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强“三农”工作已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解决好“三农”问题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三农”工作进人新的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和“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特别是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通过了《****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把“三农”工作融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整体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人。2005年12月底,中央召开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一号文件”,这是继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后的第八个中央“一号文件”,稳定、完善、强化了对“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2月中旬,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把思想统一到了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这两次会议和研讨班以及出台的《建议》和《意见》,再一次把加强“三农”工作摆在了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2008年10月12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显示了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决心,体现了亿万农民的热切愿望与要求,证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中国的大政方针,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加强“三农”工作已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
三、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思路
1,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用科学发展观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思想,同时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把握住新农村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遵循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和“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的总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特别是要以经刘建设为中心,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让农民参与建设过程,共享建设成果;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农村产业和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必须着力发送农村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3,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促进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健康养殖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特别要重视发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村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物流产业。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程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寿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5,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善农民生存和发展环境。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6,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推行符合国情的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的消费结构。
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何在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大历史任务,事关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构建和谐会的必然要求,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难点。一方面,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大量人员聚集在落后的农村。另一方面,城市和非农产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而且必须以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为基础。农业和农村的不发达,关键是长期以来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导致了工业化、城镇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大量农村劳动力难以向非农产业转移,影响了非农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劳功生产率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仅为中国第二产业1/8,第三产业的1/4。据侧算,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高达1.5亿左右,今后每年还将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农村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不实现农村现代化,就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全国的现代化。
2、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顺应了农民群众进一步改善自己生产生活条件的强烈愿望。目前,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4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21.6%。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综合措施,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是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3、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中国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目前,中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面临城乡居民收人差距拉大的突出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分重要。构建和谐社会,重点是平衡利益关系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关键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人有了很大提高,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城市居民比,还有很大差距。2005年城乡居民收人绝对额相差7328元。如不采取有力的调整措施,加快农民收入增长,今后城乡居民收入还将进一步扩大,这是影响今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隐患。必须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保障农村的和谐稳定。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不可能实现全社会的和谐稳定。
4、新农村建设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新农村建设既可以直接刺激国内消费需求,又可以通过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民消费观念和农村消费结构,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但农民收入的增长相对滞后。近两年来,许多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回流到农村,出现了农民工短缺现象,农民收入增长出现停止徘徊局面;同时,生产能力过剩,商品供过于求,不少乡镇企业破产,农村负债累累,农民增收艰难。走出当前生产能力普遍过剩、内需不足、市场疲软、通货紧缩困境的突破口,仍然在广大的农村。因此,一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工夫。即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年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二要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三要提高耕地占用税税率,新增税收应主要用于“三农”等。四要提高农民消费需求潜力。从2004年全国农村每百户彩色电视、洗衣机、电冰箱拥有量75台、87.3台、17.8台来看,农村的购买能力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五要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主要是加大对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人,为农业机械、交通工具、家用电器、电信等产品进人农村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新农村建设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方面,就是要求新农村建设必须增加农民的物质利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符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农民是最大的社会阶层,截至2004年底,中国有7. 57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58. 2%。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课题研究报告,当代中国社会分成十大阶层,农业劳动者占42.9%。这个阶层所拥有的经济资源是少得可怜的耕地,拥有的组织资源几乎为零,拥有的文化资源也极其有限,是一个最大的弱势群体。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一个影响全局的大问题。因此,新农村建设,如果脱离了农民群众的愿望,忽视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和农民发展,就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
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符合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表明,一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之后,能否正确处理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成为国家兴衰和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统筹城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和工农差距,是世界各国在推进国家现代化过程中遵循的普遍规律。如果违背这一规律,最终必将导致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带来严重后果。农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势必影响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与和谐社建设。农业基础地位不牢固,就难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难以支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农民购买力不增强,就难以拉动消费和扩大内需,就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差距不缩小,就难以如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