为肝郁化热;量多色淡、质清稀为气虚。

月经先期者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油条、油炸辣蚕豆、油炸花生等;肥腻生湿生痰之品,如肥猪肉等;助阳生热的食物,如辣牛肉、狗肉、虾、螃蟹等。

饮食宜清淡,以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多食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的猪瘦肉、鸡肉、猪肝、鸡蛋等。多食新鲜的蔬菜,如青菜、青瓜、丝瓜、豆芽、豆角、豆制品等。多食新鲜的水果,如苹果、雪梨、哈密瓜、葡萄、龙眼肉等。

月经后期的食疗

月经周期退后1周以上,甚至每隔40~50天一次称为“经行后期”,亦称“经期退后”、“经期错后”或“经迟”,如延后3~5天,且无其他不适者,不视为月经后期。若偶见一次,下次来潮仍然如期者,亦不属病态。临床表现以经色黯红而少、小腹经痛者,为实寒;经色淡而量少,质清稀,为虚寒;色黯红、有块、小腹胀且痛者,属气滞。

月经后期者禁食生冷寒凉的食品,如冻汽水、雪条、冻西瓜等;肥腻生湿生疾的食物,如猪肥肉、猪油制品等。用药不宜用过于苦寒的黄芬、黄檗等。

饮食宜清淡,以富有营养、易消化和吸收的食物为主,如猪瘦肉、猪肝、鸡肉、兔肉等。若虚寒引起月经后期,可食当归羊肉汤:当归20克,羊肉25克,水煎,饮汤食羊肉。还可多吃新鲜的蔬菜,如青菜、青瓜、丝瓜、黄瓜、豆角、豆制品等。

月经过多的食疗

月经过多,指月经周期正常,而经量明显超过正常。临床表现一般以量多色淡,质清稀,心悸气短,属气虚;量多色红,质稠有块,面赤心烦为血热。

月经过多者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胡椒、油条、油炸饼、油炸辣蚕豆、浓咖啡、烈酒等。不宜过服辛热暖宫之药,致血蕴热,迫血妄行,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饮食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为主,如猪瘦肉、猪肝、兔肉、鸡肉、羊肉、鸡蛋等。多吃新鲜的蔬菜,如丝瓜、黄瓜、青菜、豆角、豆制品等。多食新鲜水果,如苹果、香蕉、哈密瓜、橙等。若气虚引起者,可食黄芪淮山粥:黄芪、淮山各30克,粳米50克。黄芪水煎取汁去渣,下淮山、粳米煮粥食,每日1次。

月经过少的食疗

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而经量明显减少,或行经时间缩短,甚少或点滴即净。临床表现,一般量少色淡,质清稀,多属虚证;量少色紫黯而挟淤块多属实证。

月经过少者禁食生冷寒凉的食品,如冻汽水、冻果汁、雪糕、冻西瓜等。禁服过于苦寒的药物,如黄连、黄芩、黄檗等。饮食要有规律,避免过饱过饥,暴食暴饮,坚持一日多餐。最好戒烟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