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伟人毛泽东
23842500000104

第104章 主持全党整风运动(6)

(三)思想弄清与结论宽大的问题。毛泽东说:自整风以来,我们就是“治病救人”。有人曾怀疑不是这个方针。现在重申还是这个方针,在思想上要清算彻底,作组织结论要慎重和适当。过去,未做认真研究理论和研究历史的工作,对犯错误者只是惩罚,没有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这一次我们要弄清思想。中央指定学习五本理论书,是要使同志们了解,犯错误不是个人的偶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小资产阶级的急性病。我们要强调产生错误的社会原因,不要强调个人责任。因此,组织结论可作宽大些。现在要宣传解释这个方针。

(四)不要反对一切。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这一段历史,也不要一切否认。当时我与博古等一起工作,有共同点,都要打倒蒋介石;分歧点就是如何打倒蒋介石,这是策略上的分歧。在土地问题上,六大决议是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雇农、贫农、中农,争论点在没收土地后博古等主张富农分坏田、地主不分田,我是不同意的。如果把过去一切都否认是一种偏向。我们要分析,不要笼统一概否定。我在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时,也说到要保留好的东西,这才是实事求是。

(五)关于六大方针。毛泽东说:在讨论中,多数同志企图否认六大,说基本上是错误的。我认为六大基本上是正确的。六大指出了革命性质,分析了革命形势,反对了速胜论,提出了十大纲领,六大的基本精神是有群众观点的,这与李立三不要群众是对立的。

(六)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派别是否还有?这是书记处会议上没提到的。毛泽东说,经过几次分化,“现在没有这个团体了”。去掉这个包袱,才符合事实。还说,“经验宗派,现在也没有了”。现在比较严重的是山头主义。这在党政军民的关系上,在新老干部的关系上、在本地与外来干部的关系上都有表现。主要原因是小资产阶级的广大、长期农村分割和缺乏教育。历史上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是主要的东西了。

毛泽东的这个讲话,实际上对政治局整风会议上关于党的历史问题的讨论作了明确总结。这个讲话很好,与会同志都很赞成,犯过历史错误的同志解除了思想包袱,未犯错误的同志也对一些历史问题有了正确的看法。4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传达了中央政治局关于几个历史问题的结论,强调研究历史经验的正确态度是:既要使干部对于党内历史问题在思想上完全弄清楚,又要对于历史上犯过错误的同志在作结论时取宽大方针;不要着重于一些个别同志的责任方面,而应着重于当时环境的分析,当时错误的内容,当时错误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对于人的处理问题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对于任何问题取分析态度,不要否定一切,尽量避免作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简单结论。

根据上述精神,在5月10日中央书记处会议决定成立的“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成员中包括了张闻天。5月19日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六届七中全会的准备工作时,又决定增加博古同志为“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成员。5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讲话,指出我党历史上的几次大的骄傲是发生“左”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犯错误的同志,往往是经不起胜利,自以为了不得,趾高气扬,轻视敌人,必遭失败。全党同志对于这几次骄傲、几次错误,都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这是一个冷静的科学的分析。毛泽东的这个讲话和3月以来的一系列讲话,标志着高级干部的整风和党的历史问题的讨论已进入最后的总结阶段。

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楼。1944年5月21日,中共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在延安杨家岭开幕。出席会议的有中央委员和各方面的负责人近30人。这次会议主要是审议七大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包括关于党的几个历史问题的结论。毛泽东向全会作报告,汇报了政治局对上述6个问题的结论。最后表决,全体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代表政治局提出的关于党内历史问题的6项意见,并形成了正式的决议文字,内容如下:

“同意毛泽东同志代表政治局提出的关于党内历史问题的六项意见,成立如下决议:1、中央某些个别同志曾被其他一些同志怀疑为有党外问题,根据所有材料研究,认为他们不是党外问题,而是党内错误问题。2、四中全会后一九三一年的上海临时中央及其后它所召集的五中全会是合法的,因为当时得到共产国际的批准,但选举手续不完备,应作历史的教训。3、对过去党的历史上的错误应该在思想上弄清楚,但其结论应力求宽大,以便团结全党共同奋斗。4、自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党中央的领导路线是错误的,但尚有其正确的部分,应该进行适当的分析,不要否认一切。5、六次大会虽有其缺点与错误,但其基本路线是正确的。6、在党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教条宗派与经验宗派,但自遵义会议以来,经过各种变化,作为政治纲领与组织形态的这两个宗派,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党内严重存在的是带着盲目性的山头主义倾向,应当进行切实的教育,克服此种倾向。上述各项全体表决通过。”

至此,从1941年9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始,经1943年9月政治局扩大会议深入展开的中央领导层整风运动,历经两年八个月圆满结束了。它也宣告从1941年5月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开始的全党整风运动历经整整三年,也最终以全党目前团结的形势结束了。这是党的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章。

4、做枣园普通居民

就在中央政治局整风会议进入第一阶段的时候,中共中央书记处从杨家岭迁往枣园,毛泽东的住所也随之移到了枣园。枣园,位于延安城的西北面,原是陕北地方实力派高双成的庄园。毛泽东的住处在一座小院中,院内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夏秋时节,花繁叶茂,香气袭人。院子东南角有个八角形的小凉亭。毛泽东工作之余,常到这里读书,看报。每逢过年过节,毛泽东常去看望枣园的乡亲们,并且为老人们祝寿。他称自己是“枣园的居民”。

1945年的大年初一,枣园乡的村村户户、男女老少,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中。这天,毛泽东起得很早。他对周恩来说:“今年赶个早,咱们到老乡家去拜年吧!”周恩来很赞同地说:“是要早些去,不然,他们又要抢先了。”

原来,这几年每逢过年,附近各乡的秧歌队和群众代表都要来给毛泽东拜年。

毛泽东不禁想起1943年春节,枣园的老乡们前来拜年的情景。

那天,枣园的老乡们穿着新衣服,捧着油馍馍、年糕,提着米酒,有的还特意蒸了几个白面大寿桃,举着“为民谋利”四个大字的红旗,喜气洋洋地来到枣园给毛泽东和中央首长拜年。

毛泽东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们满面春风地站在小礼堂门前迎接客人。

小礼堂的正中,并排放着两排桌子,上面铺着延安生产的粗线花条子床单布。桌上摆满了花生、糖果、红枣、苹果、香烟。毛泽东把乡亲们领进小礼堂,和几个老年人亲热地坐在中间的桌子旁,笑着问大家:“年过得好啊!”

这时,枣园区区长把乡亲们一一向毛泽东作了介绍。当介绍到枣园乡乡长杨成福时,毛泽东紧紧地握住杨成福的手,亲热地说:“你是枣园乡的乡长,我是枣园的一户居民,以后你们开会也要叫我呀!”这句话,把大家都说乐了。这时,毛泽东回过头来对老乡们说:“我们是老邻居了,今天请大家一起吃顿饭,希望不要客气,多吃,多喝……”

饭菜端上来以后,毛泽东不断地到各桌去敬酒,要大家多吃些。乡亲们也不断举杯向毛泽东敬酒。整个小礼堂里,洋溢着欢声笑语。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两年。吃过饭,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等带着年礼,说说笑笑地来到了枣园乡政府。乡长杨成福一看毛泽东和这么多中央首长来了,欢喜地迎上来。毛泽东大步跨上前,握着他的手亲切地问:“杨乡长,你们辛辛苦苦一年了,年可过得好吗?”

“好,好!主席和首长们好!”杨成福愉快地回答着,忙把毛泽东他们迎进屋里。

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大红的对联,给屋里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杨成福高兴得合不拢嘴,又是沏茶,又是递烟,忙个不停。

周恩来见他忙来忙去,笑着说:“老杨,我看你不要忙了,主席今天要给乡亲们拜年,你就领我们到各家走走吧。”

杨成福一听有些作难,他想:枣园村20多户人家,山上山下,居住分散,坡高路滑,主席如果想家家去拜年若出个意外岂不糟糕。因此他连忙说:“使不得,使不得,主席工作这么忙,还想着乡亲们。我看,主席用不着挨家挨户地拜年了,我回去开个群众会,代您向群众拜年就行了。”

毛泽东笑着说:“拜年找人代理,杨乡长,你这个主意可出得不好,还是领我们去吧!”

杨成福还是不情愿,他想了想,向主席建议说:“现在去,他们不一定都在家。我看,把各家的家长请到乡政府来,一则主席能见上,二则这样更热闹些。”

毛泽东问周恩来:“你看怎么样?”周恩来笑着说:“这样也好。”

于是,毛泽东转身对一个工作人员说:“那你就和杨乡长一起去请老乡,能来的都请来。”

毛泽东在延安枣园打乒乓球。随后,毛泽东和大家一齐动手帮助收拾地方,摆设烟酒茶点,准备招待客人。

一听说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央首长们来给大家拜年,枣园的乡亲们真是喜上加喜。整个村子格外热闹起来。乡亲们扶老携幼,小孩子们欢快地喊着跳着,向乡政府跑去。

毛泽东和其他几个中央首长见乡亲们都来了,立刻迎出来,向乡亲们祝贺新年好。他们拉住几个老年人的手,请大家坐下,又是递烟,又是让茶,还不时地给孩子们抓瓜籽、花生、糖果。一时,乡政府的小院里,充满了欢乐。

毛泽东又亲切地和大家拉起了家常。杨成福想起1943年给毛泽东拜年时,他也是这样问寒问暖。

那天,毛泽东问围坐在身边的乡亲们:“枣园村今年过年杀了几头猪?”

“全村24户人家,过年杀了18头猪。”

毛泽东笑了笑说:“不多啊!今年还要多养猪,明年过年,争取每户杀一头猪。”接着,毛泽东又问大家:“今年是大生产年,你们能不能做到‘耕三余一’?”

大家满怀信心地说:“不但能做到‘耕三余一’,还要争取做到‘耕二余一’哩!”

“有什么措施?”毛泽东笑着问大家。

“多耕地,多上肥,多锄草。”

毛泽东连连点头称赞说:“很好!但这还不够,还要把劳动力组织起来,实行变工互助。”毛泽东接着又给大家讲了组织起来的好处,说:“在自愿参加的原则下,大家组织起来,实行人力、畜力、工具互助,这样可以提高效率。将来还要组织生产合作社,实行集体化,这是农民彻底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

毛泽东的建议真是说到乡亲们的心坎上了。枣园区的群众立即按毛泽东的指示,成立了不少变工队、互助组。后来,毛泽东还经常找枣园的村长、变工队长、群众谈话,了解变工互助的情况,使枣园的大生产运动搞得越来越好。

现在,两年过去了,这些旧社会受苦受难的庄稼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杨成福听着毛泽东亲切的问候,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毛泽东还详细问大家:机关干部和部队砍柴的时候,砍了树没有?机关的羊群吃了群众的庄稼没有?借东西还了没有?损坏东西赔了没有?机关、部队干部对老乡们的态度好不好?……

没等毛泽东问完,老乡们就抢着说起来。这个说,同志们说话和和气气,做事耐心细致,经常帮助村里人干活;那个说,部队和机关处处爱护群众,亲热得像一家人……

毛泽东还是请大家多提意见,诚恳地启发大家说:“批评我们,就是帮助革命。只有通过批评,才能改正错误,把工作做好,革命就能早日胜利。”

不知不觉中两个小时过去了。毛泽东该和大家告别了。他拉着乡亲们的手说:“我是这里的一户居民,和大家接近得少了。今年,得和大家多接近,希望你们常到我那里去。”

乡亲们依依不舍地和毛泽东告别。

枣园村的乡亲们渡过了一个终身难忘的春节。

就在这年的元宵节前夕,延安到处灯火辉煌,锣鼓喧天。

这天下午,毛泽东来到枣园前面的田间散步,正好碰到枣园村的几个老汉在那里边吸烟边聊天。毛泽东走到他们跟前,热情地问一声:“老乡辛苦了!”

老乡们回答:“不辛苦,不辛苦。要说辛苦,你是第一个人。”

毛泽东一个一个地问了他们的年纪,知道他们都是60岁以上的人。其中有侯老汉、胡老汉,他俩告诉毛泽东说枣园村一共有24个这样大年纪的老汉。又说他们俩是同年同庚生的,明天正月十五,就是他俩的生日。

毛泽东一听,马上说:“那很好呀!你们正是‘六十花甲年高有德’的人,应该给你们贺寿才好!”

一个老汉听了毛泽东的话,长长叹了口气,说:“像我们这号受苦的人,哪还谈得上过生日贺寿呢。”说着,摇了摇头。

毛泽东听了,就认真地对他们说:“如今咱们翻身了,生产搞得也好了,这叫人寿年丰啊!明天就是元宵节,你们都到我那里坐坐,咱们大家一起贺个寿。”临走又嘱咐:“你们一定要来,谁也不要客气。咱们都是老邻居,一家人还分什么彼此,今天晚上我就派人到每家去请你们。”

老汉们连忙齐声说:“不敢,不敢,千万不敢!”

毛泽东连连说:“不要紧!不要紧!”边说边举起手来向老汉们告别。

当天下午,毛泽东就马上安排给枣园老人们贺寿的事,他专门派一位科长到枣园24位老人家里,挨门挨户去请他们。毛泽东又吩咐管理员第二天下午准备三桌酒菜,还要做一些又细又长的面条,再给每人准备一点礼物。老汉们听到这个消息,欢喜得一夜都睡不着,他们聚在一起,激动地谈到天明。

第二天下午,不到两点钟,24位花甲老人一起来了。毛泽东赶紧迎出门外,一位老汉紧紧地握住毛泽东的手,激动地淌着热泪说:“毛主席呀!我们祖宗三代都没有贺过寿,你把我们庄户人家的大事小事都挂在心上,都想到了,你是我们受苦人的大救星呵!”

毛泽东亲切地说:“老人家,不要难过,咱们过去是苦,可今天翻了身,生活大改善,自己当家做主人,应该高兴才是呀!”

老人用手擦擦眼泪,又笑着说:“今天这个世道变了,我不难过了,你给我们引路,共产党给我们谋福,有吃有穿,丰衣足食,我们心里都乐呀!”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

毛泽东把客人们让进屋,请大家吸烟、喝茶,并向他们表示祝贺。

按照传统习惯,毛泽东请老人们吃面条,并亲自向他们敬酒。他举着酒杯对老人们说:“祝贺你们延年益寿,老当益壮。”

毛泽东亲手给老人们赠送祝寿礼品:每人一条毛巾和一块肥皂。

饭后,已是黄昏,毛泽东又安排在会议室里专门为老人们放了一场电影:《列宁在十月》。

老汉们个个喜得嘴都合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