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作物制种技术
24259700000082

第82章 多年生宿根花卉制种(2)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补血草适应性强,喜干燥凉爽气候,忌炎热与多湿环境。较耐寒,发芽适温15℃~20℃,生长适温5℃~30℃,30℃以上生长不良或休眠。补血草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处理能促进开花,阳光充足的条件下开花鲜艳。耐贫瘠,耐干旱忌水涝,土壤要求略含石灰质、排水良好、微碱性的土壤。

2.补血草其他种类补血草有近二十种可作观赏用。中国有18种。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西藏和沿海各省区的沙漠、戈壁、滩地、盐化草甸等,除深波叶补血草外,常见的还有大叶补血草(L.gmelinii(Willd.)O.Kuntze);二色补血草(L.bicolor%(Bge.)O.Ktze);中华补血草(L.sinense(Girard)O.Kuntze);阔叶补血草(L.latifolium(Sm.)O.Kuntze);黄花补血草(L.aureum(L.)Hill.)等,可入药。

情人草是网状补血草(L.reticulata)与阔叶补血草(L.latifolium)的种间杂种,多年生草本。

喜光、耐旱、较耐寒,能耐-1℃~-2℃低温,生长习性与补血草相似。

3.补血草花芽分化补血草是种子春化型花卉。一年生补血草(L.sinense)春季播种,秋季开花;多年生品种经过冬季低温春化,第二年开花。补血草在高温不开花,或开花受抑制。6叶前的幼苗,在11℃~13℃条件下3周,即可通过春化。如深波叶补血草将已催芽的种子播种在育苗盘上,放入2℃~3℃的冷库内冷藏30d,出库后在凉爽的地方育苗1个月,在9~10月份定植,则当年11月份开花。抽薹前喷500mg/L(ppm)赤霉素1次,也能提早开花。

4.制种技术补血草制种采用育苗移栽,阔叶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夏季育苗,秋季移栽定植;其他补血草春季育苗,夏初定植,地膜覆盖低垄栽培。

(1)育苗。一年生补血草春季3月在拱棚用营养土方育苗,直接播种。多年生补血草5月份露地育苗。如果是当年种子,2月份育苗,必须进行种子处理,即将萌动种子低温冷藏。营养土配制参照万寿菊,明水播种。在温度21℃条件下,5~12d发芽,2~3叶分苗1次,8~10叶定植。灌水要满,次数要少,土壤保持不湿不干,注意通风,苗期施稀薄肥料。

(2)土地准备。补血草为自花授粉,但昆虫容易传粉,品种间隔离300m。制种田要求排水通畅,微碱性壤土或砂壤土,以腐熟的农家肥667m2%2000~3000kg,过磷酸钙667m2%30kg作基肥。地膜覆盖垄作栽培,垄高20cm。

(3)定植及田间管理补血草春季育苗,5月初定植;夏初育苗,8月初定植。定植行距30cm,株距25~30cm,定植密度为:一年生品种667m2%4000~5000株,多年生品种667m2%6000~6500株。埋土稍高于小苗根茎部,定植后灌水,缓苗后多次中耕,控制灌水。苗期到抽薹期灌水次数宜少、灌透,防过湿,花期控水。施肥前期以氮磷为主后期补充磷钾肥。7月进入开花期,追尿素和硫酸钾各667m2%5kg,并用0.1%磷酸二氢钾和0.01%硼酸混合液叶面喷肥,定期摘除新抽生的细弱花枝,清除下部叶片,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植株中下部盲花数量。秋季定植的补血草喷施3%的磷酸二氢钾15g/m2,连续3次。9月末田间覆盖麦草桔,防止冻害,10月中旬灌封冻水,自然越冬后于翌年5~7月开花。

(4)病虫害防治。补血草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叶斑病、茎腐病及疫病等,防治措施主要有:保持田间清洁,轮作栽培;早预防,发病初期及时用药,摘除病叶并烧毁;10~15d喷50%百菌清,或5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进行预防处理。叶斑病用1∶1∶100波尔多液或退菌特与波尔多液交替喷洒3~4次。疫病用代森锰锌1000倍液喷雾防治。补血草的虫害主要有地下害虫、菜青虫、夜蛾、蓟马、螨类等,参考其他花卉虫害防治方法。

(5)收获留种。补血草种子成熟期在8~9月,种子成熟后易散落,需适期早采。将花枝剪下,存放于通风、干燥的晒场后熟。花枝干燥后脱粒精选,补血草枝叶有刺毛,种子包裹紧密,人工取种困难,用粉碎机脱粒后筛选。制种产量受采收方法影响较大,一般667m2%5~20kg。

勿忘我(MyosotishortensisL.)或(Myosotissylvatica),英文名Forget-me-not或Don"t-for-get-me,别名相思草、紫草,紫草科勿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亚大陆,适于盆栽或花坛栽培。勿忘我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州花,当地称为老鼠耳(Mouse%ear)。

1.生物学特性勿忘我株高20~50cm,叶互生,狭倒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全株着细绒毛,分枝多。卷伞花序,花细小,有蓝、白、粉等色。喜冷凉,种子发芽温度15℃~20℃,生长适温10℃~20℃。喜光,能耐阴,卷伞花序随着花朵开放逐渐伸长,易自播繁殖。对土壤要求不严。

2.制种技术要点春季4月地膜覆盖平作栽培,直播,颗粒较大的种子播种时将种子尖头朝下。种子嫌光,播种后覆细土,保持湿度。7~10d出苗,3~5叶间苗、定苗,保留双株。幼苗期光照充足,株行距35cm×30cm,密度667m2%4500株,收获方法参照琉璃苣。

四、耧斗菜制种

耧斗菜(AguilegiavulgarsaL.),英文名Columbine,别名西洋耧斗菜、血见愁、猫爪花,毛莨科耧斗属多年生宿根草本。原产于欧洲、西伯利亚。常植于林下,或植于花坛、花境,也可作切花,根可入药或酿造用。

1.植物学特征茎直立,株高40~80cm,多分枝。叶基生及茎生,2回3出复叶,具长柄,裂片浅而微圆;小叶菱状倒卵形或宽菱形,边缘有圆齿,叶背疏被短柔毛。单歧聚伞花序,数朵聚生,花朵下垂,萼片5,似花瓣,与花瓣同色或异色;花瓣5,矩较短、弯曲;花有白、黄、红、蓝或紫色,直径5cm;花期5~7月,蒴果成熟期6~8月。种子黑色,光滑,千粒重1.3~1.5g。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耧斗菜长势强健,性喜凉爽。忌夏季高温曝晒,耐寒,在半阴处生长好。植株可耐-25℃严寒,种子发芽温度15℃~20℃,生长适温10℃~15℃。喜富含腐殖质、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空气湿度要高。

1.品种及变种耧斗菜有长白山耧斗菜(A.japonica)、西洋耧斗菜、日本耧斗菜等。园艺变种有重瓣、白花、无矩、斑叶、矮性、红矩、长矩、短矩种等;花色有浓紫、鲑粉、亮紫、鲜红、美桃、藤紫、白、褐,及黑色;花瓣和花萼常变化成不同颜色。

2.同属其他植物同属植物约70种,产于北温带,多数可药用。常见园艺栽培的有蓝花耧斗菜(A.cearulea);黄花耧斗菜(A.chrysantha);加拿大耧斗菜(A.canadensis)等。医药中有耧斗菜属小花耧斗菜(A.parvifloraLedeb.);尖萼耧斗菜(A.oxysepalaTrautv.%et%Mey.),全草入药。

耧斗菜以播种或分株繁殖。分株宜在早春发芽前或落叶后进行,播种繁殖在春秋进行。播种苗第2年开花,定植苗3~4年需更新一次。

耧斗菜为异花授粉,品种间隔离200m。制种基地选择肥沃、冷凉、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温暖地区在6~7月,种子成熟后播种。北方春季4月育苗,播种后覆土,20~30d发芽出苗。

苗高10cm时定植,株行距30cm×40cm,定植密度667m2%5000株。定植前施足基肥,花前追肥一次,雨后及时排水,苗高40cm摘心。果实成熟不一致,分期采收,晒干脱粒、精选。制种产量667m2%15kg。入冬后施基肥,北方地区灌水防冻,植株基部培土,提高越冬能力。

耧斗菜属植物的重瓣性表现为母性遗传。Rouse(1968,1971)报道,以单瓣株为母本与重瓣花杂交,后代为单瓣型;以重瓣型为母本,则后代表现重瓣型。

耧斗菜花大,每个花序2~4朵花,适于人工杂交授粉。杂交制种父母本分行种植,在获得混色品种时,父母本互相授粉。采用蕾期去雄,人工授粉。早晨露水后采集父本花授粉,或制粉后用毛笔授粉,授粉后撕去1~2个萼片的1/3作标记。为提高授粉质量,可以重复授粉,田间管理与常规制种相同。

五、毛地黄制种毛地黄(DigitalispurpureaL.),英文名Foxglove、Digitalis,别名洋地黄、金钟、毒药草等,玄参科毛地黄属多年生草花,作二年生栽培。原产欧洲西部,作背景花坛,矮生种盆栽。毛地黄有毒,叶片、种子可入药。同属植物约25种,栽培有狭叶毛地黄(DigitalislanataL.),人工栽培品种有白、粉和深红色等,一般分为白花自由钟,大花自由钟、重瓣自由钟等品种。

1.植物学特征毛地黄为直根系,茎直立,少分枝,株高60~120cm,全体密生短绒毛。叶粗糙、皱缩,基生叶具长柄,莲座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茎生长卵形。总状花序顶生,长50~80cm;花冠钟状稍偏,于花序一侧下垂;花冠蜡紫红色,内有浅白斑点。蒴果卵球形,种子极小,成熟后黄褐色,千粒重0.2g。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毛地黄适应性强,喜冷凉、湿润、凉爽、通风的环境。较耐寒,发芽适温15℃~20℃,生长适温5℃~15℃,有些品种能耐30℃高温。耐干旱、忌积水和高温,喜光,耐荫,耐瘠薄。花期6~8月,果熟期8~10月。

用播种繁殖,老株早春分株繁殖,制种常用播种繁殖。

1.育苗北方春末夏初播种。落水播种,种子发芽喜光,不覆土,苗床湿度90%~95%,7~10d出苗。苗期保持湿润,施稀薄氮肥1~2次。苗龄30~45d,苗高10cm,5~6片真叶定植。

2.土地准备毛地黄为异花授粉作物,品种间隔离1000m。选择海拔1800~2000m的冷凉地区制种,与其他地黄属植物轮作3~4年,施有机肥667m2%3000~4000kg,过磷酸钙667m2%30kg做基肥。低垄覆膜栽培,以40cm×60cm间距起垄,垄高15cm,垄宽40cm,垄沟宽40cm。

3.定植及越冬管理高冷地区在8月初定植,温暖地区在9月初定植,带土移栽。行距40cm,株距30cm,密度667m2%5000~5600株。定植后灌水。秋凉后生长快,越冬前应长到8~10片叶,温暖地区冬季幼苗雍土;寒冷地区冬前灌水,地膜覆盖越冬。也可用薄膜搭矮棚越冬,棚内气温保持稳定。春季天气回暖后,3月下旬拆除覆盖物。

4.返青后管理4月份返青后及时清除覆盖物,中耕松土,提高地温。5月初追施尿素667m2%10kg,或硫酸铵667m2%10kg,磷酸二铵667m2%10kg。6月初,抽薹开花前,追施硫酸铵或尿素667m2%15kg。毛地黄耐旱,生长期土壤见干见湿,开花后停止灌水。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花叶病。根腐病在高温暴雨季节容易发生,注意排水、松土,及时拔除病株、病穴及在其周围浇石灰水,发病株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浇灌根部;花叶病,选无病种苗作种株,早期防治蚜虫,及时拔除病株。虫害有蚜虫、地下害虫等,可参照翠菊虫害防治方法。

5.收获留种7月下旬种子相继成熟,为保证成熟一致,减少落粒,摘除花薹上端1/3的花朵,保留中下部花朵。先分批收获成熟的花序,当60%~70%%花序变黄时一次性收割。晾晒、干燥、脱粒、精选,制种产量667m2%15~20kg。

六、除虫菊制种

除虫菊(ChrysanthemuncinerariifoliumBocc),英文名Pyrethrum,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南斯拉夫的达尔马提亚,常见的为白花除虫菊(Chrysanthemumcineraiae)和红花除虫菊(Chrysanthemumcoccineum)。花中含有除虫菊素,对很多害虫有很强的击倒作用,对哺乳动物无毒害,是一种环保型杀虫剂。

1.植物学特征除虫菊为直根系,主根圆锥形,侧根细长,淡褐色,根系集中分布在20cm的耕层。株高30~60cm,茎直立,灰绿色,全株密被灰白色绒毛。基生叶丛生,具长叶柄,茎生叶互生,叶片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单生枝顶,舌状花白色或红色,雌性,先端3裂;管状花黄色,两性。瘦果狭倒圆锥形,4~5纵棱,冠毛短,光滑或具腺点,黄、灰黄色。

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除虫菊适应性强,喜温暖、向阳、湿润环境。适宜在海拔1200~3000m地区生长,菊脂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能耐-12℃低温,生长适温15℃~20℃,怕霜冻,忌连作,不耐涝。要求土层深厚,排灌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质壤土。花期5~6月,果期7~9月。

除虫菊播种或分株、扦插繁殖,春夏播种,第二年开花。定植第二年产量稍低,3~4年制种产量高,5年后需更新。南方自然越冬,北方保护越冬。

1.播种繁殖

(1)育苗。除虫菊6月下旬育苗,8月初移栽。苗床准备与万寿菊相同,包衣种子直接播种,没包衣种子播前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4%进行拌种。也可浸种催芽,播种前一周,用温水浸种5~6h,吸胀后与湿沙混合保湿,置阴凉处催芽5~6d,50%种子萌发后播种。落水播种,播后覆细沙土1.0cm,用木板轻压,覆膜保湿。苗床搭建遮阳网遮阳,10~15d出苗。真叶展开后,追1.0%的复合肥1次。苗期控制氮肥用量,苗高10~15cm,达到5~6真叶时移栽。

(2)土地准备。品种间隔离200~300m。选择凉爽、干燥、通风、土壤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定植前及时翻耕。施腐熟农家肥667m2%2000~3000kg,三元复混肥667m2%30~40kg。地膜覆盖垄作栽培,起垄标准参照万寿菊。

(3)定植及越冬前管理。幼苗带土移栽,定植株距25~30cm,行距40cm,密度667m2%5000~5800株。定植****施少量过磷酸钙,埋土压实。定植后灌水,缓苗后追尿素667m2%10kg,9月中旬再追施尿素667m2%10kg,复合肥667m2%5~10kg。除虫菊需水肥较高,整个生长期土壤保持湿润,做到不旱、不涝。霜冻出现后,用地膜覆盖或土粪层覆盖,灌水越冬。

(4)越冬后管理。4月中下旬,除虫菊开始返青,气温稳定到10℃,撤去防寒物。进行中耕除草,追施复合肥667m2%10~15kg,尿素667m2%15~20kg,初花期再追1次。开花期喷施0.4%的磷酸二氢钾。盛花期后减少灌水,促进种子成熟。

(5)收获留种。除虫菊花萼由绿变黄褐色时种子成熟,先采摘1~2次,然后集中割下,先在阴凉通风处晾干,避免曝晒。搓出种子,精选,用布袋包装,保存于干燥通风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