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24313100000003

第3章 年节风俗(3)

中国僧侣喝腊八粥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宋代。据《天中记》载:宋时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不仅朝廷官府寺院造大量的腊八粥,而且民间也争相效法,广为流传。到了清朝时期喝腊八粥的风俗更为盛行。在宫廷里皇帝、皇后、太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大寺发放米果,以供僧侣餐用。寺庙僧侣要举行盛大的诵经法会纪念释迦牟尼,相传十二月初八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在民间,腊八这一天人们也做腊八粥,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关于腊八粥有较详细的记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仁、松子以及白糖、红糖、葡萄以作点染。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洗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要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品种以多者为胜,竞巧争奇,较之古人有过之而无不及矣。由此可窥见清代民间腊八节风貌。这种风俗流传至今已无迷信色彩,人们喝腊八粥只是以应节令而已。在北京一带的居民中常在腊八前后泡制“腊八蒜”,把干净的蒜瓣泡在不透气的醋瓶中,泡至春节才开瓶取食,醋中有蒜味,蒜中有醋香,别有风味,是吃水饺的好佐料。

藏族的望果节

八月(无固定日子)是藏族的望果节。一般在青梨成熟前,历时三至五天。“望果”一词是藏语,意为“转田垄”。

节日里,当地藏民穿上盛装,抬着用青梨、麦穗编成的“丰收塔”,举着标语、彩旗,活动在田间地垄。转完地头,举行赛马、演戏、唱歌、跳舞等文体活动。

相传一千五百年前,在山南劣结、乃东一带已有转地头庆祝活动。每到庄稼成熟时,乡人绕本村地头转圈,以祈天神保佑丰收。佛教传入西藏后,望果节活动便增加了佛教内容,沿袭至今。

藏族的雪顿节

藏族的雪顿节,又称藏戏节。“雪顿”这个词是藏语,意为“吃酸奶子的节日”,在7月初举行这个节日,历时五天。过节时各地藏剧团汇集于拉萨,举行会演。拉萨市民和郊区农民身穿盛装,带上食品、用品,前往罗布林卡观看演出。如今,雪顿节时,拉萨、日喀则、穷结、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专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文艺宣传队也赶来参加庆祝,演出各种节目热情歌颂西藏人民的新生活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

关于节日由来有种种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藏戏之神铁桥活佛唐东结波大师;另一说是17世纪前,按佛法,喇嘛在夏季有数十天禁止出门,说是怕踩伤大地的生物。至开禁日,纷纷出寺下山,世俗百姓备酸奶施舍。经过演变就成为现在的雪顿节。

藏族的香浪节

香浪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下旬举行。这是甘肃夏河一带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个节日时值气候最适宜,农活刚完和奶香肉肥之际,草地山间,百花怒放,藏民则带上丰盛酒肉等食品,移帐于溪流、河滨之旁或山顶平坦之地,饮酒高歌,游乐玩耍几天。节日里最热闹的是赛马、赛牦牛。此外还有“大象拔河”、“噶吞”、摔跤等体育活动。晚上燃起篝火,举行歌舞晚会。如今,当地机关干部也专门放假,与藏胞一起欢度节日。

“香浪”为郊游的意思,也译作“浪山”,类似汉族地区的春游、踏青。相传,过去寺院里的僧人,在每年盛夏季节到山野里采伐烧柴,由于路途较远,一般当天不能返回寺院,便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撑起帐篷宿营,劳动之余进行娱乐活动。后来这一形式流传民间,就形成了“香浪节”。

藏族的沐浴节

沐浴节也是我国藏族人民的一个节日,历时七天。每年夏末秋初,拉萨东南天空出现一颗明亮之星时,各地的藏族百姓,都到附近的江河里去沐浴。

相传,从前草原上有一个人叫宇托,是云旦贡布的名医,医术十分高明。有一年,瘟疫在草原蔓延,宇托利用其妙手回春的医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后来,宇托去世了,草原又遭到更严重的瘟疫,人们盼望宇托的在天之灵能保佑他们驱除瘟疫。一天晚上,有一个病危的妇女,梦见宇托告诉她:“明晚,东南天空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时,你就下到吉曲河去洗澡,洗完澡,病就会好。”这妇女照此去做,果真恢复了健康。其他去洗澡的病人也都因此除病。人们说这颗星是宇托的化身,他把河水变成药水,让人们洗澡治病。因为天帝只给宇托七天假,这颗星也就只出现七天。从此以后,藏族人民把这七天定为沐浴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那达慕”一词是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在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内容有摔跤、射箭、歌舞以及贸易活动。

节日期间,男女老人乘车骑车,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会场上,彩旗飘扬,人闹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在节日的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多姿的歌舞,有各种展览,进行物资交流。那达慕大会,是蒙古牧民欢乐的节日。

苗族的爬山节

每年农历三月下旬苗族人民过传统的爬山节。

这段时间,方圆百里的苗族人民,在望丰乡五岔路口举行爬山活动。穿着节日盛装的人们,满山遍野,喜气洋洋,他们在这里举行有民族特色的赛马、斗雀、拔河和打篮球等活动。同时还举行盛大的赛歌会,飞歌、情歌、酒歌、古歌和叙事歌,这些歌声像一对对轻燕飞向天空,像一股股泉水,流淌到人们心里,抒发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的向往。

关于这个爬山节的起源,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传说苗寨有一对男女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勇敢地与财主作斗争,最后殉情于马场——现今的望丰乡五岔路口。后人开展各种活动纪念他们,代代相传,演变为节日。

苗族的赶秋节

赶秋节,又称秋社节、交秋节,这是西花坦、凤凰、泸溪等地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立秋时,当地群众停止干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传统的秋坡上,进行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活动完毕时,由众人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

关于这个节日的来源,民间有个传说。相传有个叫巴贵达惹的苗家青年,一次出去打猎,捡到一只精美的绣花鞋,为寻找制花鞋的姑娘,他造了一架可坐八个人的秋千,在立秋之日邀约后生、姑娘前来一起游玩娱乐。终于在相邀的男女青年中找到了花鞋的主人七姑娘,后来,两人结为夫妻。随后年年举行这种娱乐活动,最后演变成赶秋节。

苗族的羊马节

每年四月二十六日,属“羊日”或“马日”,这一天是苗族的羊马节。如果这天不逢“羊马日”,节期则往后退移到“羊马日”,但要在端午节前过节。过节时,人们从菜园子里采一些菜来喂羊喂马,同时,杀肥猪、做粑粑、制团散,和家人团聚会餐,欢度节日。

关于羊马节的来历,民间传颂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末清初,苗民起义,遭官府镇压,人们把几只羊吊在战鼓上,把一些战马拴在尘土多的地方,然后人们悄悄弃寨而走。当官兵呐喊冲杀时,原来悄然无声的寨子突然鼓声大作,尘土四起,官兵误为中了埋伏,慌忙撤退。死里逃生的苗民,回到了寨内。由于羊马解救了苗民的灭族之灾,苗民把羊马视为救命的神畜。

恰巧这一天是四月二十六日,又属“羊日”,苗家就把这天定为纪念羊马的节日。

苗族的吃新节

吃新节是苗族人民的古老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过节。时值中稻即将成熟,丰收在望,各家各户都要从稻田里拔出三颗孕穗的谷米,洗净后放在米饭上蒸熟,让全家品尝,这叫做吃新。据说吃新节是为了纪念一位一心为民谋福的英雄。每逢过节,苗族人民都穿上节日盛装,吹芦笙唱苗歌,并举行赛马、斗鸟等活动。

苗族的龙船节

苗族人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三至二十七日过龙船节,也有的在五月初五。节日的主要活动是龙船竞渡,沿江观看者往往达数万人。

壮族的娅拜节

娅拜节在农历四月兔日(初四)举行,是壮族的传统节日。

节日这天,要杀一头牛、一头猪、两只鸡和煎四十八条鱼,男女老少都上娅拜山祭奠娅拜,礼仪十分隆重。

关于这个节日的来历,民间传颂着一位女英雄的故事。相传娅拜是宋朝年间一位壮族女英雄。那时,官家经常派兵到壮族寨子烧、杀、抢、掠。娅拜见了非常气愤,她就与丈夫一起,领着壮族人民抗击官兵的搔扰,在战斗中,夫妇俩壮烈牺牲。打扫战场时,人们只找到娅拜遗体,但没见她丈夫的尸体。人们把娅拜埋在附近高山上。从那时起,那座高山就被叫做娅拜山。每年逢娅拜遇难那天就奠祭她。

壮族的歌圩节

壮族歌圩节在农历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和中秋节举行。歌圩,在壮语中叫“窝墩”、“窝岩”,意为到田间或岩洞外去唱歌,源于唐代歌仙刘三姐,盛于宋元明清。如今,歌圩盛行于广西五十多个市、县。

节日期间,男女青年穿上盛装,欢聚在一起,歌唱问答。内容多为天文、地理、历史、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和伦理道德等。此外,还有抛接绣球、碰彩蛋等活动。

瑶族的达努节

达努节又叫祖娘节或者盘古王节。达努节是广西等地瑶族民间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五月二十九日举行。“达努”是瑶族话,意为不要忘记民族的历史。这个节日虽然隆重盛大,但并非每年举行一次,而是根据当地的传统习俗、年成好坏、人畜安康的情况而定,有的地方三五年一次,有的地方甚至十二年才过上一次。

关于达努节的由来有种种动人的传说。其中一个比较完整的传说是:远古的时候,传说中的瑶族祖先密洛陀女神要她的三个女儿到人间去独立生活。第二天一早,大女儿首先起床,扛起犁耙到平原去犁地种田,后来子孙繁衍成了汉族。二女儿起床后,挑着书担读书去了,以后生子生孙就成了通晓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的壮族。三女儿日上三竿才起床,一看家产没有了,便哭了起来。密洛陀就把家里仅有的一斗谷子给了她,叫她到山里去开荒种地。可是谷子发芽了,野猫来刨;禾苗分叶了,麝出来啃;稻谷成熟了,山雀飞来啄。三女儿哭着告诉妈妈,妈妈便把珍藏了多年的一面铜鼓送给她。三女儿把铜鼓带回山里,烦闷时敲鼓取乐。

鸟兽来吃庄稼,就敲起铜鼓驱赶鸟兽。结果稻谷获得了丰收,三女儿就在山里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便成了现在的瑶族。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瑶族人便把密洛陀的生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定为达努节。

崩龙的族采花节

崩龙族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举行。这一日,男女老少盛装华服,相约到附近花山花林采撷鲜花,采得的花儿或赠送友人,以示友谊和祝福;或点缀自家房舍美化环境。

彝族的火把节

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几天是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节日里,人们盛装庆祝,举行摔跤、斗牛、射箭、赛马等游乐活动。入夜点燃火把,挨家挨户走访,并奔驰山乡田野,驱除“鬼邪”。

火把节要欢度三天。头一天,白天各个村堡都要杀牛,将牛肉砍成大小均匀的坨坨煮着吃,称为吃“坨坨肉”;晚上,人人举火把。第二天和第三天,白天开展文体活动,人们斗牛、斗羊、摔跤、跑马、弹月琴、弹口弦、唱歌、跳冬格舞等;晚上以堡为单位,举火把,一条条火龙绕着堡子和庄稼地转,山山岭岭,村村寨寨到处出现火龙、火花、火环等。

相传,火把节的由来与诸葛亮有关。很久以前,云南维西地区的百姓主要以打猎、捕鱼为生。有一年,诸葛亮率兵来到这里,了解到当地百姓不会种水稻,他就率领大家搬石头、垒田埂、修水渠,同时派人去四川拉稻种。一天夜里,诸葛亮得悉去拉稻种的人马被瘴气和黑暗困在不远处的森林里,便决定让附近村寨的男女老少,每人点起一束火把,用火攻瘴气的方法,迎接运送稻种的汉兵,这一天是夏历六月二十四日。从那时起,维西、巨甸一带就开始种植水稻,每到这一天,当地人就点燃火把,载歌载舞,庆祝这个象征幸福的日子。

彝族的剽羊节

6月23日剽羊节是云南鹤庆西山区彝族传统节日。节日那天当地群众都上山打猎,将所猎获野味丢进火中烤熟,饮酒野餐,歌舞娱乐。如有远方来客参加节日活动,主人一定要“剽羊”款待客人。“剽羊”时,主人把羊牵到客人面前,问客人是否喜欢。然后,数人紧执羊尾稳住羊身,一人用粗棒向羊头猛击三下,羊立刻倒毙视为吉祥。然后主人用利刀快速“剽羊”,剥皮割肉。吃饭前,主人必须在火塘中烧羊肝给客人吃,表示尊敬。吃饭时,主妇时刻都在注视客人饭碗里的饭,不等吃完即给添上。

关于剽羊节的起源,传说西山区有个九十九岁的打猎能手猎妈,为铲除恶魔,把羊悬挂在松杆顶端,率村民日夜练习箭法。村民们练就了本领,最后把魔鬼除掉了。后人举行种种活动纪念猎妈为民除害的功绩,由此而演变为节日。

彝族的庆年节

每年夏历十月是彝族人民的庆年节。过节时候,一般都要宰牛羊猪祭祖。过去在凉山,下属须向主子送猪头半边,以示隶属。彝族人民在过年节时饮酒唱歌互相拜年。节日夜晚,青年男女聚集松林里或空场上“跳月”。男子弹大三弦或伴以月琴、笛子,女子对舞。舞蹈动作有跑三步停两拍向前抬脚和原地跳转拍掌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白族的青姑娘节

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日,在云南剑川县有一个白族妇女的传统节日——青姑娘节。

关于青姑娘节,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善良的青姑娘,因为父母双亡,被迫做了童养媳,受尽婆家和丈夫的虐待。有一年正月十五日,因她和邻居女伴们出门去闹元宵,回来就挨婆婆毒打。她走投无路,跳进海昆河中死去。女伴们同情她的遭遇,便于每年正月十五日,举着青姑娘的草人像,从海昆河把她接回村来,举行吊唁。从参加吊唁的白族姑娘中,选出一位可作楷模的姑娘,象征青姑娘。然后围着草人像边唱边跳,倾诉她生前遭受的苦难,控诉万恶的封建婚姻制度。哀调声中,青姑娘的象征人物,摇身一变,突然成为一个新社会的妙龄姑娘,和女伴们一起轻歌曼舞,欢呼新生活的幸福美好。

白族的斗鸡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