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存在比拥有更幸福:与老子谈情说爱
24274200000001

第1章 与老子谈人生,人生是一本“易经”(1)

人生是一本“易经”,不过“加减”二字。

青年时期关涉“上升”的高度,即你在这个物质世界上取得了多大的成绩;中年以后关涉“下降”的深度,即你对自己以及心灵世界了解多少。

“道”是护身符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德经·第1章》

奇异梦境:“道”是护身符

巨大的“金字塔”像一部电梯一样缓缓降落,最后我在“他”的护送下“脚踏实地”了。

2010年1月8日早晨醒来,我发现自己做了一个奇特的梦。虽然对梦没有什么研究,但是我知道它的确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告诉我一些什么。

梦中的情形是这样的:好像是去什么地方旅行,感觉像埃及,我在爬山,那山像一座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的组合,但它不是由石头筑成的,而是由黄沙凝聚而成的。

我爬到高处,站在一个凹进去的地方,就是狮身人面像的脖子处,双臂十字打开紧紧贴在直上直下的山壁上。该下山了,可是眼前没有路,什么都没有,我可怎么下去啊?

此时往下一看,地上的行人犹如一只只小蚂蚁。怎么办?我想一闭眼跳下去算了,因为这样站立的姿势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我开始想象自己“自由落体”的情景……

就在那一刻,强烈的恐惧感袭来,我和背后的“金字塔”同时颤抖起来……也就是在那一刻,我闭着眼睛在心里说:要冷静!恐惧是对未发生之事的想象,是一种幻觉!这一理解来自我看的那些灵修方面的书籍。

慢慢地,我平静了下来,不再害怕,而“金字塔”也不抖动了。紧接着奇迹出现了——巨大的“金字塔”像一部电梯一样缓缓降落,最后我在“他”的护送下“脚踏实地”了。

这真是一个奇特的梦!结局如此完美,以至于醒来时,我满心欢喜。

心理学认为:梦代表着一个人存在的讯息和内心的挣扎,显示出我们需要改变、扩展和适应的地方。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也说过:梦是通往潜意识的一扇大门。而完形治疗的创始人皮尔斯则认为:“梦是通向整合的大门。梦会给予我们大量的疗愈性的能量,帮助我们面对困难并从中学习。”

“梦是通向整合的大门。梦会给予我们大量的疗愈性的能量,帮助我们面对困难并从中学习。”对此我深有体会。

比如以往常常做噩梦,被噩梦惊醒。但是现在不但梦少了,噩梦更少了。即使是噩梦也有峰回路转的美妙结局,就像这个“金字塔梦”一样。

记得一次梦见自己落水,就在身体往下沉、拼命挣扎的那一刻,我提醒自己:“放松、放松,再放松!”结果是,毫不费力的时候身体反而浮出了水面。

梦醒时分,感受那份“出水芙蓉”的美丽,真的是感慨万千。

如此推想,如果我们能悉心了解自己的梦,就会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和觉察,从而找到愈疗自己的方向和能量。

在这里必须交待的一点是:从2006年起,我开始接触灵修方面的书籍,后来开始学习《道德经》,并深深爱上老子的教诲。

对我而言,那个奇特的“金字塔梦”以及“出水芙蓉梦”,它们传达的讯息是:放手、放心!

的确,从长远的角度看,我们每个人都是受保护的,因为我们都是道的孩子。只要我们的内心足够宁静、安详,就能听到“道”的声音(我两次梦中的提醒都可以视之为道的声音),从而得到它的护佑。

当然,如果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噪音、杂念甚至是骚动,而又过于自以为是,那么就可能错失这种护佑。

我们之所以时常生活在惶恐不安之中,穷尽力气在物质财富、爱情婚姻中寻求所谓的安全感,那都是因为我们的精神无所归依。

而只要付出信任,我们就能体会到:“道”是我们的护身符。

回家的感觉,真好

“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外在世界的实质地方,而是一种内在放松和接受的品质。

2011年端午节,收到某出版社一位编辑寄来的新书《与神回家》,此书是尼尔·唐纳德·沃尔什《与神对话》系列的最后一本。

记得当初在网上读《与神对话》的时候,非常震惊!感觉那个迷惘中的“提问者”就是自己,而“神”正在与我隔着时空一对一地交谈!也是在那本书里,我喜得一个词汇:“忆起”。

据说《与神对话》系列图书已创下全球销量1200万册的奇迹,而对于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忆起”这个词汇,它让我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当人们聆听大智慧时,往往会感觉那么耳熟,几乎立刻就接受了它,毫不争辩,只有回忆。它是人们‘深深自然觉知’的一部分,也可以说它‘在人们的遗传基因中’。它给人的感觉就是:‘啊哈,没错,当然是这样。’”《与神回家》中的这段话,正描述了我当时的感受。

说实在的,通过这几年的学习和成长,我真的有越来越多的“忆起”,很多时候会有一种圆满的回家的感觉。尤其是学习了老子的《道德经》,那感觉就像——作为一滴水,终于回到了大海的怀抱。

在《与神回家》中,我再次抓住“属于我”的关键词:家。“家,是一个叫做圆满的地方。”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生活在紧张、压力和恐惧之中,一直试图抓住什么、控制命运。于是我们感叹人生苦短、命运弄人。而之所以如此这般,大都因为我们“失忆”了,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的本性是完美无缺的,更不知道生命可以是一场尽兴的游戏,而我们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过着“不凡”的生活。这“不凡”就意味着,你“忆起”了自己的本性(真我),你融入了“道”之江海。

“怎样让一滴水永不干涸,最好方法就是让它流向大海!”

回家的感觉真好!当然,“回家”的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时甚至充满艰辛。因为那是一条通往内心世界的路,完全靠自己独自探索。

孔子将人分为四类:生而知之的人,学而知之的人,惑而学之的人和困而不学的人。

“生而知之者”是老子这样的圣人。传说老子生下来就80岁了,拥有80岁老人的智慧,所以他哪里也不用去、什么也不用学,起点即是终点,也所以他主张“无为”。

孔子自称是“学而知之者”,而我们大多数人是“惑而知之者”——有人生困惑,去追寻答案,然后“知之”。

不知为什么,自从懂事起,我就觉得“我不应该是这样的”。长久以来,想象中的自己和现实中的自己总是不合拍,这样“拧巴”的生活我过了30多年。

如今,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终于不再“拧巴”,人生也风调雨顺起来。于是更深信那句话:“如果你没有走进内在世界,你就会一事无成。”

当然,还有很多人,一辈子都稀里糊涂,困而不学,如此这般人生必将处处碰壁。

由此可见,但凡我们感觉人生不畅、坎坷不断的时候,大都是因为没有顺“道”而行,此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此时更应该审视、反省自己,而不是矛头对外。

而一旦我们“坐进道里”,就可以“大撒把”了,那才是真正的随遇而安。你不必担心什么,这就好比——“道”设计好了春去秋来、昼夜交替,一切都在按照最佳创意运转,你照单全收就好。

所以认识到“道”的存在,实在是人生的要事、大事。而信任“道”并勤而行之(此谓德),是我们每个人的“本分”。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活在“三无”之中,即无怨、无悔、无忧;过上“三心”生活,即安心、放心、清心。

那就是回家的感觉。的确,“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外在世界的实质地方,而是一种内在放松和接受的品质。

道可道,非常道

“道”的奥妙在于:看似无,其实有。“名”的奥妙在于:看似有,其实无。

春天的午后,出门遛狗时发现小区草坪上一位大妈正在忙活着什么。上前看个究竟,大妈说她在种一种山药,纯天然的,非常好吃。说着就给了我几粒种子,嘱咐我回家种上。

结果,那几棵山药在我家阳台上绿了一个夏天,并在秋天结下一些山药蛋。指头肚那么大,被儿子摘下来用微波炉“微”后吃了。

而就在百花纷纷谢幕、树叶金黄的深秋季节,种山药的花盆里突然开出几朵紫红色的牵牛花,娇艳欲滴,让人无比欣喜又怜惜。

花期虽短,但是谁又能说它们没有春天?

我想,它们一定是随着风儿来到我家阳台上,落入花盆里的。牵牛花在没有生根发芽之前是一粒种子,那么在种子之前它又是什么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1章》)

记得对《道德经》颇有研究的博友张健柏先生曾给我留言道:要读懂老子,只要读懂《道德经》前三章就读懂了全部……

虽然他说得有点夸张,但是也不无道理。在我看来,这《道德经》第一章就是重中之重,而读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一个质的飞跃。

什么是道?简单而言,“道”就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道”的奥妙在于:看似无,其实有。

如果没有“道”的控制,宇宙不会这么有条不紊地发展到今天。说其有,但是却看似无。因为我们看不到、摸不着,只能体会、认识“道”的存在。

的确,“道”是说不清楚的,说清楚的就不是“道”。这说明“道”的不可说性,也就是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万事万物是变化的,你说出来它就变了,就像人不可能两次跨入同一条河流。同时“道”又是恒常在起作用的,地球围着太阳运转,月亮围绕着地球运转,四季更迭、昼夜交替,你能说它们没有遵守沿循一定的规律吗?如果真是那样,世界早乱套了。

那么什么是名?就是我们看到的具体事物。“名”的奥妙在于:看似有,其实无。

事物之所有名字,是我们给予它们的,它们本来是没有名字的(无名,天地之始),我们为了分别它们,给它们起名叫“水”“雨”“云”等。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徼是边界的意思,用来区分事物)的意思。而“常无,欲以观其妙”可以这样理解:“水”“雨”“云”其实是一种东西的三种形态,从名字上看它们是不同的东西,但是本质上它们是一种东西(同出而异名)。这就是“名”的奥妙——看似有,其实无。

可以说,很多时候我们执着于“水”或者“雨”或者“云”,而忘记了它们只不过是物质的不同形态罢了。

由“道可道,非常道”,我们认识到:谁也不可能脱离那万有的“道”,因为我们是整体的一部分,部分必须符合整体。而由“名可名,非常名”,我们认识到:不要局限于自己的认知,执着于自己的那些想法、看法、说法,“万法唯心造”,那些想法、看法以及说法都来自我们的自我认知,是有局限性的。

的确,认识到“道”的恒在性,我们就可以拥有“放心的释然”。因为万事万物都由它在主持公道,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我们不必执意改变什么、抓住什么、控制什么,也不必紧张、恐惧和焦虑,只要放手去做就OK了。而真正认识到“名可名,非常名”,我们就可以不再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和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我执”是痛苦之源。

如果我们循道而行,又不执着于自我的认知,那么人生就会顺风顺水、一路通达。即使路遇险滩也能安然渡过。反之将不断碰壁乃至粉身碎骨。

小兔子为什么哭泣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个人历史的局限,而真相是超越个人历史的。

有位心理学家,找来两个来自不同家庭的7岁孩子进行心理测验。汤姆来自一个贫穷家庭,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安迪则是一个富裕家庭的独子。

心理学家拿出一幅漫画,画里一只小兔子正在餐桌边哭泣,兔子妈妈板着脸站在一旁。心理学家让两个孩子回答一个问题:小兔子为什么哭泣?

汤姆说:“小兔子哭,是因为它没有吃饱,但是家里没有什么吃的了,而兔妈妈也觉得很难过。”

“不是这样的,”安迪接着说:“它为什么哭?还不是因为它已经不想再吃东西了,而兔妈妈强迫它非吃下去不可。”

同一个画面里哭泣的兔子,在“吃饱”和“没有吃饱”的问题上,两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有着截然相反的说法。至于小兔子为什么哭泣,我们无法确定,也许只有小兔子自己知道吧。

这个例子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个人历史的局限,而真相是超越个人历史的。

也许你对以下的场景再熟悉不过了。

孩子问:妈妈,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母亲答:好人(或者坏人)!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教育。比如小时候看电影,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电影里好人与坏人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扮相。

某种程度上说,这种非黑即白、旗帜鲜明的二元对立思维“害苦”了我们。因为过早轻易地进行是非判断,挡住了太多的真实与真相。因此我们渐渐成为一个思维僵化、行为刻板的木偶人。

举个例子说明:我们遇到一个人,首先就开始了喜欢或不喜欢、好与坏的判断,然后就是带着这种判断去接触他人。以至于这个人到底是怎样的,也许我们根本不得而知。

的确,我们一直都是靠着概念、判断和逻辑来生活的,而这些大多来自社会、学校以及父母的教导。也就是说,我们一直都是透过概念、判断和逻辑来认识世界的,而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是千变万化的,我们遇见的人更是“千面娇娃”。惯性甚至是僵化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让我们与可爱的世界、可爱的人相距甚远。隔膜、对立和矛盾通常就是这样产生的。

如果“道可道,非常道”是在提醒我们要信任道,那么“名可名,非常名”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要被事物的名相(概念)以及自己的认知(推理判断)所迷惑。

万事万物是我们给了它们名称,这个是苹果,那个是橘子;它是菊花,它是牵牛花。给它们起名是为了区分它们,它们本来是没有名字的。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形态,名字也有所不同。比如“水”“冰”“云”“雾”等。另外,牵牛花在生长、花开之前是一粒种子,在种子之前它可能是其他的东西。

由此可见,“名”是相对的、主观的和有局限性的,这里的“名”既包括事物的名称,也包括由此产生的推理、判断等。

不确定,很美

拜伦·凯蒂说:“‘不知道’才是真知道。”

某天,先生告诉我,在社区论坛上看到一个“坛友”发了自己在寺庙里禅修的照片,结果不少“坛友”认为:他不过是把自己送入一座监狱,还自得其乐呢。

那些“坛友”的基本逻辑是,寺庙如同监狱。

这是真的吗?真正住进监狱里的是谁?我看是那些内心存有监狱概念的人吧。因为“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这件事情跟小朋友回答“小兔子为什么哭泣”有异曲同工之处。只不过,成年人的自以为是更坚定,也更可笑罢了。

“瞎子摸象”的寓言我们都知道,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无限地复制这样的行为而不自知,还以此为乐。

了解“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要走出“瞎子摸象”的窠臼,从而充分享受“不确定”之美。那意味着即使你摸到大象的腿、大象的尾巴,依然可以对“大象是什么”保持“不知道”。

不确定,是因为我们真的——无法确定!因为任何一种判断都来自我们有限的认知,那只是一鳞半爪,而非全部事实。

所以美国作家拜伦·凯蒂在《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中说:“‘不知道’才是真知道。”

的确如此。而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道德经·第71章》)

意思是说:面对任何事物,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上乘的智慧;不知道自己有所不知而自以为是,则是病态。只有知道自己的缺陷才能避免祸患。圣人之所以没有祸患,是因为善于因应缺陷而行,所以没有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