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我意识太强的人,就像带刺的玫瑰,常常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痛苦和伤害。因为“自我”是一切痛苦的源头。
比如这个女友,即使老公真的态度不好,也确实存在无数的可能,可是她只认准自己认定的那一个,“他就想惹我不高兴”,结果势必造成对立情绪的升级。
我曾自认为自己没有个性,可能是天秤座的原因吧,用我一个女友的话说:“你一生都在搞平衡。”
上大学的时候,没有个性,或者温厚、善良被我看作自己的缺点(而非特点)。那时谁思想前卫、行为偏激我就羡慕谁。所以一直以来,“有个性”就是我的追求。记得那时女同学们不是迷恋琼瑶就是三毛,我是后者。特立独行、遗世而独立的三毛是我的人生榜样。
现在回想起来,“追求个性”的过程就是“建立自我”的过程,是成长的必经阶段。直到你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有个性,此时如果不是见好就收,那么“主见”就变成了“成见”,“个性”变成了“任性”。它们虽一字之差,却失之千里。
从实用角度说,个性太强会得罪人,而得罪人就是伤害自己;从更广阔的角度看,个性太强,意味着你囚禁了自己。这就好比,“世界如此之大,而你只看到自己鼻子尖那么远”。
2006年出版《姿态穿在身》的时候,搞策划的朋友钉子说:“你就是大陆的三毛。”我急忙说:“我哪里敢啊!”他说:“三毛只写她身边的小事,率真而诚恳,你也是。”从这一点说来,的确如此。
其实,那时的我已经渐渐认识到“榜样”三毛的局限性。
三毛率真不羁的个性令人羡慕,可以说这样的“个性”成全了三毛,但是同时也害了她。三毛的人生在我看来是:“放”得很好,但“收”之不足。所以这朵“自由行走的花”,盛放过、绚烂过,最后终因陷入自我的泥潭而过早地凋零。
与三毛同辈的另一女作家廖辉英,在三毛死后的纪念文章里说:“她(三毛)成名之后,一直在舞台之上,光圈之中,众人瞩目。作为一位公众人物,我很知道她处世的困难,因为读者要求她的,对她而言,带着极大勉强的成分在,与真实的三毛,有着相当的距离。”
老子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9章》)
意思是:老想维持着满盈,倒不如罢了;老想锤炼使锐利,那便不可长保。金玉满堂,却不能自守;富贵骄慢,将自取其咎。功成名就,就该让身心退下来,这是大自然之道啊!
就我个人而言:40岁之前是从源头出发,可以用箭头表示为“→”,这是一个不断建立完善自我的过程,人生做的是“加法”;而四十岁之后是一个返回源头的过程,可以用箭头表示为“←”,这是一个找回遗失的“真我”的过程,人生做的是“减法”。如此一来一回、一加一减就画出了一个人生圆(归零)。
可以说,“自我”是僵硬、压力、紧张、竞争的代名词,而“真我”是自然、放松、宁静、喜悦的代名词。所以人生就状态而言,是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就本质而言,是从“自我”(小我)到达“真我”(大我)的旅程。
所以,当越来越多的人说“你很有个性”的时候,我发现“此个性”与“彼个性”(大学时所追求的)已经在本质上有所不同了。
大学时追求的个性,是“自我”的代名词,是标榜自己另类;而现在如果还存在所谓的个性,那是活出真我色彩的结果。“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
此刻,突然想:如果三毛能遇上老子并读懂老子,是不是会迎来另一片海阔天空呢?
善摄生者:“嵌入式”人生
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换位思考,而多一个角度就多一份自由。
那天给老妈打电话,问她最近有没有跟老爸生气。
老爸老妈风雨同舟五十年,磕磕碰碰五十载。还好那天老妈欢喜地说:“我现在变聪明了,根本不跟你爸生气了,即使生气一会就过去了,因为我知道把他气病了,还不是我倒霉。可惜懂得这个道理太晚了……”
我说:“老妈啊,一点都不晚,很多人一辈子也不见得懂得呢!”
恭喜老妈,不仅“懂得道理”,还能“身体力行”。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人一辈子只有一个立场,那就是“自我的立场”,而且立场坚定。所以在生活中问题多多,且越来越尖锐。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是独立于这个世界的,我们与身边的人、事物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惜我们往往看不到潜在的“联系”,而只看到个人的“得失”。
当我们只站在“自我的立场”上面对问题的时候,形成的就是“个体”与“整体”(指除了“你”之外的一切关联事物)对立的格局,结果自然是很受伤,或者是一败涂地。
所以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换位思考,而多一个角度就多一份自由。
当然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剑拔弩张的时候,怎么还记得换位思考这样的教条?所以大多数人的行动只是“自我意识”的自动反应。而“自我意识”为了寻求安全感,会不断地在我们的头脑中塞满各种各样的理论、借口,从而让我们没有“退一步”的空间和余地,也就失去了换个角度考虑问题的可能。
可以说,老子整个一部《道德经》就是在教导我们: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要善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还要善于站在整体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是一种全息的世界观。
正如一行禅师在《与生命相约》中说的那样:
我们区分“我”和“非我”,仿佛这两者之间毫无关系似的。我们关心“我”的良好状态,却很少考虑所有“非我”的事物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当我们这样看事物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就被建立在错误的观念基础之上。我们的意识就像一把剑,它将现实切成了碎片,接下来我们的所作所为就仿佛现实的各个碎片之间漠不相关似的。如果我们深入地观察,我们将会拆除我们的精神范畴之间的藩篱,从而明白“多中有一,一中有多”,也即互摄互入的本质。
的确,万事万物都是“互摄互入”的,我们的人生也是“嵌入式”的,而不是孤立、毫无相干的。任何事物都是由“显态”(表现出来的)和“隐态”(没有表现出来的)的因素组成。“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看见的也未必是全部和真相。
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善摄生者”。什么是“善摄生者”?就是善于摄养生命的人。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道德经·第50章》)
意思是:出世为生,入土为死。天下正常活着的人占三分之一;夭折死去的人占三分之一;人活着却行走在死亡之路上的人,也占三分之一。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太奢求而践踏缩短了生命。据说善于摄养生命的人,在陆地行走不会遇见兕牛老虎,入军作战也不会为甲兵所伤;兕牛用不上它的角,老虎用不上它的爪,士兵用不上他的刀刃,这是何故呢?只因为这个人不置自己于死地也!
在这里老子说到三种人:第一种“生之徒”即正常活着、长寿的人。第二种“死之徒”,就是夭折的人;第三种“人之生,动之死地”,就是那些将自己置于死地的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呢?贪欲太多,伤残身体,违背了生命的自然性。
依我看,这第三种人还指那些,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处理事情,一条道走到黑,身处悬崖而不知勒马的人!
天涯不过你我胸怀
每个女人都应该学习《道德经》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这样你就“优雅存在”了。
买了部新手机,充电的时候屏幕上总显示“海量内存”几个字样。看到这几个字,我会心地笑了。我想到了“有容乃大”,想到了“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还想到了那首张学友、张靓颖等唱的《旗开得胜》中的一句歌词:天涯不过你我胸怀。
的确,天涯不过你我胸怀!我们看似活在世间,其实都活在自己的意识藩篱之中。如何走出自我的藩篱就是内在探索的坐标。
回首这几年的成长经历,自己的确是越来越“海量”了,道路也越走越宽广。当然这道路不是现实中的选择,而是内心的倾向。
比如以往发生或者看见什么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地就下定论了(固定思维的自动反应),而现在不那么轻易下定论了。即使有定论,也会回问自己:这是真的吗?
“谦卑意味着你信任那‘道’,知道自己的所知有限。”拜伦·凯蒂说。
我已经多次提到拜伦·凯蒂的质疑法,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美国女人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一套“思维扩容”的独门绝技——“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我希望每个女人都能掌握它,拓宽自己的思维疆域,终结痛苦情绪,最终拥抱喜悦与自由。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成熟、智慧的人,而一个人的成熟与智慧,并不在于她掌握了多少知识、拥有多少经验,也不表现在讨论事情时“有理”还是“无理”、“对”还是“错”上,而是看她遇到问题的时候,是否拥有更多的选择。
“生活从最终来说,不是关于是否是对的,而是关于是否是自由的完整的。当我们释放一种生活方式形成的老旧情绪反应时,就会获得自由的感受。”
与男人相比,女人的“心理内存”可谓小之又小。就关注的问题而言,男人的视角和“势力范围”的确比女人宽广。但是这并不意味女人天生就“头发长见识短”。只要我们不断给“心理内存”扩容,女人的柔韧、包容、无为可以让她们走得更远。
而“心理内存”扩容不需要你去增长任何知识和经验,只要拆除自我的篱笆。在我看来,学习老子的《道德经》正是拆除自我篱笆的过程,是给“心理内存”扩容的途径。
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发现:当你遇见“道”的汪洋大海,作为一滴水,你会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全盘交托出去,融入那个大循环、大格局。那时你不存在了,但是你又是生命洪流中的一分子。此时一切都变成随波逐流、顺势而为。
这就是老子再三强调、提倡的“无为”。
叔本华嘲笑女人是“长不大的孩子”,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老子对待女性的态度则与他们完全相反。
老子推崇女性,认为女性充满大道之美。越是深入了解老子、熟读《道德经》,我越是发现:《道德经》是我们女人必读的智慧书,从这里我们能学到优雅存在的至高艺术。
在这里我用了“至高”一词,实在是因为老子的“无限性”;用“存在”而非“生存”,是因为“存在”是当下的,而“活在当下”始终是我们的要任。
所以,每个女人都应该学习《道德经》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这样你就可以“优雅地存在”了。
开悟:治愈你的失忆症
“了解自己”是灵修最核心的内容,这是一件很“不另类”的事情,可以说是我们的“本分”。
经常有人问:“你在写什么方面的书?”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有个朋友想让我写剧本,我说自己对写剧本不是很感兴趣。他说:“如今人家都在写剧本赚大钱,你还在守望文学,佩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