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2391100000022

第22章 基于生成发展分析的巴蜀古镇保护导向研究(11)

应该说,经济因素的牵引作用在任何一种聚居类型的格局中都会存在,但对于巴蜀古镇来说,它们对这种牵引作用的响应结果往往就是某些古镇构成格局的全部内容,因此格外值得关注。站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审视,巴蜀古镇“对经济要素的牵引响应性”特征具有以下的保护导向意义:其一,经济活动对古镇构成的影响作用自古有之且不可避免,是维系和推动巴蜀古镇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保护策略的视角来看,“保护”既应维护传统经济活动中有生命力的部分继续存在,同时也要重视和正面回应当代产业经济的牵引作用,在坚持历史文化保护的原则前提下,应当允许现代产业合理地介入巴蜀古镇的保护事业;其二,当代的经济活动有着区别于过去的空间使用要求,从保护技术的视角来看,巴蜀古镇镇区与建筑的内部空间应当允许被合理地改造,以便引进和容纳合理的现代经济活动;其三,从保护制度的角度来看,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能够改变巴蜀古镇单一的产业结构,在保护资金筹集方面能够发挥“自我造血”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保护资金不足的局面。

4.3.3对文化因子的渗透彰显性及其保护导向意义

巴蜀地区的文化构成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特征,这种文化特征的形成是整个地区多次文化变迁与融合的必然结果。从内容构成上来看,巴蜀地区既衍生了早期的巴文化与蜀文化,而后又介入了移民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近代西洋文化、近现代革命文化等文化因子,整个地域的文化构成较为复杂。按照文化社会学理论,这些文化因子会在巴蜀地区积淀形成文化层并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70],而作为人类活动产物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也必然会对文化因子的这种广泛渗透效应有所彰显。

1)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人类聚居的实体存在,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的三个层面必然会以特定形式彰显出多种文化因子的渗透作用来。

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构成来看,由于文化因子在地域内的分布状态和影响程度不同,区内古镇的文化属性及其表征的差异也必然相应地彰显出来。首先,移民文化是对巴蜀古镇区域聚居影响最大的一种文化因子,其中的客家文化是一种内向型的族群文化,它具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特征,对古镇聚居形态具有独特的塑造作用,这与其他移民文化对城镇风貌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川西、川中、川南一带的若干古镇是客民的主要聚居点,这些聚居点的地域分布也大致与当年客家移民的迁徙路径相符合。由于客家文化的封闭性,这些地区的古镇至今还保留着某些客家文化的特征,彰显出客家文化的强大影响力;其次,少数民族文化对古镇区域聚居也有强大的渗透影响力,例如,渝东南和川南的部分地区属于土家族和苗族聚居区,该区域内的大多数古镇也普遍带有这两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貌。

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的镇区构成来看,多元而复杂的文化因子广泛地渗透于镇区的结构形态中,直接促成了巴蜀古镇空间特色的形成。从古镇镇区的总体结构来看,虽然镇区基本传承了中国传统城镇的基本图示结构,但这种结构一方面由于巴蜀远离中原地区,受古代社会礼制文化等级结构的影响相对较小,没有署衙之类的政治单位,空间布局的向心感较弱;另一方面,由于移民地缘文化所产生的会馆建筑和由于宗教信仰文化所形成的宫庙建筑,使得古镇普遍地分布着所谓“九宫十八庙”这样一种公共建筑群体[71]。这些自由而分散的公建对政治、商务、宗教等各方面的介入,使得他们实际上成为镇区聚居活动的核心,最终导致镇区内出现“结构中心”分散的空间局面,这也是巴蜀古镇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最大空间特色。

从古镇物质文化遗产的建筑构成来看,文化因子渗透于巴蜀古镇历史建筑构成的各个层面中,建筑的具体构成也相应地彰显出地域文化的这种巨大影响力。就古镇建筑类型来看,移民文化、宗教文化所对应的会馆建筑、宫庙建筑和祠堂建筑在整个传统镇区建筑构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就建筑空间来看,无论何种形式的建筑,其空间结构和布局在与自然环境取得协调的前提下,总是尽可能地追求传统礼制文化所要求的空间秩序;就建筑形式来看,除了中国传统建筑外,西洋样式建筑、近现代工业建筑在巴蜀古镇中也为数不少;就建筑装饰来看,在各式各样的装饰图案背后,实际上正是彰显了传统文化中对吉祥、幸福、圆满等美好愿望的追求。

2)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其内容本身就源自于历史过程中的文化因子,因此它的构成形式就是对文化渗透效应的彰显。在第二章笔者已经分析过,巴蜀古镇的社会文化语境总体上是由本土文化因子和外来文化因子两支内容所组成,所以古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也基本是对这两类文化因子渗透效应的彰显。

受到历史上外来文化的强力浸染,现今保存下来的巴蜀原生文化极少。唯有在巴蜀东部一些偏远的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古镇中,由于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受到中原文化冲击较小,因此还残存有少量的原生文化因子,包括古巴文化、盐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等相关内容。

由于两者存在着继承与被继承关系,古镇非物质文化的构成形式实质上就是对这些文化因子渗透效应的彰显。例如在大宁河流域里的宁厂古镇和乌江流域的龚滩古镇中的巫医、天文历法知识以及某些歌舞形式显然就是对早期巴巫文化的彰显;而宁厂古镇、罗泉古镇中的各类民间节庆又是对该地古代盐文化的一种彰显形式;渝东南少数民族聚居的龚滩、洪安、后溪等古镇中,流传于今的各种神话传说、民族歌舞与服饰、节庆习俗基本上都还完整地保存着祖先时代的形式,很明显也是对古代少数民族文化的彰显[72]。

相对于弱势的本土文化继承,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对于外来文化的彰显则显得相当的普遍而广泛。秦汉以来,中原文化的全面侵入改变了巴蜀文化结构,也在巴蜀催生出一批具有外来文化特质的非物质文化。从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看,无论是川西、川中一带的古镇仍旧保留的客家方言,还是典型的风水意识,以及各古镇的礼仪习俗,实际上都是继承于中原地区或东、南部地区传入巴蜀的外来文化,与传入地的原始形式差异不大,彰显出历史上外来文化的强大渗透作用。

“巴蜀”在文化概念中是一个复合文化的代名词,外来文化在巴蜀大地上反复浸润,凝练成巴蜀古镇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站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审视,巴蜀古镇“对文化因子的渗透彰显性”特征具有以下的保护导向意义:其一,虽然巴蜀古镇不具有主体性的本土文化,但历史的机缘却使它在对外来文化的不断吸收中塑造了独特鲜活的个性,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巴蜀古镇在当代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正是文化闭塞与没落的结果,因此古镇保护策略一方面应突出对历史上所有文化因子不偏不倚的全面保护,另一方面又必须对现代优秀文化的良性介入持开放态度,通过文化吸纳与彰显促进古镇的复兴与可持续发展;其二,从保护技术的角度来看,古镇中多元文化因子的数量应被纳入古镇价值评估模型作为评估变量,同时应致力于文化因子彰显形式的忠实性保护,不可走样。

4.4小结

本章旨在通过共时研究探索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格局特征,并基于其保护导向意义的分析为古镇遗产保护的理论方法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巴蜀古镇的构成格局是古镇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历史积淀。从形态类别的角度来讲,这种积淀既包括物质性的空间形态叠加,又涉及非物质性的精神形态累积。遗产的构成格局研究,是在当代的时间断面下基于有形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价值判断而进行的内容解析。

巴蜀古镇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区域、镇区和建筑三个层次的内容。从区域的构成格局来看,一定区域内的古镇空间构成表现为“空间非均质分布”与“遗产多意义关联”。从镇区的构成格局来看,古镇镇区是由“多类型环境”所构成的。按照主要特色、选址布局和平面形态被分为不同的类型构成;古镇镇区内的自然环境通常由山体、水系、农田和植被等富有地域特色的四种要素组成,而人工环境的街巷、结点、街区、边沿和标志等五种要素又具有各自的地域构成特色。从建筑的构成格局来看,古镇历史建筑在本质上是一种“地缘性形态”。按照按空间关系、结构形式、功能性质它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建筑平面组合与功能关系、建筑的剖面构成与地形适应则显然是建筑地域化的结果。

巴蜀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五个层次的内容。其一,基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巴蜀古镇理所当然地成为巴蜀口传说和表述的孕育地和富集地,在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中保存了大量完整、翔实的口头传说和表述内容;其二,受到浓厚的乡土艺术氛围的熏陶,古镇必然产生一批能歌善舞的民间艺人,其蕴藏的民间表演艺术也当然特别丰富;其三,遵从“入山愈深,其俗愈厚”这一规律,巴蜀古镇这一位处偏僻、数量众多的特定聚居类型成为保存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等文化内容最为完整和全面的地区;其四,由于地处偏远,仍然有少数古镇中尚遗传着古代延续下来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并保存着运用这些观念指导的生产生活实践成果;其五,基于良好的资源条件,巴蜀古镇的能工巧匠们善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和材料,制造出各种富有地域特色的手工业产品,表现出精湛的手工业技能。

尽管巴蜀古镇的类型表现复杂多样,但它们的构成格局却始终是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经济要素和文化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历史文化遗产对外部影响的反馈表现为相应的构成特征。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古镇的构成格局特征是需要保护的基本内容,具有明显的保护导向意义,可以为当前保护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进而为保护指明目标和方向。

具体到巴蜀古镇,其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经济要素和文化因子对古镇的构成施加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格局在总体上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规限适应性”、“对经济要素的牵引响应性”和“对文化因子的渗透彰显性”这三大特征。首先,在巴蜀地区,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对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强烈的规约与限制作用,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利的外部条件;而经过历史积淀过后的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其构成又展现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良好适应性。其次,巴蜀地区的传统经济形态决定于独特的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这又反过来对历史环境的构成产生了一种牵引作用,而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格局是对这种牵引作用普遍响应的一种结果。最后,巴蜀地区的文化构成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特征,这种文化特征的形成是整个地区多次文化变迁与融合的必然结果。巴蜀地区特有的多元文化因子在区内积淀形成文化层并对当地人民活动产生影响,而作为巴蜀先民活动产物的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也必然会对文化因子的这种广泛渗透效应有所彰显。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的构成格局特征对古镇保护形成了专属性的保护导向,从共时角度确立了古镇保护的具体目标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