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民(一)
我想先说说德国人民。这一章也许会有些冗长,但绝对是有必要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常问:位于欧洲文明的中心,诞生过康德、黑格尔、歌德、席勒、贝多芬、马克思、爱冈斯坦等天才巨匠的一个伟大民族,怎么会冒出以希特勒为代表的纳粹这么个毒焰四喷的怪物?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成为战败国,次年被迫签署了割地赔款的《凡尔赛条约》。条款非常苛刻,作为德国的宿敌——战胜一方的法国,大抵是要趁此将德国变成一个农业国。除了赔款,德国的工业重镇鲁尔区被法国控制,大量的钢铁和优质硬煤被法国人拖走,阿尔萨斯和洛林也被法国收回。德国当时所承受的屈辱,大约不在甲午战争后的中国之下。受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影响,在德国西部巴伐利亚州的慕尼黑,成立了一个寿命短暂的慕尼黑苏维埃共和国。这场革命是德国共产党发动的,其最高领导人是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人。这些共产党领导人后来都被杀害,革命遭到镇压,革命“果实”也被“资产阶级性质”的社民党人,也就是后来的魏玛共和围所“窃取”。但德国人仍把账全算在共产党人身上,当时的德国人特别是军人,都非常气愤,他们认为战败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共产党在后方罢工、革命,向前方捅了一刀。
1919年,纳粹党(即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在慕尼黑成立。自一成立起,纳粹党的宣传机器便有了犹太主义就是共产主义一说,它的理由是:马克思是犹太人,李卜克内西、卢森堡是犹太人。从来就是俄国人口中绝对少数的犹太人,竞在俄国苏维埃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中占到了75%。纳粹党极力散布犹太人要夺权、要夺取全世界,有一个全球性的针对德国的犹太阴谋。
1923年11月8日,希特勒在慕尼黑的一家啤酒馆里拘押了巴伐利亚州政府的主要领导人,随后他和希姆莱、岁姆及后者的一帮追随者跳上卡车,挥动着老德意志帝国的旗帜,向巴伐利亚的驻军司令部进发,他们占领了整座大楼,设立路障。他们打算一旦州政府垮台了,即组织更多的队伍向柏林进军,推翻签署了《凡尔赛条约》的魏玛共和国政府。然而,这场后来被称作“啤酒馆暴动”、使希特勒一举成名的政变,很快就被镇压下去,希特勒、岁姆被拘禁,希姆莱等人被解除武装,遣送回乡。但希特勒在服刑8个月又20天以后,走出兰德斯堡监狱,他在狱中写下了《我的奋斗》。
此后几年,在工业化已经较发达的德国,在一些青年们圈子里,开始厌倦被巨大的、冷冰冰的机器几乎完全覆盖了的城市,他们愿意回归自然——在野外升起小帐篷,点燃篝火。围坐篝火周围,弹吉他、唱歌、跳舞……纳粹党人渐渐发现这一回归自然的价值的愿望是可以利用的,即由这些青年圈子转型到当时纳粹党的外围组织——褐衫队并不特别困难,不过加上一些让青年们怀想老德意志帝国伟大的太阳祭奠及相关的活动,让青年们更多、更自觉地喊出“德国觉醒”的口号,而为了实现这一神圣目标,暴力则是政治不可避免的一部分。青年们开始相信了,越来越多的人乐意加入褐衫队。这个准军事组织每周五、周六都上街游行或举行集会。除了工作外,青年们几乎一切时间都属于褐衫队。
尽管如此,这时希特勒还无法靠选举上台,1928年纳粹党只获得2.6%的选票。很多德国人仍不喜欢他——他的一小撮胡子像一块剪得方正的黑色膏药贴在上唇,看起来十分可笑。声音也尖尖的,如老鼠牙在墙壁上钻洞,又常常大喊大叫,歇斯底里,显得有几分诡异。至于存在一个全球性的犹太阴谋,亦让德国人民觉得离他们还很遥远。一句话,虽然利用了青年,但直到1930年时为止,纳粹党在德国的政坛上,还只是个小政党。
进入上世纪30年代后,美国华尔街股市的崩盘,所谓着名的“黑色星期一”,造成了全球经济不景气。世界农产品价格下跌,使得乡间日益贫穷。1923-1924年期间,为偿还《凡尔赛条约》中规定的战败国赔款,德国向美国借了巨额外债,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此时开始要求偿还。德国成了当时世界上经济最萧条的国家。1931年,全德有50000个公司破产,5家大银行倒闭,失业人口高达550万人。那时,每个星期五,失业人口都在失业救济局的门口排队,每人可以领到5马克。其他的日子,许多人没有钱买食物,人们在大街上云一样晃来晃去,口袋里放着午餐时用的汤勺,期望走到哪里,有好心人答应用粮票换一餐饭……当中产阶级也感觉有些力不可支了,纳粹党的选票开始增加,他们还是提出同样的口号:《凡尔赛条约》是罪行!要剥夺犹太人的德国公民权!要废除马克思主义!德国必须重生!他们的口号没有改变,只是更多的德国人现在听起来感到悦耳。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德国东普鲁士的一个偏僻小镇——尼登堡,1928年时纳粹党人只得到2.30-/0的选票,1930年时竞达到了25.8%。但希特勒没有到过这个小镇,小镇上也没有纳粹党的基层组织。
德国是“一战”后开始实行民主制度的。在1931年德国许多城市的大街上,常常能够看到观点相互对峙的两拨游行队伍。共产党人的队伍里,红旗飘飘,簇拥着马克思、列宁的画像,人们唱着一支名为《红色的前线》的歌曲:“我们敲起了战鼓/我们要狠狠地踢我们的敌人/我们要投掷炸弹/我们要破坏中产阶级/我们要打击法西斯主义/在地平线上无产阶级要抬起头……”
褐衫队也乘坐在快速行驶的卡车上,他们举纳粹党旗,挥有臂行纳粹礼,高声唱道:“我们游行穿过城市/我们为希特勒而战/我们要粉碎红色的前线/褐衫队走在大路上……”
德国人民(二)
1932年,希特勒参加竞选德国总统。纳粹党从汉莎航空公司包租了一架三引擎飞机,希特勒得以在7天内飞了20个城市。在高失业造成的举国贫穷与绝望中,希特勒如一位强人出现了,他到处说:“只要加入我们,希特勒演讲结束后我们就会解救你们!”随之,到处都有给他献花、要求他签名留念的男男女女。他的演说总是在经久不息的雷动般的掌声中结束:
一个新德国就在我们眼前,就在我似心中,就在我们身后!
于7月间举衍的总统选举,希特勒得了1100万张选票,兴登堡得了1800万张,但选举结果表明,纳粹党已成了德国第一大党,占有了总数37%的选票。现在只有一个人可能阻挡希特勒的脚步,这就是兴登堡总统。当兴登堡8月13日接见希特勒时,希特勒咄咄逼人地要求出任总理。兴登堡当场要助手写下他反对的理由:他不能将国家政权交给一个这样的党,他们不代表大多数选民,且排斥异己,种族歧视,没有包容心,缺乏纪律,多采用暴力。
仅仅十年时间,希特勒就从个无家可归的浪人变成了德国的最高领导者不同的压力团体开始游说兴登堡。一些企业家,包括德国银行总裁写信给他,开门见山就说必须让希特勒当总理。考虑到1930-1933年德国的情势,失业的穷人不是加入共产党,就是加入褐衫队。他们认为还是加入褐衫队好,国家社会主义是有一些缺点的好主义,是有一些好处的邪恶。军队的高级将领们也表示,在国家发生内乱时不是以既控制纳粹党与共产党,又同时保护边界……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出任总理。纳粹党人当晚在柏林举行了盛大的火把游行。
有些沮丧的共产党人很快地安慰自己,让这个家伙上台也没有关系,不要多久,德国人民就会发现他不行,而必须由我们上台。一些德国人则抱着善良的期待,以为在一个民主的政体里,可以通过国会去控制希特勒。看见一些褐衫队员找了犹太女友,一堂德籍犹太人以为事情不会像过去纳粹党人在台下喊得那样糟糕……只有一个兴登堡在“一战”时期的亲密同僚陆登多将军写信给他指出:“我现在严肃地向你预言,这个邪恶的人,必将领着德国坠入深淋……”1933年时,许多德国人认为这是自己祖国开始崛起的神奇时刻,他们充满了热情。
共产党人失算了——有一些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被关进集中营,但此时的集中营还不是日后的屠杀营,多数人一年后就放了。
希特勒成为总理的12周后,犹太人的地位开始改变。隆姆领导的褐衫队发动的一场场“街头革命”,袭击了所有犹太人的商店、企业。
更严重的事发生在纽伦堡,犹太人被带去运动场上,被迫去吃草,用牙齿去剪草。褐衫队又焚毁一切当局认为有害的书籍,特别是犹太人写的书。他们把“一战”中德国战败,说成是因为犹太人“釜底抽薪”、“吃里爬外”。面对国内日益弥漫起血腥味的社会生活,大多数德国人以为,这只是脸上有块刀疤、一看便有几分匪气的隆姆的褐衫队的胡作非为,而希特勒并不知情;或者认为,既然是一场革命就不会那样温文尔雅,震撼了欧洲的法国大革命中,政敌与贵族们被关进监牢的日子也不会好过……褐衫队本想加入正规军,其粗暴行径却使军队大多数官兵都耻于与其为伍。到了1934年,一直欣赏褐衫队革命激情的希特勒,已感到请神容易送神难。此时,恰好党卫军领袖希姆莱因其在纳粹党内的党卫军党卫军头盔上的左右徽饰地位比隆姆低,正在秘密计划搞掉隆姆。他捏造了一份隆姆企图叛变的材料,希特勒相信了,隆姆随即在度假地被逮捕,两天后遭处决。
军方以为希特勒此举是排除干扰,正本清源。褐衫队被整顿后,希特勒青年团得到了强化,与前者比起来,后者的文化层次较高,许多成员是大学生,对文化、艺术和文学有很浓的兴趣,与此同时,又能背诵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准备一生都按照元首的意志行事。到了1935年9月,全德已有190万男青年和126万女青年成为了希特勒青年团团员。
还让军方心存感激的是,希特勒上台后决心扩军,他要平反《凡尔赛条约》的不正义,该条约限制德国不能拥有超过10万人的军队。他大幅度提高军事预算,以至于军队的高级将领们一开始不知道怎样去花掉这笔钱。又逢兴登堡突然去世,希特勒不但是总理,还一下成了国家元首,于是,军队决定向希特勒效忠,从上至下举行了宣誓活动。誓词是:以神明的名义,向德意志帝国与德意志人民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效忠,这是我们神圣的誓言。
本是国家的军队一下变成了纳粹党的军队。扩军需要更多的飞机、大炮、坦克。举国大修高速公路和显示新德意志帝国气派的各种宏伟建筑。希特勒还掘调发展“人民车”、“停车场”、“白由贸易中心”、“公同”与“绿化区”的建设,全国实现了充分就业。现在全体国民都在赚钱,能吃饱肚子。而且,人民健康水平提高了一大步,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工人们被组织去听音乐会,上剧院,看电影,参观展览,并提供津贴参加成人班学习。希特勒青年团号召男女青年不分阶级必须为人民为祖国劳动服务一段时间,在工厂或田野里常挂的口号是:“人民高于一切,你却微不是道。”希特勒对德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这样评价:“德国是靠德国人民的爱前进的。”其实,这只能说是德国经济问题短期的解决方案,扩军和这些建设都是靠各种贷款以及通货膨胀支出经费的,但一开始德国人民不了解这些,通胀的压力要几年后才能展现。
德国人民(三)
1936年,希特勒命令军队进入《凡尔赛条约》禁止进入的莱茵区。国际社会对此默认了,人民认为这使自己的国家再次拥有了尊严。经济比过去景气了,街上的秩序也好转了许多。同时,纳粹党还举办了很多激励人心的大型活动,如在慕尼黑举行的类似狂欢节的“亚马逊之夜”,只有雅利安血统纯正者才能参加。在漫天绚丽的焰火和强烈的探照灯光下,站在车上、骑在马上,做出各种华美造型的女人们都半裸着身体,恍若银箔打造的高挑身材和曼妙如音乐的曲线,仿佛来自于上帝的灵感与创造,在场的德国人无不感到喜悦与自豪……
然而,就在“亚马逊之夜”举行的慕尼黑市,纳粹党人破坏了德国最大的犹太教堂,使之成为一片停车场。1935年颁布的组伦堡法律又禁止犹太人与德国人结婚,而且宣布犹太人不是德国人。此外,还有其他对犹太人的种种歧视:禁止去公共花同和游泳池游玩,禁止乘坐有轨电车和城市轻轨列车,不得使用公用电话或通过邮政寄信等等。上世纪30年代,有成千上万犹太人匆匆逃离德国,留下来的便受到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监视。
情况恶化如此,但在许多德国人看来,是犹太人该遭报应的时候了。
欧洲排犹主义历来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信仰基督教的人都知道是犹大出卖了耶稣,传说犹太人是犹大的子孙,所以犹太人在“二战”前一直被许多信教的人(这里包括新教和旧教)视为异类。其次,由于欧洲人排斥犹太人,在很长时间里地主阶级是上层,犹太人并没有土地,只能经商,从事金融业、服务业或者投身艺术,很少从事别的职业。他们善于理财,积累财富很快,J出现了不少有钱放高利贷的职业债主,例如夏洛克——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的主人公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十七、十八世纪一些欧洲文豪写的小说里,也常常把一些奸商写成是犹太人,这亦造成其他族群许多人对于犹太人的敌视。此外,当时的犹太人散布于世界各地,普遍单独成群而不能和当地社会融合,最得比较特立独行,不为当地族群所了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矛盾冲突在欧洲历史上就爆发过多次,基于“一战”后的现状,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规模迫害,只是历来排犹主义最集中的一次体现,借此实现了最成功的一次国内矛盾的转移。
纳粹党散发的大量统计数字告诉国民——仅在柏林的近4900名律师中,就有3/4是犹太人。除了一个城市以外,在全德,每家戏院的老板或是导演都是犹太人……纳粹党的宣传材料中,从来没有说明上千年来犹太人被禁止从事一些行业,而这正是他们会集中到某些行业里的原因。这却已经使许多德国人忿忿不平了,他们开始由衷地在公开场合高喊口号:“必须打败犹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