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形容偷偷摸摸不正当的行为。比喻耍弄鄙劣的伎俩。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
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有门客几千人。一次,孟尝君受秦王邀请,带着一大批门客来到秦国。经过交谈,秦王觉得孟尝君很有才干,打算拜他为相国。秦国的大臣立即反对说:“孟尝君虽有治国之才,但他是齐国的宰相,不可能为秦国尽心尽力地办事,他处理朝政会把齐国的利益放到首位,秦国岂不危险。”
秦王觉得有理,取消了原来的想法,并把孟尝君软禁起来,准备杀害,免除后患。孟尝君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派人向秦王的爱妃求救。爱妃表示,必须送给她一件白狐皮的大衣,她才愿帮忙。
白狐皮大衣非常珍贵难得,价值二千金,孟尝君已将这件大衣献给了秦王,无论如何也弄不到第二件,急得孟尝君与众门客手足无措,一时想不到好办法。这时,一位平素被人冷落的门客说:“我把白狐皮大衣偷出来,然后送给王妃,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学着狗叫,潜入秦王收藏衣服的仓库,盗出了白狐皮大衣,孟尝君立即送给秦王的爱妃。在爱妃的劝说下,秦王释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被释放以后,恐怕秦王改变主意前来追杀,立即带领门客上马向齐国飞奔。他们一路马不停蹄,不敢稍息片刻,待赶到函谷关时正好是半夜的时候,大门紧闭,无法出关。
按秦国规矩,要等鸡鸣以后才能开关放人。
孟尝君心里非常焦急,如出不了函谷关随时都有再度落入虎口的危险。正在此时,他手下另一位经常受人轻视的门客学起了鸡鸣。鸣声嘹亮传出很远,附近的鸡也跟着一齐啼叫起来。
管理城门的官员听到鸡鸣,立即下令开关,孟尝君等一行人逃出秦国,脱离了险境。等到秦国士兵发现孟尝君逃走时,马上去追,可此时孟尝君已顺利地到达了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