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24313100000013

第13章 生活风俗(7)

蛋好吃,取个啥名好呀?秀娟高兴地说:“你们看蛋上这么多花纹,就图个吉利,叫彩蛋吧!”从此,李家茶馆做起了彩蛋,远近顾客慕名而来。后因彩蛋出自太湖,又叫成了太湖彩蛋。

传到北京,通县张辛庄一位姓陈的商人,改生包为浸泡,做成的皮蛋色彩鲜艳,蛋黄的中心部分像饴糖,叫做京彩蛋或精心皮蛋。

无锡排骨

无锡排骨是无锡的名特产品。亦称“无锡肉骨头”,素以肉质酥烂、香味浓郁、油而不腻、便于携带而闻名。无锡排骨源于传说。在八百年前的宋朝,有个叫花子,身穿破道衣,手摇破蒲扇,在雪花纷飞的大年夜,一瘸一拐地来到无锡城。他走到一家熟肉店门口,向店老板陆阿福讨钱。老板给了叫花子一块肉,说道:“没有钱,给你点肉吃吧。”谁知,那叫花子吃完后,还伸手要肉吃。老板说:“肉都给你吃完,我明天卖什么呀?”叫花子说:“卖骨头”。说着,他随手撕下几根蒲扇上的筋,叫老板把扇筋和肉骨头一起烧,并说一定好吃。

第二天清早,老板陆阿福想起叫花子的话,觉得他来得蹊跷,说不定是个有道之人。于是,老板便按照那个叫花子说的方法煮肉骨头了。肉刚开锅,就飘起一股奇香。揭开锅盖一看,肉骨头已经烂了,扑鼻的香味随风飘去。邻居们闻着香气都跑到阿福的肉店来。阿福把肉骨头分给大家尝,啊!香喷喷,嫩生生,脆酥酥,甜津津,十分可口。消息传开,很快轰动了无锡城。人们纷纷跑来买陆阿福的肉骨头,从早到晚顾客不断,生意越来越兴隆。人们说,陆阿福遇到的是济公活佛。于是,“无锡肉骨头”由此出名,并一直流传至今。

豆腐豆腐被誉为“国菜”。豆腐的起源,《天禄识余》及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均有记载。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所造,名为“黎祁”,也称“犁祁”。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山庖》中有诗句:“施压犁祁软胜酥。”苏东坡也曾有诗句:“煮豆为乳脂为酥。

淮南王刘安系汉高祖的孙子,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是他的遗事。此人不问政事,信道教,好修炼,企求长生不老,召来一批术士,欲炼灵丹妙药,不料炼丹不成,反得豆腐。于是乎后世人也就将豆腐的专利权挂到他的身上去了。

后来“黎祁”改名为“豆腐”,它与生活更贴近了。但明代文人孙大雅认为“豆腐”不雅太俗,曾改名为“寂乳”。他还为此赋诗一首,诗中关于豆腐制作的艰辛倒十分精彩:“戌寂来南山,清漪院浮埃。转身一旋磨,流膏入盆缶。”结果“寂乳”一名被人遗忘,诗句倒传下来了。

王致和臭豆腐

王致和是安徽仙源人。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进京赶考落第后,因手头拮据,在前门外延寿寺街羊肉胡同的安徽会馆寄居。为下次再考,他一边读书,一边拿出在乡里磨豆腐的小技,维持生活,有一次,王致和做出的豆腐没卖完,时值盛夏,怕坏,便将豆腐切成四方小块,配上盐、花椒等佐料,放在缸里腌上。过后,他把这事丢在脑后,到秋天才想起来,打开缸盖,豆腐成了绿色,臭气扑鼻。他尝尝,别具风味,分送会馆的邻居,尝后无不称奇。

王致和屡试不中,便死了当官之心,尽心经营起臭豆腐来。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他在延寿寺街开办作坊,挂起“王致和酱园”的招牌,一时名扬京城。

臭豆腐起初只是贫苦劳动者的佐餐佳品,窝头贴饼子就臭豆腐吃,别有风味。到了光绪年间,臭豆腐不但入了大宅门,而且上了宫廷的菜谱。臭豆腐的“上用”,使其身价百倍。

一些名流雅士也写诗称赞。清末状元孙家鼎写对联称道:“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酱配龙幡调芍药,园开鸡跃钟芙蓉”。

今天,王致和的臭豆腐远销国外,外国人称之为中国的起司(乳酪)。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鲜辣适口,营养丰富,深得顾客赞誉。据史料记载:清代乾隆年间,成都附近有个昭觉寺,寺庙附近有家菜馆,由姓麻的母女二人经营。这家菜馆专卖豆腐,女店主手艺高超,顾客很多。一天,小店来了几位游览昭觉寺的秀才,他们吃了麻婆做的豆腐以后,都赞美麻婆的手艺。其中有一个秀才说:这豆腐就叫“麻婆豆腐”,名称就不胫而走,一直流传至今。

虎皮毛豆腐

到过旅游胜地黄山的游客,都想品尝一下鲜美可口的素食佳肴——虎皮毛豆腐。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幼年曾给财主做苦工,白天放牛,半夜起来与长工们一起磨做豆腐。长工们同情他年纪小,照顾他不让他干重活,不料触怒了财主,将他辞退回家。朱元璋只得和破庙里的小乞丐们一起过着乞丐生活。长工们可怜他,每天从财主家偷得一些饭菜和鲜豆腐,藏在草垛里,朱元璋到时候便悄悄取走与伙伴们分食。一次到十里外的庙会乞讨,回来后发现豆腐上长了一层白毛。他很饥饿,只得将长满白毛的豆腐拿回庙,用乞讨来的油煎而食之,不料香气四溢,味鲜无比。

元朝至正年间,朱元璋已是反元义军领袖,时为吴王。1357年,一次他率领十万大军由宁国到徽州府——歙县,途中特命随军炊厨利用溪水做毛豆腐,犒赏三军,油煎毛豆腐在古老的歙州府流传下来。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便命御厨做油煎毛豆腐,为御膳房必备佳肴。

毛豆腐经少量的油煎后,黄色中带虎皮斑因而得名,菜品的特点是,鲜醇爽口,香味诱人,并有开胃增加食欲作用,是安徽歙县的特殊风味佳肴。

爆米花

爆米花是一种古已有之的膨化食品,起源可上溯到宋朝。当时的诗人范成大在他的《石湖集》中曾提到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并解释说:炒糯谷以卜,谷名李娄,北人号糯米花。为什么把爆米花叫做“李娄”呢?想是横拟爆谷时的响声,因为当地的方言把打雷的声音叫做“勃辘”。清代学者赵翼在他著的《檐曝杂记》记收有一首《爆勃娄诗》:“东人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子,数片梅花插鬓斜。”诗人笔下的爆米花不仅写得很美,而且洋溢着生活的情趣。

杜康酒

关于酒的来源,有两个传说,一说始于夏初大禹时代的仪狄,有4000年历史。一说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3000年历史了。

朱翼中的《酒历》说:上古造酒,用桑叶包饭的发酵方法制作。那是指夏初年,仪狄用此方法造酒献给大禹,邀功请赏。大禹是个水利“工程师”,和一般帝王不同。《国策》说:禹喝了酒,感到味道甘美,就说:“后代必有为了饮酒而亡国的。”于是下令,断绝造酒。仪狄的谄媚并没有得到封赏。他的发明也只限于宫内暗中流传。

据《说文解字·巾部》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一称黏小米,实为黏高粱。传说杜康生于周朝,不做官,是个牧羊人。有一天,他把小米粥装进竹筒里,带着去牧羊。竹筒放在一棵树下,忘在那里就走了。过了半个月,他赶着羊回来,又在那棵树下找到了他的遗失物。打开一看,竹筒里的小米粥已经发酵,变成酒了。村里人喝了,都夸奖这东西好喝。无意中的发明,使他成为地方名人。于是,他不再牧羊,改行酿酒,办起杜康酒店来了。

米酒不少西方人都以为米酒是日本人的创造,其实,它是中国人首先酿造的含酒精的饮料。而日本酿造清酒的技术是从中国引进的。早在公元前1500年,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提到用酒祭礼之事,公元前8世纪,中国古代诗人也曾作诗描绘人喝醉酒的情景。

至迟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中国就发明了发酵酿酒的技术,使酿出的酒中酒精浓度比普通啤酒至少高三倍。中国优越的造酒技术,在于最早使用酒曲来酿酒,并且还发现要提高酒中的酒精浓度,只要在发酵过程中不断加进熟的并经过浸泡的谷物即可。这是世界第一流的酿酒技术,它酿出了高浓度的饮料。这种技术只是在数世纪前才流传到日本以及世界各国。因此,可以讲最早发明米酒的是中国。

桂花酒

桂花酒是采用桂林山上的桂花酿成的。你知道桂花酒由来的传说吗?

传说很久以前,桂林山上有个年轻人,整天在山上种菜,有时也到漓江去捕鱼。这个青年叫象棋,他从小喜欢桂花,于是,就在菜地里种了一棵桂花树,每天给它浇水、施肥。桂花树在象棋的培植下长大了,象棋经常跟它说话,倾诉自己心中之苦。

有一天,正是八月十五,人们都摆上月饼等供品赏月,象棋又对桂花树说起话来。忽然,象棋说一句,桂花树说一句,一会儿从桂花树上下来一位美女。她凑近象棋说:“象棋,你别怕,我是桂花仙女,你一直陪我好几年,我该报答你了。如果你不嫌弃,我就作你的妻。”象棋家中贫穷,不敢答应。桂花仙女又说:“你不要多虑,我不嫌你穷。”象棋看姑娘一片真心,就答应了,随后两人对月参拜天地,成了恩爱夫妻。

到了捕鱼季节,他们一家去漓江捕鱼,结果被漓江龟王知道了,非要抢走桂花女,这次因龟王兵少没能抢走。又有一次,桂花仙女和象棋正在种菜,龟王带着龟兵虾将来到菜地,抢走了桂花仙女。桂花仙女念念不忘象棋和老乡亲,每年采摘好多桂花,撒在漓江之滨,让乡亲们用桂花造出香甜可口的桂花酒。

茅台酒

名甲天下、誉满全球的茅台酒,是以其产地茅台村命名的。茅台村现为茅台镇,位于贵州省怀县城西北近十五公里的赤水河畔。三四百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小小的渔村,因为到处长满莽莽苍苍的茅草,人们就叫它茅草村,简称茅村。公元1745年(乾隆十年),清政府组织开修河道,舟楫取道茅村。茅村成为贩盐人黔水陆交接的要冲,日趋繁盛,一度成为拥有六条大街的集镇,茅草也随之消失,只有寒婆岭下的一个土台上,尚长着茅草,于是人们又改称茅村为茅台村。从清朝末年起,因茅台酒声名日震,人口大增,遂改茅台村为茅台镇,一直沿用至今。

五粮液

饮誉中外的名酒“五粮液”,产于四川省宜宾市,有着悠久的历史。

明初,位于宜宾城北且最负盛名的“温德丰”酿酒糟坊有一位陈师傅,他在总结唐、宋时期名酒“荔枝绿”和“姚子雪曲”的酿造方法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用大米、糯米、荞麦、高粱和发米等五种粮食为原料,以小麦制成的曲药为糖化发酵剂、采用老窖发酵、天锅蒸馏等工艺的“陈氏秘方”,酿造出了醇和甘香的“杂粮酒”。经过几代相传,秘方传到了一个名叫邓子均的手里。邓子均富有革新精神,不满足现状,他将“杂粮酒”的配方作了调整,几经摸索,才在1928年将“杂粮酒”的配方确定下来,酿出了更加理想的玉液琼浆。

1929年,邓子均在宜宾名人的一次聚会上,将自己用新配方酿制的“杂粮酒”请众人品尝,博得了众口称赞。晚清举人杨惠泉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干脆叫‘五粮液’吧。”邓子均高兴地接受了这一建议,从此,“五粮液”之名始见于世。

西凤酒西凤酒为我国八大名酒之一。其特点是:酒液清澈透明,香气清芬、馥郁;酒味醇厚、清冽、甘润。西凤酒原产于陕西省的凤翔、宝鸡、岐山、眉县一带,而以凤翔城西柳林镇所产最出名。凤翔古名雏城,是春秋时代(公元前770~476年)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建都之地。这一带地方从周初以来是民间传说出产凤凰的地区。如“凤鸣岐山”和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都出自这儿。自唐朝以来,是“西府”台所在地,人们称为“西府凤翔”。西凤酒即由它的产地而得名。

唐时,西凤酒就以“甘泉佳酿,清冽醇馥”被列为当时珍品而闻名于世。北宋时,大文学家苏东坡任职凤翔,喜爱此酒,他在词中曾写道:“柳林酒,东湖柳,妇人手。”这里“妇人手”系指妇女精巧的手工艺,柳林酒即是赞誉柳林出产的西凤美酒了。明代文献记载,万历年间柳林酒发展到县城以及凤翔附近的各县。从此,西凤酒泛指凤翔地区所产的酒,但酒质仍以柳林酒为最佳。清朝宣统元年(公元l909年),西凤酒参加南洋赛会,获二等奖,遂蜚声于海外。据考证:西凤酒的前身是柳林酒,柳林酒的前身是秦酒。秦酒始于殷代晚期。殷王在征服“并方”时获秦酒,成为王室御酒。因此,西凤酒的历史也就很自然地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晚期。

泸州老窖

四川古城泸州酿造大曲酒,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据“舒聚源”酒坊在清朝嘉庆十一年(公元1870年)重修“龙泉井”碑文记载,明朝末年,泸州有一个姓舒的武举,任职驻陕西洛阳,喜饮酒,对当地所产洛阳大曲,十分欣赏,多方探求酿制大曲酒的技术。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舒解甲返泸时,把当地的酒母、曲药、泥样,同酿造技师一起带回四川。泸州南城中云沟一带,土质柔软,黄泥有少量夹沙。附近有“龙泉井”

,井水清澈见底,清冽甘甜,适宜酿酒,他就在这里创办了第一个曲酒坊,取名“舒聚源”

。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又开建四个窖,这时酒已驰誉川境。清咸丰末年(约公元1860年),舒姓因人力所限,乃将所创办的“舒聚源”酒坊让给杜天生经营。后来杜天生又转让与温姓,招牌名“温永胜”。从光绪五年(公元1878年)起,泸州大曲即远销省外,成为我国名酒之一。

剑南春

四川省绵竹县早在2400多年前就已经能酿造好酒了。绵竹所产“剑南之烧春”,在唐朝已被列为皇室专享的贡品。到清康熙年间,绵竹人借鉴各地酿酒的良方秘诀,在原有白酒的传统工艺基础上,通过新的改革,酿制出了“剑南春”的前身——绵竹大曲。到20世纪初,绵竹大曲就已经名扬重庆、南京、上海等地。

到了50年代,执教于四川大学的蜀中名诗人庞石帚先生,有一次在宅第留几位忘年交朋友饮酒,主人拿出一瓶绵竹大典,请客人们品尝。那状若清露、味醇香馨的佳酿,赢得众口称赞。这些人酣饮之余觉得美中不足的是美酒应该换个更富诗意的名字。庞先生闻言虽未启口,但此事已打动了诗人心。不多天,绵竹酒厂恰巧来请庞先生为该厂生产的第一好酒题名,庞先生挥笔写下了“剑南春”三个字。

“剑南春”三字,点出美酒产自剑门雄关之南的绵竹,令人联想起活水畅流、沃野阡陌的天府平原;一个“春”字,更是古为今用(苏东坡曾说过“唐人酒多以春名”),催人领略美酒的魅力,给人以春天的启示。

铁观音茶

“铁观音”既是茶的名称,又是茶树品种的名称,“铁”象征着它的重量;“观音”象征着它的美观。从这几个字看,你就可以琢磨到“铁观音”的外观。

传说,很早以前,福建安溪县松村头有一个佛教信徒,叫魏饮。他每天清早,捧一杯清茶必献观音像前。有一天,他上山砍柴,路过观音庙,在山岩一沟间,忽然发现一株茶树。

这树长得奇异,叶面反光,色泽褐绿,就带回家中,种在自己的庭院里。由于他的精心护理,茶树长得很快,经过采摘加工,茶味极香,疑是观音所赐,加上树叶肥厚沉重,叶色暗绿如铁,就取名“铁观音”。还有一种说法,“铁观音”是安溪尧阳南岸山的王士琅发现的。

他在一个山崖岩间发现了一棵新品种的茶树,便把它移到自己院中,经过精心照料,后采摘制茶,芬香超众。地方官吏就将此茶作贡品,献给乾隆皇帝。皇帝饮后,身体强健,体重增加,身骨重似铁,即赐名为“铁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