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谈农民养生
23887000000032

第32章 家庭妇女的养生保健重点

家庭妇女的身体健康标准

健康的家庭妇女的标准

1.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臀的位置协调。

2.眼睛明亮,反应敏锐,能及时的观察和了解家人和孩子的状态。

3.头发光泽、柔顺、无头屑和污垢。

4.肌肤健康、富有弹性,不好得病。

5.身体内没有严重的妇科疾病,生育能力良好。

6.没有不良的社会习惯,不赌博,不吸毒,不参与社会犯罪活动。

7.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压力,不过分地紧张。

8.在与周围邻居和自己的亲戚的关系和处事上,态度乐观,积极,勇于承担家庭的责任。

9.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生活环境和变化。

10.善于自己掌握休息的时间,有良好的睡眠。

妇女更年期提前

女性更年期一般发生在45岁~55岁之间,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绝经或几个月才来一次月经,而且月经量通常很少。除此之外,少数的更年期的妇女还会容易疲劳,遇事容易激动和头晕、耳鸣等症状。下述原因可能会导致妇女的卵巢功能过早衰退,而使更年期提前:

1.长期口服或外用雌激素类避孕药物。

2.长期营养不良,患有贫血和过于消瘦。

3.长期精神抑郁。

4.长期的工作压力和劳累过度。

5.长期没有性生活。

要防止更年期提前,就必须针对以上几方面的原因,做到几种方法交替使用,并尽量采用放置节育环或戴避孕套等措施。注意合理的营养,适量的吃一些含动物脂肪的食物。经常保持心情愉快、乐观、开朗。平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紧张、劳累过度。

妇女的营养需求

妇女在更年期会有一些不舒服的症状,这时候需要自己适当的调节,更需要家人的关心和呵护。更年期的妇女要多吃一些蔬菜,特别是豆类,这些食品对缓解更年期的不适症状具有很好的作用。此外,还要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喝些牛奶、酸奶,以补充大量流失的钙质。适当进行一些运动对缓解更年期的不适症状也很有益处。

更年期的饮食特点

女性到了更年期,各方面的需求与青年时期有所差异。为了适应年龄的改变,吃东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少吃高脂肪和含糖的食品,更年期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活动的减少容易使人发胖。因此,要控制脂肪类和含糖类的食物。要选些食物油如菜籽油、葵花籽油、豆腐干等含有植物蛋白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

2.限制食量,增加钙、铁的吸收。由于更年期的女性易发生骨质疏松和骨折,身高变矮,甚至弯腰驼背,因此要多吃含钙高的食品,如牛奶、钙片、海产品、虾皮、海带、豆芽、骨头汤、芝麻酱等。

3.多吃豆芽、萝卜、芋头、海藻、土豆、黄瓜、青椒等食物,助于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的力量。

孕妇饮食的要求

1.营养要全面

在妊娠期间要注意纠正挑食、偏食的毛病。孕妇所吃的食物品种要丰富多样,以满足孕妇及胎儿的需要。

2.要少吃多餐,勿暴饮暴食

在妊娠期既要注意摄入充分的营养,又要注意饮食有节,无论餐桌上摆的是美味佳肴,还是粗茶淡饭,最好只吃七八成饱。如果遇到好饭菜便吃十二分饱,会使消化系统的突然增加,轻则造成消化不良、胃炎、肠炎,重则引起急性胰腺炎等。

另外,如有条件孕妇在妊娠期最好由三餐改五餐,少吃多餐,有利于消化吸收,还会减少体内脂肪积聚,防止发胖。

3.避免过度的饥渴

孕妇要注意按时、有规律的进餐,就是在饥渴难耐的时候,也要缓缓的进食,尽可能吃软食,一次也不要吃饱,喝得过多。

4.晚饭要少吃,进餐的时间不要过晚

许多家庭只有晚上全家人才能聚在一起,因此晚餐要准备得比较丰盛,时间也拖得比较晚。全家人边吃边谈,难免吃得过饱,而且时间拉得长。这样会给孕妇的胃肠道加重负担,也不利于睡眠。孕妇的早餐和午餐应充分丰盛些,晚餐以稀、软、清淡为好。

孕产期的保健重点

孕妇不要吃油条

人们每天从食物中摄入的铝元素有大部分经消化道随粪便排出,只有小部分在人体内蓄积。铝可抑制身体对磷的吸收,干扰体内正常的钙、磷代谢,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而油条作为早点,既方便又可口,是许多孕妇常吃的食物,但油条在制作的过程中通常加入了一定量的明矾,明矾是一种含铝的无机物,它可以通过胎盘入胎儿的大脑,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增加孩子患先天性痴呆的危险。

另外,常吃油条还会增加孕妇患骨质疏松的危险,因此孕妇不宜吃油条。

孕妇要多吃红糖

产妇服用红糖是我国民间的习俗之一,这种习俗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红糖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一些矿物质,尤其碳水化合物、钙、铁的含量较多。对于产妇来说,红糖是一种补血佳品。红糖中所含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2、尼克酸以及锌、锰、铬,钙、铜等成分,有助于孕妇在产后营养、能量和铁质的补充,可防止产妇发生产后贫血,还可以有助于减轻产后疲血所致的腹痛,促进恶露排出和子宫复原等作用。

红糖虽好但也不能多吃,饮用红糖水的时间也不要过长。因为红糖水有一定的活血作用会使恶露增多,造成失血不止。

产后不要吃炖老母鸡

很多的产妇在产后尽管营养很好,但是奶水仍然达不到喂养婴儿的要求。造成产后奶水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后吃了炖老母鸡。

这是因为产妇在分娩后,血液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浓度大大降低,这时催乳素才会充分发挥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而母鸡的卵巢和蛋衣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产妇产后食用炖老母鸡,就会使血液中的雌激素浓度增加,催乳素的效能作用减弱,从而导致乳汁分泌不足,甚至出现回奶现象。

产后不要吃味精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它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过量的谷氨酸钠对婴儿,尤其是12周以内婴儿的发育有严重的影响,因为它能与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的结合而导致婴儿缺锌。锌是人体许多重要酶的组成成分,对胎儿、婴儿的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婴儿缺锌还可引起生长、发育停滞,身材矮小,智力减退。所以,产妇在产后的一段时期内不要吃味精,以免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

月经期的保健重点

月经的原因和危险性

月经是女性发育成熟后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受激素的影响而出现的周期性变化和出血现象。在正常情况下,妇女每隔28天左右来一次月经。有的女性20多天或40天来一次,但只要月经规律,都属正常的范围。每次来月经的时间为3~5天,短的为2天,长的可达7天。

每次行经时称为“月经期”,两次月经相隔的时间叫月经周期。正常月经的颜色是暗红色,比一般的血液要稠一些,其中包括血液、脱落的子宫内膜和阴道上皮等。虽然月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是月经期人体的抵抗力会降低,容易感染其他疾病。

1.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后会出现创伤,而月经血本身就是病菌生长的营养物质,所以如不注意卫生,很容易造成生殖器官的炎症。

2.过重的体力劳动、寒冷的刺激或情绪的波动都可能导致月经的周期紊乱、闭经或月经量过多、过少等情况,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生育。

月经期的防护重点

做好月经期的卫生保健对妇女的健康十分重要。月经期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1.月经期可以照常工作,但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或是剧烈的运动,如搬运重物等,避免接触农药和有毒的药物。

2.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腹背部、下半身和脚部。月经期不能坐卧湿地或用冷水洗脚,否则突然受到寒冷的刺激,会使子宫和盆腔血管收缩,可能导致月经停止、经血过多和痛经。

3.保持心情的舒畅,避免精神上的刺激和情绪波动。月经期出现的下腹坠胀、腰酸、乳房胀痛、轻度腹泻、疲倦嗜睡、情绪不稳定、易怒或忧郁等现象均为正常的生理反应,不必过分的紧张。

4.已婚妇女月经期间不能发生性行为,以免引起生殖器官的炎症。

5.注意个人卫生,不要吃生冷、辛辣的食物,禁止饮酒,要多喝开水,保证充足的睡眠。

流产期的保健重点

流产后的注意事项

1.流产后要注意休息

人工流产手后应卧床休息2~3天的时间,然后再下床活动,再逐渐增加活动的时间。在人流后半个月内不要从事重体力的劳动和接触冷水的劳动,避免受寒。

2.注意增加营养,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受损器官的早日修复

流产后,应多吃些鱼类、肉类、蛋类、豆制品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和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以加快身体的康复。

3.保持外阴清洁,严禁性生活

流产后子宫口还没有完全的闭合,子宫内膜也需要有一个修复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要特别注意保持外阴部的清洁卫生,所用的卫生巾等用品和内裤要勤洗勤换,半个月内不要坐浴,以免水进入阴道而引起感染。流产后若过性生活,容易造成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还可继发不孕。

4.观察出血情况

流产后会伴有下腹痛、发热、白带异常等症状的发生时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复查诊治。

5.坚持避孕

流产后卵巢和子宫的功能会逐渐的恢复,卵巢按期排卵,如果不坚持做好避孕事项,很快又会怀孕。因此流产后应选择可靠的避孕措施,生活中应坚持以避孕为主,不能把流产,特别是人工流产作为避孕节育的措施。

流产后的补养

妇女在流产后应重视饮食的补养,这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流产对身体有一定的损伤,丢失一定量的血,再加上流产的过程中心理上承受的压力和肉体上的痛苦,使流产后的身体比较虚弱,有的人还会有贫血倾向。因此,适当的进行补养是完全必要的,而补养的程度、持续的时间,应视流产者的体质、失血的多少全面衡量而定:

1.要保证优质的蛋白质、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尤其是应补充足够的铁质,以预防贫血的发生。

2.在食物的选择上既要讲究营养,又要容易消化和吸收。可吃鲜鱼、嫩鸡、鸡蛋、动物肝、动物血、瘦肉、大豆制品、乳类、大枣、莲子、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3.不吃或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如萝卜、山楂、苦瓜、橘子等有活血、寒凉性的食物,应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

4.补养的时间以半个月为好,平时身体虚弱、体质差、失血多的妇女可酌情、适当的延长补养的时间。

人工流产后的饮食重点

人工流产后仍然必须对各种食物在数量上、质量上以及相互搭配上作出合理的安排,以满足机体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和纤维素的需要。为了促进人工流产后的康复,饮食调整应注重以下几点:

1.蛋白质是抗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摄入不足,会出现机体的抵抗力降低。人工流产之后的半个月内,蛋白质的摄入量每公斤体重应补给1.5克~2克,每天约100克~150克。可以多吃些鸡肉、瘦猪肉、蛋类、奶类和豆类等。

2.人工流产手术后,由于身体较虚弱,常易出汗。因此补充水分应少量多次,减少水分的蒸发量,汗液中排出水溶性维生素较多,尤其是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因此,应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3.在正常饮食的基础上,适当的限制脂肪。手术后一星期内脂肪量控制在每天80克左右。行经紊乱者,不要吃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酒、醋、胡椒、姜等,这类食品能刺激性器官内充血,增加月经量,也不要吃螃蟹、田螺、河蚌等寒性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