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苏]合作教育学派教育基本原理与论著选读
24012600000001

第1章 苏联合作教育学概况

为克服苏联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诸如教师的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对学生搞“教学与教育分离”;不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师生关系较多地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主导作用,而比较忽视教学过程中双边活动的学生一方等等,以阿莫纳什维利、沃尔科夫、雷先科娃、沙塔洛夫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学家推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合作教育学。

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是强调把教学、教育过程建立在师生合作的新型关系之上。这种新型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教育中始终保持无条件的平等,师生都享有尊重、信任、相互要求的权利。

但平等,信任、尊重、相互要求,并不是说教师和儿童在生活经验、知识、道德成熟性方面不存在差异,而是这种差异存在于教师跟儿童进行公开的、信任的交往中,在交往中教师的个性,他的思想和内心体验不是掩藏在他的社会职务的后面,而是公开地呈现在儿童面前,使儿童产生对教师的公开信任。把学生与教师从相互怀疑、缺乏友爱和真诚、恐惧中解放出来,形成一种把教师和学生联合在一起的集体的、创造性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当然,在师生合作中提倡平等、信任、尊重、友爱,并不是没有任何要求的无纪律的混乱的合作教育,而是“将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尊重统一起来”。在师生合作中体现严格要求,纪律、秩序、责任感和负责的独立性。新型的师生合作式的教学、教育理论是在教学、教育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一个在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上来说是健康的儿童、少年、青年自身就具有劳动中实现自己愿望的愿望、有亲近人的愿望、帮助别人和得到别人帮助的愿望,有良心、正直、忠实和荣誉感等属性,他们绝不是与生俱来就具有极端利己主义、侵略性、懒惰等等属性的。因此,应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儿童,从事教学、教育,教师虽不了解而且不可能了解每一个独特儿童的真正兴趣,但教师却能够理解儿童的兴趣,并且也能帮助儿童正确地、不加歪曲地意识到自己的兴趣,同时,合作教育学也承认儿童内心世界是别人所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但对每一个细心周到地关心儿童的教师来说,始终是敞开的,在敞开的儿童内心世界中隐藏着社会所极端需要的有待得到发展的才能和善良的力量。要使这些内在的力量,由潜在的形式变为现实的个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必须实现民主化;而民主化的实现必须有一个良好的集体。而良好集体的构建,是在充分的实现教师与学生合作的前提下形成的。

新型的师生合作式的教育学,乍听起来似乎是一种教育方法,其实不然,它是由实际工作的教师们本人所创立的实用性较强的教育学。它倡导教育中的平等、民主、合作,在平等、民主、合作中,激起教师革新的激情;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以其智慧、良心、文化素养和美好心灵去发掘学生心灵深处的潜能。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合作教育学是一种促进教学向民主化迈进的新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

合作教育学者依据一定的理论,通过教学实践的不断总结摸索,得出实现教学、教育中师生的完美合作,必须遵循如下原则、要求:

1.教师与学生协同劳动这一原则就是要求在教学中通过协调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平等、信任、友爱、尊重的气氛中把学生吸引到一般的学习劳动中去,激发他们因成功、进步而享受到应有的乐趣,在教学、教育中不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学科,而是教师领着儿童走向学科。教师不是以学习好的学生而感到自豪,而是以差等生得以变为优等生而引以为骄傲。

2.对学生施以不带强制的学习在教学法中应排除掉强制学习的方法,使儿童确信他将获得成功,并使他学会学习,不让他落伍或发觉自己正在落伍。

3.在学习中提出较高的目标应在儿童面前提出比较高的学习目标,并指出达到目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同时又要使学生坚信一定能达到这个目标,一定能把本课学好。

4.以纲要形式进行教学合作教育学断然反对一切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被列入次等生的做法,诸如把学生技能力分成等级,布置作业分等等做法。主张教学应以不同的纲要形式进行,因为纲要形式的教学可以使每一个同学哪怕是学习能力最差的学生都能充分自由地回答问题,而且每个学生都有纲要,这又不会影响全班的课程进度。能力差的学生与能力强的学生相比,运用纲要的时间要长一些,但这个差别在班上不能明显,所有的学生都能很有把握地回答问题,并无愧地取得优良成绩。

5.及时给学生的学习以成功的评定给学生学习的评定必须是一种为学生带来成功感觉的评定,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及时评定的督促下,持之以恒地学习时,他就会迅速的得到发展,否则,象有的教师在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时一个分接一个分,不善于利用赞扬和鼓励的方法,将可能使学生永远丧失学习的兴趣。

6.实行教学中的自由选择为使儿童感到自己是教师的合作者,就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在完成作业时进行自由选择,如给学生出一百道题,允许学生选做其中任何难度的题,选做习题的数量也不受限制等。--这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最容易迈出的一步。

7.进行超前教学教学工作比教学大纲超前一定的时间。超越教学大纲能给儿童带来满足感,能引起他们的自豪感,教师则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能自如地支配课堂时间。

8.实行大单元讲授将一部分教材合并为一个大的单元讲授。这样,便有可能大大增加所学知识的分量,同时又能明显地减轻学生的负担。经验证明,在一个大单元里易于建立逻辑联系,易于突出主题思想,并把这个思想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便可能向学生提出复杂、有趣的任务,而且按大单元学习教材能消除儿童在困难面前的恐惧心理。

9.确立相应的课型学习不同的科目必须应用不同的课型,如在数学课上,沙塔洛夫在证明定理时,不说一句多余的话,也即是数学教师的讲述应当绝对精确;在沃尔科夫的创作课上,儿童们可以议论纷纷,没完没了地向教师提出大量的各种不同的问题等等。

10.在相互评论中培养自我分析能力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方式教会学生在集体中对他人评价的同时,学会对自己进行正确的、准确的评价。因为只有能对自己的活动作出准确的,恰如其价的评价的人,只有学会了并习惯于分析自己的活动的人,才能叫做独立自主的人。

11.创造班集体的智力背景班集体的“智力背景”是影响该班的共同目标和价值的关节点。

要建立一个合作的环境,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广泛的求知欲,而不受教学大纲的局限,如沙塔洛夫为学生组织大量的参观游览活动;在班级里摆着一套报夹,里面收集了每个学生都应当细读的最重要文章等。

12.进行带创造性的集体教育这一方式的要旨在于,儿童从一年级到毕业班,都要学会如何从事集体共同创造。在进行创造性活动中,要求‘一切都具有创造性”,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参加进去,没有表演者与听众之分,没有积极者与消极者之分。

13.进行创造性生产劳动生产劳动在合作教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生产劳动中儿童经常从事发明创造,使之在生产劳动中学会如何改进工作,怎样使工作更出色,怎样工作起来更快乐,更有成效等等。

14.使学生学会创造性自我管理在上述各原则基础上,在学校里,在学生组织里,所有的积极分子都不应是固定的,一段时期内要更换多次。当然,学生的自我管理应有成人参与,但这种参与应在合作中,使学生产生要求在成年人的帮助下去解决问题,以实现他们都渴望取得最高的工作效果。

15.与家长合作合作教育学要求儿童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应坦率地、信任地对待成年人。为此,对于儿童需要的不是通常所说的学校和家庭的要求应该一致,而是在家庭里建立起与儿童友爱、同志式关系。这样,教师应竭力让家长相信,他们的孩子都学得很好,并教他们热爱自己的孩子。

16.把学生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来对待应把儿童当作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来对待,而不是象过去所说的那样进行个别对持。

17.搞好教师间的合作在实施合作教育时,不应夸奖采用了新教育思想的某一教师,而指责按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的另一位教师。不应把班级中的学生对立起来,同样也不能把教师相互对立起来,要实现教师之师的友爱、和善的合作。

通过对合作教育学的透视,可以看到下送几点对我国教学、教育工作是很有意义的。

(1)切实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思落到实处在我国的教学理论中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教学中很少或没有真正的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包揽课堂之事屡见不鲜。苏联的合作教育学倡导师生在友爱、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合作式的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公开,争得学生的信任,实现师生的完好合作,这对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正确教学思想是大有裨益的。

(2)友爱学生,实现教学、教育一体化友爱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实现教学、教育一体化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与学生建立了密切的相敞开思想、彼此毫无戒备、真诚友爱的关系,教师才有可能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融教学与教育一体、达到既教书又育人之目的。师生间如果没有真诚的友爱,教师只是一味的“教导”,不去且也无从寻求学生的真实情况,这不仅达不到“教导”的目的,而且还会因过多的教导而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合作教育学批评苏联的教学理论是将教学与教育相分离的理论体系,在教学中不能充分发挥其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功能。也应引以为戒。

(3)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活动时间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让学生从题海中挣脱出来,已是教育中的一个老话题,但尽管一些教育理论工作者一再呼吁,并在教学实践中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这一问题仍然未得到彻底的解决。仍然是学生在校作业连作业,回家习题加习题,很少有自己支配的精力与时间。合作教育学主张的大单元、纲要式的教学形式,效果甚佳,基本上做到了当堂教学任务当堂完成,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