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战略论
2384600000156

第156章 多多益善(162)

军事力量有限,使用起来就会畏手畏脚,如此一处紧张而其他各处也都会受到牵连;军事力量充盈,使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因为既然没有后顾之忧而也就可以在各处都专心使用。所以,节省军事力量这种做法对于军事力量有限和充盈这两种状态而言都是必要的,可是对于两种情形的作用模式与影响大小却并不相同。当军事力量有限时,节省就会渗透到各个部分以致于在必须做出牺牲的时候舍不得放手从而丧失了战机,因为自知力量有限所以除了节省之外别无他法,这样对于节省的考虑及其应用就不可避免地挤掉了对于实际战争进程的考量。相反,当军事力量充盈时,尽管仍需要节省,然而由于这时不用担心军事力量紧张的问题因而节省自然就不会占据主导位置,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去思考和践行以便获致战争胜利。

军事力量有限容易造成紧张情绪,军事力量充盈则容易导致盲目使用,由此看来无论是哪一种情形其关键之处都在于当事者如何清醒地认识问题和有效地使用军事力量。然而,尽管如此,对于战争胜利而言,军事力量充盈的情形总还是要比军事力量有限的情形好的多,因为军事力量有限而一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点差错就极有可能立即招致全局的失败,但是军事力量充盈的时候即使遭受一次失误也仍然可以得到弥补。

古今中外,所有的战争中,一方无论胜败而其军事力量都必然会遭受或多或少的损耗,这些损耗或者是人员伤亡或者是物资消耗或者经济创伤,假如一个国家不重视其军事力量的产生环节,而任由其军事力量遭受不断地损耗,那么它的军事力量之衰落就必不可免了。

军事力量就像水一样,水流所到之处,首先必定会有一部分被损耗用来湿润其所接触的土壤,军事力量存在的地方,必定首先使军事力量本身遭到或多或少的损耗。军事人员每天的衣食需求就是在消耗军事力量的物质条件,军队每天都要进行武器操练就是在不停地损耗武器器件,进行军事运输而相应的道路、军用车辆都会受到磨损,运输箱中的军用物资本身也会因为运输过程而发生程度不同的变质,这些损耗虽然在理论上是根本不能完全清除干净的,但是却可以通过种种措施来尽量减轻和消除不必要的损耗。

军事力量的大小高低随着其活动方式和活动范围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这就像水流的缓急、粗细会随着地势、地形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着一样。然而,无论水流如何变化,只要有水源源源不断地流入,即便是高山峡谷也根本阻挡不了水流继续向前进,水流的缓急除了受到地势、地形的影响之外,还是要受到其源头处流入的水量与流入的速度之影响的,源头处的水量减少或流入的速度减少,而水流的速度就会减慢、促动其流动的推力作用也会减小,这样高山峡谷就可以很轻易地减缓水流的速度,水源处断水了,水流只会出于惯性而继续流动一段落但是却会渐渐放缓而最终停止流动,这样高山峡谷就可以很轻易地阻隔水流的进程。假如一个国家军事力量产生的速度放缓了,而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就得不到充分的补充,这样其继续使用军事力量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倘若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产生环节中断,而其现有的军事力量就会越用越少终至于军队遭遇覆没的厄运。所以,治理水流的办法,首先在于确保和开拓其水源处,水源处得到了保障也就同时意味着整条河流不会遭遇水源干涸的命运,一个国家实施军事战略的首要任务也即在于确保和开拓其军事力量产生的各种基础条件和生产体系,只有这样,这个国家才可以不断担心军事力量在生产环节断流的危险。

军事力量骤然强大起来,可是军事循环系统却难以维继,而军事力量本身的质量就不断下降,这样在使用军事力量的时候其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杀伤力足够巨大,一个核弹可以摧毁一座城市,命中频率足够高,步枪也可以击毁一辆野战坦克。只投射一颗核弹而其数量少到了极点,可是其质量却极高以致于足以摧毁一座城市,这就是说核弹极高的质量弥补了它数量上的缺陷。一颗步枪子弹对于装甲战车的杀伤力是微不足道的,这就是说步枪对坦克的质量低到了极点,可是只要击中坦克的子弹数量足够多就可以摧毁一辆坦克,这就是说步枪子弹足够多的数量弥补了它在质量上的不足。

一颗核弹足以摧毁一座城市,两颗核弹即使不能摧毁两座城市也足以造成更大程度上的破坏,由此可见,从一颗增加到两颗,数量上的变化是很小的,然而其所造成的毁灭性结果却是严重的,这就是说当一种武器的质量极高时其数量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颗步枪子弹的穿透力是十分有限的,再增加两颗甚至两百颗都无法保障穿透装甲战车,然而数量的增加绝非毫无作用,当步枪子弹的穿透作用次数叠加到一千万、一亿甚至十亿次时,装甲极厚的战车无根本无法承受,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件武器的质量微弱而其数量仍然不能被忽视。

现在那些武器论和技术论者以为在装备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今天,谈论数量的作用已经过时了,而其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陷入了极端。武器装备从来都不是也根本不可能只靠质量发挥作用,没有数量的承载作用、没有数量上的保障,质量发挥作用就根本无从谈起。

对于数量在军事力量构成中的重大作用,鲁登道夫在一个世纪之前的《总体战》中是这样论述的:

“在最初决战乃至任何一次决战中,交战双方从来都不会感到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太强,兵力过多。胜利属于兵力强大者,这是一条传统的作战经验。但在作战指挥中对这一经验常有分歧看法,使统帅意志难以贯彻,同时敌人也想方设法加以阻挠,期望其铸成大错。弱军也曾有过胜绩,但世界大战最终向人们揭示,还是我们的数量居优势的敌人取得了胜利。在战争中,数量常常起着决定性作用。忘记这一点就难免犯错,在处于劣势时要善于化弊为利。对数量的意义必须有深刻而坚定的认识,不允许有丝毫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