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佛慈药厂科学国药:用药指南.第4集
24284400000018

第18章 中医中药常识(1)

1.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

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对立、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

“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

祖国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承认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而且事物内部都包含着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依存和斗争。中医应用这个观点,指导防病治病的实践。阴阳五行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变化,它在历史上对中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

2.中医四诊合参的意义

中医认为,疾病变化的病理本质虽然藏之于“内”,但必有一定的症状、体征反映于“外”。故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达变”。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它首先要求医生诊病时,必须望、闻、问、切四诊并用,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收集临床资料,而不能片面夸大某一诊法的作用,更不能取而代之。四诊合参的意义,还在于四诊相互参伍,全面分析四诊收集的所有资料,哪怕是微小的变化也不可忽视。有时候通过局部的、微小的变化,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总之,临床既要四诊并用,又须四诊互参。那种所谓一望而知或以切脉取代其他诊法的做法,是不符合四诊合参的原则的。正如喻嘉言《医门法律》所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3.中医中药治疗亚健康

亚健康是一种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表现为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如不耐疲劳、腰酸背痛、失眠多梦、健忘、头晕、耳鸣、脱发、黄褐斑等。我国的亚健康人群在30~45岁这一年龄段里非常普遍,从有症状的人群来看,女性多于男性,职业特征以“白领”为主。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界研究的热点。

为何国家会选择中医药作为主要的干预手段?因为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就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述。它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大内涵。它要求人们:在没有生病的时候,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加重或发生并发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疾病再复发。也就是说,要在疾病未发生之时、未加重之时、未演变之时、未后遗之时,预先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变。

与西医不同的是,中医的“治未病”并不是简单的体检加治疗建议。中医有系统的养生防病理论体系和独特的传统疗法。对那些“感觉不舒服,但查不出病”的亚健康人群,中医认为:亚健康虽然症状繁多,但总体而言是阴阳升降出入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可以运用其特有的体质辨识、整体调理的方法对这类人群进行具体、细致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中药调理及中医特色治疗,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从而实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保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状态。比如,许多人常服六味地黄丸来调理身体的不适,这是由其独特的药物组成和疗效决定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六味地黄丸中的山茱萸、熟地黄、茯苓、泽泻含有多种氨基酸,山药中含有黏蛋白质、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淀粉、脂肪、胆碱、氨酸等,牡丹皮中含有芍药苷、丹皮酚等,因此其具有显著的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非特异性应激能力、改善机体自由基代谢、提高记忆力、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

尤其是市售的六味地黄丸多为浓缩丸剂型,通过先进的现代制药技术,既保留了传统汤剂的优点,又使药品纯度更高、疗效集中、更易吸收,而且携带方便,非常适合繁忙的“白领”服用。

很多人觉得保健养生是中老年人应该注意的,其实中年之后再保养身体,可以说为时已晚。只有从年轻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养生之道,保持好的健康状态,步入中老年以后才能受益。

4.中医学“药食同源”理论

“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中国中医学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又称为“医食同源”)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和药物一样能够防治疾病。古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各种食物和药物的性味和功效,认识到许多食物可以药用,许多药物也可以食用,两者之间很难严格区分。这就是“药食同源”理论的基础,也是食物疗法的基础。唐朝时期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中写道:“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反映出“药食同源”的思想。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日益丰富,对饮食养生就要求更高了,于是传统的以药材融进菜肴汤类实施食物疗法的养生之道日益盛行。老年人为了养生,大都会选购滋补药材;青壮年也讲补身,青睐温补平和的药材;女士们追求美容,专择清润养颜的中药补品;而酒楼食肆根据食客的需求,也炮制出大量融入药材的食谱,做到了食中有药、药中有食。其实,药食同源在历史上早有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所记载的365种药物,至少有半数以上既是药物又是食物。如今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已日趋加强,对于延年益寿、永葆青春有了更强烈的愿望,医食同源、药食同源这一古老的概念,又一次赋予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新的意义。

常见的药食同源品如粮食类中的谷芽、麦芽、淮小麦、浮小麦等;蔬菜类如荠菜、萝卜、芥菜、山药、百合、藕、败酱草、冬瓜、南瓜、赤小豆、刀豆、扁豆等;果品类如山楂、乌梅、龙眼、橘类、柚类、莲子、杏仁、无花果等;调味品类如山柰、生姜、桂皮、丁香、花椒、胡椒、八角茴香、小茴香、草果等;动物类中就更多,包括蛇类、家畜类、水产类、野兽类等。药食同源,使中药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也使中药强化了它的实用性和经验性。

5.中成药的概念

中成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中药材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制剂。其特点是具备相应的名称、规格、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适当的包装,标明功效、主治、用法、用量。部分中成药是根据医生处方投药,部分可以由患者根据中成药常识及经验直接购取应用。中成药具有保存、使用方便,可以大规模生产的优点。少数中成药是单方即由单味药构成,绝大多数为多味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其来源可以是经典古方,也可以是经验方和研制方。

6.中成药的组成原则

中成药多数是复方,其目的首先在于提高临床疗效,其次是扩大治疗范围和消除对人体的不利因素。中成药的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就是“君、臣、佐、使”的配合,这是组成方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则。君药,是针对病因或主证而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一个方中之主药,以解决疾病的主要矛盾。臣药,是协助君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指:(1)佐助药。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治疗兼证或次要症状的药物。(2)佐制药。是制约主药毒性、烈性的药物。(3)反佐药。指性味不同,作用相反的药物,辅佐主药,从而用于因病势拒药须加以从治者。使药是指:(1)调和方中药性的药物,一些方中常用甘草。(2)引经药。即能引导方中诸药至病变部位,起“向导”作用的药物。

7.中成药的配伍

中成药的配伍,就是按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选择两种以上药物组合运用,达到增强药物的疗效、协调药物偏胜、制约毒性和副作用,以适应多种复杂的病症,更好地为防治疾病服务的目的。因此,配伍得当,就能增强疗效,降低毒性;配伍不当,则可降低疗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古人对药物配伍,即有“七情相合”之说。所谓“七情”,是指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种情况。

千年古方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立法,以肾、肝、脾三阴并补而重在补肾阴。方中熟地滋肾阴、益精髓,山茱萸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共成三阴并补以收补肾治本之功。本方配伍的另一特点是“补中有泻”,即泽泻配熟地而泻肾降浊,丹皮配山茱萸以泻肝火,茯苓配山药而渗脾湿,此即所谓“三泻”或“三开”。如此配伍,虽是补泻并用,但是配“泻”是为防止滋补之品产生滞腻之弊,实际还是以补为主。此方“三补三泻”,补中有泻,寓泻于补,相辅相成,既不丧失药性,又合理搭配,堪称中药配伍的经典。

8.中药的禁忌

中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病情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禁忌。

配伍禁忌,包含了“七情”中的“相恶”、“相反”。金元时期,人们即提出中药配伍中的“十八反”、“十九畏”,并沿用至今。对“十八反”、“十九畏”的配伍禁忌,有的经过初步动物实验,证明确会增加毒性反应。“十八反”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是: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草乌、附子)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十九畏”列述了九组十九味相反药,具体是: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病情禁忌,是根据药物性能及属性提出的一些临床用药原则。如解毒药忌用于多汗、津液亏损者,清热药忌用于阳气不足者,理气药忌用于阴虚、气虚者,祛风湿药忌用于阴虚血亏者,温里药久服伤阴,攻下药不宜于久病者等。

妊娠禁忌,是指某些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具有损伤胎元以致引起堕胎流产的药物,并根据药性峻烈程度而有禁用、忌用、慎用之分。毒性较强、药性猛烈的巴豆、斑蝥、大戟、芫花之属为禁用;通经祛淤、破气行滞、辛热滑利之品,如桃仁、大黄等应忌用;半夏、枳实等应力求避免或勿用。

服药禁忌,俗称“忌口”,往往由于治疗需要,要求病家忌食某些有碍病情的食物或药物,以免影响药效或产生副作用。服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及有刺激性的食物。热证忌食辛辣油腻;寒证忌食生冷;某些皮肤病及疮疖肿毒忌食鱼、虾、羊肉等。

9.中成药的用法

中成药的用法主要包括用药时间与用药方法两个方面:

(1)用药时间。中成药的用药时间以有利于发挥药效,减少毒副作用为原则。例如:

口服药一般一日服2~3次,于早、晚或早、中、晚各服1次。

驱虫药宜清晨空腹或晚上睡前服用。

安眠药宜睡前1~2小时服药。

健胃药,用于开胃的宜饭前服,用于消食导滞的宜饭后服。

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

滋腻补益药宜空腹服。

治疟药物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

(2)服药方法。中成药不同剂型有不同的用药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内服、外用、注射三个方面。

内服方式可分为送服、调服、含化、炖服、鼻饲等。

外用形式常用的有涂、擦、撒、敷、吹、贴、坐、点、滴等。

中药注射剂主要有肌内、静脉、穴位注射三种。

10.中成药的用量

中成药都有一定的常规剂量,运用时必须遵照常规剂量服用,不可任意减少或增大,因为量过少则药不胜病,不能起到治疗作用,量过大则药过于病,容易伤害人之正气,对于药性剧烈或有毒的中成药的剂量更应谨慎,稍不注意则有中毒的危险。

中成药运用既要严格掌握其常规剂量,又不能一成不变,还要根据病者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发病季节等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节,灵活运用。老年人气血渐衰,对药物的耐受力较弱,用量应适当低于成人之量,小儿5岁以下通常用成人量的1/4,5~10岁可用成人量的1/2,10岁以上可接近成人之用量。体质壮实患者,对药物耐受力较强,用量应适当增加;体质虚弱患者,对药物耐受力较弱,用量应适当减少。夏季用发表剂、温热剂,用量可略微降低,相对而论,冬季用发表剂、温热剂,则用量可略微提高。

11.中西药物联合应用配伍不当可引起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随着中西药物联合应用和复合制剂的出现,两者配合不当,亦可引起不良反应。如含甘草的某些制剂与阿司匹林同用,可能导致和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含朱砂的有些中成药同还原性西药,如溴化物、碘化物、硫酸亚铁、亚硝酸盐等同服,可产生溴、碘化汞,引起赤痢样大便。又如一些含有西药优降糖的中西药复合制剂,使用不当亦可引起低血糖反应等。

12.中成药的贮存保管

中成药的保存是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保证。中成药品种繁多,成分复杂,包含植物、动物或矿物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等,剂型多样,包装不同,若保存不当,将会使中成药变质或失效。一般药物保存宜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日光直射、高温或潮湿。口服液、合剂、糖浆剂等液体制剂,要注意受温度、空气、强光的影响,保存时要密封、避光、低温和通风,防止酸腐混浊和霉败等现象。丸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保存要防止受潮、发霉和虫蛀等。要注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使用期限,如发现发霉变质现象,超过使用期限的药物,均不宜再服用。

13.中药浓缩丸与水蜜丸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