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赢在起跑线——帮助孩子上好小学一年级
23867200000016

第16章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4)

孩子年龄小,肌肉发展不够成熟,耐力与大人相比要差一些,心脏负荷相对也小。因此,做任何动作都应该逐渐适应,慢慢掌握。活动量也要逐渐加大,不要操之过急。在孩子刚开始进行体育锻炼时,强度不要太大,只要有些微汗,面部觉得有些发热,动作协调,活动量就是比较适宜的。要告诉孩子,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体育锻炼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非立竿见影的。

在帮助孩子制订锻炼身体的计划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天有定时、定量的安排,比如早晨六点半至七点是长跑的时间,临睡前做30个仰卧起坐等。

2灵活安排地点。天气好可以选择户外活动,天气不好时则应安排室内活动。

3多种锻炼方式结合,避免活动单一化。

4可以和伙伴、家人一起进行,既能相互鼓励和监督,又能进行一些集体性的活动。

让孩子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成长

据朗朗的奶奶说,朗朗打小就对音乐特别有感觉,他一岁的时候,只要一听到有节奏的旋律,便会跟随着旋律有节拍地扭起来。可朗朗的爸爸却对此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自己的儿子决不能和音乐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沾边。所以,朗朗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就这样被父亲无情地否定掉了。

转眼,朗朗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望子成龙的父亲给孩子报了一大堆课外兴趣班:奥数班、剑桥英语学习班、跆拳道班……可这些兴趣班都不是朗朗感“兴趣”的,其实他最想去学点什么乐器,或是去少年合唱团学唱歌。

这天,朗朗大胆地对爸爸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不想去学那些无聊的东西了,我想学音乐,因为我只对音乐有兴趣。”

“什么?学音乐?学那些无用的玩意儿干什么?你们学校考试会考音乐吗?”爸爸生气地否决道。

“可我喜欢音乐呀,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奥数还有英语都不是我喜欢的,我一上这些课就头疼。”朗朗委屈地抗议道。

“哼!这可由不得你……你现在马上给我回房间去做奥数作业,别老是做那些不着边际的梦,明白吗?”爸爸以不容置疑地口吻命令他。

于是,朗朗只好耷拉着小脑袋回到房间继续去面对那些“无聊至极”的奥数算术题了……

孩子之所以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源于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6~8岁的少年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他们难以用言语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体验,而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感情描写正抒发了儿童的内心世界,孩子对音乐天然的热爱和向往,对所有父母发出了信号:每个孩子都需要音乐,每个孩子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

孩子需要音乐,那么,音乐对于孩子的生活和成长又有什么意义呢?南斯拉夫的一所实用音乐学校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在该校受过良好的音乐启蒙的孩子到了成年以后,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会对周围的音乐活动及所有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形式抱有很大的热情,在生活中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更主要的是这些学生都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人。他们认为,这便是音乐启蒙的成就。音乐启蒙的意义就在于保护和不断发展儿童的创造想象能力,使之不至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丧失。

匈牙利的音乐教育家认为,音乐刺激可以直接激起少年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意向,是引导孩子发展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对于孩子认识、情感、意志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音乐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发展。例如,一个新的音色、一首新的歌曲或乐曲很容易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因而在倾听、歌唱和演奏活动中,孩子的注意力便得到了锻炼。

音乐活动还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音乐刺激儿童产生与音乐性质相一致的新的感情体验,使儿童的幻想更美好。孩子的想象越丰富多彩,他从音乐活动中得到的愉悦也就越多。

音乐活动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比如,空间概念是抽象思维的起点,而视唱教学中手势语的帮助,即用手的动作来表示音的高低长短,对孩子的空间概念的形成和巩固是很有意义的。

音乐有着启迪智慧、教化人类等种种了不起的功能,但父母首先必须让孩子喜爱音乐,学会倾听音乐,理解音乐,从听觉到心灵都沉浸在音乐之中。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音乐中流淌着的智慧和人格的力量,才能真正被音乐所打动,从而使灵魂得到升华,变得更高尚、更有智慧。

那么,家长该如何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让其在音乐的海洋中快乐成长呢?

家长要克服重知识轻音乐的思想,因为音乐对孩子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二者是有联系的

如孩子的咿呀学语是从听觉开始的,而音乐则是训练孩子听觉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实践证明,音乐不仅能促进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所以成人不能忽视音乐对孩子所产生的作用。

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主动性,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创造多听、多看、多唱、多练的条件如成人经常给孩子听歌曲和音乐,让孩子跟着音乐唱和练,给孩子看电视中的文艺节目,带孩子观看文艺演出,听音乐会等,从而丰富孩子的音乐知识,发展音乐能力。

通过活泼有趣的音乐活动,把学习音乐融于孩子的生活和游戏之中,让孩子感受和沉浸在参与活动的快乐之中如让孩子学乐器、舞蹈、唱歌等,可利用各种游戏、娱乐的方法,让孩子在唱唱、跳跳、玩玩、动动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

让孩子直接参与表演活动,在直接参与和体验中感受各种音乐的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从中感知音乐的力度、速度、节奏、音色等,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如让孩子听音乐创编动作,用小乐器敲打出各种节奏音型,还可以让孩子做"“小老师”、“小指挥”等,培养和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

在发展孩子的音乐能力中,要着重培养孩子的音准、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力,使孩子从小便表现出对音乐、歌曲、舞蹈的兴趣,对音乐、歌曲、舞蹈的创作才能。

家长要特别注意加以保护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并向有关老师请教,使孩子蕴藏的非凡天才得到培养和发展。

对孩子的音乐学习不要有顾虑

不要怕音乐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事实上,欣赏音乐作品时所产生的丰富联想和独特理解,表现音乐作品情感和意境再现时所作的艺术创造;综合性艺术表演时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协调与融合;对音乐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品味所作的价值判断和评论;即兴创造中应变与发展等等,都是发展人的想象力,培养人的创造能力的广阔空间。在孩子一年级时,作业负担不重,不但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小学一年级这个阶段是开发孩子音乐智能最关键的一个契机了,因为现在你可以让你的孩子学习一些实际的音乐技能了,比如钢琴、小提琴、扬琴、古筝、二胡等乐器的演奏。学习乐器,不仅能培养孩子的个性,由于需要手眼协调分工合作,对孩子各方面的智能都是一个很好的训练。

或许并不一定每位学音乐的孩子将来都能成为贝多芬或是莫扎特,但是一个从小就喜欢音乐、在音乐环境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必然热爱生活!

经常聆听优美的音乐,音乐中丰富而柔美的旋律及节奏感,便会自然地融入于右脑中,使这个人在日常的说话、用词、作文、写字、行动举止甚至表情都会自然地流露出优美的节奏旋律感,因此,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幼儿音乐教育、熏陶,对他长大后的气质、社会关系及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

别让孩子成为“电视儿童”

丰富的少儿节目,把孩子长时间地“拴”在电视前,忙碌的父母也趁此机会歇口气,于是乎,“电视儿童”越来越多。假如孩子冷不丁地冒出一句电视节目的对白,家长又惊又喜,觉得孩子多看电视能学到有益的知识。把孩子托付给电视机,真的行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7岁的童童是个标准的“电视儿童”。每天放学回家,童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电视机,然后目不转睛地“驻守”在电视机前。在电视节目的选择上,童童属于“杂食型”的,动画片喜欢,广告也喜欢,妈妈喜欢的《星光大道》他也喜欢,看到节目中的选手唱得不是很好时,他还会冒出一句:“妈妈,这个人肯定会被淘汰。”逗得爸爸妈妈哈哈大笑。

在童童的爸爸妈妈看来,电视机是孩子最好的“伙伴”和“保姆”。“下班回到家,我已经很累了,还要做饭,干家务,只能让孩子自己看电视了。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可以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待上一两个小时。这时,我不用担心孩子会闯什么祸,可以放心地忙自己的事情。”童童的妈妈有些无奈地说。

但渐渐地,妈妈发现电视给孩子带来的弊远远大于利:首先,童童的学习成绩明显跟不上班里的同学,有时候,童童甚至为了看电视而漏写家庭作业;另外,童童最近老嚷着眼睛不舒服,看电视时,坐得离荧屏越来越近;妈妈还注意到,童童几乎不太与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他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放在了看电视上……

电视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日渐显现,可如何才能让他远离电视呢?童童妈妈对此一筹莫展……

孩子长时间“泡”在电视机前,不仅会搞坏眼睛,对体能、智力、脑力和性情也有影响。据调查发现,6~8岁的孩子一天最少在电视机前待上2小时,周末更多。

孩子看电视时间过长所造成的伤害与影响,相关研究层出不穷。例如,容易过胖、变笨变傻、懒散被动、注意力降低、扼杀想象力。因为电视强烈的声光画面,让孩子的脑部只维持在原始区域运作,无法刺激他们思考区域的发展。

看太多电视也会增加孩子的霸凌行为,因为他们从四方形的银幕看到太多的言语暴力与攻击行为。

因此,儿童教育专家建议,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建议只看优质电视节目,且一天不超过两小时。

那么,家长该如何让孩子远离电视,不让其变成“电视儿童”呢?以下有几点有效建议:

先跟孩子制定好看电视规则,包括看的时间和次数“先和孩子说好规则,可减少他们争执和赖皮的机会。”这是儿童教育专家给出的方法。

比如说,父母可以在周末和孩子讨论下周可看哪些节目。

其他基本规则,像吃饭时不能看电视、作业没做好不能看或是看到几点就要去做作业,都要事先跟孩子说好,也要让照顾他们的祖父母或保姆知道,培养他们信守承诺的习惯。

节目看完了,一定要关掉电视机,而不是让孩子“挂”在电视机前,随意浏览,增加恋栈的机会。

父母应该陪孩子一起看电视,解释讨论内容

专家解释,家长如果能介入电视节目的诠释过程,将会加深或扭转儿童看电视的角度,如果和孩子有充分的讨论,也会减弱电视的影响力。父母如果不能让孩子绝缘电视。那么,大人打开电视的时候,不要坐在那里目不转睛,父母可以不看,只是随便地听;然后,要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个电视有好的、有坏的,爸爸妈妈并不痴迷它。孩子也就无所谓有无电视了。让孩子争取做到电视开着,他能自控,不看甚至不上瘾。

当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即便是专门的儿童节目或动画片,成人一定要放下手中的工作或劳动,陪同孩子一起看。这样既能培养与孩子的共同话题,同时能帮助孩子解释其中的内容,包括道德伦理、是非标准。

此外,和孩子一起看电视时,也别忘了与其一起讨论各种纷杂的广告。美国的研究发现,小孩一年会看到4万个广告,其中包藏着许多高卡路里与油腻垃圾食物的宣传,不断引诱孩子消费购买。因此,别认为广告时间就可起身做别的事,还是要留意孩子看了什么广告。

掌握教育孩子的最佳时间

当子女对父母的管教无从适应时,内心便会形成一种心理压力,渐渐影响到他们行为的失调,如学习情绪及效率低落、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而潜意识可驱使他们做出一些小动作,如摇头,眼圈周围、嘴角及手臂肌肉不自觉地抽动。当父母发现子女行为失调,不妨与子女交谈,以了解他们内心不安的原因,并检讨自己管教方法失当,以便矫正子女的失调行为。

以优质的DVD取代不好的电视节目

其实已有愈来愈多的家长发现电视节目并不能提供孩子有益的内容,愿意花钱购买或租借优质的DVD当孩子的教学工具。

例如很多孩子都喜欢看的益智动画片,这些有趣而又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可以成为他们的共同话题,不看还无法跟其他小朋友分享聊天。

把电视机放在不显眼的角落,并把遥控器收起来自从上世纪60年代人类有了电视机,它似乎就霸占了客厅最重要的角落,但现在最新的潮流却要把电视机推到最不起眼的角落,以减少它的诱惑。

父母可以考虑把家里的电视机藏起来,连遥控器都一起收起来。如果害怕或不习惯家里突然没有电视机的声音,不妨打开收音机,利用音乐和有趣的广播节目当做家里的背景音乐。

别在小孩的房间放电视机

现代人的家里都会有一台以上的电视机,理由是让家中不同成员各取所需。但如果在孩子的房间里也放台电视机,只会让孩子和家中其他成员的关系更疏远,也会影响他们做功课和睡觉,更糟的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是否看了不健康或不该看的节目。

教育必须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

正确的说服教育(而非说教)方式,找好切入点,有技巧地去做,让孩子理解“为什么要远离电视”的道理。孩子毕竟是孩子,对他们的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心理特点,他们感情纯真,常常是对任何东西都很好奇,模仿力强,喜欢无拘无束。

别把电视当保姆

别因为无暇陪伴,就把孩子丢给电视。相反,可让孩子来分担一部分家务。

此外,大人也要以身作则,关掉电视,花心思创造更多有趣的家庭活动。

专家建议:如果不想让孩子看电视,大人以身作则,和小孩沟通会更有用。

父母要关掉电视,带孩子出去参加各种活动,或是运动健身,更重要的是,增加孩子与家人互动相处的时间。

很多家长不免会问:不看电视,我们和孩子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