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被困住的野兽,还要作最后拼命挣扎。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春秋时,晋国与楚国因为郑国一事而发生了争战,晋国不幸落败,败军统帅荀林父因吃了败仗,受到晋国国君晋景公的处罚,被革职查办,晋景公并要杀荀林父。这时,晋国大夫士贞子对晋景公讲了一段旧事。
在城濮战役中,晋军大胜,光是缴获楚军的粮食,就足足吃了三天。可是晋文公还是脸有忧色,闷闷不乐。左右大臣问道:“这么大的喜事您还忧愁,难道要发生倒霉的事您才高兴吗?”晋文公说:“得臣还活着哩(得臣是楚国国相,名子玉,他在城濮战役中亲自指挥楚军作战,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物)。他活着,我的心怎能放得下。困兽犹斗,何况他是一国之相,岂肯甘心失败!”后来听说子玉在撤兵回国的途中,楚成王竟命令他自杀了。这时,晋文公才真的乐了。楚王杀子玉,等于让晋国又得了一次胜利,而让楚国自己再吃了一次败仗。从此以后,楚国的国势连年衰落不振。
士贞子讲完以后,又劝戒晋景公:“我们不应该再与当年的楚国一样,犯下同样令人心痛的错误。失败只是暂时的,况且荀林父也受到了处罚。晋公沉思了一会儿,认为士贞子言之有理,便赦免了荀林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