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关系幸福女人必须远离的10种男人
23908800000016

第16章 自私自恋的男人——无“利”不丈夫(1)

自私就是凡事首先考虑自己,考虑自己永远都多于考虑别人。

尼采很早就说自己是一个太阳,后来有事实否定了他这句言论,但仍有千千万万的男人对此话深信不疑。这种自私自恋的男人凡事都以关心自己的权益为第一优先。和自恋又自私的男人在一起,特别容易有“相爱容易相处难”的挫折感,女人还是少招惹他们为妙,以免爱得徒劳,处得伤心。

1.都是自私惹的祸

对自己的行为敢于负责的男人,一旦犯下了错误,绝不会先行辩解,而是主动向对方道歉。那些本想以“我是真心诚意的”之类的话来进行辩解的男人,反而是告诉对方“我是个不负责任的自私男人”,女人大都会逃之夭夭。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母亲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的力量,但随着文明的发展,当人类社会发展到父系社会的时候,男人就肩负起保护女人和部族利益的使命。

社会进化到今天,这种社会责任意识在男人的血管中仍然流淌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和体谅女性,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保护受难的女性。

男人眼中并不是只有自己,他们的视野很宽广,他们看到身外的许多景象,他们知道自己在该出来的时候要勇敢站出来。

所以,自私的男人最容易遭到别人尤其是女人的鄙视,因为没有社会责任感的男人只能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动物。他们缺少度量,缺少主动性,更看不到自己的神圣地位与使命——只有保护好女人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种族,保护好自己的后代。

有人说,当男人眼中只有自己时,他会遭到大多数人的鄙弃,这话一点不假。

有些男性,一旦与之对谈,便只会说自夸的话。而任意地说一些“自己如何如何”的话,似乎若不说出自己在什么公司上班、开什么车、有什么性情他便过不去似的。即使是当一群人聚在一起谈论银行的事,也会说道:“对了对了,事实上我的叔父是某某银行的分行负责人。”想将当时的话题立即转到与自己有所关联的方面。总之,一定会在话中出现几次“自己”。

这种男性,在心理学上可说是处于“自我膨胀”状态,这是一种自我意识发达,而对他人则看不入眼的状态。这种人将周围的人或物,全看成是自己的从属物或是自我的延伸到而已。这种男性心中满怀信心,很容易将所有事情以自我为中心考虑,因而是个自我中心主义者。

女性之所以会讨厌那些只会说一些“自己”的男性,因为直觉上认为一旦成为这种男性的爱人或妻子,她便不再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而只被看做是“他自己的女人”。

小孩常会说“今天在幼儿园,我……”、“我在回家的路上……”等,很想要别人听听自己的事情,当母亲的也许会默默地而且似乎很高兴地听。但是若是成人男性也这样,就会被周围的人认为是“只看得见自己的事情的任性之人”。

在心理学领域中,“善于倾听”被认为是成为心理医生的第一条件。协商时首先要做的只是“嗯、嗯”地倾听对方的话,反问及建议则要缓行。一旦彻头彻尾地倾听对方的话,便会与对方自然地产生信赖感,如此一来,对方便很容易接受心理医生的建议。

不论谁心中都不会原谅不能接纳自己的人,女性的这种倾向更强,因此对于能够倾听自己说话的人,会有强烈的好感。

比起想要以自夸的话支配女性的男性,那些善于倾听女性谈话的男性,更能很好地表现自己,成为受欢迎的男性。

因此,想要别人了解“自己”的男性,应试着像心理医生一般地“善于倾听”,使劲压抑住自己想说“自己……”、“我……”的心情,努力倾听女性的话。只要留意当自己说了一句话,便要倾听对方说两句话即可。若自己谈了海外旅游的话题,便问对方“你有没有去过外国?”而为她制造说话的机会,也应该不错。

在广告公司上班的丽玲暗恋着一位男同事,他早进公司三年,是她的上级。对于他谨慎的工作态度以及能将许多新点子逐一实现的行动魄力,一开始她是抱着一种尊敬,不久便转为憧憬,进而成为爱恋。

但是自从发生了某件事之后,她的一颗暗恋他的心,便突然凉了半截,他的魅力消失无踪了。一次,由于一些小过失导致本部门工作受损失,上级部门来调查事故原因,而身为责任者的他,却回避了自身的责任,竟将同事及属下的失误一一报告给经理听,对于自己身为领导人而未恪尽善后处理之责,却只字未提。

她知道此事后,以前对他所持有的尊敬及爱意霎时冰冻了起来,并对自己的没眼光感到非常的懊恼。

在男人当中,即使只是小小的失败或过失,也有不少人会像他一样,立刻以“都是他不好”、“因为这样才会……”为自己辩解,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这种男人是最不受女人欢迎的。因为你在为自己辩解的行为中,使人更看清楚你老是逃避棘手问题的态度,是一个只注重自己利益的自私男人。

女性和男性原本存在着的最大差异,便是生育子女的天职,因此在选择作为伴侣的男性时,必须首先确定,此人是否在自己生养子女后,会继续陪伴自己共同完成此项任务。因为男性可以在充分享受性生活后,逃开生育之事,但女人却有怀孕、生产等后顾之忧。使女人怀孕却逃避责任的男人,即使在今天这个所谓“女强人抬头”的时代,仍然是无法信赖的。不论在哪个时代,女性追求的都是一份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

由约翰·利克·葛达尔导演、约翰·保罗·贝尔蒙德主演的电影《任我咆哮》中的主角,平日是个不负责任的纨绔子弟,但对自己喜欢的女人却忠贞不贰。当然这只是银幕上的故事,即使许多女性觉得电影里的男主角很有魅力,却不会投射到现实生活中男性身上。

事实上,不负责任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其自私心在作祟。如果你没有足够大的宽阔胸怀,自私男人并不是很好的选择。

2.“完美主义”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这里说的不是流氓,不是恶棍,而是说的某些善良的男人,某些精益求精、充满魅力的男人,他们是极端的“完美主义”者。因为他们的完美,所以他们公然作恶极端辩解的杀伤力并不大,但他们的躲闪和自私却足以颠覆一个女人的一生。

不知你有没有看过《芳芳》,很多人都看过,我们都记得芳芳和她那个要命的男朋友。那个莫名其妙的男人明明不可救药地爱着芳芳,却总是故作姿态地若即若离。离开人家,然后又一边偷偷租下隔壁房间偷窥别人。

苏菲主演过很多奇怪的片子,像所有的法国人一样,这个看上去充满感性的女郎喜欢在电影里阐释概念,在《芳芳》里,我们看到的概念是:近乡情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近乡情怯。

是的,一个完美主义者总是近乡情怯的。当他向往的一桩美好事物临近时,他的标准反应是:逃离。一个完美主义者凡事不敢靠得太近——他害怕看到事情的真相,因为真相总是不完美的。一个完美主义者的人体界线是1米,一个人只要三天内和他保持1米以内的距离,他就会竖起风衣的领子,一只脚呈弓步——随时准备逃。他就这样逃离父母,逃离朋友,逃离情人,逃离工作,逃离宠物,逃离一切试图接近他的东西。

有一个女孩不幸爱上了这样一个完美主义者。她生活得混乱不堪、迷迷瞪瞪,常常来找朋友诉苦。她和他“走得很近”,一个星期见一两次面(多见了几次他就失踪掉),从不让我的好朋友去找他,也不把她介绍给他的朋友,给他电话打多了他会相当不耐烦,以致她觉得自己很贱。他躲闪,他说谎,他隔一阵子冷淡你一下。她退一步,他进一步,她进一步,他退两步。但你还不能说他不爱她,而且他是个正派人而且很认真。

最糟糕的是他对他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女人都如此,这个女孩绝没有超生的可能。

朋友帮不上她的忙。对于这样一个连一条小鱼喂了几天都会觉得自己空间被侵占的男人来说,别人还能说些什么呢?

维多利亚时代的审美观是无法想象一个淑女也会上厕所的。同样,一个完美主义的男人也无法容忍女人打嗝。这是完美主义者的另一层恐怖。你绝对不会充满安全感地躺在他的怀抱,因为你会紧张,你会焦虑自己身上有没有怪味。你不敢想象甜蜜一夜后的那个早晨他会用什么样的目光打量你浮肿的面孔——多半不是温情,而是厌恶、冷笑,那阴毒的目光足以让你无地自容。

一个完美主义的男人摧毁女人的自信。他们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约束对方。

他们不会爱上别人。事实上,一个总是在逃跑的人心灵深处是有问题的,他在骄傲的同时,蔑视别人。完美主义只是他们的借口。他们是一群自私的人,他们不愿别人介入他们的生活,改变他们的生活,他喜欢独有的空间。需要时沾一下性和爱,但亲密关系对他们来说永远只是负担。

一个完美主义的逃避者其实和自私没有本质差别。他身上,肯定有一种类似不能识字的缺陷;或者,他自认为有这种缺陷。这是我对他们的认定。

当然对于领教过他们的女人,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是极好的教材,他们让坚强而有幸逃过他们一劫的女人快速长大。

当你长大,你会明白,一个完美主义者非常乏味。聪明的女人会远离他们,让他们自己爱上自己。

3.男人的自“私”,女人的“心”怕

自私的男人面对结束感情会有同一个借口:我爱,但我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去接受;我恨,是因为你给了我放弃你的理由。因为他的自私,随随便便就毁了一个女人对爱的憧憬。

因为性情不合,或是没有共同语言而离开一个女人,在现代社会已是司空见惯、无可厚非。人们已经不会责怪男人的无情,因为感情的事情勉强不得。但是,如果一个男人明明知道自己早晚会离开这个女人,却还是听任这个女人没完没了地为他付出,享受到极致之后,便甩甩袖子,一走了之。这样的男人可说是无情无义,不仅可鄙而且可恨。

20世纪80年代,当大家还是穷学生的时候,玲已经是能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进入美国著名大学的研究室,每年拿着一两万美元年薪,另加住房补贴的“有产阶级”。

此时,玲的身边有着许多追求者,枫是其中追得最紧的一位。

玲在国内时就谈过男朋友,然而,身为研究院院长的父亲听说女儿上学期间谈恋爱,怕女儿不安心学习,就通过系里辅导员,把这两个年轻人拆散了。不得已,玲选择了出国。她准备先做访问学者,然后再办理留学手续。而枫在追求玲时,表现得极度浪漫痴情——每个周末都送来玫瑰花,专门给玲做饭,或者带她去饭店吃……总之,作为一个穷留学生来说,枫做到了极致。

玲被感动,但是非常犹豫,因为父母希望玲早点拿下学位,快点回国工作。玲的父母都是早期留美的学生,20世纪50年代回国参加祖国建设。虽然他们常出国访问,但是,没有丝毫居留美国的愿望。当玲对家人讲到枫时,玲的母亲从直觉上出发,觉得这么会来事儿的枫很滑头,有点靠不住。但因为没有见过面,不好干预太多。

玲终于收到了纽约大学医学院发来的录取通知书,而且还有奖学金,尽管微薄,读书是够了。然而,如果玲到纽约读书,无论从经济上,还是两人的关系上,对于枫,都不是好消息。这时,枫提出了结婚,而且希望玲继续做她的访问学者,并承诺等他毕业赚了钱,会供玲继续读书,或者做她自己想做的事情。玲被说服了。为了枫的前程,她放弃了纽约大学的学习机会,没有与父母商量,就与枫办了结婚手续。

婚后,他们很快就生了孩子。此后多少年下来,玲始终无怨无悔地为枫付出。枫的弟弟来留学,学费由玲来出;枫的家人在国内买房,玲也得拿钱;来美国这么多年,玲从未买过什么样的衣服;孩子也是托人送回国,由玲的母亲带大的。一年又一年一晃而过,玲与医学院的距离越来越远。

枫毕业后,在西海岸找到了一份工作,于是他们搬迁至加州。就在玲以为终于可以喘口气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又怀孕了,只好凑合着找了一份工资很低的工作。儿子一出生,枫就说不喜欢给别人打工,要去创业。这一来,资金又开始紧张,玲在美国读书的愿望又一次落了空。后来枫在美国创业一败涂地,又提出要回中国创业。

回到中国,事业还没有眉目,枫就已经与另-个女人发生了关系。不久,他向玲提出离婚,理由是:妻子不图上进,来美国数年,一事无成,这导致两人没有任何共同语言。虽然玲一万个不同意,但在美国,在他们居住的州,夫妻分居十几个月后,如果双方没有争议,可以自动离婚。枫一个人留守国内,其实是为了延长分居的时间,为离婚制造借口。终于,在玲34岁的时候,他们正式离婚了。

这些年来,枫的工资几乎没有拿回家,理由是创业需要应酬,需要投资。实际上这些钱中,不少都用在了别的女人身上。枫宁可在外面花天酒地一掷千金,也不愿把这笔钱寄给玲的父母——为看护他们的子女费尽心血的两位老人。他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他的情妇身上,却不会花一个小时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出去走一走……

在人们的观念中,留学生可谓是天之骄子,上天的宠儿。但从玲的遭遇看到,玲过得并不好。玲的大女儿12岁,按照美国法律,她可以独立与弟弟放学在家。此时,玲才能抽身去附近的美国大学拼个学位下来。这么聪明、善良、贤淑的她,来美国10多年,车子和房子都没有搞定,还独自带着两个上小学的孩子,不仅生活水准退到了几十年前,而且走得更累、更艰难。

虽然遇到枫这样的男人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遇到,女人的结局将不堪设想!饱经了生活压力与磨难之后,玲也许变得不再温柔,不再美丽,不再青春。但是想一想,二十几岁到三十几岁,她完全按照一个男人的旨意,付出,再付出,等待,再等待……最终却落了个惨淡收场。她的心被磨碎,血泪斑斑。有些男人虽然无情,但是至少懂得负责任,枫这类男人,则是既无情又自私,毫无责任感,真是败类。

4.男人自私是女人幸福的毒药

男人如药。

宽容的男人是速效救心丸,拯救你沉沦的人生;

乏味的男人是安眠药,让人情绪倦怠,昏昏欲睡;

自私的男人是毒药,令人沉迷。明知有害,却还是心甘情愿服毒,直至肝肠寸断。

这里的毒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洛因之类的毒品,但这种男人能以其独有的冷漠摄走女人的心魄,让女人“中毒”而没有解药。

他表情冷漠,尤其在热闹的场合,他极愿扮演这种与众不同的角色。似乎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这种人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不开口则罢,开口则简短有力。

他会给你一个很难忘的开始,这是他的拿手好戏。但有始无终,他的热情在那个“开始”已经耗尽,所以女人大部分的付出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东流水。

他从不主动。他知道你等不及的时候必会主动找他。他始终占据着被追求的位置,你也就毫无风度可言,而这恰恰给了他扮酷的舞台。于是你更加被其吸引或者说陷入,他也就水涨船高,更加游刃有余地和你玩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