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祁连医录
24274900000037

第37章 胆囊炎与胆石症的治验

胆囊炎与胆石症是常见疾病,中年妇女尤为多见,两者常合并存在,所以临床表现与治疗上有类似之处。本病的形成,中医认为不外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外感湿邪三方面的因素。

长期情怀不舒,可使肝郁气滞,疏泄失职胆汁通降不利。暴饮暴食,饥饱失常,好嗜辛辣之物,膏粱厚味,浓茶冷饮,损伤脾胃,化湿生热,煎熬胆汁。地处潮湿,起居失宜,感受寒湿或湿热,影响脾胃运化,土壅木郁,胆气郁滞不通。以上三因均可造成胆汁郁结,久而成为结石。结石的产生可阻碍气机,瘀滞血行,内生痰湿,这是本病的共同特点。在治疗上参用现代名医岳美中的治法,以“化”、“移”、“冲”、“排”四个步骤频有效验,笔者在临床中工作30余年,结合岳老的经验,自拟消炎利胆排石汤,在前期根据症状灵活加减;稳定期使用笔者研制的“愈胆丸”,临床效果甚佳。介绍如下:

一、“愈胆丸”配方

柴胡 枳实 白芍 丹参 木香 黄芩

虎杖 郁金 大黄 元胡 栀子 三棱

莪术 银花 连翘 内金 山楂 滑石

甘草 竹茹 川楝子 金钱草 海金沙 车前子

川牛膝

上药共为细末,每次20g,每日3次,饭后开水冲服,20天为一个疗程。

二、方解

柴胡疏肝解郁,退热散血,和解少阳;枳实、山楂消石化积,破气散瘀;白芍凉血敛阴,解肌止痛;黄芩、大黄、栀子泻火解毒,通便,“冲”;郁金、金钱草、虎杖、海金沙、内金清热利胆,“化”石,扩管“排”石;木香、川楝子、元胡行气、活血、止痛;丹参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莪术、三棱行气、散结、消积止痛;银花、连翘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川牛膝、滑石、车前子利尿通淋、引药下行,“移”;竹茹清热除烦,止呕;甘草调和诸药,解毒止痛。全方具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活血散结,通腑消炎止痛之功效。

三、病案举例

例1:女,34岁,农民,患胆囊炎、胆结石三年余,经多方治疗未见好转,来我院门诊中医治疗,右胁疼痛拒按,引及肩背,口苦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腹部胀满,发热,目黄溲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经“B超”检查胆囊壁毛糙,增厚,肿大。肝胆总管有泥沙样结石,诊断为肝胆管结石,胆囊炎。治疗疏肝利胆消炎,活血通腑,理气止痛。方用自拟消炎利胆排石汤。

处方:

柴胡15g 枳实12g 白芍15g 丹参20g

木香10g 黄芩15g 郁金15g 银花20g

连翘15g 山楂15g 栀子10g 竹茹10g

茵陈15g 陈皮10g 元胡15g 甘草6g

金钱草60g 川楝子15g 大黄(后下)15g 内金6g(冲)

水煎服,1日1剂。

二诊:本方服用10剂后,上述症状大减,再服上方20余剂,诸症基本消失,后配用“愈胆丸”(末药)继续服三月后来院经“B超”复查,胆囊功能恢复正常,泥沙样结石已排除,临床症状及阳性体征全部消失,并参加体力劳动。

例2:女,64岁,干部,患有胆囊炎、胆石症五年余,先后手术两次,第一次于1986年做胆囊切除术。1988年7月出现黄疸,做第二次胆总管取石,延至1991年3月患者突然再度出现黄疸,发热,右上腹剑突下作痛,脘腹部胀痛,小便赤,大便秘结,舌黄腻,脉滑数,“B超”检查右侧肝管有不少泥沙样结石,患者要求中医治疗,证属肝胆不和,失于疏泄。治以疏肝和胃利胆,排石,活血通腑。方用自拟消炎利胆排石汤加减。

处方:

柴胡15g 枳实12g 白芍15g 丹参15

木香10g 黄芩12g 郁金15g 内金6g

银花20g 连翘15g 山楂15g 莪术10g

三棱10g 虎杖15g 元胡15g 茵陈15g

甘草6g 金钱草60g 川楝子15g 川牛膝10g

大黄(后下)15g 滑石(另包)12g

水煎服,1日1剂。

二诊:服上方6剂后,黄疸减轻,疼痛诸症减大半,继服原方15剂,痛已全平,诸症消失,继服“愈胆丸”半年余,经“B超”复查肝管结石排除,从此照常工作,至今未见复发。

四、体会

胆囊炎、胆石症主要是由于肝胆气机不畅,失于疏泄,导致湿热内壅,气血瘀滞所致,多属于中医的“胁痛”、“结胸”、“黄疸”、“肝气痛”范畴。肝胆相表里,肝主疏泄,调节胆汁的分泌,胆是“中精之腑”,胆汁不利而不转化水谷与糟粕,其功能以疏泄通降为顺。凡情志不畅,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或虫积等均可导致肝胆气滞,湿热壅阻,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通降,使胆汁排泄不畅,日积月累,久经煎熬,聚结成石。结石阻滞“不通则痛”则发为胁痛。胆汁逆于肌肤则发为“黄疸”,肝气横逆,侵犯脾胃,胃失和调而见恶心,呕吐。因此我们在治疗上“总攻”排石疗法,以疏肝利胆,排石活血散结,通腑消炎止痛,解决了高位及肝内广泛性小结石,难以手术治疗或术后残余的泥沙样小块结石,作者在临床上观察了大量病人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注:本文1997年11月荣获亚太地区传统医药国际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并收入《中国医学专家代表团论文集》。1998年5月获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优秀成果奖,并收入获奖作品文集。1998年9月转载于《杏林医镜》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