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女性最佳保健读本(生活必备丛书)
24315700000028

第28章 妇科与保健(3)

若药物治疗行不通,可采用外科疗法。外科疗法可能要切除卵巢,但除非经前症候群真的很严重,且试过所有内科疗法都无法成功,才可能使用这种方式,而对于未婚、未生育的女性,这种疗法并不适合。其次,也可能间歇性使用男性荷尔蒙,以减少月经流量,并减轻乳房肿胀的现象,但使用男性荷尔蒙也有副作用,所以此疗法并不被推广。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女性荷尔蒙的植入,利用胶囊内包女性荷尔蒙把它放到皮下,来减低体内女性荷尔蒙的波动,也可以改善经前症候群。此外,使用黄体素也能改善某些人的经前症候群,但效果相当有限,所以目前并不建议使用。总之,目前的治疗仍以简单方便、无副作用为原则,治疗不宜太激烈。上述方法都是用来控制月经周期,让卵巢排卵发生改变,属于治本的方式。但是,如果不想用这种激烈的手段,对于偶发性症状,则可使用症状疗法。

例如,有情绪上的忧郁症,或因焦虑不安而无法入睡,此时使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就可以改善。至于腹胀,或是脸部、脚部有水肿现象,可以给予少量的利尿剂。对于胸部胀痛得厉害的人,可以给予抗泌乳激素的药物。对于疲惫却无法入眠的人,可以使用轻量的安眠药,不过最好还是养成睡眠上的卫生习惯,对于睡眠颇有帮助,也不会因睡眠不足而造成疲惫。还有,原来常头痛或偏头痛的人,应尽量避免使用避孕药来控制经前症候群,因为那将会造成头痛或偏头痛恶化,只要使用阿斯匹林或是普拿疼这方面的药来控制经前症候群,就能有效地改善。对于其他的症状,例如有些人开始出现便秘或痔疮,可以补充钙质或多摄取纤维质及水分来克服。如经前症候群的症状轻微,自我教育和自我疗法便相当重要。若发现月经来潮的第2个星期后有生理方面的不适应,应先根据前述症状自我诊断,若确定自己有经前症候群,就应在每次将发生之前做好自我调适,如努力保持心情有愉快,做些适度运动等。

经行乳房胀痛

经行乳房胀痛是指女性在行经前或正值经期、经后,出现乳房胀痛,或乳房瘙痛。

(1)原因:导致经行乳房胀痛的原因,多由内伤情志,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脉络阻滞或因肝肾精血不足,经脉失于调养造成的。临床表现为肝气郁结和肝肾阴虚。

①肝气郁结:症见月经来潮前1周左右,发生乳房胀痛,甚则不可触摸,伴有胸胁胀满,心烦易怒,精神抑郁,善太息,舌质暗红或淡红,苔薄白。

②肝肾阴虚:症见经期或经行之后,两乳胀痛,伴有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头晕目眩,或两目干涩,口燥咽干,大便秘结,舌质红少苔。

本症在诊断时,若可触及结节或肿块,经后不能消失者,需排除乳腺增生症或乳房恶性病变,并及早到医院检查,做到早期防治。

治疗可先择西医、中医及辅助疗法。

(2)西医治疗:

可用天冬素片,每日3次,每次2片口服,以温开水送下。

(3)中医治疗:

①肝气郁结:舒肝解郁,理气止痛。以柴胡疏肝散加减:白芍20克,川芎、香附、陈皮、枳壳、甲珠、通草、王不留行、柴胡各15克,煎服。

亦可用中成药逍遥丸或舒肝丸,每日2次,每次1丸口服,以白开水送下。

②肝肾阴虚:滋肾养肝。一贯煎:沙参、麦冬、生地各20克,当归、川楝子、枸杞子各15克。煎服。

(4)辅助疗法:

①指压法:

肝气郁结,用指针摸推下腹部之关元穴、中极穴。

肝肾阴虚,以一指禅推气海、关元穴各1分钟;摸擦腰骶部1分钟,按揉肾俞穴1分钟。

②耳压疗法:选耳穴大肠、小肠、下脚端、肺、脾,用王不留行粘贴按压。

③火罐疗法:选天枢、关元、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大肠俞、小肠俞,按腧穴部位,选择不同口径火罐拔罐法。

经行头痛

经行头痛就是指行经前后出现的头痛症状。引发的主要原因是气血失调,常见的有血虚、肝火、血淤等。

(1)原因:本症的特点是经行期或经行前后,出现明显的头痛,甚至剧痛难忍,月经过后疼痛逐渐消失。

经行头痛有虚痛、实痛之分,痛在经前或经期多属实症,胀痛者多属实症;痛在经后,疼痛隐隐者多属虚症,刺痛者多属血淤。

①血虚:症见经期或经后,头晕头痛,伴有心悸少眠,神疲乏力,多梦,舌质淡,苔薄。

②肝火:症见经行头痛,甚者巅顶痛,伴头晕目眩,烦躁多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苔薄黄。

③血淤:症见每逢经前或经期出现剧烈头痛,伴随经行小腹疼痛拒按,月经色紫黑有块,舌质暗或尖边有淤斑。

本病应与经行外感头痛相鉴别,后者临床有表症出现,如鼻塞流涕、咳嗽、发热等,与月经周期无关。

治疗可选择中医及辅助疗法。

(2)中医治疗:

①血虚:养血益气。以八珍汤加减:白芍、党参各20克,川芎、甘草各10克,熟地、白术、茯苓、当归各15克、酌加首乌、枸杞子各15克。煎服。

②肝火:养阴清热,柔肝熄风。以杞菊地黄丸:熟地20克,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枸杞子、菊花各15克,酌加夏枯草、白蒺藜各15克。煎服。

③血淤:调肝活血,化淤通络。以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川芎、老葱、生姜各15克,桃仁、红花、麝香各10克,大枣10枚。煎服。

(3)辅助疗法:

①血虚:先按摩腹部10分钟,以中脘、气海、关元穴为重点,然后按揉两侧俞、膈俞、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穴,以微酸胀为度。再以全掌横擦心俞至三焦俞,逐渐透热为度。

②肝火:用扫散法在头部胆经循行部,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两侧交替进行各10次,配合按角孙、头维、率谷穴等,每穴约半分钟。两侧交替推桥弓两分钟,按两侧太冲、行间穴,擦热两侧涌泉穴。

③血淤:用一指禅推法或揉法,按摩气海、关元等约10分钟,宜在经前或经期操作。

经行浮肿

(1)原因:经行浮肿是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头面四肢出现浮肿的现象,也称“经来遍身浮肿”。主要由脾肾阳虚气滞血淤引起。

①脾肾阳虚:症见经行面浮肢肿,伴腹胀纳呆,腰膝酸软,大便稀薄,经量多,色淡红,质稀,舌质淡,苔白腻。

②气滞血淤:症见经行肢体肿胀,伴脘闷胁胀,善太息,苔薄白。

治疗可选择西医、中医疗法。

(2)西医治疗:

水肿甚者,可用少量利尿剂,如口服双氢克尿噻2~50毫克或氨苯喋啶100毫克,每日1~2次。

(3)中医治疗:

①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利水。以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桂枝各15克,白术20克,甘草10克。酌加补骨脂、川芎各15克,巴戟天20克。煎服。

②气滞血淤:理气活血。以八珍汤加减:当归20克,川芎、芍药、熟地、延胡索、川楝子、槟榔各15克,炒木香10克、酌加泽兰、茯苓皮各15克。煎服。

白带与阴道炎

白带的主要作用是润滑阴道,不使阴道太干燥而伤害阴道表皮组织。此液体的来源是阴道前庭两侧有史坚氏腺与巴氏腺所分泌的。另外,子宫颈也是阴道液体的主要来源。正常的阴道液体包括阴道上皮的浆性渗出液和子宫颈腺体清澈的润滑液以及阴道复层鳞状上皮脱屑。

白带在新生儿出生以后即会发生,主要原因是新生儿出生以后体内仍存留母亲的性荷尔蒙,在短期之内会影响新生儿的生殖道。在青春期的白带比较特殊一点,通常在初经之前有一段时间动情激素开始分泌作用,会使阴道上皮增厚及子宫颈腺体分泌,产生多量较稀的黏液分泌物,偶尔会沾湿内裤,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不需要任何药物治疗,只需保持清洁就可以了。怀孕期的白带是因为母亲在怀孕的时候,胎儿慢慢长大,对母亲的骨盆腔和阴道有压迫作用,使其附近的血管扩张和充血,另外加上怀孕的时候荷尔蒙的量会增加,使子宫颈的腺体增生,分泌物大为增加,这也是一种正常生理亢进的现象,并非感染,无需治疗。

白带最常见的原因是阴道和子宫颈遭受到感染。以下按照病菌分为:

(1)滤过性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单纯性疱疹的第二型以及尖型疣两种。

①单纯性疱疹第二型:单纯性疱疹在目前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病症。单纯性疱疹是由双股去氧核糖核酸所组成,主要侵犯生殖器官以及新生儿疱疹感染,可分为原发性和续发性2种。原发性感染在临床方面比较严重,所产生的抗体量比较低。续发性的感染在临床上比较温和,产生的抗体量比较高。原发性感染后,病毒可能继续潜伏在寄主身上待寄主身体情况较差时再产生续发性的感染。

第二型单纯性疱疹主要是由于性接触而传染给别人。在医学文献报告中指出第二型的单纯性疱疹与子宫颈癌有关。另外第二型的疱疹时常伴有淋病发生。疱疹病毒的潜伏期为3~7天,整个发病的过程约7~10天,若有续发性的细菌或霉菌感染可能变成4~6个星期,刚开始发作的时候外阴部会产生剧痛并且有大量刺激性的水液或臭脓状的阴道分泌物。早期首先的病变是清澈的水泡,稍后水泡破裂而形成溃疡,多发生在大阴唇内侧或小阴唇上壁,很少发生在阴道壁内。这种溃疡是小而浅,直径大约3~10毫米,深度大约1毫米,有时候许多小溃疡会合成一个大病变。溃疡的表面有黄色的渗出液覆盖着,边缘平整化一,无硬块或突起,周围基底呈红色,触摸溃疡会发生强烈剧痛,鼠蹊淋巴腺肿大,最严重是侵犯到泌尿系统,小便疼痛引起小便滞留。有时尿液会刺激到附近组织溃疡产生剧痛,除了局部不舒服外尚有全身病变,如发烧、头痛、肌肉神经痛、全身不适。诊断方面需要靠抹片及培养来鉴定疱疹病毒的存在。可服用一些止痛药以减轻症状,尚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有人认为使用干扰素诱导剂、光力去活化剂、热水坐浴、疫苗可以治疗病毒感染,但是这些方法仍在争论中。

②尖型疣:主要由于性交所传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好发的部位在阴唇皱壁内侧,然后会很快扩散到阴唇、阴道、会阴、子宫颈及肛门。被感染的表皮或黏膜呈红色、突起,形成一个菜花状的肿瘤,可以达到8厘米左右,怀孕会增加病菌的生长,有时会容易引起续发性病变,包括淋病、梅毒、鞭毛虫等感染。关于治疗方面,可以局部使用25%Podophijllin,会造成动脉血管痉挛产生腐蚀性,它会影响细胞的复制,但会造成细胞核变大及细胞异型,不会产生细胞结构不良。还可以使用三氯醋酸、冰醋酸、重金属,以及秋水仙素,或用手术治疗都可达到治疗的效果。

(2)细菌性感染:淋病细菌会产生大量脓液并伴有恶臭味。一般侵犯的途径是由阴道黏膜表面往上侵犯,使整个骨盆腔都会受到感染,严重时也会感染到泌尿系统,发生尿频或小便困难。阴道黏膜受侵犯会有灼热与疼痛感,阴道上皮会发红和浮肿,脓液盖满了整个阴道皱裂,脓液会流到外阴部来,给行走带来很大的不便。急性期大约2~3周会消失。诊断需要靠阴道抹片及培养。治疗首先要控制病菌的散播,再行局部治疗或是全身性抗生素治疗。

(3)霉菌感染:主要指白色念珠菌感染,情形类似酵母菌,但缺乏菌丝体。白色念珠菌到处都有,多存在土壤、饮水和食物中。在阴道分泌物中发现此霉菌,并不表示被感染,但当营养不良、糖尿病、怀孕、免疫机能缺乏、使用大量广效抗生素、肾上腺皮质素、抗癌药物情况下即有可能会被感染。症状有痒、烧灼感、局部酸痛、频尿、小便疼痛、阴道痉挛,有时会刺激到阴道上皮产生发炎与充血现象。阴道上皮有白色干酪或乳状分泌物,与阴道上皮紧密沾粘不易分离。诊断方面要靠分泌物做抹片或培养。治疗首先要去除诱发因素,停用抗生素、肾皮质素、避孕药……症状治疗可使用冷敷或抗组织胺止痒。使用抗霉菌的药物,可由阴道给予或静脉、肌肉注射。

(4)原虫感染:阴道鞭毛虫,是一梨形原虫,大约5~30微米,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虫体一端有4条鞭毛,可由直接接触传染,其中以滥性的人发生率最高。婴儿也可由产道分娩时感染。感染后,有些人可毫无症状,有些则瘙痒到无法安眠甚至影响到正常坐息。

此虫感染局限于阴道,从不侵犯子宫颈以上的组织,主要的症状是呈泡沫状的黄绿色或黄白色的阴道分泌物并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造成局部厉害的瘙痒和压痛,偶尔会扩散到外阴部,并有恶臭味。在急性期会阴周围呈现发炎的现象、尿道口发红和浮肿。发炎的反应可延伸到子宫颈以及阴道上穹隆,子宫颈可看到许多典型的局部红色粒状区,很像草莓。诊断方法很简单,将分泌物滴入生理食盐水在低倍显微镜下可发现阴道鞭毛虫。治疗应尽量淋浴,不要坐浴。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及干净。使用Flagyl口服225毫克,女性1天3次,连续服用3天,一定要夫妻双方同时治疗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

白带异常

白带就是从阴道内流出的白色黏液。白带的多少和性状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平常的白带一般为白色稀糊状,稍有腥气味,半透明量少。当接近排卵期时,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增多,使宫颈腺体分泌增加,白带增多,似鸡蛋清样,具有粘性,可拉成丝状而不断,排卵后孕激素分泌增多,抑制宫颈腺体分泌,白带减少,呈粘稠混浊状,下一个月经周期,白带又呈现上述变化。白带中含有乳酸具有杀菌作用。

白带异常是生殖器官病变的一种信号。如患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子宫颈的炎症、息肉或癌变、子宫内膜炎、淋病等疾病时,白带常可以出现量过多,呈脓样、泡沫样、豆腐渣样、血性水样或有臭味等表现。因此如发现白带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病因,对症治疗。

白带增多

白带是由女性生殖道腺体(包括子宫颈内黏液腺、前庭大腺、小阴唇内的皮脂腺)的分泌液、阴道黏膜的渗出液和一些生殖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所组成。一个健康的妇女可以有一定量的白带。女性白带增多有正常和病理性引起之分。正常的女性白带增多是由于女性在排卵期,因雌激素水平较高,宫颈腺体分泌增多,或行经前后,又因盆腔充血,阴道渗出液增多所致。病理性白带增多往往是由于身体内在或外来刺激使生殖道的分泌液过度地、非生理性地增加所致,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肿瘤引起:由于肿瘤组织坏死或感染,使白带增多。良性肿瘤中常见出现血性白带。血性、水样、伴有恶臭的白带多见于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经常排出黄红色清澈液体。

(2)炎症引起: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其中以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及慢性宫颈炎引起的白带增多为最常见。白带的特性因病原体的不同而各有特征,滴虫性阴道炎的白带为黄色或黄绿色的稀薄脓液,往往呈泡沫状。霉菌性阴道炎的白带常呈白色厚糊状或凝乳块样。宫颈炎的白带常见为脓性黏液状。此外,老年妇女因雌激素水平低,阴道上皮薄,抵抗力差,容易被细菌感染而成脓性白带。

三、乳房发育与保健

乳腺发育与功能异常

乳腺发育异常的种类非常多,现介绍如下:

(1)内陷乳头:也叫假性凹陷,但由于乳头发育正常,乳晕受衣服的压迫,呈包皮状隆起,把乳头包围。乳头可以拉出来,但严重者要做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