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研究
23911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的近30年发展中,探索了自己的城市化道路。同时,在建筑学科的大领域,也不断开拓着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新途径。面对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和世界文化趋同的影响,中国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的理论建设走出了两个明显的发展方向:其一,与国际化接轨的现代理论与实践;另一方面,则是在地域发展环境中促成的地区建筑学和地区城市规划学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在国际上的理论与实践的地位。

在高度发展物质积累的同时,同步发展和延续人类创造和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同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主题的重要内容之一。与经济发展、生命安全、新能源探索、生态平衡等一样的具有重要性,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相比之下,对地区问题的研究,目前则更具有文化延续性、社会迫切性以及技术扶持性的客观要求和期待。对地区历史文化的保护、发掘和延续,则可以用抢救来形容也不过分。

在全球化与地域化发展两极互动的背景中,地处西南地区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既面临着艰难的挑战,又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在西南地区,山地的特殊环境从建筑和城市(镇)形态、生态和文化、安全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确定了问题研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近十多年来,西南地区快速城市(镇)化,国家提出城市和乡村统筹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城市和乡村的建设力度和发展速度都十分惊人。以重庆地区为例,大都市带动农村地区的建设,大型国家项目的切入和基础设施深入山区,使多年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尚能得到被动保护的农村地区,“城市化”的正面和负面作用迅速扩展,显露城乡建设的诸多问题。生态和安全问题、地方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延续问题,应该是十分突出的两个方面。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范畴内运用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适应性保护理论和方法,寻求“标准理论”的地域化,应是探索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途径与目标。基于这样的学术认识,本书作者戴彦在其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中,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的工作,将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学科内容融贯综合,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以问题为导向”①的科学思路,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的技术路线,通过总体策略、技术方法与制度环境的深入研究,试图探索并建构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适应性保护的相关理论;同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我国当代社会发展语境中,不同文化地域中的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本土化理论。

戴彦博士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生长于斯,对巴蜀乡土有着深厚的感情。从本科学习阶段,就在我的带领下涉足了关于四川和重庆地区历史城镇保护的研究课题,逐步培养了专业的兴趣。后来,进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从实例到理论的锻炼成长,延续和深化了这一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学养。在学期间,正处于我国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这一时代背景中走向深化,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观念不断提升的推动,对巴蜀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研究的课题日渐显出它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从2007年以来,在我们山地人居环境学科团队学术研究的整体环境中,戴彦以博士论文的选题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子课题——“西南山地历史文化城镇保护的规划设计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工作。在我和团队的指导下,戴彦同学通过资料收集和查阅,参与团队对古镇和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设计项目的实践,逐步积累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屡次深入到巴山蜀水的边远小镇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论思考,历时两年艰苦的伏案写作,终成论文书稿。

本书是作者戴彦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书着,其内容涉及了当前巴蜀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热点问题和前沿内容,虽未必很成熟,但不少观点和理论探索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反映了他的艰苦劳作与积极思考,是值得赞许的事。

该书的面市,一方面是对他研究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是对他学术道路延续与发展的勉励。希望他能以此为基点,坚持学习与思考,在自己的学术领域里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相信在这一学术方向上,戴彦不断耕耘,确立方向和目标,终有较大成就。

赵万民

2009年10月于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