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刘宝厚诊治肾脏病经验
24256500000027

第27章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4)

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激素治疗LN较单纯应用激素治疗的疗效要好得多,对于控制狼疮的活动,诱导病情的缓解,效果较好。常用的细胞毒性药物有:

(1)环磷酰胺(CTX):是治疗LN最常用的细胞毒性药物。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资料介绍,狼疮性肾炎患者用激素联合CTX的长程治疗,对保存肾功能、减少肾脏死亡率较单纯使用激素治疗明显为好。激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加用CTX后,也常能取得良效。使用CTX以大剂量静脉冲击治疗效果为好,它对肾脏的保护效果较口服为佳,且各种副作用反而更轻。CTX静脉冲击治疗的方法,经笔者临床使用认为,国内叶任高教授的改良方法为好,其方法是:在标准激素治疗的同时,予以CTX8~12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点滴或静注,滴注时间≥1h,连用2d,病情减轻后改为4周冲击1次,病情较重者,每隔2周冲击1次,至累积总剂量为150mg/kg。以后每3个月冲击1次,直至病情稳定1年后,可考虑停止CTX冲击治疗。若停止CTX冲击治疗后,一旦病情有活动表现,可予再次冲击。

CTX不良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肝损害等。临床应用时应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CTX进入体内代谢后约20%从肾脏排泄,因此当患者Ccr<30ml/min时,要适当减少用药剂量。激素联合CTX疗效虽好,但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诱发感染。细胞毒性药物还可引起白细胞下降和肝损害等,常使治疗方案不能顺利进行,导致缓解率下降,复发率增高。因此,在西医用药方案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分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对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提高西药的疗效,均有满意的效果。

(2)硫唑嘌呤(Aza):具有免疫抑制作用,能直接抑制B细胞功能,耗竭T淋巴细胞,并能减少狼疮病人的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同时尚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有资料显示,激素加口服Aza治疗与激素加CTX冲击治疗具有相同的疗效,而且不良反应更少。但对SLE急性和严重病例的疗效不及激素联合CTX冲击疗法。近年来多主张先用CTX冲击治疗6~8次后,再改为口服Aza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考虑撤药。Aza的常规免疫抑制剂量为每日2~2.5mg/kg,一般副作用很少。

3.环孢霉素A(cyclosporimCsA)

CsA主要用于其他治疗不敏感的SLE,特别是有活动性LN患者。有报道CsA能早期诱导LN临床缓解,减少激素和CTX用量及其相应的副作用。CsA用量为每日5mg/kg,分2次口服,服用3个月,以后每月减1mg/kg,至每日3mg/kg作为维持量。由于该药存在停药后极易复发的问题,且药价昂贵,故暂不作为第一线治疗药物。

4.霉酚酸酯(MMF)

商品名为骁悉,是霉酚酸的2-乙基酯类衍生物,是一种新一代的免疫抑制剂。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抑制淋巴细胞、鸟嘌呤核苷酸的经典合成途径,抑制T和B细胞增殖,抑制抗体生成。用量:0.5~1.5g,分2~3次口服。用药期间需注意血象改变及防止感染发生。目前,MMF对LN的治疗尚缺乏多中心、大样本、长时期的观察,其在LN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辨证论治

1.热毒炽盛证

主证:发热持续不退,烦躁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关节疼痛,肢体浮肿,面部对称性红斑,色泽鲜红,口舌生疮,舌质红或紫暗,苔黄而干,脉洪数。本型多见于狼疮性肾炎的活动期。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水牛角30g,生地30g,白花蛇舌草30g,丹皮10g,赤芍12g,知母10g,玄参15g,黄芩10g,黄连10g,栀子10g。水煎2次兑匀,分3次服(下同)。

加减:热盛加生石膏30g;血尿加小蓟30g、藕节15g;皮肤红斑加紫草15g、茜草15g;血瘀加丹参20g、全蝎10g;关节疼痛加青风藤30g、鸡血藤20g。

2.阴虚内热证

主证:持续低热,手足心热,面颧潮红,自汗盗汗,口干咽燥,腰酸腿软,关节疼痛,尿黄便干,脱发,舌质红,苔少或镜面舌,脉细数。本型多见于狼疮性肾炎的亚急性期或轻度活动期。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生地24g,山萸肉12g,山药12g,茯苓10g,泽泻10g,知母10g,黄柏10g。

加减:热盛者加金银花15g、白花蛇舌草30g;头晕耳鸣者加天麻10g、钩藤10g;关节疼痛加青风藤30g、鸡血藤20g。

3.肝肾阴虚证

主证:偶有低热,两目干涩,腰酸腿痛,毛发脱落,月经不调或闭经,或头晕目眩,耳鸣,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沉细。此型多见于狼疮性肾炎的缓解期。

治法:滋补肝肾,养阴清热。

方药:大补阴丸加减。黄柏10g,知母10g,生地20g,龟板30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泽兰15g。

加减:血尿、蛋白尿明显者加小蓟30g、茜草15g、山药30g;若阴虚兼有气虚,表现神疲体倦,少气懒言者为气阴两虚证,加黄芪30g、太子参20g。

4.脾肾阳虚证

主证:面目四肢浮肿,疲乏无力,腹胀纳差,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尿少便溏,面色苍白,舌淡胖大,有齿印,苔白厚,脉沉细。此型多见于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治法:温补脾肾,利尿解毒。

方药:实脾饮加减。附子10g,茯苓15g,白术10g,木瓜10g,大腹皮10g,益母草15g,车前草30g,红景天15g,生姜10g。

加减:恶心呕吐者加藿香10g、苏梗10g、陈皮10g;腰痛者加焦杜仲10g、炒川断10g。

(三)中药制剂

雷公藤多甙片,为中药雷公藤的提取物,有抑制淋巴、单核细胞及抗炎作用。用法:每次20~40mg,一日3次,口服。不良反应为对性腺的毒性,如月经减少、停经、精子活力及数目降低、皮肤色素沉着、指甲变薄软、肝损害、胃肠道反应等。

五、临证经验

(1)狼疮性肾炎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性肾炎,病情千差万别,治疗十分棘手。近年来采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控制狼疮的活动,诱导病情的缓解,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短期应用仍会复发,长期应用则副作用很大。如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均可降低机体抵抗力,容易诱发感染,细胞毒药物引起白细胞下降和肝损害等,常使治疗方案不能顺利进行,导致缓解率下降,复发率增高。笔者和国内同仁的共同经验是,在西医用药方案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分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对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增强患者的体质和提高西药的疗效,均有满意的效果。

(2)中医虽无狼疮性肾炎的病名,但依据其临床表现概属于“发热”、“蝴蝶疮”、“日晒疮”、“水肿”、“虚劳”等范畴。其病机要点为“脏腑衰败,热毒炽盛,血脉瘀阻”。因此在狼疮性肾炎的急性活动期多表现为热毒炽盛型,在亚急性期或轻度活动期多表现为阴虚内热型,在缓解期多呈肝肾阴虚型或气阴两虚型,肾病综合征多为脾肾阳虚型或气阴两虚型。治疗时需在辨证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病邪的轻重和兼症,酌加清热解毒药,如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活血化瘀药如益母草30g、泽兰15g、水蛭4.5g(研细冲服)、全蝎10g、蜈蚣2条。出现白细胞减少时加用补气养血药,如当归、制首乌、鸡血藤、枸杞子。出现肝功能损害者加养血柔肝药,如当归、杭白芍、枸杞子、黄精等。

(3)笔者对27例狼疮性肾炎,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并设有相应可比性的纯西药对照组18例。西药治疗组采用标准疗程的激素联合CTX冲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是在西药治疗组的基础上,辨证论治,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27例中完全缓解9例(33.33%),显著缓解13例(48.14%),部分缓解4例(14.81%),无效1例(3.70%),总有效率96.30%。纯西药对照组18例中完全缓解3例(16.67%),显著缓解8例(44.44%),部分缓解3例(16.67%),无效4例(22.22%),总有效率77.78%。中西医结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组出现副作用者9例(33.33%),主要是脱发,对治疗无影响。对照组有副作用者13例(72.22%),其中5例需暂时停药,延长疗程。

§§§第五节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titis,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性的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RA可出现在任何年龄,高峰为20~40岁,男女之比为1∶3,世界患病率为1%左右,我国为0.32%~0.36%。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肾损害的原因有多种,除其疾病本身所致肾损害外,长期服用青霉胺、非甾体抗炎药等治疗药物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一、病因病机

目前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某些感染因子、遗传因素有关。当抗原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巨噬细胞或巨噬细胞样细胞所吞噬,经消化、浓缩后与其细胞膜的HLA-DR分子结合成复合物,若此复合物被其T细胞的受体所识别,则该T辅助淋巴细胞被激活,通过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及各种介质,不仅使B淋巴细胞激活分化为浆细胞,分泌大量免疫球蛋白,其中有类风湿因子和其他抗体,同时使关节出现炎症反应和破坏。免疫球蛋白和RF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经补体激活后可以诱发炎症。由此可见RA是由免疫介导的反应所形成。RA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在急性期滑膜表现为渗出性和细胞浸润性,当进入慢性期,滑膜变得肥厚,形成许多绒毛样突起,突向关节腔内或侵入到软骨和软骨下的组织。血管炎可发生在患者关节外的任何组织,但很少累及肾脏,出现尿异常可能是抗风湿药物引起的肾损害,也可能是长期的RA并发的淀粉样变所致。

二、诊断要点

根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标准,凡具备以下7项中的4项即可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

(1)晨僵持续至少1h(每天),病程持续至少6周。

(2)有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至少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

(5)有皮下结节。

(6)手X线检查有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包括关节间隙狭窄和骨质疏松。

(7)类风湿因子(RF)阳性(滴度>1∶20)。

在RA的基础上,出现肾损害者(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等)应考虑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

三、鉴别诊断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

某些SLE临床酷似RA,若连续3次ANA阴性,支持RA诊断;若ds-DNA阳性则支持SLE诊断。

(二)血清RF阴性关节炎

需与RF阴性的RA相鉴别。

1.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以非对称性的下肢大关节炎为主极少累及手关节。骶髂关节炎具典型的X线改变。有家族史,90%以上患者HLA-B27(+),血清RF阴性。

2.银屑病关节炎

本病多发生于皮肤银屑病变后若干年,其中30%~50%的患者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与RA极为相似。其不同点为本病累及远端指关节处更明显,且表现为该关节的附着端炎和手指炎。除外周关节外可同时有骶髂关节炎和脊柱炎,血清RF阴性。

3.反应性关节炎

以多关节炎,皮肤血管炎多见。

(三)风湿性关节炎

多见于青少年,以发热、咽痛为先,后有游走性关节肿痛,血清ASO及抗链球菌激酶阳性,间隙期无关节肿痛,反复发作但无关节畸形。

(四)痛风性关节炎

多见于男性,常以夜间突发的拇趾关节肿痛起病,炎症关节红肿的皮色中略带紫色,剧痛难忍,如伴有痛风性结节,结合血尿酸升高可协助诊断。

四、治疗

(一)一般治疗

合理的营养,适当休息与功能锻炼相结合,理疗,心理护理等。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

通过抑制环氧酶以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为前列腺素,达到控制关节肿痛的目的,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具有抗炎、消肿、退热的效应。可视情况选择下列药物治疗。

(1)阿司匹林:每日4~6g,分3次餐中或餐后口服。

(2)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25mg,每日2~4次。

(3)奇诺力(舒林酸,sulindac):每次200mg,每日1~2次。

(4)萘普生(naproxen):每次0.2~0.4g,每日2~3次。

(5)芬必得(fenbid):每次0.2g,每日2次。

上述药物具有胃肠道反应、皮疹、血小板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等,应时刻警惕。

2.奎宁类药

作为第二线药物(病情缓解药)治疗本病,起效慢,需3~6个月。

(1)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200~400mg/d。

(2)磷酸氯喹(chloroquiniphosphas):25mg/d,每周仅用5d,6个月进行视网膜检查,防止不可逆损伤。

(3)硫代苹果酸钠:第一周肌注10mg,第二周肌注25mg,如无不良反应,以后每周肌注50mg,累计量300~700mg时,减药维持治疗。

(4)金诺芬(auranofin):每次3mg,每日2次,口服。

(5)青霉胺(penicillamini):开始剂量为125mg,每日2~3次,无不良反应者每2~4周后加倍剂量,至每日达500~750mg。待症状改善后减量维持。

(6)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每日0.25g,逐步加量,最多用到每日4g,一般8周后可见效。

3.糖皮质激素

作为第三线药,一般主张早期、小剂量、间期不宜超过1年。泼尼松10~30mg/d,适用于急性期伴有严重关节外表现者。对于重症和难治病例,可选择泼尼松龙冲击治疗,一旦病情好转,即应尽早减少用量。

4.免疫抑制剂

(1)甲氨蝶呤(MTX):每次7.5~20mg,每周1次,口服;或5~10mg,肌注,每周1次,持续给予6个月或更长。不良反应有肝损害、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等,停药后多能恢复。

(2)环磷酰胺(CTX):每日50~150mg,口服或冲击治疗,剂量为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用药0.75~1.0g,每月1次,症状控制后延长其间歇期,或用200mg,静脉注射,隔日1次。

5.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是由于素体正气亏虚,风寒湿热之邪乘虚袭入,引起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关节闭涩,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筋脉关节,久而久之,损伤肝肾阴血,筋骨失养,而形成痹证。而类风湿性关节炎肾损害,乃是由于久痹不已,内伤脏腑,导致肝、脾、肾三脏受损,气血阴阳亏虚,风寒湿热之邪留滞所致。

(1)湿热阻络证。

主证:四肢小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发热、皮疹,口渴不欲饮,尿黄多泡沫,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