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一直以厌恶和不安的心情关注着他的盟友在北非的一举一动,面对眼前的不利形势,他终于决定派出自己最信任的将军去收拾残局。隆美尔的到来,使北非的形势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在逆转。隆美尔的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必须迅速实现欲望的“闪电战”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他和他的“非洲军团”取得了节节胜利。在他来到北非沙漠后的第15周,德国人就已重新夺回哈尔法牙关,高傲地站在了通往埃及心脏地带的门户上。
一、隆美尔的传奇经历
茫茫无际的北非大漠显然是不太喜欢外人光顾的,尽管他们本身可能充满着无限的热情。漫漫黄沙中隐隐地散发出股股的热浪,简直可以让人窒息。在沙漠的边缘,一群群意大利人带着满脸的疲惫、恐惧和对失败的无奈,朝着的黎波里的方向毫无秩序地撤退。士兵们一个个身穿破烂不堪的军服,瞪着惊魂未定的双眼。稍有职业素养的军人都可以看出,已经没有什么人能够让这支军队重新振作起来,去投入新的战斗了。
这是1941年2月12日的中午。
就在这支溃败的意大利军队上空,油光闪亮的德国“容克”式轰炸机像一只鲨鱼从地中海的那边飞过来,盘旋一圈后降落在的黎波里以南24公里处的贝尼托堡机场。待这架双引擎轰炸机停稳后,舱门立即开启,走下来一位矮个子的德国军官,从他肩章上那耀眼的两颗星可以看出,他是德国军队的一名陆军中将。
这是一位标准的军人,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位美男子。他有着健壮挺拔的身躯,轮廓分明的脸庞,宽阔匀称的额头,还有着挺直的鼻梁和突起的颧骨,小巧的嘴巴上有两片绷紧的嘴唇和一副带有轻蔑之意的下巴,从鼻孔到嘴角有几根严厉的线条,然而,当这些线条舒展开的时候,却显示出了一种近乎狡诈的东西。在那双碧蓝的眼睛里还含有一种清醒、敏锐、善于判断并能看穿一切的气质。
他就是埃尔文·隆美尔,德国陆军中最富传奇色彩的年轻装甲兵指挥官。他这次来利比亚肩负的任务就是阻止英国人把德国的毫无战斗力的意大利同盟军彻底赶出北非。
埃尔文·隆美尔,1891年出生于德国符腾堡州的首府乌耳姆,祖父和父亲都是地位卑下的小学教师,家境一般。按照德国军队的传统,不是贵族出身和军人世家子弟的人是很难晋升到将军的。但隆美尔自己的卓越表现和传奇经历使他攀上了军人生涯的最高峰,他能获得陆军元帅军衔在德国陆军史上被看做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受“铁血宰相”俾斯麦倡导的军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普鲁士帝国时代的人们对军人有着一种近乎狂热的崇拜和向往。女人们热衷于追求年轻的军官,男人们见面则互致军礼,这种“尚武”的风气深深地影响了少年时代的隆美尔,出身卑微的他发誓将来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将军。
1910年,隆美尔应征入伍,来到本地的步兵团受训,这是那个时代每一个德国青年的必然选择。由于他训练刻苦,素质过硬,颇得上司的赏识,使得他很快就被列入了候补军官的名单。
不久,他又进入了军官学校,接受了为期9个月的培训,毕业之后成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少尉军官。
自从穿上军装、踏进军营的那一时刻起,争强好胜的隆美尔就被一种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渴望折磨着,他时时刻刻都在祈求战争的降临,渴望能够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一试身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年轻气盛的隆美尔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他凭借自己的献身精神和出色指挥,屡屡在战场上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曾经率20名德国士兵一举俘虏过400多名罗马尼亚士兵,也曾经以100人的兵力攻占过意大利人重兵防守的战略高地,迫使1,200名意大利士兵举起了双手。更令人惊叹的是,他敢于率一支孤军深入敌后,连续强行军50多个小时,以区区百人的兵力俘虏了150名意人利军官和大约9,000名意大利士兵。战场上的累累战功使得年轻的隆美尔名声大振,勇冠三军,成了全德国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为表彰他的卓越战绩,德皇威廉二世授予了他最高荣誉勋章。
一战的失败使德国失去了大片的国土和全部的殖民地,也使勇敢善战的隆美尔一下子失去了用武之地。由于有特殊的战功,他被幸运地留在了大规模裁减之后仅仅保留了4,000名军官的陆军当中。
这位战场上的佼佼者在和平年代迅速失去了光彩,以致于当年狂热崇拜过他的人们几乎快把他忘记了。平淡无奇的生活使他的升迁之路变得坎坷而漫长,从1918年晋升上尉起,这一军衔竟然整整伴随了他12年,这足以使任何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军官变得丧失信心、不思进取。
1933年,已晋升少校的隆美尔奉调戈斯拉尔任步兵营长。这期间,他将自己在军官学校任时的讲义整理出版,书名叫做《步兵战术》。这本书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德国军事专家们的极大关注和推崇,随后几年该书一再重印,并引起了纳粹党魁希特勒的注意。
机会,似乎在向这位上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招手了。
苏台德危机爆发后,希特勒任命隆美尔担任他的领袖警卫营中校营长,不久又晋升为上校。一直到德军大规模入侵捷克时,隆美尔一直担任着希特勒的卫队长,堪称天子近臣。
1940年2月,希特勒决心要在西线发动一场大攻势,一举击败英法联军。希特勒决定放虎出山,让自己肩头的猎鹰去自由搏击长空。
他问隆美尔:“我决定让你去当一名师长,你愿意选择哪一个师?”
“亲爱的元帅,我愿意得到一个装甲师。”
大战在即,隆美尔如愿以偿地出任第7装甲师少将师长。儿时的将军之梦得以实现,不禁使隆美尔大喜过望。他洋洋得意却又不失幽默地对他的妻子说:“装甲师师长这个差事对于那些陆军总部的绅士们来说是不合适的,而对我来说却是如虎添翼。”
在他的领导下,第7师的装甲车一路轰隆地开过法国。如果说在一战时隆美尔是靠士兵们的体力和意志来体现他灵活、快速、机敏的战术手段的话,那么现在所进行的这场战争,则要把他极富创造性和冒险性的卓越战术交由汽车轮子和坦克履带来实现了。开战伊始,隆美尔就率他的装甲师一路打头阵。战斗中他灵活指挥,身先士卒。他们行动神速大胆,一天就能开过240公里,经常突如其来地出现在法军防线的背后。
在他凶猛灵活的攻击面前,闻名于世的马其诺防线形同虚设,身经百战的英法联军变得不堪一击。隆美尔的钢铁洪流似一股狂飙席卷着整个西欧大地,他让顽固而保守的英法将军们领教了一种全新的战法——闪电战。纳粹的宣传机器为隆美尔大造声势,把他捧为新德国将军的典范。
装甲7师迅速成为整个西线战役最耀眼的明星,他们仅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取得了俘虏英法联军近10万人,缴获坦克和装甲车485辆,卡车近4,000辆,火炮数万门的辉煌战果。
埃尔文·隆美尔又一次成了德国公众心目中的传奇式的英雄。卓越的战功使他获得了中将军衔,而他所统率的装甲7师也获得了一个令人恐怖的称号——“魔鬼之师”。
利用西线战争的间隙,隆美尔奉命回到德国小憩。一天,他突然接到元首的副官亲自送来的命令:“隆美尔中将,命你速来柏林与元首会面。”
隆美尔顾不上和久别重逢的妻子告别,匆匆打点了一下行装,便随副官来到了希特勒的办公室。
希特勒见到自己的爱将非常高兴,西线的巨大胜利使得这个战争狂人踌躇满志,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热烈地和隆美尔握手,并对他在战场上所取得的辉煌战绩表示了由衷的祝贺。
寒暄一番之后,一向思维敏捷的希特勒突然话锋一转,对隆美尔说:“将军,你了解北非近来的情况吗?”
“不太清楚,元首阁下,我只是在广播里听到了一些消息,而这些消息似乎都不是什么好消息。”隆美尔很坦白地说。
“是的,我们那位无能的意大利盟友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希特勒对隆美尔说,“墨索里尼原本打算趁英军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之时,在北非大捞一把,没料想他那支不争气的军队根本就不是英国人的对手,尝到了苦头的他有意让我们和他共享这颗该死的苦果。”
隆美尔全神贯注,聆听着希特勒那极富煽动性的话语。
“意大利人在北非快要支撑不住了,而一旦他们被赶出北非,就意味着我们将失去地中海,这对我们未来的作战计划无疑具有重大的影响。”
“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呢?”若有所思的隆美尔轻声问道。
“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墨索里尼还没有吃到足够的苦头之前,我们什么也不必做。而现在他已经被打得奄奄一息,似乎我们不能再袖手旁观了。”希特勒盯着隆美尔,认真地说,“我准备派你去非洲,去担任我们即将组建的非洲远征军的司令官。北非那令人恐惧的沙漠和恶劣的气候,将会迫使我们不得不在困境中作战,我想我们的军队需要一位意志坚强的指挥官。当然,我不会让你单枪匹马、两手空空地去非洲,你将得到至少两个装甲师和几个人数众多的意大利师。”
隆美尔一听心中大喜,激动地说:“多谢元首的信任,我一定竭尽全力,不辜负元首的期望。”
非洲的艰苦是显而易见的,但和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司令官”一职比较起来,那点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隆美尔心花怒放,简直认为他是一个十足的幸运儿。
隆美尔的欣然从命令希特勒笑逐颜开:“你到了非洲之后,在那里的最高军事长官名义上是意大利的加里波第上将,但对你有直接指挥权的是最高统帅部,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隆美尔心领神会,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
勘察完北非的地形,隆美尔期待的就是元首允诺的两个德国装甲师尽快到来。已被失败笼罩的意大利人急需一次胜利来使他们恢复信心,但这个胜利指望他们是不行的,他们已经被英国人吓成了“惊弓之鸟”。
1941年2月14日,一艘运兵船在意大利殖民帝国最明亮的珍珠——的黎波里港口处,越过了一艘毁坏的救护艇。隆美尔的先头部队,德国第5轻型装甲师到了,士兵们整齐地排列在甲板上,心情激动地看着这片对他们来说异常神秘的非洲大陆。望着那些熠熠闪光的白色建筑,掌形的植物以及宽阔的林阴大道,有些人甚至开始觉得他们将会爱上这个地方。
第2天,隆美尔在的黎波里市中心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身穿新式热带军服、胸前佩戴着令人生畏的骷髅头徽章的德国士兵雄赳赳地接受了他们所崇拜的司令官隆美尔中将的检阅,一辆辆涂上了像黄沙一样颜色的坦克和装甲车隆隆地驶过,把整个的黎波里都震得微微发抖。一连几天几夜,坦克一辆接一辆地驶过,把当地人看得目瞪口呆。
其实,这是一向狡诈的隆美尔为迷惑英国人而玩耍的把戏。为了对付英军的侦察,隆美尔命令部下用木头和纸板做了几百辆十分逼真的假坦克,借以刺激一下早已失去了斗志的意大利人,顺便也吓一吓早已严阵以待的英国人。而真正的坦克则为了避开敌机拍照,井井有条地转动着履带开过了茫茫的沙漠。
“我们要让敌人猜猜我们的实力,也可以说是让他们猜猜我们的弱点,一直到第5轻型装甲师的其余部队都到达这里为止。”这是隆美尔对坦克团指挥官的指示。
然而,还没等“非洲军团”的装甲部队全部到达,崇尚进攻的隆美尔就迫不及待地命令先期到达的第5装甲师发动了进攻。战前的一些欺骗手段使得英军确信隆美尔拥有一支数量惊人的坦克部队,因此他们认为任何抵抗都是徒劳的。在隆美尔半真半假、虚张声势的进攻面前,慑于他善战之名的英国人开始了总退却。
名将出马,果然身手不凡,隆美尔似乎天生就是英国人的克星。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斗中,英军真可谓吃尽了苦头,他们对隆美尔简直恨之入骨,然而又无可奈何。他们送了隆美尔一个十分不雅却异常形象的外号——沙漠之狐。
二、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在飞机上的隆美尔着迷似的俯瞰着撒哈拉大沙漠这块禁地:被太阳烤得灼热的利比亚沙漠向东绵延1,930多公里,一直深入埃及。除了意大利人修建的沿地中海公路,这块从狭窄的沿海平原上升到裸露着鹅卵石的暗紫色高原的土地几乎没有容易辨认出的标志。只有在沿海的城镇附近,由于意大利军队修建了一些灌溉系统,才有那么一点点绿色。在其他地段,碎石路像一条黑色的带子穿过荒芜的原野,眼睛所望之处,既看不到树,也看不到灌木。
令隆美尔惊喜的是,在靠近北边的海面上,运输船正运来他的部队。他深信,用不了多久,“非洲军团”的军官和战士都将成为传奇式人物,被供奉在纳粹国防军的神殿里。但是现在,他也很清楚自己所处的是怎样的困境。阿道夫·希特勒的军队没有一支适合在非洲作战,习惯于北欧温和气候的德国军人将有很多麻烦去对付通常超过华氏120度的夏日高温,而且,每当肆虐的沙尘暴从南边的撒哈拉大沙漠刮过来时,气温还会更高。除了这些,士兵们必须随身携带每一种生活必需品,尤其是水,因为沙漠里除了成群的黑蚊子和沙漠跳蚤以及四处蔓生的带刺灌木外,
一无所有。
然而,当别人只看到充满敌意的沙漠、毫无准备的部队和遭人责备的盟国军队时,隆美尔却看到了机会。他不是第一位看出沙漠与大海有类似之处的战术家,这两种地理环境都浩瀚无边,只有靠日月星辰和罗盘才能通行。但他认为,正如大海是海军驰骋的疆场,沙漠将是坦克的天然舞台,非常适合快速大胆的军事行动,这种新战术在他曾经率领德军装甲师征服法国的闪电战中运用过,他很快将把这一想法再一次大胆地付诸实施。
目前,他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就是让士气低落的意大利军队重新操作起来。他下定决心:“必须马上采取办法使英国人的进攻停止下来。”在贝达富姆大灾难后,英军已沿着公路向西移动了差不多160多公里,到了昔兰尼加与的黎波里坦尼亚交界处的阿吉拉镇。在英国军队与的黎波里之间,只有644公里的路程。
隆美尔很快挑起了肩上的重任,尽管根据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之间达成的一项微妙协议,他应该隶属于意大利军官。在他的鼓励下没过多久,德国空军已经开始绕过意大利人,直接向希特勒请示批准对最近失去的班加西港实施轰炸,而意大利人反对轰炸,因为他们的许多军官在那附近地区有豪华别墅。希特勒与墨索里尼斡旋,最终允许德军轰炸班加西的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