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五
24306400000052

第52章 声色俱厉

【释义】形容发怒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出处】唐·赵磷《因话录·卷一·宫部》。

唐德宗时,翰林学士韦绶忠于职守,成为德宗非常信赖的大臣。翰林学士是皇帝最亲近的顾问秘书官,经常住宿内廷,奉命撰拟有关任免将相等的文告,有“内相”之称。韦绶担任这个职务后因忙于公务,时常个把月不能回家一次,自然也无法照顾老母。

韦绶因自己不能对老母尽孝道,因此内心感到非常内疚,几次向德宗提出辞呈。但是,德宗离不开他,一直没有批准。直到他一直干了八年,身体越来越差,经常出现头晕眼发白症状时,德宗才同意他辞去职务,回家休养。

韦绶的儿子韦温,是个非常聪明上进的孩子。他十一岁就考试合格,被补授咸阳尉,后来他升迁到监察御史。他很孝顺长辈,父亲因病辞官回家后,他也跟着辞职回家,一心服侍父亲,时间长达二十年之久。

韦绶临终前,谆谆告诫韦温说:“内廷系是非之地,你千万不能当翰林学士。一不小心,就会遭致杀身之祸。”

韦温含泪表示,一定牢记遗训。韦绶去世后,韦温担任过许多官职,当时文宗皇帝执政,他非常赏识韦温的才干,决定任命韦温为翰林学士。

韦温铭记父亲遗训,几次恳切地向文宗辞去这个官职。文宗不理解,韦温为什么如此固执地辞让这个别人求之不得的官职。经过再三询问,韦温才表示,他不能违背对父亲许下的诺言。

后来,文宗对身边的大臣说:“我想重用韦温,他每次都坚决回绝,难道没有他就不行了吗?”

文宗说这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在旁的一位大臣见他这样发怒,怕对韦温不利,便劝谏道:“陛下,韦温虽然如此固执,但他是遵承父亲遗命,也是一片孝心,请陛下成全他。”

文宗却不以为然地说:“韦温不让其子当翰林学士,这种遗命是乱命,怎么能成全呢?

那位大臣再次解释说:“韦温连父亲的乱命也能遵承,这说明他的孝心是一般人所不能比的。”

文宗看韦温如此坚决,就不再为难他,重新任命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