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咨询全集
24215300000007

第7章 从处世中拥有好心态(6)

小草回答说:“国王啊,我一点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国王您想要一株榕树,或者一株松柏、一些葡萄、一颗桃树、一株牵牛花、一棵紫丁香什么的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你希望于我的是要我做小小的心安草。”

也许你会认为,甘心做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的想法过于消极。有些聪明能干、有远大抱负的年轻人总是瞧不起那些平凡过日子的人。他们认为这些人“没出息”、“微不足道”、“活得没意思”,而且他们发现自己奋斗失败,无所作为时,面对和常人一样平淡无奇的生活时,他们就会觉得生活无聊透了。因而生出了无尽的烦恼。

其实平凡中有时候也含有一些伟大的道理。或者说是因为平凡所以伟大。荀子的思想中,有这么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大烦恼与灾祸的日子,就是天大的幸福。而古希腊的大哲人伊壁鸠鲁说得更经典:“幸福,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

生活有目标,想出人头地,可以说是一种相当积极的心态,可是这必须建立在对平凡生活的肯定之上。唯有对平凡生活的肯定,才能让人更发愤向上。相反的,如果对平凡生活的状况一直抱着不满的态度,那么想出人头地的想法,反而会给你带来负面的影响。

不管生活怎么平凡渺小,一个能把一家大小的生活都照顾得很好的母亲,就已经有足够的理由值得我们尊敬了。不仅我们需要这样想,这些默默耕耘的人更需要有这样的自信。那些不懂得成功艺术的人,通常是那种不懂得从平凡中找出伟大的人。

“如果能够抛掉一切的野心,平平和和地孝顺父母,照顾他们终老,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大的成就了。”田山花袋说。是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功哲学,只要你能够打心底深处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满足,那么你就已经离成功不远了。一个人如果无法成功对待人生的话,那么他的一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为了做到这点,最重要的是必须能够在心里面描绘出自己成功的样子来。

有着敏锐的感性,也是艺术至上主义者的芥川龙之介,说过这样一句话:“希望自己的人生过得幸福快乐,必须从日常的琐事爱起。”这句话你不用担心无法理解,只要照字面的意思解释就可以了。人生其实就是由一大堆琐事所堆积起来的。然而就是因为是琐事,所以我们大多都不会去在意它,甚至也记不得它。然而,想去爱这些琐事,并且把它们都做好,必须有相当的努力与能力才能做到。

在公司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种人。他们看起来相当朴素踏实,说穿了也没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可是就是能够把事情做得有条不紊,并且步步高升。

“为什么像那样的人也当得上经理呢?”

“也许因为他善于拍马逢迎吧!”

像这样的想法,是绝对错的。那是因为这种人善于处理公司中的琐事才有今天的地位。相反的,那些叱咤风云于一时的人,往往到了最后都会被遗忘,因为他们虽然相当的抢眼,可是对公司而言,他们的贡献却不如那些善于处理琐事的人。

因为平凡是一种十分积极而有意义的心态,因为只要你把自己对人生的苛求抛开了,你就不会再有挑肥拣瘦的想法而愉快地接受现实中的繁杂琐事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生活的道理。如果你觉得自己并没有特别杰出的能力,那就尽可能地试着做一个平凡的人,把琐事都做好,因为公司和人生的事务有九成以上都是烦人的琐事。如果你能够把那些琐事做好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和那些有能力的人一样,受到很高的评价。

千万不可以小看这些琐事,说不定它有时候也可能是改变历史的关键。到那时候可能会在无意中成为人们眼中的英雄。

被人们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有智慧的人物之一的爱因斯坦曾告诉我们:“不要努力去做一个成功的人,宁可努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他不但给我们指明了一个人生发展的趋向,而且也教给了我们一种对待人生的方式,我想,这可能也是最有智慧的人生箴言吧!

在一处荒芜的山脚下,一群正在玩耍的孩童见到一位行动迟缓的老人,背上背着一袋沉重的树种,手中握着一把小铲子。老人用铲子吃力地将树种埋入地里。

大家好奇老人的动作,老人对小孩说:“我在这附近已经种了一万粒种子了。但其中可能只有百分之一会发芽成长。虽然机会不大,我仍希望在我晚年可以做点有用的事。”

二十年之后,小孩都长大成人,又回到这个山脚。这里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因为老人当年的付出,使得这一片不毛之地成为树木参天的森林,一大片的绿色林木,令人赏心悦目。

你现在默默地付出,或许不能一下子看到成果,然而当树籽植入土中,总有发芽滋长的一天,若干年之后,当后代子孙望着这片茂盛的森林而感慨前人的恩惠的那一刻,他们心中想的不一定是什么大英雄,而是类似这样行动迟缓的平凡的老人,此时英雄是谁?谁又会在天堂里笑得更开心呢?

如何做一个最快乐的人

有一个故事说,一位国王感到自己很烦恼,很痛苦。于是,他命令手下的大臣,去寻找世上最快乐的人。这个大臣在漫长的旅程中,首先访问了许多当官的人,发现当官的人并不幸福,没有快乐,整天为公务所累,十分烦恼。于是,他又去访问做工的人,发现做工的人同样烦恼,没有什么快乐。他再去访问农民,农民同样也是烦恼。他以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快乐的人。

终于,他在路边看到一个流浪汉,这个流浪汉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他几乎没有什么烦恼。这使得大臣大吃一惊。大臣回去把这件事翻来覆去想了几天,终于弄明白:世上本来都是快乐的事情,所谓痛苦都是自己内心产生的。

快乐是什么——快乐既非一份礼物,也不是一项权利,我们得主动寻觅、用心去追求,才能得到。当你尝试新的事物,接受新的挑战时,你就会因发现了一个新的生活层面而惊喜不已。有梦想、有追求,就会有快乐。因为奋斗的过程和达到目标时的辉煌,都能使人产生无比的快乐。

快乐是什么——追求快乐的途径有很多,不要死心眼就认准最好的事情只有一个。我们的生活态度永远应是处之泰然,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之中,该放弃时就放弃,从挫折中吸取教训,相信还有一条大道通罗马。

快乐是什么——我们要学会只跟自己比,不跟别人比,承认自己的弱点,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帮助和忠告,抛弃自己心头承受的“成就”的压力。相信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

快乐是什么——“只顾自己的人结果会变成自己的奴隶。”如果只为自己而活,生活就会变得狭隘,处处受到局限。“人类需要爱”,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当你对周围的人和事充满爱时,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快乐是一种心灵状态,快乐不是来自于物体,它也不是一件东西。快乐也不需要穷追不舍——你不需紧紧抓住它,因为它就在你心中,你已经得到它了。但这并不表示你就不需贡献一些精力给它。快乐就像一场宴会,你坐下来享受其中的乐趣——但只有你要它、你已准备好迎接它时才翩然到来,准备让自己快乐吧!让快乐发生吧!

威廉·詹姆斯是实用心理学的权威,他曾经发表如下的见解:“行动似乎是随着感觉而来,可是实际上,行动和感觉是同时发生的。假如我们可以使我们意志力控制下的行动规律化,也可以间接地使不在意志力控制下的感觉规律化。”换句话说,威廉·詹姆斯告诉我们,我们不可能仅凭“下定决心”就改变我们的情感——可是我们能够变化我们的行为,而当我们变化行为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了我们的感觉。“于是,”他进一步解释道,“假如你感到不快乐,那么所能找到快乐的方法,就是振奋精神,使行动和言辞好像已经感觉快乐的样子。”

这种简单的办法是否有用呢?你可以自己试一试。使你的脸上露出一个很快乐的笑脸来,抬头挺胸,好好地深吸一大口气,然后唱一小段歌;假如你五音不全,就吹口哨;若是你不会吹口哨,就哼一段小曲。你就会很快地发现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也就是说,当你的行动可以显出你快乐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再忧虑和颓丧下去了。

这就是能在我们生活中创造奇迹的大自然的基本真理,假如我们想培养宁静和快乐的心境,请记住下面的原则:“有了快乐的思想和行为,你就能得到快乐。”

为什么快乐也能“传染”

一位女士曾向她的朋友诉说自己的苦恼。她对金钱和物质享受并无强烈的欲望,所以平淡清贫的生活并没有使她烦恼。可是她并不快乐。为什么呢?原来是周围的人让她不快乐。她非常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和评价。她尽心尽力地操持家务,是为了让丈夫满意;她小心翼翼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希望能够获得老板的赞赏,同事们的褒扬。甚至她每天的衣着打扮都让她浪费掉早上的许多时间,因为她怕穿得不得体,会使同事们私下嘲笑自己……“没办法!谁让我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呢?”她幽幽地说,“我关注别人对我的每一个眼神和表情,生怕我会使他们不愉快,生怕他们会对我不满意。他们让我每天都紧张着,很累的,我怎么能快乐起来呀!”

显然,这位女士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她把自己的完美愿望延伸到了周围的人群,让别人对她的评价成为完美与否的最终参照与界定。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评价体系不尽相同,整齐划一的完美愿望注定只能是泡影,所以烦恼丛生,快乐当然无从说起。

人的心情也和天气一样,时晴,时阴,时风,时雨,常常变化。因为我们的生活是这样复杂,不管我们怎样快乐,也总有时候会受到周围事物的干扰。

一位先生在办公室里刚完成了一件愉快的任务,神采飞扬地回到家里,满心想和自己心爱的妻子分享一下这份光荣和快乐,却不料一进大门,就看见太太蓬松着头发,衣服纽扣也没扣,拿着鸡毛掸子在打孩子。这位丈夫的满腔高兴,马上化为冰冷,在失望和不耐烦之下,也许就此和太太吵上一架,换来几天烦恼的日子。

太太们也常常免不了有这种情况。当她手脚不停地忙了一天,在丈夫下班以前,赶着整理好了房间,打扮好了自己,收拾干净孩子,满心希望丈夫回来之后,和她分享这份难得的宁静。却没想到,丈夫在办公室受了一肚子气回来,一进门连鞋都不脱,把公事包一扔,就躺在床上看报去了。太太一面痛惜刚擦干净的地板,一面伤心丈夫辜负了自己的一番劳动,情绪马上变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