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万事不求人手册(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24312500000011

第11章 安保防护(1)

农村规划与防火要求

农村的可燃物较多,如庄稼堆垛、柴草垛、茅草房、仓库、牲畜棚、圈舍等,乡村工业企业,如工业加工、粮库、油坊、粮米加工厂、粉碎机房、小化肥厂等多是可燃建筑物,都极易发生火灾。因此,农村建筑应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其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一般说来,生产性建筑宜布置在村边,尽量在当地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头。

场院、谷草垛应选择在安全的地方。

庄稼垛、草垛等是可燃物,而且十分集中,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凶猛,迅速蔓延,不利于扑救。因此,场院、谷草垛应设置在村外,靠近水源的地方,占地面积不宜过大,与周围易燃易爆的工厂、仓库及铁路、公路、高压架空线都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农村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特别是生产用建筑砖瓦房不小于10米;耐火性能低于砖瓦房的,其防火间距应相应地加大;高于砖瓦的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

村民住房、砖瓦房之间距离不应小于8米;耐火性能低于砖瓦房的要加大;高于砖瓦房的可适当减小其距离。

除了整体规划外,对原有的易燃易爆建筑物应逐步进行改造。对一时不能拆除的易燃易爆建筑物,在易于起火的部位,如烟囱、屋檐、炉灶等处,应抹上灰泥,提高其耐火性能,防止火灾发生。

鉴于农村距城市较远,一旦发生火灾应立足于自救的原则,村民应组织义务消防队,配备必要的消防工具,解决消防水源问题。在靠近水源的村屯,夏季可以充分利用河流、池塘及其他排灌等水渠作为灭火用水;缺水地区可设消防水池。

农村住宅的防火措施

1.建筑物应尽量采用不燃材料建造。炉灶、烟囱是容易起火的部位,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砌筑,灶前应设挡火板(砖)。炉灶、烟囱的热表面应避免与可燃构件接触。烟囱穿过屋顶时,与可燃构件不得小于1.2米。任何可燃构件都不要搭在炉灶、烟囱的砌体上。

2.室内不应乱堆柴草。如需要柴草,也要尽量少放。室外堆放柴草要离开房屋,中间距离大于10米,以免柴草着火烧毁房屋。

3.院内应设置专门的灶灰仓。

4.火柴、打火机和其他引火物要妥善保管。家长和老师应经常对孩子进行防火教育,使孩子从小就有防火意识。

5.严格按电气规程安装和使用电气设备。不要乱接乱拉电线,不得随意增加用电负荷,照明灯要离开可燃物。

6.大风天要特别注意防火。大风天是最容易起火的时间。

在山林地区,林区边缘或易燃建筑物较多的地方,大风天以升旗为令,提高群众的防火警惕。7级以上大风不应动火,必要时可组织村民巡逻守护,确保万无一失。

农村住宅的火灾成因

农村住房多由可燃材料如木板、柴草、竹竿等建成,而房内多堆积柴草等可燃物。因此,农村住宅,特别是东北地区农村住宅极易发生火灾,尤其是春季风大物干,一旦着火,会火烧连营,造成大面积灾害,损失十分严重。

农村住宅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1.炉灶、烟囱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炉灶、烟囱、火坑、火墙等引起火灾,往往是因为它的热表面靠近木结构或可燃物,或是用汽油引火,或是灶前堆积大量柴草被灶火烧着等。

对村民家搭设的生活炉和工厂安装的生产炉,要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在有火灾和爆炸危险的生产厂房和库房内不要安装明火采暖设备。

汽车库和拖拉机库内,不要安装取暖炉,但可采用火墙、电暖气等办法,将明火炉灶放到外间或在库房内搞“土暖气”。

炉灶、烟囱的热表面与木结构、草屋面、纸顶棚等应保持一定距离。

铁皮烟囱和铁制炉具散热快,炉壁常被烧红,对周围的辐射能力很强。所以铁皮炉灶和烟囱根部,距可燃物表面的距离不得少于2米,距防火保护层(抹灰)木结构的距离不得少于0.7米。

铁皮烟囱穿过木屋顶或木板房时,烟囱外壁到可燃构件间的空间距离,应不小于烟囱的直径;水平距离应不小于20厘米。烟囱口距离可燃材料屋面的距离,不得低于1米。

2.吸烟、用火不慎引起火灾。吸烟不分场合,乱扔烟头;过度疲劳躺在床上吸烟或酒后吸烟,都可能因昏睡过去使烟头烧着衣物等易燃物体而引起火灾。

做饭烧火时,灶前柴草杂乱,柴火相连,当人暂时离去时,灶内火种烧到灶口,将灶前柴草引燃。

烘烤衣物时人离开,时间一长,衣物被烤着引起火灾。

3.小孩玩火。农村小孩喜欢玩火,如在场院或柴草垛附近燃放鞭炮或烧烤食物,以及随意点火玩,都有引发火灾的可能。

4.电气火灾。乱拉电线,任意增加用电设备,照明灯具距离可燃物太近都会引发电气火灾。

液化石油气炉的防火

液化石油气炉灶是由液化气的储存供气设备、灶具和连接导管三部分组成。灶具有盘式炉、箱架式炉、红外线炉等。按引火形式可分为人工点火和自动点火两种。连接导管一般都采用耐压、耐油的胶管。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极易燃烧爆炸的可燃气体,它的火灾危险性程度严重,使用中一不小心,就容易燃烧爆炸,造成物毁人亡的悲惨后果。常见失火原因有:

1.因钢瓶和管道腐蚀或因连接导管老化破裂而造成液化气泄漏。

2.炉灶设备不合格或破损、漏气引起事故。

3.钢瓶内充满了过量的液化石油气,在环境温度升高的情况下,瓶内液化气体剧烈膨胀,致使瓶体破裂,发生爆炸。

4.装有液化石油气的钢瓶靠近热源,使钢瓶内的液态液化石油气迅速汽化,压力随意增大,直至超过钢瓶允许压力而发生爆炸。

5.钢瓶因撞击引起爆炸火灾事故。

6.角阀、减压器、炉开关、调风挡板失灵而泄漏液化气造成事故。

7.将液化气任意倒瓶,产生静电放电或挥发出的液化气遇上明火而起火。

8.擅自处理残液或充装气瓶,引起燃烧。

液化石油气炉的防火措施如下:

1.必须严格执行液化石油气炉灶的管理技术安全规定,保证炉灶在完好状态下使用。

2.经常对炉灶进行安全检查,如发现阀门堵塞、失灵、胶管老化破损等情况,要立即停用修理,绝不要“带病”使用。

3.要正确使用液化石油气炉灶。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先开角阀,然后划火柴从侧面方向接近炉盘火孔,再开启炉开关。如没点着,应关好炉开关,等油气扩散后再重新点火。

如发现只有几个孔着火、火焰不稳或发生扑扑声,以至将火扑灭,这是因为空气流通量过大,可将调风板关小些。使用时,调节好进空气挡板,使火焰呈蓝色,不要出现黄火头。

4.用完炉火应关好炉灶的开关、角阀或户内供气管道上的阀门,以免因胶管老化泄漏、脱落或被鼠咬破而使气体逸出。

5.不要让小孩及老、弱、残、精神不正常的人、不会使用的人或客人使用液化石油气炉灶。要教育小孩不要玩弄液化气钢瓶或开关等。

6.液化石油气钢瓶要防止碰撞、敲打。钢瓶周围的环境温度不得大于35℃,不得接近热源、火源,也不能与化学危险品混存。严禁用热水烫、烘烤、火烧等方法对钢瓶加热,以免发生爆炸事故。

7.液化石油气瓶不能倾倒、倒置使用,以免液体流出发生危险。严禁用自流方法将液化石油气从一个钢瓶串入另一个钢瓶。

8.家庭使用液化石油气,瓶内剩余的残液,不要自己处置,应由充装单位统一收回。严禁将残液倒入下水道、地沟、排水沟、河流、防空洞及其他场所。更不许在街道上排放液化气,也不得用残液生火和擦洗机械配件等。

9.使用液化石油气炉时不能离人。

10.液化石油气钢瓶严禁在带气的情况下拆卸。如有故障,不得自行处理,应送有关单位。

11.液化石油气炉灶出现异常事故时,要机警、沉着、妥善处理,及时关闭角阀和炉开关。如发现手轮不好关或压力上升,压盖脱掉漏气时,手不要离开,用力压住手轮,让别人用铁丝或绳子将其绑紧,然后将钢瓶移至安全地方,通知液化气站处理。在此期间,要消除周围明火,加强室内通风,且不得使用明火和容易产生火花的器具。

12.一旦着火,要冷静,想尽一切办法去关闭角阀,并根据情况用冷水冷却瓶体,用抹布、麻袋、布衣、被褥等浸水堵盖,扑灭火焰。

13.如火焰蔓延,应立即报警,同时采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干粉和水进行扑救。

在周围余火未熄灭之前,不宜将着火钢瓶的火焰熄灭,以免液化气扩散引起再次爆炸着火。

汽车、拖拉机库的防火

汽车、拖拉机起火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排气管喷火。排气管的作用是排除气缸中的废气。因废气温度较高,时常带有火星,所以喷出的废气可能引燃可燃物体。

排气管喷火的原因是:发动机负荷过大,油在气缸内来不及充分燃烧就被排出。

喷油嘴供油过早或过迟,燃油在燃烧室内得不到充分燃烧,随废气从排气管排出。

气门封闭不严,在压缩过程中,将可燃气体从不严密的气门压出,在排气管中遇高温就会自燃。

2.明火烤机。冬天,北方农村较寒冷,为了发动机器,经常使用明火进行烧烤,如不慎很容易引起火灾。

3.明火照明不慎。有的农民在自己的车库内存放燃油,由于缺乏安全知识,进库取油时使用火柴、打火机、蜡烛等照明,很容易引起火灾。

4.有的拖拉机用汽油机作启动机。汽油机的电点火时间提前太长,将可燃的混合气体点燃,从未关闭的进气门压出至汽化器形成回火,引起汽化器回火。

汽车、拖拉机库的防火措施有:

1.汽车、拖拉机库房应单独进行修建,与房舍拉开一定的防火间距。

2.库房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如受条件限制,不能采用非燃烧材料时,墙壁内外必须涂抹灰泥,以提高其耐火性能。

3.库房内不宜用明火取暖。如需保温,可采用火墙或土暖气、电暖气取暖。炉灶放到室外。

4.修配间不应储存易燃物品,以防自燃。

5.拖拉机库房应备有充足的消防用水和灭火器材。

灭火的基本方法

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斗争的实践经验,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减少空气中氧的含量——窒息灭火法;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冷却灭火法;隔离与火源接近的可燃物质——隔离灭火法;消除燃烧过程中的游离基——抑制灭火法。

1.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的助燃而熄灭。

窒息灭火法适用于扑救比较密闭的房间、生产装置设备内发生的火灾。

用这种方法扑灭火灾时,可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帆布、海草席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等)充入燃烧区域内,以降低燃烧区氧气的含量,达到窒息燃烧的目的。在非常情况下,也可采取水淹没方法扑灭火灾。

采取窒息灭火扑救火灾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燃烧的部位空间较小,容易堵塞封闭,并在燃烧区域内没有氧化剂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可采用窒息灭火法。

(2)在采取窒息灭火法以后,必须在确认火已熄灭时,方可打开孔洞进行检查,严防因过早地打开封闭的房间或生产装置,导致不完全燃烧产物的爆燃,火势猛烈地发展。

(3)在采取水淹没方法扑灭火灾时,必须考虑水对可燃物质作用后不致产生不良后果。

(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为阻止火势的迅速蔓延,可先采取临时性封闭窒息措施,降低燃烧强度,而后组织力量扑灭火灾。

(5)采用惰性气体灭火时,一定要保证充入燃烧区内的惰性气体的数量,以迅速降低空气中氧的含量,窒息灭火。

2.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是使正在燃烧的物质降低温度,不能继续分解出燃烧的气体,火就自然熄灭了。应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用水和二氧化碳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来夺取燃烧物的热度,把温度降低到该物质的燃烧温度以下。

(2)用水喷洒在火源附近的建筑物或其他物体上,使它们不受到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着火、毁坏或爆炸。

3.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火源或燃烧物体附近的可燃物质疏散到离火远的地方,不使燃烧蔓延,少量的燃烧物烧完后,火就熄灭了。应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迅速安全地将燃烧物移至安全地方。

(2)迅速地移开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等物品。

(3)及时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筑物。

(4)断绝能燃烧或助燃的物质进入燃烧地带。

(5)封闭建筑物的孔洞,防止火焰、热气流、可燃气体或蒸气的蔓延。

(6)设法筑堤拦阻燃烧着的液体泛滥流淌。

4.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是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使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游离基消失,而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游离基,而使燃烧反应停止。目前,我国使用的1211灭火剂、1202灭火剂、1301灭火剂等,均属于参与燃烧过程、中断燃烧连锁反应的灭火剂。

人身着火的扑救

当家中不幸起火,人们一定会奋不顾身地进行扑救,这样,人们身上往往会起火,衣服、头发也被点燃。这时,往往由于惊慌失措,或急于找人解救,拔腿就跑。但是,人一跑,得到了充足的新鲜空气,等于有风猛吹在火上。于是,火借风势就会烧得更旺,人体受到的伤害会更大。此外,还容易将火种带到其他地方,扩大火灾,损失更大。

人的身上如果着了火,正确的处理方法是:衣服能脱下就迅速脱下,不能脱的也要撕裂脱下,扔入水中,或用压、蹂、打等方法迅速扑灭。衣服来不及脱下时,可就地打滚把火熄灭。如果附近有河、池、湖等,可迅速跳入浅水处。但是,如果人体烧伤过大,则不能跳进水中,以防细菌感染伤口。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人在场,其他人可以帮助他扑灭身上的火,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盖压在他身上,可以灭火。但应注意的是,不能用灭火剂直接对人体喷射。

沼气防火

沼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能源。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已成为煮饭、点灯以及发电、排灌、农副产品加工等的主要能源。然而,沼气不仅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并且有一定的燃烧爆炸危险,所以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安全防火。

1.沼气池在建成投料后,是否产出沼气,要进行试验。一般农民的小型家庭使用的沼气池,通常是点火试验。如果在池盖的导气管上点火,一旦池内有氧气或处于负压状态,火焰就会窜进池内引起爆炸。所以,点火试验不能在池盖上的导气管上进行,而要在输气管上装沼气炉点火。点火时应十分谨慎小心,如果输气管不向外排气,出现负压时,一定不要点火。

2.沼气池在一次进料较多、加水、试压、添水时,要打开导气管泄压。尤其在使用吸粪泵、抽水机时,操作速度要缓慢、可分几次进行,切不可过快过猛。沼气池在大出料时,易产生负压,应特别注意。

3.在大型沼气盖上和储气缸上,应当装有安全阀或防爆安全薄膜,以在万一爆炸时减少破坏危害。

4.夏季降雨量大,如果沼气池被淹灌,就有发生池内超压爆炸危险。因此,在沼气池周围要修筑排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