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战略论
2384600000116

第116章 孙膑的战法(121)

桂陵之战中孙膑的谋略战法

对于这场齐国与魏国在这场战争中各自派出的参战部队数量究竟有多少,长期以来有着诸多不同的说法,但是在此,我所要研究的是孙膑的谋略战法,而孙膑自己在擒庞涓一章中也明确交代出了双方参战的兵力都是8万人,那么在此我就以孙膑自己所说的战况来解释他的谋略战法应该更具有说服力。

从前,魏国国君惠王准备攻打赵国都城邯郸,便派出大将庞涓统领八万大军到达卫国的茬丘。齐国国君威王得到消息后,立即派大将田忌带领八万军兵开到齐国和卫国边境。庞涓攻打卫国,形势十分危急。田忌将军要救卫国,但有种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一时无计可施,便和谋士孙膑商议。孙膑指出,不能直接去救卫国。田忌一听,十分着急,便问道:“如果不去救卫国,那怎么办呢?”孙膑说:“请将军南下攻打魏国的平陵。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的战略要地,艰难攻克。我军可以故意在这里用兵,以便迷惑敌军。我军攻打平陵,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还要经过魏国的市丘,我军的运粮通道很容易被切断。我们要故意装出不知道这种危险。”田忌接受了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接近平陵时,田忌又请来孙膑,问道:“该怎么攻打平陵呢?”孙膑说:“大将军,您难道还不明白我们的计谋吗?”田忌说:“分兵齐城、高唐。”孙膑说:“请派两位将领带兵从齐城、高唐攻击环涂地区魏军。环涂是魏军屯驻之地。我军派出前锋发起猛烈进攻,主力部队却按兵不动。环涂的魏军必定会反击,两位将军可能打败仗,甚至牺牲。”于是,田忌分兵两路,从齐城、高唐直向平陵进击。果然不出孙膑所料,夹、环涂两处魏军从后面夹击齐军,两路齐军大败。田忌急忙召孙膑问计:“我军没攻下平陵,反而失去齐城、高唐,遭受很大损失,现在该怎么办呢?”孙膑说:“请立即派出轻装战车,往西直捣魏国都城城郊,激怒庞涓。庞涓必定回兵救魏国国都。我军只需分出少数兵力和庞涓交战,显出我军兵力单薄的样子。”田忌一一照办。庞涓果然丢掉辎重,昼夜兼程回救魏都。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埋伏,一举战胜庞涓。所以,人们赞叹说,孙膑用兵真是绝了。

如果事实果真如孙膑所说双方的军队数量都是8万人,那么就是说双方的战力应该不相上下,即便是当时的齐军战斗力再低而以相同数量的军队也足以与魏军一战。由于孙膑本人极为推崇迂回式的谋略战法,因此他并没有建议齐军主将田忌率军向庞涓的军队主动发起正面进攻,相反,当庞涓带着魏军主力正在攻打邯郸时,孙膑在没有受到敌军威胁的情形下为了施展他的示弱于敌的计谋而以齐城、高唐两军攻打魏国设防坚固的环涂地区并且已经预料到这两路齐军必定会被魏军打败。这时尚未与魏军主力交战而齐军就已经遭受了极大的损失,其损失的程度可以从田忌急忙召来孙膑质问他非但没有攻下平陵反而失去齐城、高唐两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后应该怎么办这一情形中窥见一斑。之后,孙膑为了继续施展他的谋略战法而继续用牺牲部分齐军的做法来示弱于庞涓,他建议田忌派遣少量兵力直接攻打魏国设防最为坚固的都城大梁,结果或许正如他所料这一部分齐军也损失惨重遭遇挫败,不过这时候庞涓也真的率军回师救援了,于是孙膑就带着齐军的主力部分埋伏在桂陵等待庞涓的大军从此地经过时一举出击战胜魏军、擒获了庞涓。然而,即便是当时的齐军战斗力与魏军不相上下,而在两次遭受重大损失后的齐军想要战胜庞涓数量庞大的军队,用埋伏的方式也难以避免使自身再一次遭受损失。

田忌与齐王赛马的故事尽管被一些学者质疑是后人杜撰,但是无疑却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了孙膑所信奉的那种谋略战思维模式,赛马的规则是双方用各自的上等马对另一方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对另一方的中等马、用下等马对另一方的下等马,结果田忌每次都输掉马赛。后来田忌府中的宾客孙膑给田忌出了一个主意即用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输掉一局,然后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赢得两局,三局两胜而最田忌获胜。人们太过关注三局两胜的整体胜利而根本忽视了另一个问题,即有三匹马之中必须要有一匹作出牺牲,在当时人口稀少、兵员紧张的战国时代,打一次胜仗而使乙方损伤三分之一的兵力,这种做法一次可以凭借智谋获取而两次三次继续下去迟早会使自己国家的兵员枯竭。

考虑到当时齐军在与魏国的多次交锋中大都遭受失利的情形,孙膑在交战中实行谋略战法或许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但也绝非能够称得上是最佳的选择。正面的攻坚战法,即率领同样数量的齐军与魏军进行决战,尽管也同样要付出惨重的兵员损失,但是与实施谋略战法过程中使自己军队遭受两次刻意的损失与一次不可避免的损失,后者所损失的总数应该与正面决战时所遭受的损失总数不相上下了。可是当时以及现在却一直有人以为谋略战法是更于攻坚战法一筹的,实在是这些人的头脑中存有着先主为主式的偏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