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徐州绥靖公署拟定了一个以25个半旅约20万人分四路会攻苏北的作战计划:以5个旅由东台向北进攻盐城、阜宁;以5个旅,其中包括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由淮阴北攻涟水;以6个半旅,其中包括号称“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十一师,由宿迁分向沭阳、新安镇进攻;以9个旅,其中包括机械化装备的第一快速纵队进犯临沂。四路中,又以从宿迁和淮阴出犯的两路为主力,企图迫使华东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在苏北的狭小地区同它决战,或北移山东。进攻行动统一在12月13日开始。
这时,放在山东和华中两个野战军面前的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哪一路国民党军队作为首先集中打击的对象。12月6日,陈毅得到整编第十一师正向宿迁开进,准备会同在宿迁的整编第六十九师进攻沭阳,以及其他各路国民党军队将同时配合行动的情报后,立刻向中央军委提出了集中主力首先歼击宿迁出犯之敌的初步构想。12日,粟裕自盐城前线北进,同陈毅见面。在陈毅主持下,召开包括华中军区领导人在内的作战会议,最后确定歼击宿迁出犯之敌的决心和部署,一面组织部队开进,一面上报军委。15日,毛泽东迅速批复了陈、粟的部署,并要求他们:“情况望随时电告。”
12月13日,从宿迁出发的国民党军队6个半旅分两路向北、向东,以新安镇、沭阳为目标发起进攻。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立刻按照陈、粟的部署,在第二天晚上隐蔽地向战区开进。15日晚由山野参谋长陈士榘指挥的右路军突然向处在对方左路的整编第六十九师3个半旅实行穿插合围;而以一部分主力楔入整编六十九师和十一师之间的结合部,把它们分割开来。经过两天激战,在19日上午全歼整编六十九师,该师中将师长戴之奇自杀。整编十一师星夜撤回宿迁。这一仗通常称为宿北战役,共歼灭国民党军队两万多人,是山野、华野会合后共同进行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歼灭战。它对以后这两支野战军汇集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来实现毛泽东打大歼灭战的战略意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运筹帷幄指挥作战
宿北战役即将取得胜利前夕,12月18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向山野、华野发出贺电的同时亦向他们提出了下一步的作战任务,即集中主力进行鲁南战役。电报说:“此战胜利,整个苏鲁战局好转。涟水暂失,将来可以收复,也一定要收复。但第二步作战似宜集中主力歼灭鲁南之敌,并相机收复峰、枣、台,使鲁南获得巩固,然后无顾虑地向南发展,收复苏中、苏北一切失地。”在刚打完一场大仗后,立刻提出这样的任务,实行起来自然很不容易,因此,毛泽东告诉陈粟:如指战员感觉久战疲劳及伤亡过大,则应鼓励士气,并将部队就火线上编并,以利续战。
1946年冬,毛泽东在延安枣园窑洞内工作。宿北战役后,宿迁和峄枣的国民党军队已转入防御,但由淮阴、淮安、东台出犯的整编七十四师等部在占领盐城、涟水后,正继续向北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华东人民解放军下一步的作战方向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南下迎歼正在北进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等部;二是渡过运河,西出淮北,以调动运河以东的敌军回援运河以西,求歼援敌;三是回师歼击鲁南之敌。在研究作战方案时,毛泽东告诉华中、山东领导人:只要有好仗打,在内线多歼灭几部分敌人再转外线作战更为有利。12月24日,陈毅、粟裕最后下定了以迅速的动作回师,求歼鲁南敌军,解除后顾之忧,再行南下的决心,并上报军委。这正是毛泽东的意图所在。
25日,毛泽东批准陈、粟这个决心,告诉他们:“鲁南战役关系全局。此战胜利,即苏北各城全失,亦有办法恢复。”要求他们集中主力并有必要的准备时间,“以期打一比宿北更大的歼灭战”;第一仗以先打鲁南敌军主力整编第二十六师为宜,以争取全局好转。根据毛泽东的指示,陈毅、粟裕等决定以山东野战军主力和华中野战军一部共27个团的兵力,首先歼灭国民党整编第二十六师及第一快速纵队,尔后续歼第三十三军或整编第五十一师。
1947年1月24日,山野、华野不顾淮阴、涟水地区国民党军队的北进,集中主力星夜隐蔽北上,会同原在鲁南的部队,发起了鲁南战役。历经18个昼夜的激战,这个战役在1月20日胜利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队整编第二十六师、第一快速纵队以及整编第五十一师,计两个师部、5个旅共5万多人,俘虏中将师长马励武、周毓英以下3.6万多人,缴获105毫米榴弹炮48门,山炮、野炮41门,坦克24辆,汽车474辆,使华东人民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得到很大改善,圆满地实现了毛泽东提出的作战任务,取得在鲁南打“更大的歼灭战”的胜利。
鲁南战役结束后几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月1日召开会议,讨论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迎接中国革命的新高潮》的党内指示。
这个指示明白地宣布:“目前各方面情况显示,中国时局将要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即是全国范围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发展到新的人民大革命的阶段。现在是它的前夜。我党的任务是为争取这一高潮的到来及其胜利而斗争。”他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目前军事形势已向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同时,蒋介石区域的伟大的人民运动发展起来了。指示中说:“解放区人民解放军的胜利和蒋管区人民运动的发展,预示着中国新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人民大革命毫无疑义地将要到来,并可能取得胜利。”
政治局进行讨论时,毛泽东说:发这个指示很需要。这种文件,去年还不能发。总的形势,是说革命高潮要来了。这种革命高潮在半个世纪中只有过几次:辛亥革命,北伐,抗日战争。“革命动力是两个战线,解放区与蒋管区人民运动,而以解放区为主。解放区胜利愈大,高潮来得愈快。”他又说:“我们的文件没有塞死和平的可能,因为我们没有提出打倒美帝国主义和推翻蒋介石的口号。”会议快结束时,他再一次发言,提出要“使一切没有土地的人有土地”。他说:土地政策是不是可以早几年解决?可以的。“现在解决也可以,如果太迟,要犯很大错误。”他谈到:革命胜利的时间,还要准备相当长,五年到十五年,五年已过了一年半。这个指示在干部中应该普遍散发,但不公开发表。
这是中共中央根据一年多来的形势发展,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革命的新高潮快要到来了。鲁南战役后,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在临沂地区进行休整和整编,按照毛泽东关于集中统一以打更大规模歼灭战的要求合并为华东野战军,下辖11个步兵纵队,从国民党军手里缴来的大量火炮、坦克、汽车和俘获的技术兵组建了一个特种兵纵队,全军共27万人;并按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精心筹划,继续实行内线作战。华东野战军主力出敌不意地隐蔽北上,国民党统帅部错误地认为华野“伤亡惨重,续战能力不强”,又侦悉其主力集结在临沂地区,判断将固守临沂。于是制定了“鲁南会战”计划,调集31万余人的重兵,企图与华野主力在临沂附近决战。其部署是:由欧震率8个整编师共20多个旅,组成主要突击集团,从陇海路东段台儿庄至城头一线,分三路从南向临沂进攻;以第四十二集团军郝鹏举部配置在白塔埠、驼峰地区担任侧翼掩护;以4个整编师为预备队,随后跟进。以第二绥靖区副司令李仙洲部3个军为辅助突击集团,由胶济路明水(今章丘)至张店(今淄博市)之线分两路南下莱芜、新泰。各路军分进合击,实行南北夹攻。参谋总长陈诚坐镇徐州督战,声称:“‘党国成败,全看鲁南’一役,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在鲁南战役即将胜利结束之际,华东野战军首长依据南线敌军紧逼,威胁临沂安全的情况,拟将作战重心放在南线。待部队略事休整后,准备南下攻打欧震集团及第七十四师,并以一部兵力牵制北线进攻之敌。毛泽东根据华东战区的情况,多次致电华野:“你们应以歼灭欧震六个旅至八个旅为目标”,“如果你们感觉打欧震需要集中更大兵力,则四、九两师可否留下一个师,打完欧震再回鲁中,即使泰安失守也不要紧”,“目前除以一部打枣庄外,主力立即准备打欧震,以歼灭欧部八个旅为目标,务于一星期内准备完毕”,“从攻克枣庄翌日起,全军整训两星期,集中一切力量歼灭欧震”。华野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积极进行战役前的组织准备工作,并拟定了攻歼欧震集团各路进攻之敌的作战方案,下达了作战命令。
正当华野准备对敌发起攻击的时候,南线之敌于1月31日首先向我发动进攻。为防止被我各个歼灭,国民党军采取“集中兵力,稳扎稳打,齐头并进,避免突出”的战法,推进速度每日平均不到10公里,占一地巩固一地,然后再同时进击。针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当即电示华野:“我军方针,似宜诱敌深入,不但不先打陇海路,即敌至郯、马地区,是否就打,亦值得考虑,”“诱敌深入,敌不动我不打,敌不进到有利于我、不利于敌之地点亦不打,完全立于主动地位”,“目前敌人策略是诱我早日出击,将我扭打消耗后再稳固地进攻临沂,我们切不可上当,必须等待敌进至郯城、临沂之中间地带(比较接近临沂),然后打一仗方为上策”。华野首先坚决执行这些指示,决定诱敌北进到郯城、临沂地区再进行歼击。
这时,北线之敌已进到莱芜地区,威胁到华野后方安全。华野首先鉴于南线之敌兵力集中,行动谨慎小心,不易分割等情况,便开始考虑改变保卫临沂的作战方针。2月5日华野首长向中央军委提出三个作战方案:第一方案,以一个纵队进攻白塔埠附近的郝鹏举部,吸引右路之敌东援或调动中路和左路之敌北进,造成各个歼敌之战机。第二方案,如执行第一方案未能奏效,除以一个纵队位于临沂以南监视敌人外,主力均集结到临沂以北地区休整待机。第三方案,如南线敌人仍不北进或北进时不便歼灭;除以一个纵队留临沂地区与敌纠缠外,其余主力急行北上,彻底解决北线敌人,捣毁胶济线、威胁济南,以吸引南线敌人进入临沂以北山地或增援胶济线,然后进行全力反攻,各个歼灭。报告侧重讲了第三方案的好处。
毛泽东于第二天复电:完全同意第三方案,“这可使我完全立于主动,使蒋介石完全陷于被动。”此时,华东野战军已对郝鹏举部发动攻击,一举歼灭郝部两个师,生擒郝鹏举。在我打郝部时,欧震集团未敢增援和北进,左路军反而向后收缩。2月8日,北线敌军进占新泰。毛泽东依据战况的发展,于9日电示:“解决郝鹏举部很好,但就全部战略方针来说,如你们方针是解决南面,则似乎打得早了一点,可能影响敌各部进得更谨慎。打了郝鹏举后你们似应按兵不动(要有极大耐心),让敌各部放手北进,然后各个歼灭之。如你们方针是解决北面,则打郝鹏举部并无妨碍。你们需在两个方针之间首先有所抉择。”
2月10日,华野首先根据当时情况,最后决定集中53个的兵力,彻底解决北线问题。毛泽东同意这一决定,并在华野主力北移后指示:“为彻底解决北面(敌)3个军23个团之众,我韦国清纵队及八师似宜北上参战。”于是,华野除以两个纵队伪装主力,在南线继续阻击和迷惑敌人外,主力5个纵队迅速放弃临沂连夜隐蔽挥师北上,于2月20日对敌第七十七师开始攻击,当晚发起全线进攻,至2月23日,全歼北线敌军共56万余人,生俘李仙洲和中将军长韩浚。接着,华野又乘胜攻占胶济线西段及其两侧10余座城镇,控制铁路线200余里,取得了莱芜战役的胜利。
继而,华东野战军主力又掉头向南。1947年5月14日到16日,在鲁中的孟良崮山区一举全歼骄横不可一世、被誉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中将师长张灵甫。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东战场上取得的改变战局的巨大胜利,表明解放军的战斗能力已得到明显提高,在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引起极大的震动和混乱。
毛泽东运筹帷幄指挥华东人民解放军作战的同时,还筹划了其他战场上的一系列重大战役均取得胜利。1946年11月2日、3日,毛泽东与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在11月份打两三个大仗,打孙震、刘汝明两集团,收复大块失地,并拖住邱清泉的第五军和胡琏的整编第十一师。根据这一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机动作战,于11月18日发起滑县战役,歼敌1.2万人。接着,又在豫北与敌周旋20余天,可是没有捕捉到战机。12月18日,毛泽东与中央军委又指示:“如果你们四面之敌不好打、似以南下寻歼八十八师,恢复嘉(祥)、巨(野)、金(乡)、鱼(台)、城(武)、单(县)各地,调动邱清泉东进而歼灭之较为有利”。于是晋冀鲁豫野战军改变战略,置向其腹地进攻之敌于不顾,主力大踏步挺进,威逼徐州,于12月22日至次年1月16日,发起巨金鱼战役,歼敌16万余人,收复县城9座,粉碎了国民党军打通平汉路的计划。
在这4个月中,各解放区军民经过80多次作战,歼灭国民党正规军折合34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共约41万余人。在此期间,共产党虽然主动放弃87座城市,但同时又收复和解放城市87座,得失相当。
从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毛泽东领导各解放区军民,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战,共歼敌67个旅约71万人,成功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使战局向有利于解放军的方向发展,从而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
四、转战陕北
1“拿一个延安换一个中国”
为了摆脱日益延长的战线而兵力日渐不足的被动局面,蒋介石逐步缩小进攻的正面,在东北、晋察冀、晋冀鲁豫战场上改取守势,而抽调兵力加强到山东和陕北两个战场上去,力图先控制这两个地区,再集中兵力解决华北和东北。当山东战场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的同时,蒋介石发了狠心,严厉要求部属一定要对“匪军老巢”延安实行“犁庭扫穴,切实占领”。
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被誉为“革命圣地”。清清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吸引着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和爱国民主人士,而成为蒋介石集团的眼中钉。
1947年2月上旬,蒋介石将握有重兵、长期坐镇西北、围困着陕甘宁边区的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胡宗南召到南京,确定了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基本设想。28日,他又飞到西安,召集西安军政负责人开会,研究确定进攻延安的具体部署。3月11日,胡宗南在洛川召开旅以上军官参加的作战会议,传达西安会议的决定,确定在洛川组织前进指挥所,统一指挥西安绥靖公署(由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改称)所属各部的进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