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意思的是,历经两千多年了,罗马城的布局还是基本相同。西塞罗时代罗马的贵族们都聚居在帕拉坦山丘周围,直到今天,这里还是富人们的街区。古人好感叹沧海桑田,这个法则不适用于罗马,罗马是座永恒之城。
伊拉克战争使这个中东国家成了世界的焦点。为了说明美国的伊拉克政策的轻率和短见,大家常常会对比伊拉克历史的悠久和美国国家的年轻。但是,悠久的是曾产生在现在是伊拉克的土地上的古文明,伊拉克这个国家实际上非常之年轻,比美国年轻得多。一百多年前还没有现在划定伊拉克国家疆域的那条国境线,现在组成伊拉克国民的那些民族也没有在单一国家里生活的经验。直到二十世纪初,这里一直是广大的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
是一个英国妇人一手塑造出了伊拉克这个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得老朽的奥斯曼帝国土崩瓦解了,在大战还没有结束之前,英国政府需要向巴什拉委派一名行政官员,英国当局选中了一个牛津毕业的女才子贝尔去担当这个职位。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这个任命是不可思议的:贝尔从没有学习过国际关系或国际事务方面的课程,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政府工作,没有行政管理经验,她只是一个有良好教养的淑女,会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希伯来语,译过不少波斯语诗歌,却受命要去负责处理中东复杂的地域政治。她接受了这个任命,中东当代政治局势就是她留下的遗产。
贝尔总共在中东生活了十年,在这十年中她成了阿拉伯和中东事务的专家,赢得了当地政界强人们的信任和好感,她的英国上司们也对她充满了敬意。在那些年里,她筹建了一个国家博物馆,决定把奥斯曼帝国的三个省巴格达、巴士拉和摩苏尔合并成一个新的国家,挑选了这个新国家的领袖,制定了这个国家的宪法。这个她一手创立的国家就是伊拉克。
但是这个几乎是凭想象创造出来的国家先天就有缺陷,北方库尔德人的居住地被她划入这个阿拉伯人为主的新国家之内,由此种下了库尔德地区独立运动的根源,这是使伊拉克历届政府都大伤脑筋的大问题,在伊拉克战后的今天库尔德几乎已经分裂出去了。伊拉克的大部分阿拉伯居民都是什叶派的信徒,但是她却找了一位逊尼派的人来当伊拉克的国王,这又造成了后来血腥政变和教派冲突的原因。贝尔女士所创立的一切几乎都成了后世争议的焦点。
不过,把伊拉克的失败全部归咎于贝尔女士也是不公平的,她难以避免当时所处时代的局限和大英帝国政策的束缚。事实上,贝尔是位才智出众的人物,她的祖父是达尔文和赫胥黎的朋友,她早年读过大量的批评英国殖民主义的文献,后来又到中东的沙漠深处广泛旅行过,她自己非常明白她所执行的英国政策的谬误。在她写的报告和信件中她很清楚地表达了对英国政策的批评,认为英国在伊拉克所得到的是一个完全的失败,因为伦敦的政策制定者们对伊拉克没有一个整体的切实认识。她的朋友T·E·劳伦斯,人称“阿拉伯的劳伦斯”,也是英国在中东的一位重要代表,他就主张英国从伊拉克撤出所有军队,不谋求在英国和伊拉克之间保持什么附属关系。
有人曾经说,告诉我你吃什么,我就能知道你是谁。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无怪乎当代的许多历史学家们都热衷于发掘食物史,以揭示社会文化史中一直为人忽视的重要一面。
开拓这样的历史有其困难的地方,因为过去的历史学家几乎从不关心食物历史,所以没有什么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依赖,一切都要从原始材料里寻找。但是很难找到人们日常餐桌上放着什么的历史记录,过去流传下来的食谱中列举的菜肴显然与平民家常菜不是一回事。然而作者没有知难而退,她在各色各样的资料中扒罗剔抉,寻找出过去时代的流行食物的蜘丝马迹。她的专业知识也使她具有进行这个研究的优势。她原是位农业史专家,知道人们过去种植什么,这使她比较容易推断出人们收工回家吃什么。
人们并不总是吃一样的食物,从日常食谱的变化可以推断出人们口味的变化。从中世纪转变到近代这段时间里,即从一五○○年到一七六○年,英国的社会结构和风尚发生了巨大变化,有意思的是,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的口味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艺复兴以前,人们爱好吃甜酸味的菜,而文艺复兴后进入近代时,口味转向咸味。这实际上还不是一个英国烹饪独有的变化,在这个历史转折关口,整个欧洲的味觉都转而偏向了咸味。
欧洲的这个口味变化是否与欧洲人时代精神的变化有关?这不是一个容易下结论的问题,比较肯定的事实是,在这个时代欧洲人包括英国人突然拥有了大批前所未见的新奇食物。这些新食物都是来自新大陆:土豆、玉米、番茄、南瓜、辣椒、巧克力等等。它们的出现和普及大大丰富和改变了普通英国人的食谱,这当然也会影响人们的口味。
在所有的社会里,食物都是显示身份表示地位的标记。在英国,肉类是有等级的,牛肉最高贵,羊肉次之,猪肉第三等。现在英国人如此喜爱的奶酪在那时却被人看做是低贱的,而在十六世纪后欧洲水果的地位也起了非常大的变化。
有趣的是,上等社会享用的食物尽管昂贵,在滋味上未必就一定比平民们吃的东西好。野生的植物在驯养以后会渐渐地失去其原来浓烈的味道,贵族们在精心种植的蔬菜上花大钱,而英国穷人们常常要依靠野菜野味充饥,这倒使他们能够享受到王公贵族所无法尝到的美味。
有人说最典型最倾倒美国人的英雄不是华盛顿不是林肯,而是一个外号叫比利小子的牛仔,据说只有拿破仑和耶稣的传记比他的传记多。这当然有点夸张,但是离事实也不太远,这么些年来描写比利小子的传记、流行小说、电影、电视剧、戏剧、歌曲等等不计其数,连大作家戈尔·维达尔也写过一部讲比利小子的故事的电视剧。
可是这比利小子并不是个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他是个偷马贼、杀人犯,到处被警长们追捕。他十四岁时就成了孤儿,开始靠偷窃度日。几次靠着非凡身手从牢狱里逃脱出来,一直跑到西部加入一个牛仔帮,据说杀了不少墨西哥人和印地安人,就像一个真正的牛仔一样。更脍炙人口的是他的神奇枪法,他第一次杀人是自卫,当时身材瘦小的他被一个凶恶的铁匠欺侮,被压着打的比利突然抽出枪,将对手送上了天。还有一次,有个外号叫“德克萨斯红”的家伙想要从背后暗算比利,不料比利棋高一着,早已设法在那家伙的左轮枪上做了手脚,使他下一次扣动扳机时正好转到空弹仓上。这样,当比利听到背后空弹声时,他迅速回手一枪把对手搁倒。就是这样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牛仔对决使比利的名声越来越大,整个狂野的西部都传布着他的故事。
比利的死也像是一部小说中的情节,他在杀了狱卒逃离牢房后,本可以远走高飞,但是他爱上了一个姑娘,正当他流连在那位姑娘的庄园周围时,撞上了一个警长。比利本是躲在暗处,这个警长只是循着声音开了一枪,不料正巧把比利打死了。
比利的种种故事越传越远,越传越神,他成了西部牛仔中最有名的一个。今天的历史学家想要确定真实的比利的生平,却发现这几乎不可能,因为关于比利小子的故事流传太广,经过了太多的添枝加叶,现在已经难以区分真假了。实际上比利一死,打死他的那位警长就雇了一个写手,出版了一本题为《比利小子真传》。这第一本比利传记已经充满了编造的情节,由此开始了美国大众文化中比利小子故事的兴旺。今天去美国亚利桑那州旅游的观光者们每天都能看到模仿比利小子枪战的真人表演。
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预期连年下跌,二○○六年已降至人民币一千元左右。去年,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和大陆高等教育研究所对二○○七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披露:50%的毕业生月收入在人民币一千至两千元之间。而目前我国的体力劳动者中的木工、瓦工的日工资标准已经达到人民币一百四十元至一百六十元,按月工资计算能达到人民币四千二百至四千八百元;普通体力劳动者日工资是八十元,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月工资基本达到一千二百元。面对这种情况,许多人提出:新一轮“脑体倒挂”是否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