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2391100000032

第32章 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研究(4)

在国内外的历史小城镇保护中,人工环境的保护向来都保护的主要工作。关于它的保护,枟华盛顿宪章枠已经确立了一些基本原则:“应该保护的价值是城市的历史特色以及形象地表现着那个特色的物质和精神的因素的总体,尤其是:a.由街道网和地块划分决定的城市形式;b.城市的建造房子的部分、空地和绿地之间的关系;c.由结构、体积、风格、尺度、材料、色彩和装饰所决定的建筑物的形式和面貌;d.城市与它自然的和人造的环境的关系;e.城市在历史中形成的功能使命。对这些价值的任何损害都会混淆并扰乱历史性城市的真实性”。

将这些保护原则进行归纳提炼,并结合国内外成熟的保护经验来审视,历史城镇人工环境的保护内容仍然还是集中于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保存两个层面上。

(1)空间结构的保存:按照枟辞海枠对结构的解释,结构是“事物的各部分之间及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组合方式”[95]。参照这一定义,同时结合在第四章对巴蜀古镇镇区人工环境的构成分析,笔者认为,巴蜀古镇空间结构的保存实际就是对镇区人工环境各组成要素(街巷、标志、结点、街区、边沿)之间典型关系组合的保存。这些典型的关系组合包括:有机结构、复合结构和多中心结构。

①有机结构是指由巴蜀古镇自然环境构成的复杂性所造成的平面肌理无规律构成。它是古镇在历史上自组织“生长”的空间累积结果,是巴蜀古镇标志性的结构关系之一。有机结构在巴蜀古镇中有两种典型的关系组合形式,即街巷与街区的关系组合、街区与边沿的关系组合。

巴蜀古镇街巷与街区的关系组合表现为一种多向、自由的肌理。从图-底关系来分析,街巷是街区之间具有连续边界的线性空间,两者是一种典型的伴生关系。因此,保存它们之间的关系组合,可以通过建设管理严格控制围合街巷与街区的交界面变化来保存历史街巷的位置、走向、节奏和主从关系;同时,对于古镇发展所带来的、可能改变这一结构关系的外部交通压力,可通过在传统镇区外围设置道路来分散和导流交通,从而保证古镇镇区街巷有机结构的始终完整。

巴蜀古镇街区与边沿的关系组合表现为街区外部边缘的离散、自由肌理,是古镇形态差异较大、也最易受到影响的有机构成。这种关系组合是古镇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边缘建筑的建设缺乏制约所呈现的结构关系。它既是古镇人工与自然环境的交接带,往往也是传统与现代区域的分界线。保护街区边缘的结构关系,可通过设置绿化缓冲带或者协调性建筑缓冲带的方式,将这种松散肌理加以固化和保护,使其反映镇区边缘生长的历史关系能够②复合结构是指古镇镇区中同一空间具有双重或多重社会经济功能的关系组合,是一种基于功能复合的空间结构。复合结构普遍存在于巴蜀古镇的街道-街区的功能关系中,是古镇空间良好功能兼容性的体现,也是巴蜀古镇社会经济曾经繁荣的佐证。

街道-街区复合结构是指由街道与两侧街区的边缘空间所构成的功能整体,是一种线性的复合结构。不少巴蜀古镇是从早期的“草市”演变而来的。商业贸易不仅促成了古镇的早期生成,也推动了古镇的后续发展。因街成市、因市成镇的空间生成关系始终主导了这类古镇的空间功能格局。在古镇中,街道既是古镇的主要交通空间,也是古镇的主要商业空间——不仅最常见的商业行为“赶场”

在这里定期进行,而且街道两侧的街区边缘也因此聚集了大量的零售商业,形成连续的商业店铺带。街道-街区是巴蜀古镇最传统的复合结构之一,然而现代的城市规划理念却诱使古镇商业不断向外迁移,严重地破坏了这种复合结构的生存基础。对于街道-街区复合结构的保护,应在尊重古镇传统商业习惯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在古镇传统镇区中保留部分商业空间,将街道及其两侧街区商业带一起纳入保护范围进行整体保护。在此范围内的街区与街道改造必须兼顾通行与商业(甚至手工业)的双重功能,以实现复合空间的保护目标。

③多中心结构是巴蜀古镇中特有的一种空间结构关系,表现为古镇街区中因广泛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结点性公建而形成数量众多的空间结构中心,是街区-结点关系的反映。

在第四章分析古镇构成特点时已经谈到,巴蜀古镇移民地缘文化所产生的会馆建筑和由于宗教信仰文化所形成的宫庙建筑,使得古镇街区中普遍地分布着所谓“九宫十八庙”这样一种公共建筑群体。这些自由而分散的公建对政治、商务、宗教等各方面的介入,使得它们实际上成为镇区公共活动的核心,最终导致古镇多中心结构的出现。尽管这些传统公建在现代多已丧失功能而处于闲置状态或作为他用,但是作为镇区内的一种具有“穴位特征”的结构关系却是无法改变的。

凭借着空间选址与造型的精心考量,公建依然是维持古镇空间秩序最为重要的建筑类型,因此具有重要的存在意义和保存价值。对于巴蜀古镇多中心结构的保护,首先我们通过梳理中心公建与周边街区的平面肌理关系,理解公建的布局逻辑,科学地划定具体保护范围;其次,在尊重其原生功能前提下,依据时代发展的具体需求,兼顾现实的技术可能,通过保留或转换公建的功能,促使其恢复社会经济文化活性,从而维持这种多中心结构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合理性。

(2)空间形态的保护:按照枟辞海枠的解释,形态就是“形状和神态”,形态既包括事物的空间形状,又应包括形状所蕴含的精神和表达的意义。在巴蜀古镇物质文化形态的保护领域,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古镇各空间要素(街巷、结点、街区、边沿、标志)在整体结构关系下所分别呈现的空间形式和景观风貌。如果说古镇的空间结构是一种隐性的内在关联的话,那么空间形态就是一种显性的外在表象,可以获得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我们保护的就是这种视觉关系和印象。

①街巷形态的保护:包括古镇街巷的平面线形和尺度,剖面形式和尺度以及地面铺装材料和铺砌形式的控制与延续等几项工作内容。

街巷的平面线形和尺度的保护是有机结构保护的组成内容。其一,通过谨慎的修缮维护和严格的建设管理,控制街巷线形与尺度的变化,保证街巷平面形态尽量维持原生状态其二,利用古镇街巷的景观组织作用,梳理并适当延伸街巷,将富有特色的景观点尽量纳入街巷行进视线范围内,完善街巷的美学功能,增加线形关系的合理性;其三,将街巷的平面线形与古镇外部新辟道路联系起来,合理处理新与旧、车行与步行的交接与转换关系。

街巷剖面保护则包括对横剖面与纵剖面形式的保存两部分工作内容。对于横剖面的保护,主要表现为剖面轮廓关系的理解和尊重——选择具有典型性的街巷横断面,通过轮廓要素的分析,筛选具有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的要素,确定真正需要保护的轮廓线,并以技术法则的形式确立下来;纵断面的保护则主要针对山地或丘陵古镇的街巷,“对山地聚居环境来说,街巷的双三维特征是最具魅力的空间特色之一,街巷竖向关系的保存显得尤为重要,重点维护现有的坡道、梯道就成为路径保存的重点”。

资料来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石柱县西沱古镇云梯街保护规划与设计.2001.改绘而至于街巷地面铺装材料及其铺砌形式的保护,则一方面既要防止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原有街巷路面的持续破坏;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原有材质、尺寸和铺砌方式对已磨损和损坏的局部路面进行动态式的修补和更换,使之延续并尽量保持传统的地面形式。需要提及的是,近来某些巴蜀古镇出于发展旅游业的目的,为使镇区路面“好走好看”,屡屡出现把地面铲除、更换一新的情况。这不仅改变了街巷固有的历史风貌,也磨灭了上百年累积的历史沧桑感,有必要及时制止和纠正。

②结点形态的保护:结点的保护对象包括传统镇区中街巷交汇点、水陆过渡点和领域空间三种空间元素,其形态保护任务主要涉及三者的轮廓、尺度、色彩、材质和肌理的保存和延续。

巴蜀古镇结点的形态保护,可从三个方面来开展进行。其一,对构成结点的建(构)筑物的平、立面轮廓、尺度、色彩、材质和肌理等视觉要素的变化实行严格的监控,防止因修缮或改建等人为原因而导致结点固有的历史风貌发生改变;其二,应在尊重历史风貌的原则下,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精心修缮、维护、协调和整治与历史风貌不协调的现代空间形式,确保结点历史风貌的完整统一;其三,基于古镇结点具有区位相对独立、视觉特征较为鲜明的原因,必须净化和整治结点周边的空间环境,清理不和谐的视觉形象,使结点能够获得良好的视域环境。同时,应从视觉关系出发,通过视廊的开辟,凸显重要建(构)筑物的空间形象,维持标志性建(构)筑物在结点空间中的突出地位,强化结点的空间秩序。

③街区形态的保护:古镇街区形态的保护,主要涉及对古镇街区的建筑原型、整体形态以及立面风貌等内容的保护。

资料来源:石柱县西沱古镇云梯街保护规划与设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2001巴蜀古镇的街区由不同形态的建筑单元通过结构关联组合而成,而建筑单元本质上又是由干栏式建筑和合院式建筑两种建筑原型演变而来的,因此保护街区的重点实际就在于对建筑原型的保护。对于街区建筑原型的保护,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应用GIS等信息技术通过测绘建立街区建筑的信息库①,对其建筑原型的形式、材料和工艺进行记录,一旦建筑损毁可以依照记录信息“修旧如旧”,从而保证街区建筑原型历史风貌得以忠实保存。

从整体形态来看,巴蜀古镇中既有片状的街区,也有带状的街区;既有致密严谨的街区,也有疏松自由的街区;街区中既有少量独具个性的文物建筑,又有大量的普通历史建筑。街区整体形态表现为建筑单元之间的拓扑疏密——致密肌理与疏松肌理。这些组合关系是街区建筑对自然环境的被动适应,或个别建筑异形布局所引发的建筑群体效应。它是古镇街区自组织生长的累积结果,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巴蜀古镇街区的整体形态保护必须从保护街区生态本底出发,对街区所在的地形地貌进行严格保护,控制改变地形地貌的建设因素;同时,除少数重点历史建筑采取原址保护外,对拆除后按传统形式重建或新建的传统建筑,应该严格限制街区建筑更新的用地规模,将其限定在“原边界范围”,避免大规模建设对街区的大面积改造,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街区内部肌理的原生状态。

街区立面风貌的保护,主要是指通过对沿街立面与街区顶面(即第五立面)视觉要素的保护,确保历史风貌的统一性、协调性和完整性(相似的高度、层数、结构、形式、风格、材料、色彩及构造等)。街道立面保护的主要任务是清除立面中不和谐的视觉因素,恢复街道立面统一的历史风貌。基于这一认识,街道立面保护可以街道中代表性的传统样式作为参照蓝本,将受到破坏或退化的单元通过局部修缮或更新的方式予以协调,恢复街道立面的历史面貌。街区顶面是由街区建筑的屋顶相互搭接所形成的整体形式,其保护可从建筑原型入手,对建筑屋面的构造形式、搭接方式、脊线高度、屋面色彩、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对破损的屋顶按照原有形式进行修缮,而对于平顶现代建筑则应通过“平改坡”的方式进行风貌协调。

④边沿形态的保护:巴蜀古镇的边沿包括岸线与天际线两种形式,边沿形态的保护即是对这两种具体形式的保护。

古镇岸线是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交界线。岸线形态的保护应结合现代生活要求,突出强调对人工外部空间的修复与功能充实[96]:其一,通过环境整治和功能置换进行保护性更新,对岸线历史建筑进行风貌维护,同时协调新建建筑的色彩、层高和样式。在严谨分析基础上,可将部分衰败建筑和空地开辟为商业贸易、文化活动和休闲观景的场所,使其重新焕发活力;其二,重视岸线的休闲功能,配合环境整治,完善岸线的休闲设施配置,增设坐椅、小卖、公厕等市政设施,同时加强污染治理、建设公共绿地,营造景观良好的滨水休闲带;其三,应严格禁止挖砂、取土等破坏岸线自然环境的行为,修复退化和破坏的岸线生态。

古镇天际线实际就是从镇区外部观察到的街区屋顶轮廓线,其视觉形象一般受地形地貌和天气状况的影响。从天际线形态保护的角度来说,主要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其一,将传统镇区中影响天际线轮廓的现代建筑进行降层或屋顶改造处理,以维护天际线的历史性和协调感;其二,协调天际线观察处可看到的古镇新区建筑的高度、体量和色彩,并在它们与传统镇区之间种植高大绿化尽量削弱对轮廓线的冲击,确保传统镇区轮廓线及其可见的自然地貌背景不受破坏。

⑤标志形态的保护:巴蜀古镇中,标志物形态的保护包括自身空间形象的保护和观赏视域的保护两项内容。古镇标志物自身形象的保护工作主要是维护其形式、尺度和色彩的完好性,而这些工作又往往包含于其他要素(例如结点)的保护之中,因此标志形象保护实际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于其他要素的保护。在古镇中,标志物多为保护文物或重点保护建(构)筑物,一般不易受到破坏,因此相对于标志形象本身的维护,观赏视野的保护显得更加重要。

笔者在第四章分析标志构成时已经谈到,古镇标志物的可视度由观赏视野决定,其中,可视度最高的地方往往是地势高爽、空旷之处,这里一般没有障碍物阻挡,但恰恰由于地势独立,这些地区周边容易出现各种现代建筑,因此保护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标志视域范围内的新建建筑高度。

可视度较高的是滨水边沿或空旷的田园地区,镇区边沿的标志物一般从镇区外部可以获得良好的感知,观赏视野一般不易受到破坏,保护难度较低。可视度最低的是街区内部的标志物,由于街巷形态的曲折和周边建筑的遮挡,标志物一般不具有完全开敞的观赏视野。对于这类标志物的保护,应当谨慎地设置街巷中招牌、雨篷的位置,避免它们对标识物的遮挡,同时还需控制更新或新建建筑的高度,从而保证街巷行进中具有最佳的标志观赏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