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世界之巅
在喜马拉雅山的众多雪峰之中,那座形如金字塔、威武而雄伟的高峰,就是地球的至高点——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
天的蓝、雪的白、山的青,组成人间最纯净的画面。当地藏民把珠穆朗玛峰当作神圣的雪山女神来敬仰。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南部边境线上,它的南坡在尼泊尔境内,北坡在中国的西藏自治区。珠峰的宏伟来自于两大陆地板块的较量:印度大陆板块撞向亚洲大陆板块,挤起世界最高、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的南缘,正是两大势力的交接处。巨大的挤压力让绵长的山岭拔地而起,形成雄壮的山脉,这座山脉的主峰就是珠穆朗玛峰。在珠峰周围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层峦叠嶂、群峰林立,仅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40多座,形成气势磅礴的雪山阵列。
珠峰最美的时刻是在晴朗的清晨。太阳初升,周围的雪山还笼罩在暗青的夜色中,珠峰因其高度最先迎接到第一缕阳光。白色的雪和黑色的岩石都被染成金黄色,整座山峰金灿灿的,屹立在茫茫雪域上,如天神一般。在藏语中,“珠穆”意为“女神”,“朗玛”意为“第三”,因为在珠峰附近还有四座山峰,珠峰位居第三(居于第三个位置),所以称为“珠穆朗玛”。
想一睹珠峰的真容并不容易。离北坡最近的“有人区”,海拔6000多米,位于西藏的定日县内,是攀登珠峰的大本营所在地。这里气候恶劣,因为海拔太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不到海面的一半;即使在夏季,也会刮起12级的风暴。风暴卷起的雪片,瞬间遮天避日。只有在地球南北两极才会有类似的景象,所以这里又被人称为“世界第三极”。
然而,珠峰魅力无穷,严酷的自然条件并不能磨灭人们亲近它的决心。作为世界第一高峰,它成为全球登山者朝觐的圣殿。从18世纪开始,便陆续有登山队来到这里,探测它的奥秘。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英国探险家曾经七次想从珠峰北坡登顶,但都没有成功,有队员甚至为之付出了生命。
直到1953年5月,新西兰登山家埃德蒙·希拉里(EdmundHillary)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诺尔盖(TenzingNorgay)终于把人类的脚印印在了世界的最高峰——他们克服种种险阻,从南坡登上峰顶,改写了珠峰顶没有人类足迹的记录。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顶成功,开创了北坡登顶的路线。
珠穆朗玛的美丽令人神往,因为那里是地球上离天最近的地方。
南迦巴瓦峰:云中的神话
南迦巴瓦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雪峰,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里把它描绘成“直刺天空的长矛”,音译为“南迦巴瓦”。
被云雾缭绕,被河谷依偎,被森林簇拥……中国众多科学家、探险家和登山者把它评为“中国最美的山峰”。
南迦巴瓦峰在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海拔7782米,是世界第15高峰。从峰顶到山脚,南迦巴瓦在直线2公里的距离里,展示出一个从隆冬到盛夏、从终年积雪到四季常绿的世界:
峰顶是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雪线之下是贴地而生的墨绿色高山寒带植物;再往下开始出现小丛的灌木,那淡紫的高山杜鹃、粉红的报春花把山峦装点得分外美丽;然后是大片大片的高大冷杉,它们组成幽森的寒带针叶林;在针叶林的下缘能够看到叶子宽大的树木,香樟树散发出特有的香味,各种杜鹃花竞相绽放;再往下走,树林更加茂密,香蕉、扇尾葵等热带植物摇曳着巨大的叶片,四周充满了热带雨林特有的闷热气息……南迦巴瓦就是这么神奇,巨大的高度落差使它成为优秀的魔术师,能同时展现出各种截然不同的面孔。难怪人们送给它“世界山地植被类型的天然博物馆”的称号。
南迦巴瓦峰总是羞涩地躲在云中,似乎不愿与人相见。有这样一个流传甚远的传说:上天派两位天神镇守藏东南,两位天神是兄弟,哥哥叫南迦巴瓦,弟弟叫加拉白垒。弟弟身材伟岸、武艺高强,哥哥嫉贤妒能,将弟弟杀害。后来兄弟俩都化为山峰,由弟弟变成的加拉白垒峰顶端浑圆——因为他的头被哥哥砍掉了;而哥哥南迦巴瓦对自己的罪行非常后悔,愧于见人,于是常年用云雾遮住自己。
云遮雾绕,宛如梦幻里的仙境,这更增添了南迦巴瓦的神秘色彩。当地藏民说,只有心诚的人才能一睹它的风采。曾有英国探险家在南迦巴瓦脚下苦等一个月都未能见到它的真容。地理学家解释说,南迦巴瓦紧邻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来自印度洋上的湿润空气沿峡谷北上,从而造成峡谷两侧的高山被云雾笼罩。
仰望南迦巴瓦,犹如一尊被白云缠腰的天神。山顶云海茫茫,偶尔露出山峰一角,转眼又紧紧遮起。当地藏民相信,南迦巴瓦峰有一条通往天堂的路,云起之时,是仙人们正在登临山顶,去往天宫。
泰山:五岳独尊
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中,泰山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名山之首。虽然它并不很高——海拔1500多米,却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众人皆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地理的最高峰;那么,泰山则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峰。
泰山地处山东省中部,是黄河下游地区的第一高山。与四周低矮的平原和丘陵相比,泰山巍峨雄伟、高大庄重的气势给人强烈的震撼力。泰山所在的齐鲁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先民生于斯、长于斯,泰山是他们生存的依托。
泰山古称岱山、岱宗。“岱”在古代汉语中是“大”的意思,岱山即为“大山”。在先民心中,泰山就是最高大的山,后来逐渐被神化为中国山河的领袖。泰山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被100多座山峰环绕,山中又有98座山崖山岭、102条溪谷,它们构成了气势磅礴的泰山山系。泰山风景秀丽,登山途中忽而峰回路转,忽而豁然开朗;到达山顶,极目远望,一切尽在脚下,“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泰山的突出特点是人文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泰山雄踞东方,而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极受古人崇拜,因而它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是历代帝王、文人墨客的往来胜地,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除了庙宇、塑像之外,山上共有2000多处摩崖石刻,其中“五岳独尊”成为泰山的标志。
“五岳”是中国五座名山的总称,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五岳起源于古代中国人对山川、大河的崇拜,传说开天辟地的大神盘古死后,他的头和四肢分别化成五座大山,是为五岳。论海拔高度,泰山在五岳中仅占第三位,在中国的大山中更是藉藉无名,那它为什么会成为五岳之首、山河领袖呢?原因在于封禅文化。由于历史上历代皇帝对泰山的顶礼膜拜,泰山被赋予了崇高的地位,它是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是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
泰山上古树名木众多,其中有汉朝皇帝种植的汉柏六株,树龄已达2100多年;还有1300年前种植的槐树、500年前种植的松树,等等。1987年,泰山被联合国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黄山:艺术之山
黄山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向来被认为是中国风景最美的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山区,古时曾称“黟山”。传说中国人的祖先轩辕大帝在这里炼丹,终于羽化升天。轩辕大帝即黄帝,唐朝(618—907)皇帝为纪念先祖,把“黟山”改名为“黄山”。
黄山奇峰会聚,有名的山峰有72座。其中,大峰36座,巍峨峻峭;小峰36座,峥嵘秀丽。每座山峰都是怪石嶙峋,造型奇特。
与奇峰、怪石相伴的是著名的“黄山松”——无论是悬崖,还是峰顶,处处都有青松点染。这些松树干曲枝虬,树冠扁平,针叶短粗而稠密,叶色浓绿。峭壁怪石之上并无土地,它们把根深深扎于岩石的裂缝之中,靠石缝中仅存的土壤生存。黄山松在悬崖峭壁中傲然挺拔,在狂风暴雪中不畏严寒,显示出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人们来到黄山,不仅陶醉于它的美丽,更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精神。在中国文化中,黄山松成为“坚韧”、“顽强”的代名词。
如果说石和松是黄山的骨肉,那么云海则是黄山的气质神韵。云雾起时,黄山主体被白茫茫的云海笼罩,只有突兀的高峰从云中耸出。波起峰涌,峰林在云海中时而显露,时而隐没,亦真亦幻,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幻的世界。日出日落时云海五彩斑斓,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