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是一种技术行为。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只有经历完整的技术过程,遗产保护的目标才能真切地变为现实。本章将基于这一认知,从古镇遗产保护的决策支持、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个方面深入具体地探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方法。
6.1构建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决策支持技术模型
本世纪以来,通过借鉴和运用各种遗产保护理论,我们在巴蜀古镇中开展了大量的保护实践工作。然而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的决策,我们习惯于以主观感受代替科学分析,常常让我们作出错误的保护决策,使得保护效果差强人意,甚至屡屡导致古镇“保护性破坏”现象的发生。在工作实践中,“理想与现实都来源于科学研究,要按科学规律办事,以先进的学术思想为引导”。[85]对于遗产保护,我们必须依靠科学的支持机制和先进的技术理论来进行保护决策。通过建构相应的评估模型,对古镇保护的特定目标进行客观评估,可以增强我们认识和理解古镇现状的能力,从而实现保护决策的科学化。本节将引入系统工程学中的AHP层次分析法,在其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涉及巴蜀古镇保护问题决策的评估模型。
6.1.1遗产保护决策支持的技术形式——保护评估模型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反映自然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科学理论与研究框架的理论支撑点[86]。作为一种提供保护决策支持的新技术形式,我们必须首先对“保护评估模型”的概念进行一个准确的界定和阐释。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评估”意为“评议估计或评价”,“模型”意为“对一个系统、实体、现象或过程的物理、数学或其他逻辑表示”。整合“评估”与“模型”的基本概念,并将其置于遗产保护范畴内来诠释,则“保护评估模型”可理解为“以服务保护决策为目的,对历史文化遗产现状进行评议估计的数学或逻辑表示”。
从作用、对象、逻辑和形式四个方面来考察,“保护评估模型”应具有以下的特征:其一,保护评估模型利用数学原理进行信息处理,可以准确、客观地反映遗产现状情况,使得保护者可以据此作出科学的保护决策。因此对保护决策而言,它是一种辅助性的评估系统;其二,保护评估模型所针对的历史文化遗产,既可能是地域范围内一定数量的同类别遗产,也可能是某种特定遗产的多个要素,也就是说,所有遗产的关联群体都可以通过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因此对保护对象而言,它是一个灵活开放的评估系统;其三,结合现实来看,与评议估计有关的模型内容蕴含着多种技术任务,例如评估指标的选取、指标模型的建构以及评估结果的导向等内容。这些内容之间必须具有相当紧密的逻辑联系,才能构成一个令人信服的技术整体。
因此就逻辑关系而言,保护评估模型本身是一个严密的多任务、多目标的评估系统;其四,作为一种评估模型,评估结果必须通过可量化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并以此作为客观决策的技术依据。因此就表达形式而言,保护评估模型通常也是一种表现为以数理关系为基础的评估系统。
6.1.2建立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模型的现实意义
在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情况,面临种种艰难的选择,需要我们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决策。如果仅依靠感性思维去分析问题,难免会落入“主观陷阱”而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来。而通过评估模型对特定对象的目标任务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估,有助于克服因个人好恶而形成的主观思维,从而获得公正而专业化的决策。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在巴蜀古镇的保护中,建立针对性的保护评估模型可以为保护时序和保护强度这两大关键的统筹性问题解决提供决策支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合理确定古镇保护时序的需要
在当前的巴蜀地区,古镇保护早已成为民众的共识。然而在一个如此广阔的地域里,要对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的古镇同时展开保护,在巴蜀财力窘迫的现实条件下却是一项相当困难的任务——如果将有限的保护资金平均分配,那么对每个古镇来说都只是“杯水车薪”。
绝大多数的古镇会囿于保护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对古镇遗产进行起码的日常维护,这又必将导致古镇遗产的持续衰败,更遑论遗产进一步的修复会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因此这种平均投入、齐头并进的保护运作断然是一种不可取的方式。
因此,我们只能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全面保护方式。事实上,我们可以按照一定标准确立古镇保护的先后时序,通过“集中优势兵力,逐个突破”的方式来统筹古镇的保护工作,由此避免出现“处处想保,却处处难保”的尴尬局面。此外,对保护时序中具有优先权的古镇进行先期保护本身也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起到探索和示范的作用。一方面,将资金和资源集中投入到在保护和发展上有优势的古镇中,探索古镇保护和发展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方面,这些古镇的保护经验不仅会给其他的古镇提供借鉴,它们保护的成功也将鼓励和促进其他古镇遗产的保护[87],从而推动巴蜀古镇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
而为了科学合理地确立古镇的保护时序,我们有必要在当前的巴蜀古镇保护中建构一种保护评估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可以一定的判定标准对巴蜀古镇之中各个要素进行客观的评价,并且在综合分析评价结果后列出古镇保护时序,从而有效地指导保护资源的合理分配与针对性投入。
2)合理拟定古镇保护强度的需要
据统计,巴蜀地区的古镇数量目前大约在150至200个之间,要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古镇进行保护,必然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客观坦率地讲,我们现在既无能力对所有古镇全面实施保护,也无可能对所有古镇都采取同一种保护力度来实施保护。有鉴于此,笔者一方面提出了巴蜀古镇保护时序的应对建议,另一方面又根据古镇的自身特点适时提出古镇保护强度的应对思考。所谓的保护强度,是指在古镇保护中基于古镇的现实状况和保护实施条件而采取力度不同的保护策略。这种保护策略上的差别是由古镇之间存在着的多方面差异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巴蜀古镇的保护强度可分为高强度保护、中强度保护和低强度保护三个等级。其中,高强度保护是指在短时间内对古镇保护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对古镇进行全方位的整体式保护;中强度保护是定期对古镇保护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分片、分区、分点有计划有步骤对古镇进行渐进式保护;低强度保护是指不定期投入一定资金,仅对古镇重点文物、建构筑物以及大量历史性建筑进行日常维护,确保它们不至继续破败,维持它们最基本的历史面貌和使用功能。从实施效果来看,高保护强度的优点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彻底全面地实施保护,效果较好,缺点是短时间内必须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压力较大;低强度保护的优点则是所需人力财力较少,能对重点遗产进行基本保护,缺点是保护效果较差;而中强度保护的优缺点则居于两者之间。
在巴蜀古镇的现实保护工作中,我们通常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而按照某一保护强度标准来实施古镇保护,而实际上我们难以断定这是否就是最佳的选择。一旦保护强度选择不当,要么造成古镇保护的过度拖延,贻误保护时机,要么造成保护的过分超前,浪费人力物力,无论何种情况都势必给古镇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为了相对准确地把握古镇的保护强度,统筹古镇的保护工作,我们有必要建立一种规范的、针对古镇现状的评估模型,并基于评估结果来客观地确定古镇的保护强度。必须指出的是,由于该评估模型是古镇保护强度(政策的制订、保护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和保护控制准则)确定的基础,因此这个拟建立的评估模型应该是准确的、可操作的、符合古镇遗产现状情况的,同时应兼顾到古镇未来发展可能的评估系统。
6.1.3建构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模型
保护评估模型建构于特定的基础理论之上,而基础理论的选择又取决于它自身特点是否满足评估要求。在众多的基础理论之中,AHP层次分析法以其广泛的适用性而被纳入研究视野,并被选择作为巴蜀古镇保护评估模型的基础理论[88]。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方法原理,将巴蜀古镇在当前保护中需要解决的两大重要问题作为总体评估目标,通过评估目标关联因素的分析与筛选,笔者建构出关于巴蜀古镇保护时序和保护强度两大评估模型,并以四川福宝、柳江、罗泉和重庆东溪、宁厂、金刚碑古镇为例进行保护评估演示。必须说明的是,由于涉及以上两大评估目标的关联要素十分复杂,下文选取的关联因素仅是笔者自己在保护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其结果应接近现实情况),但并未能列出所有的关联因素,因此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完善;同时,下文中的矩阵1~9标度赋值是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体会而做出的判断,为了获得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估结果,实际保护中应采取领导、专家与普通大众三方赋值并加权平均来获取较为准确的赋值结果。
1)古镇保护时序评估模型建构
根据保护的一般逻辑,古镇保护时序的确定应坚持“先易后难、先贵后贱、先好后坏、先紧后缓”的原则,即保护应该优先保护那些易于操作、价值较大、保存较好、情况危急的古镇。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认为与巴蜀古镇保护时序相关联的主要因素应包括遗产价值、保存状况、破败风险和实施态势四项内容。
首先,价值是古镇遗产在文化、社会和经济领域里所体现出来的“用途和积极作用”。这其中,文化价值是古镇在文化领域表现出来的价值(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包括一个地区之所以成为一个多数或少数群体的精神、政治、民族或其他文化思想感情中心的那些特征”(认同性和象征意义);经济价值是指古镇作为一种聚居类型和历史文化资源所具有使用价值和文化旅游价值。上述三项价值的总和决定了古镇总体价值的大小,进而也决定了古镇的相对珍贵程度。通常来说,价值越大的古镇越应该首先得到保护。
其次,保存状况是指古镇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而(大致)保持原状的程度。古镇保存状况的好坏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古镇自身抵御外部破坏的能力。这其中,自然环境的保存状况是指古镇的山形、水势、植被在遭到破坏后的保存状态;人工环境的保存状况是指古镇的总体格局、肌理、街巷空间和建构筑物受到破坏后的保存情况;人文环境的保存状况则主要是指古镇地方习俗、节庆、传统工艺等非物质文化内容受到破坏的保存状况。一般说来,古镇遗产保存状况越好,保护意义越大,越应该早日保护。
其三,破败风险是指古镇在未来可能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大小。从现实情况来看,巴蜀古镇的破败风险来自三个方面,即自然性衰败、功能性衰退和人为性破坏。自然性衰败,表现为自然风化与自然灾害造成的坍塌淹浸以及蚁噬虫蛀所造成凋枯腐朽现象;功能性衰退是指古镇中历史建筑丧失原有功能而空置或失去用途的现象;人为性破坏是指古镇遗产因管理疏失造成的灾患损害或者各种建设行为造成的破坏现象。一般说来,破败风险越大的古镇越应该尽早保护。
其四,实施态势表现为古镇在现实条件下开展保护工作的难易程度。在巴蜀古镇的保护中,实施难易程度又与社会意识、资金筹集、管理水平和区位条件这四个要素直接关联。
其中,社会意识是指古镇官员和民众对古镇保护的认识水平。通常说来,保护意识越强的古镇开展保护的积极主动性越高,保护需要付出的社会成本和阻力越小,因此在这类古镇中开展保护一般较为容易;资金筹集是指古镇获取保护资金的能力。古镇保护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古镇筹集资金的能力越强,越有利于推进实施,因此资金筹集状况越好的古镇越容易开展保护;管理水平是指古镇管理者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越高的古镇越能科学地理解和执行保护,因此在这样的古镇中越容易开展保护;区位条件主要指古镇邻近大、中城市以及交通可达性的情况,一般说来,越邻近大中城市,交通可达性越好的古镇,接受大中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越多,古镇保护获得的外部资助可能性越大,越容易开展保护。
根据以上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选择,并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笔者建构出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序的评估模型。运用这一保护时序模型,笔者将福宝、柳江、罗泉、东溪、宁厂、金刚碑古镇进行保护时序评估。按照AHP层次分析法的工作步骤进行评估,得到了它们的保护时序为:福宝(0.3545)、罗泉(0.2253)、东溪(0.1761)、柳江(0.1709)、宁厂(0.1671)、金刚碑(0.1315)。
2)古镇保护强度决策模型建构
基于对保护强度的理解,古镇保护强度的拟定应该坚持“量力而为、平衡保护”的原则,即保护强度应在遗产的内部保护需求和外部保护能力之间保持平衡,既不超前,也不滞后,根据两者的平衡态势选择最佳的保护强度。结合保护实践,笔者认为与古镇保护强度有关的因素包括遗产价值、遗产规模、破败速度和自我修复能力等四方面的内容。
首先,遗产价值也是保护时序的主要影响因素。由稀缺性所决定,价值越大的古镇保护强度应该也越大。
其次,遗产规模一般是指古镇传统镇区(包括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空间范围大小。
受到复杂的地形地貌影响,巴蜀古镇之间的规模往往差异较大。据统计,按规模大小巴蜀古镇大致可归纳为三类:10hm2以内、10~50hm2之间和50hm2以上。这其中,平原地区古镇规模一般较小,而山地、丘陵地区规模较大。从保护实践来看,受实施成本的限制,规模较大的古镇往往难以实施高强度的保护,因此单就遗产规模来看,规模越大的古镇保护强度一般只能采取较低的保护强度。
其三,破败速度是指古镇在没有日常维护和专业保护介入的情况下,受到损害(自然性衰败、功能性衰退和人为性破坏)的快慢程度。一般说来,古镇破败速度越快,其需要的保护强度应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