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2391100000036

第36章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研究(8)

所谓文化开发中的主动传承,是指利用文化的商品化、市场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动作用,通过旅游等新兴文化开发和消费为遗产营造新的生存环境,赋予新的社会功能,从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的保护方式。从传承方式来看来,与常态生活中的自然传承相比,文化开发中的主动传承明显不同。前者只是通过保护遗产在当代的生存环境,维持和改善遗产的生存状态来保护遗产,并不涉及遗产本身的功能调整,是一种被动式的保护;而后者则借助文化开发开来营造新的社会环境,主动对遗产本身的功能进行调整和充实,在较大范围内进行非物质文化资源整合,推进遗产的产业化生产和商品化经营,使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从而促进遗产的传承保护,是一种主动式的保护。文化开发中的遗产传承在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比较常见,例如我们在历史城镇中常见的游客参与性的手工艺制作、节日庆典、传统习俗等都是一些典型的方式。

在巴蜀地区,古镇文化产业开发伴随着古镇保护的进行已经蓬勃地发展起来,如火如荼的古镇文化旅游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遗产的保护进程,带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产业化。当前,古镇中运用文化产业开发促进遗产传承比较常见的形式包括:结合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在古镇中举行的赶场和庙会活动,恢复各种参与性的民俗活动和手工艺技能活动;开展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如茶馆品茶、宫庙看戏等,逢年过节开展的舞龙耍狮等大型文化活动;在川南和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古镇中,在旅游活动中已逐步恢复了土家人过年与赶年、苗族赶秋、苗族羊马节等传统节俗..。

在文化产业开发中的遗产传承过程中,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得到了显着的保护,但从遗产保护面临的总体形势来看,保护任务仍旧十分艰巨,文化产业开发中的遗产传承依然有广阔的潜力空间有待挖掘。

6.3.4保护实践研究

历史文化非物质遗产保护是当前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从保护实践来说,巴蜀古镇保护总体来看较为侧重物质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保护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实践探索十分有限。

1)重庆磁器口古镇的非物质文化保护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主城沙坪坝区,发展历史已有1800余年,明朝逐步形成了水陆交汇的商业码头,清末民国时期达到极盛,有诗云:“白天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厨灯”。它是目前重庆市主城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古镇,1996年被列为市级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现存形态与格局基本为清末民国时期的遗存,是山城传统聚居环境的典型代表。除了作为川东山地聚居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外,磁器口古镇里还保留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表演艺术:川剧艺术在磁器口极为盛行,既有戏班登台彩演,也有居民在茶馆清唱。

刚解放时,这里建有新民川剧院,后又改为群力川剧院,能上演川剧大戏500多个,在重庆川剧界颇有一定影响。川剧在磁器口的发展过程中,与当地风俗人情相结合,逐步发展形成了一种川剧清唱的独特形式,省去川剧的音乐、服装、化妆等一些复杂形式化东西,利用清唱来表现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这种形式,简洁明了,也深为大众喜爱。

(2)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茶馆社交是磁器口最具特色的民间生活习俗,茶馆既是休闲场所,又是商业立约、民事调解活动之地;磁器口庙会之俗历史悠久,每逢节日和佛祖生日,游览者和信徒络绎不绝;古镇龙灯远近闻名,以种类繁多(包括看龙、火龙、彩龙、孝龙等),扎得漂亮,玩得有特色(包括板凳龙、打烟火、钻火圈、吐火、水曲等)而着称于世。

(3)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以沙坪窑为代表的磁器口陶瓷业久负盛名;老字号“聚森茂”的酱油、麸醋、豆瓣等酿造工艺精良;另外,竹木器具和篾货编制工艺也都具有极高的技术水平和浓郁的地方特点。

以上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非物质内容赋予了磁器口独特的魅力,营造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人文环境。它们与有形的建筑、街巷、码头等历史文化物质遗产一道共同构成了磁器口的历史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展现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是磁器口历史街区保护的重要任务。在保护规划中结合建筑保护和街区环境整治提出了以下保护措施:

(1)记忆保护模式:利用保存较完好的历史建筑建立3个博物馆(或陈列馆),收集、陈列和展示磁器口的历史文化。宝缮宫作为沙坪坝区教育博物馆,黄楠坪9号民居作为磁器口民俗陈列馆,聚森茂酿造厂作为磁器口传统工艺陈列馆(图6.75)。通过书籍出版、录音、摄像等媒介手段将磁器口较有特色的川剧清唱、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要素记录下来,成为文字、音像资料永久保存,供社会大众阅览和研究。在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树立适宜的雕塑,以加强人们对磁器口历史文化的认知。如在韩子栋(小说枟红岩枠中的共产党人士华子良的原型)逃脱处的正街163号前树立韩子栋雕塑,反映本地的红岩文化;在宝缮宫(原为四川乡村建设学院附属小学)内树立丁肇中塑像(曾在此就读),反映本地的现代教育文化和抗战文化。

(2)传承保护模式:结合文化旅游开发,开辟磁正街为商业、旅游、服务一条街,保留和恢复沿街茶馆、饮食店、传统手工作坊等传统商业服务设施,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大力扶持传统的茶馆文化、饮食文化、手工工艺。同时,通过政府的引导和组织,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定期举办各类社区民俗活动,如庙会、龙舟会、龙灯节、风筝会等,增强磁器口的活力、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社会经济发展。2001年以来,磁器口已连续举办了九次春节庙会活动,每年(初一至十五)接待游人均接近100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四川省成都双流县黄龙溪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火龙灯舞保护

黄龙溪镇黄龙溪古称赤水,位于成都双流县西南部府河、鹿溪河交汇处,牧马山、二峨山隔江对峙,是古蜀王国的军事要地,也是一个风景优美、历史悠久并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川西水上古镇,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公元前316年,末代蜀王曾在此作最后的决战。枟水经注枠载:“武阳有赤水其下注江。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又梁虞枟荔鼎录枠记:“蜀章武二年,黄龙见武阳之水九日,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千古一溪,因此得名。2004年至2005年,古镇分别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镇、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等称号。

从2005年开始,黄龙溪古镇就以封闭式维护的姿态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事业项目的建设,其中包括古镇文化内涵的挖掘,古镇文化旅游丛书的编写出版,文化旅游摄影大赛的筹划,黄龙溪影视文化的整理与包装,三县衙门原址复建和民俗文化演艺中心建设等设施的规划和修建,枟大话三国枠历史舞台剧的打造,还有火龙灯舞特色民间艺术在表演艺术上的打造与包装,黄龙溪金龙银狮表演艺术打造及包装等等多个建设项目,竭力向外界展现其“新旅游、新形象、新发展”的态势。

春节舞龙在中国有十分悠久的历史,而且舞龙习俗流传甚广,几乎遍布神州大地。成都双流县黄龙溪镇的火龙灯舞,则是中国龙舞中杰出的代表之一,也是黄龙溪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有特色的一项内容。“火龙灯舞”则起源于南宋时期,是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民俗活动,也是春节一种休闲的娱乐活动。“火龙灯舞”在古镇的春节时期演出已经有几千年历史,每年正月初,老百姓都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所以通过“烧火龙”

把晦气烧掉来迎接新的一年。目前,古镇的火龙灯舞现已申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省级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当地政府极力以古镇龙文化为主题,拓展黄龙溪文化产业方向,积极打造“龙”文化艺术品牌的同时,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潮。古镇有意识地将火龙灯舞这一民间艺术的道具,服装等重新包装打造,创新火龙的演艺,将火龙艺术融入原生态的地域民风民俗和当地民俗文化当中,让人们在更多的了解古镇文化的同时,也欣赏到黄龙溪火龙艺术的魅力。针对火龙灯舞这一特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古镇地方政府采取记忆保护与传承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遗产保护,其具体措施包括:

(1)记忆保护模式:组织人员对火龙灯舞,烟花制作,火龙发源进行清理,收集有关方面资料,对龙、烟花制作进行影像追踪保留,火龙灯舞表演进行录像,撰写有关文字资料保存。

(2)传承保护模式:聘请有关部门、专家进行指导,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对火龙灯舞进行打造,培养火龙灯舞爱好者,制定各类规章管理制度,修建黄龙溪火龙灯舞表演场地(容纳观众600~1000人)。学习先进经验,听取专家合理意见,优化火龙灯舞的生存状况,定期组织培训,积极联系演出业务,使社会大众更加了解民间艺术,热爱民间艺术,同时培训一批年轻的火龙灯舞积极分子。提高观赏性,在舞蹈中汇集彩龙、竞技龙、水龙技法于一身。政府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火龙灯舞保护资金。

3)四川省成都邛崃市平乐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竹麻号子、孔明灯保护

平乐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建镇历史距今已有2000多年。三国时期平乐古镇便是军事重地,宋代时又以造纸闻名,流传下竹麻号子、孔明灯等民间文化技艺。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们渐渐淡出大众视野,甚至濒临失传。为了保护古镇中这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邛崃市成立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搜集、整理、培养传人,力求最大限度地保护、传承平乐古镇中的这些民间文化,并对竹麻号子、孔明灯、瓷胎竹编等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前相关申报材料已准备完毕,并请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拍摄小组拍摄制作了DVD。

(1)造纸工艺副产品——竹麻号子

平乐古镇手工造纸主要包括选竹麻、破竹麻、泡竹麻、蒸煮、打竹麻、抄纸、晒纸等工序,其中以打竹麻最为关键和艰苦。为缓解疲劳,调剂枯燥繁重的劳动生活,竹麻工人在长时间的劳动过程中,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劳动号子——竹麻号子。竹麻号子唱腔原始、质朴、粗放、高亢,是川西地区民间少数原汁原味演唱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浓郁的川西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它的唱词内容丰富,随意性和伸缩性强,速度一般由慢到快,接近收工时,情绪达到高潮,非常激烈。千百年来,竹麻号子的唱调基本没变,但唱词一直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改变。

20世纪80年代起,手工造纸逐渐被机器造纸取代,竹麻号子赖以生存的载体不复存在,现在,在平乐能传唱竹麻号子的人已寥寥无几,几位唱功较好的竹麻号工也年事已高。

为了及时抢救这一承载着历史文化遗迹的劳动号子,平乐古镇专门成立了保护小组,建立专项资金、建立“竹麻号子”培训基地,并邀请川音、成都市音协、成都市群众艺术馆等协助,共同保护竹麻号子。

(2)诸葛亮的作战工具——孔明灯

孔明灯对于平乐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相传当年诸葛亮被困时算准风向,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得以脱险。枟火井县志枠中记载,诸葛亮曾在火井屯兵炼铁,而当时的火井县衙就在平乐。由最初的纪念诸葛亮,到现在逐渐演变成一种节庆仪式,平乐完整地继承了燃放孔明灯的习俗。如今,在平乐完整利用传统手工艺制作孔明灯的艺人只剩下了任道洪老人。虽说现在许多地方都有燃放孔明灯的习俗,但真正讲到最完整继承了这一习俗,制作方法最为传统、“最孔明”的还是邛崃平乐镇,因为诸葛亮曾在当地屯过兵,所以平乐古镇可算是最有历史意义的孔明灯制作地和流传地。

为了保护孔明灯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平乐当地政府不仅成立了保护工作小组,还将所有与孔明灯有关的书籍、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同时计划培养一批制作孔明灯的新人,并拟筹备举办以孔明灯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节。

6.4小结

本章主要从古镇遗产保护的决策支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个层面来探讨了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

在古镇遗产保护的决策层面,通过引入系统工程学中的AHP层次分析法,建立一系列涉及巴蜀古镇保护问题决策的评估模型,为保护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从概念含义来理解,“保护评估模型”是“以服务保护决策为目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现状进行评议估计的数学或逻辑表示”,并具有相应的特征。保护评估模型建构于特定的基础理论之上,而基础理论的选择又取决于它自身特点是否满足评估要求。在众多的基础理论之中,AHP层次分析法以其广泛的适用性而被纳入研究视野,并被选择作为巴蜀古镇保护评估模型的基础理论。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方法原理,我们将巴蜀古镇在当前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两大实际问题作为总体评估目标,通过评估目标关联因素的分析与筛选,笔者建构出关于巴蜀古镇保护时序和保护强度两大评估模型。

所谓巴蜀古镇的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区域、镇区以及建筑三个层面的内容。从区域层面来看,通过“拟合”思维理念的引入,在巴蜀地区建立六大拟合片区,探索基于现实条件的最佳关联线索,将一定空间范围中的古镇保护与自然遗产和其他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统筹区域性的遗产资源,协调古镇与自然景区、历史城市、文物,甚至古镇之间的竞合关系,利用遗产区域保护的整体规模效应达到古镇自身保护的目的。从镇区层面来看,其技术对象既应包括人工环境本身,也应包括与之关系密切的自然环境。而保护的技术内容则应基于古镇的类型差异,实现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结构形态的类型保存。从建筑层面来看,应针对巴蜀古镇历史建筑普遍出现的物质性损坏和功能性衰退现象,依据古镇历史建筑保护的现实需要,通过空间修复和功能协调两个工作层面来实现保护,以保护古镇历史建筑急剧消退的价值。

关于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法,我们既要参考已有的方法理论,又要结合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与保存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研究。基于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构成与特征,我们应在“整体扬弃”技术原则下来实现遗产的保护。在这一原则下,笔者将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分为“记忆”和“传承”两种技术模式。所谓“记忆”保护模式,是指对于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挖掘、整理将其记录、还原、陈列、塑造和展示出来,使之成为永久“记忆”的一种技术方式,包括收藏展示、媒介记录和形象表达三种具体技术手段;而“传承”保护模式,则是指针对巴蜀古镇中濒临消亡或尚存活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鼓励、扶持、改造和建设等技术手段,增强遗产的生命活性,使其能够在当代发扬光大,并被当代和后世永续传承的保护方式,可具体分为“生活常态中的遗产传承”

和“文化开发中的遗产传承”两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