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24283400000053

第53章 辅导员工作的感怀与悟思(2)

3.做个依法治校的“明白人”,是准确把握学生工作方向的关键

所谓“明白人”就是明白事理,事事心中有数。它要求:①辅导员要熟知国家的政策法律, 如 《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法律、法规自觉地依法治校,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法律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是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②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以便针对学生个性实施教育时能够有的放矢。③深刻领会并贯彻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如《大学生行为规范》、《学生一日操行》,用管理制度来约束、管理、教育、引导学生。国家的法律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标准、日常工作开展的规范,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念好这部“真经”,才能把学生带好。但令人忧虑的是不少辅导员这个“看家本领”不是很强,虽然他们工作热情高、劲头足,天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但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忙不到点子上,抓不到要害处,有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班级的面貌依旧,甚至还不时“捅娄子”、“掉链子”。 有的执行规章制度自觉性不强、标准不高、随意性太大,还有的班级不组织学生学习,个别学生连学校制度的基本内容就没有弄清楚。 这样的辅导员怎么能带出优良品质的学生,充其量只能算个跟班的。 实践经验证明,凡是制度意识强、班级工作就抓得好,班级就稳定,同学的心就齐,整体素质就高,反之,凡是制度意识淡薄,抓班级工作漫不经心,得过且过,不下真功夫,班级就会出问题。

4.做个关爱学生的“贴心人”,是体现人格魅力的关键

真心实意关心、爱护学生,是辅导员能否形成人格魅力的内力。辅导员必须强化以“学生为本、学生至上”的观念,牢固树立“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观点,用父母之心、兄弟之情、师生之爱去呵护学生,用一团火热的心去温暖学生,使辅导员成为一块磁铁将学生吸引和凝聚在自己的周围。 如何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呢?

(1) 消除与学生之间的无形距离,摆正二者之间的关系。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之间不能简单归并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他们既有慈如父母、贴如兄弟的亲情,又有严如兄长、敬为师父的师生情谊,关系非常微妙。为此辅导员不能把该工作看作自己的一份职业,处处以规章办事,事事用制度压人,让学生总感觉自己是个弱小群体,从而对学校制度产生憎恨和逆反心理,对辅导员避而远之。如果我们把学生当作同事来共事,当作朋友来交往,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引导,那么辅导员工作的职业性将逐渐淡出,而人性化的一面将凸现出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来倾诉,当作慈母寻求保护,你不仅能得到学生的敬,而且也赢得了学生的爱。

(2) 摸透学生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具体到一个班级,辅导员就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家庭人员、经济状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身体状况、思想状况做到心中有数,还要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情况,形成活档案。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而自卑的学生,帮助他树立自尊自爱、穷不矢志的远大理想和抱负,培养他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优秀品德,并设法解决生活困难补助,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对于家庭条件优越、娇生惯养、操行不及格的学生,采取有差别的措施逐渐消除其懒散的坏毛病,培养他勤俭节约、独立生活、经济独立的理念,鼓励他利用经济上的优势除了学好专业课程,多参加各种职业证书的辅导班、外语学习班、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班等的学习,争取专升本和出国深造的机会;对于成绩优秀、兴趣爱好广泛的学生,鼓励他跨学科选修本专业以外的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力荐其得到更高层次的学习机会。总之,凡是涉及学生的学习、成长和进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作为大事来抓,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5.做个以身作则的“领路人”,是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辅导员是班级的领头雁,必须率先垂范,起模范带头作用。敢于对学生讲“向我看齐,以我为榜样”。在学习、劳动、实践、实验等方面自觉与学生混在一起,经常深入到学生的教室、寝室、实验室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做给学生看,带着学生干。

一个班级是否团结友爱,奋进有为,是否有凝聚力、战斗力,与辅导员为人的态度、处事原则有着直接的联系。 尤其是对学生入党、奖学金、推荐就业等热点和敏感问题,一定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只有真正做到公正、公开、公平处事,同学们才顺气、服气。 如果辅导员对人不坦诚,说两面话,做两面人,对做得好的同学不表扬,对表现差的同学不敢批评,要求同学处事公道而自己不讲原则, 要求别人豁达大度而自己却心胸狭隘,这种辅导员是不会把学生凝聚到自己周围的;如果一个辅导员要求同学们积极进取,而自己却懒散消极,一副愤世嫉俗、悲观厌世的态度,这样的辅导员是会遭到学生的鄙视的。 辅导员应该率先垂范于学生,做学生的领路人,因此,辅导员人格魅力的辐射,会使得辅导员工作“八面玲珑”。

6.做个知人善任、唯才是举的“大贤人”,是发挥集体力量的关键

辅导员面对的是纷繁复杂的工作,大到学生的政治理想、人生观、价值观,小到学生的吃喝拉撒睡,事无巨细。所以,辅导员工作能力再强,本事再大,素质再高,也不可能事事通,样样精,处处行,应善于集中同学尤其是班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全心全意、依靠学生及学生干部管好班集体。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一支得力的骨干队伍。 实践证明,哪个班级搞得好,必有一支过硬骨干队伍在发挥作用。从学生素质上看,骨干都是班级里的班长、支部书记、班委会、团支部干部、共青团员等,这些学生干部和骨干是大家推荐选拔出来或是竞争上岗的,他们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为人诚实、乐于奉献,在各个方面能起模范带头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在同学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从干工作优势看,他们与其他学生朝夕相处,起点相同,身份一致,同学之间放得开,谈得来,心相通,彼此之间能敞开心扉,倾诉真情,学校管理干部和辅导员了解不到情况,他们能够了解到,老师想不到的事情,他们想得到,辅导员解决不了的思想问题,通过他们可能能够得到圆满解决,班级有了这样一支过硬的学生干部队伍,班级工作就会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如何培养出一支得力的骨干班干部队伍?这确实是一门大学问,是辅导员心智运用的技巧。在这支队伍里,既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又要张扬学生的个性;既要考虑个人品德,又要考虑个人影响力和号召力;既要考虑地区差别,又要考虑性别搭配;既要考虑责任心,还要考虑上进心;既要考虑学生秉公办事、诚实可靠,又要考虑学生干部沟通协调能力;既要发挥学生的特长,又要包容其缺点;既要放手给予信任;又要时时给予鞭策、激励。总之,班干部虽然是学生里的精英,但首先还是学生,我们不要把他们看作完人而过分苛求,应知人善任,扬长避短,既要赏识他、信任他,还要时时提醒他、培养他,让每个班干部感到有目标、有前途、有奔头。

7.做个落实工作的“责任人”,是工作落实的关键

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就是落实,千计划、万计划,如不落实就是空话。

日常管理工作是班级的基础性的工作,辅导员要花费足够的心血抓好经常性的思想和管理工作。 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踏实的工作态度,在反复中求实效,从班级管理的小事做起,如学生的卫生,各种考核办法的落实、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都是必须做好的工作,千万不能以为这些事小而不为,要知道,很多问题开始就出在这些小问题上,小事可以酿成大事,所以,一个优秀的辅导员对每项工作都不能放松,都要一丝不苟地抓一个全过程,有效控制每一个环节,做到善始善终,一抓到底,以实现全班级工作的整体提高。

8.注重自身角色定位,是深化工作的关键

首先,关心学生政治思想进步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们很多辅导员对这个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辅导员忽视政治理论的学习,没有掌握从事政治思想教育需要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政治思想问题不能给予很好的回答; 有的辅导员整日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以行政工作取代政治思想工作;有的辅导员强调“寓教于乐”,形式上看活动搞得既不少,又热闹,但细品起来,活动品位不高,层次不深,政治教育功能不强,许多时候是“种了人家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其次,辅导员首先应该是指导员,其次是咨询员,然后是服务员和管理员。可惜,更多的时候,我们在做管理员,而且乐于做管理员。可能很多辅导员会讲,这是体制造成的,现行的学生管理体制决定了我们首先必须做好一个管理员,学生的衣食住行都要我们来操心,管少了一样或者疏忽了哪一点就有可能出问题,这样势必牵扯我们许多的精力。 辅导员们可能对此也深有体会,我们的心理底线就是:“只要学生不出事,什么都好说! ”诚然,做好一名管理员是每一个辅导员的分内之事,从管理入手也是有大文章可作的,但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或是停留在做好一个管理员的层次,随着弹性学制和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措施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工作必然面临更多严峻的挑战,老式的“管理者”思维必定应付不了日益错综复杂的局面。

9.使工作顺利开展需把握的原则和关系

(1)古语云:“君子务本。 ” 我认为做辅导员就应有这样一种品性:固穷,耐得住清贫;淡名,守得住本性;爱才,热爱学生;乐教,做好本职。 当然,这也应该是任何一个教师都应当具有的品性,但教师队伍的实际状况却又那么不容乐观。辅导员作为介于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之间的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难免会习得一些浮躁,一些急功近利。如果上述品性能够在辅导员队伍中得以发扬和提倡,那么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才有了可能性。

(2)辅导员应坚持这样的辩证观点,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教育与管理的关系上,应以教育为主,以管理为辅;在德育与智育的关系上,应注重德育首位与智育本位的统一。

明代作者洪应明在《菜根谭》中就已经有过这样的论述:德者才之王,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魍猖狂?大意是如果一个人只有才学而缺乏道德修养,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由奴隶来当家一样会乱了套。 可能这一比喻有其局限性,但其注重德育培养的内核却是应当认真吸取的。我们现行的学生考核条例在操作中已然淡化了德育的首要地位,综合测评实际上就是智育排名,这确实应当引起注意了。

(3) 做辅导员应有这样的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表。在政治上,你是旗帜;在学业上,你是导师;在品行上,你是典范;在情感上,你是朋友。如果连你的学生都看不起你,要与你的所作所为“划清界限”,那你的奋斗将是毫无意义的。

(4) 在工作中不要轻易使用批评。

当我们以老师的眼光看学生的时候,发现学生们竟然有这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却忘记了自己是学生时代的懒惰和无知。 当学生达不到自己要求的时候,我们最容易使用的就是批评。 然而,批评往往作用是相反的——或许在短时间内起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可是,从长远来看,却在积蓄学生的怨气,最终在学生那里彻底磨掉“先天”的作为老师的尊严。 简单说之,“心要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6) 在工作中不要轻言教育。

我们是老师了,就可以想当然地谈教育么?或许,在成为老师的一个月前,我们还在以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校做事的种种滑稽与可笑,而在短短成为教师的数个星期内,就觉得自己成为“老师”,用老师的口气看问题,俨然成为一个“教育者”乃至“教育家”。

教育二字不是一种因为成为老师而与之而来的赋予,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省。我们不要张口闭口提教育,没有几年当辅导员的经验,任何一句从口中说出的“教育”都是肤浅的,甚至会被学生们嘲笑的。 教育绝不是我们的理想或者教科书教给我们的,而是一种内省。 所以,请勿轻言教育。

(6)“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

教育家魏书生说过:

“相信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 ”魏书生觉得,一个不谙世事的中学生,内心中都有成熟、懂事的一面,而我们,为什么总是觉得我们的大学生总是很不懂事呢?客观上讲,大学生群体中,确实有很多让人觉得不懂事的一面,但是,大学生们更多是有了一定思想,有了一定认识的“大”学生。 在他们的心灵之中,或许还在经历着青春期不可抑制的冲突或迷茫,但是,他们在另一方面是成熟的。不要因为他们犯错误就去简单地“批评”或者“教育”,因为,每个大学生的任何一种行为都可能有着一些我们曾经有过或者在我们理解力范围内的原因。 或许有一天你发现,原来他们的成长要比我们还要快,或许他们的思想比我们深刻,或许等他们毕业之后,我们猛然发现原来我们对于他们的了解仅限于“并不了解真实的情况”。我们很快发现原来自己并不如他们,而我们以前一直盯着他的种种介怀的小事原来根本微不足道。 我们对待学生,就应该有更多的尊重、宽容,就应该有更多的希望,就应该相信他们是懂事的孩子,而我们只需要给他们一点点提醒,或者指导,他们就会做得很好,甚至把周围的人也带的很好,把一个班带的很好——这不就是说,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么?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个懒在床上,整日不起,还振振有词、顶撞老师的学生,简直会让我们头疼不已。 可是,在我们的学生时代,是不是也有过懒怠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我们有懒怠的一面,也有勤奋的一面,我们只不过没有看到学生勤奋的一面而已。 而我们简单生硬地对学生们提出要求, 这结果不会太好——想要做到还是需要很多技巧的。 有很多事情,如果我们做不到,比如,我们都需要建立信息沟通的机制,不要过分苛求于我们的班长,有些时候,他们不愿意把事情说给你,是因为他有他的难处,他们也不能随时随地做一个“告密者”。 有的辅导员责怪班长没有把最实际的情况报告上来,那实际是在难为人。 就算我们自己,也不可能任何事情都会向领导汇报,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么我们怎能轻易要求我们的学生呢。

(8) 要让学生敬佩你。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很多的优点。而作为一名老师,把自己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展现给学生,就是教师工作的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