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决定孩子的未来
23842200000023

第23章 挫折教育:失败后面是机会(1)

每一个错误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机会。对孩子来说,比起一帆风顺,错误更是一种成长的机会。而如何让孩子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受到教育,则是父母的任务。

请不要怪椅子

一位西方的心理学家到中国朋友家去做客。主人两岁多的小宝宝在客厅跑动,不小心被椅子绊倒了,当妈妈的赶快跑过来抱起孩子,用手拍打椅子说:“宝宝不哭了,都是椅子不好,妈妈打这个坏椅子,妈妈打这个坏椅子。”心理学家很诧异,马上对母亲说:“这跟椅子没有关系,是他自己造成的这个结果,怎么会是椅子的错呢?”

美国洛克菲勒财团的创始人老洛克菲勒常用各种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孙子。一次,老洛克菲勒看见孙子向自己扑来,一个跃步闪开,孩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看着孙子哇哇大叫,老洛克菲勒面色严肃地说:“你活在这个世界上不要依靠任何人,包括你的爷爷,这样才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家!”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中西方家庭教育理念的差别。人生在幼年阶段点滴生活经验的积累,对以后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和最具影响力的榜样,在孩子幼儿时期,父母不应因为孩子幼稚无知而纵容袒护,更不可以因为纯粹的爱怜,而让孩子失掉正确认知事物的能力。

本来是孩子不小心让椅子绊倒了,家长跑来抱起孩子并且归咎于椅子的存在,这势必让孩子造成错误的直觉,让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他总是有所依靠,有所安慰和帮助的,他可以为自己的过错而推卸责任,怨天尤人。

这是一个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时代,自信自强、勇敢无畏的精神,准确明晰的事物判断能力,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是必须具备的品质和素养。所以,在孩子幼年阶段,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挫折感教育,让孩子提前介入社会的复杂多样化中,进行必要的心理预警。这就如同一条船,需要有压舱的重石才可以经受风浪的颠簸。从小处着眼训练孩子的承受力,是让孩子在今后人生波澜里勇往直前所必需的准备。

孩子,抬起头来

小东是一个聪明的5岁小男孩。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他的妈妈在剪纸,不大一会儿就剪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花,在旁边玩耍的小东看到了,非闹着妈妈教他学剪纸不可,妈妈没办法就教他如何去剪。小东非常聪明,过了一会儿,蝴蝶花的轮廓就展现在眼前,一张美丽的剪纸眼看就要剪成功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小东不小心把纸剪断了,他立刻叫喊道:“我再也不要剪纸了,我要把它全撕掉!”看到儿子哭得这么伤心,母亲就哄儿子说:“来,不哭了,妈妈再教你剪一个啊,这个没剪好,不怪东东,都怪这个剪子不好使,我们再去找把好的剪子,这次一定可以剪出一个漂亮的蝴蝶花。”

苏珊珊是柏林一所幼儿园的教师,她有一个正在读小学的可爱女儿,她非常疼爱女儿,但从不溺爱。有一次,女儿要跟同学一起去郊游,临行前,苏珊珊虽然发现女儿忘了把食物和手电筒装入背包,但她没有提醒女儿。结果,旅行回来,女儿饿得脸色发黄。这时,苏珊珊才问女儿是怎么回事,并帮女儿分析了原因。最后,女儿表示:以后出门前一定要先列一个物品清单,那样就不会忘记带东西了。

第一个故事中,本来孩子是想获得我们的认可,可是眼前的糟糕局面与他的憧憬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因此很容易引起他情绪上的剧烈波动,他认为眼前的局面已经无法挽回了。面对这种情况,父母应该教孩子鼓起勇气去面对这种挫折,而不是让他们逃避责任。因为在以后的人生旅程中,他面对的挫折和困难要比这大得多。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让孩子受一点挫折,那么当孩子长大的时候,你能保证他一辈子一帆风顺吗?你的爱能够陪伴他一生一世吗?

俗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事实也证明,子女和父母亲在思想上、言行上相像的地方确实有很多。比如,孩子在骂弟弟妹妹的时候,就是父母的翻版。子女长大后,其兴趣和事业也许和父母的不尽相同,但其价值观、处世态度等共同点往往多于其相异点,子女处理困难的方式和方法,也多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

一些爱子心切的家长生怕孩子受到一丁点儿的委屈,有意或无意地替孩子去承担某些本应由孩子自己面对的困难和挫折,而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孩子失去了在挫折中成长的机会,更失去了人生中一种最珍贵的体验,而且对孩子的个性、心理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在西方国家,比如德国,那里的家长普遍认为,孩子总有一天是要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的,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是我们可以教给他们认识生活和社会的能力,教他怎样保护自己。因此,德国的大多数父母总是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战胜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从孩子蹒跚学步开始,德国的家长就已经开始了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在孩子跌倒后,家长不是赶紧去扶,而是不断地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此外,德国家长还鼓励孩子去参加政府在暑假期间组织的磨难营活动。他们有时甚至在顺境的情况下,故意给孩子设置一些障碍。

事实上,适当为孩子创造一些逆境,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是有益的。一个没有经受过挫折、磨炼的孩子在困难面前往往容易退缩。在国内,有一些家长想方设法为孩子铺路,其实这种做法是十分不足取的,父母的作用是指引,路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给孩子多提供尝试的机会,也是挫折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但中国的父母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剥夺了这种权利,父母不给他们尝试的机会,也就等于剥夺了他们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而在德国却相反,他们普遍愿意为孩子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他们会下意识地让孩子尽早开始第一次。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总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合理的或不合理,一旦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哭大闹起来。每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德国家长都会耐心地教导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引导他们想办法以合理的方式去达到目标。例如,孩子执意要买昂贵的玩具,若家长拒绝,孩子一般都会哭闹。这时,德国的家长就会一边安抚孩子,让他平静下来,一边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才会给他买,并不断地强化这种反应模式,使孩子在愿望暂时得不到满足时能够控制情绪,主动考虑通过其他方法来实现愿望,而不是一味地哭闹,发泄情绪。

不要害怕孩子会摔倒。孩子的成长,总是吃甜头显然是不行的,还得要学会吃一些苦头。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营养才能平衡,他才会明白生活并不仅仅是巧克力糖,才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懂得咬牙坚持而不是皱紧眉头,才会懂得自己去克服困难和挫折,而不仅仅是靠在家长身上。

事实上,有时候一百个胜利,还不及一个挫折。

其实,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一定要经历挫折的。经历挫折的过程就是积累人生经验的过程。孩子只有在挫折中才能成长,才能不断进步。让孩子正确地面对挫折,面对失败,把挫折当成一种财富,孩子才会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无知走向智慧。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让孩子经受一次挫折,能使孩子从中吸取一次经验教训,学会分析和处理问题,让孩子逐渐长大。

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做父母的不可能庇护孩子一辈子。父母要有意识地对孩子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失败教育是必要的

爸爸和8岁的儿子在下象棋。两个人你来我往,不知不觉已经下了两盘,前两盘,都是儿子胜了。

其实,并非儿子的棋艺有多高,而是爸爸在让着他。因为爸爸怕赢了儿子有伤他的自尊心,所以儿子一直都以为自己的棋艺比爸爸高。

在下第三盘的时候,爸爸照样是在让儿子,有时候故意走错一步,让儿子吃掉一个子。

可快到最后的时候,爸爸“一不小心”竟然把儿子的一个马吃了。这一盘,儿子输了。

看得出,儿子很不高兴,嚷嚷着说爸爸耍赖,否则自己是不会输的,一定要再和爸爸下一盘。

日本有关部门曾组织过17户日本市民到中国上海居民的家中做客。在那次旅行中,有个日本孩子抓起一只生馄饨就往嘴里塞。主人马上站起来想去制止那个小男孩的行为,但是被其母叫住了,她平静地对主人说:“别管他,这样他才知道生的是不能吃的。”而那小孩吃了一口,果然皱着眉头吐了出来。

中国有句古话叫“享童子福,背老来时”,其实,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哲理。享童子福是指人在童年时养尊处优,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为生活操心,不为生存发愁的日子,用现代人的说法是生活在蜜罐里边。

现在一些父母的做法的确让人担忧,比如,在各种游戏、竞赛活动中,父母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胜利,而不愿看到孩子失败。下棋、玩扑克时,家长有意地输给孩子,做事情总是表扬孩子做得最好。而这样的孩子走上社会后,往往不能正确地对待各种挫折和失败。面对挫折和失败,他们往往会沮丧、恼怒甚至丧失信心,一蹶不振。因此,应该从小让孩子体验失败的滋味,让他们学会从失败中查找原因,增强其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将来能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

很多事实也证明,过度的舒适不仅不能保证孩子感受到生活的幸福,而且还会给孩子将来的生存带来很多后患。因为过度的舒适,使得孩子经受困难和挫折的磨炼越来越少,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如果在将来的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他们便很难适应,极容易产生过度的挫折感,更难以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即所谓的“背老来时。”

在上面的例子中,日本妈妈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失败教育呢?一位日本学者解释说: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对孩子进行失败教育,可以让他们在失败中学会本领,只有这样,他们将来才能自食其力。日本的许多父母也是凭着这种紧迫感来教育自己的子女,使日本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不怕挫折、不怕失败、勇于竞争的顽强性格。

日常生活中,考试结果与期望值差异过大、竞争失败、被误解、受冷落等等,如果能够利用得当,都可以达到提高孩子挫折耐受能力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适当设置让儿童受挫的情景。例如,父母和孩子比赛谁跑得快,父母完全可以多次让孩子输掉,不过,为了鼓励孩子,偶尔让一下,也是可以的。

当然,在培养孩子对挫折的耐受能力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不同的孩子面临同样的挫折情景所产生的感受不同。比如,有的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容易挫折感过度,以至于沉溺于灰心、失望、自卑、退缩状态。此时,做父母的便应该以关心、鼓励、积极暗示、幽默等方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总之,让孩子从小受到困难和挫折的磨炼是大有益处的。

以下几点是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1.一定要注意适度和适量。为孩子设置情境,应当有一定的难度,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应是孩子通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同时,也不能让孩子面临太多的难题。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调整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挫折过度就会损伤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孩子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

2.一定要鼓励孩子,让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赢得未来。另外,在孩子作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

3.对陷入严重挫折情境中的孩子,其父母也一定要及时进行疏导。如帮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在必要时,也可以帮助孩子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孩子体会到,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而进步、达标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平时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活动,把握其发展状况,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难的时候几经尝试均告失败,父母就应该及时给予具体的帮助,帮他走出困境。

一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不可能永远都是顺风顺水,不可能不遭遇失败。让孩子从小就有面对失败的勇气,长大以后,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时,他才不会手足无措,才能够从容应对。

面对孩子的失望

周末是六一儿童节,妈妈给强强买了一身漂亮的衣服,准备在那天带强强去公园玩。周末终于到了,强强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兴奋极了。但是不巧的是,从早上开始就一直在下雨,并且越下越大,一时半刻也没有要停的意思。强强趴在窗户上看了好一会儿,跑来问妈妈:“妈妈,这雨会停吗?”妈妈知道,如果强强不能去动物园,一定会感到非常失望的。所以她说:“再等一等看,也许会停的。”

吃了中午饭后,雨还是没有停的意思。强强开始掉起眼泪来,妈妈很为他难过,走过来抱着他说:“我知道,你心里很难过,但是没有办法,好在动物园什么时候都可以去,我们可以等星期天,好吗?”“星期天,那还要一星期呐。”“是的,乖孩子,没有办法,今天下雨,也只能到下个星期去动物园了。”“我不干,我不干。”妈妈抱着他,向他保证说:“强强,我明天带你到玩具店去,你可以挑一件你最喜欢的玩具,什么样的都可以。”可是,强强依然哭闹个不停,就是想穿着新衣服去动物园。

万圣节快到了,妈妈给女儿萨洛美买来了漂亮的鬼服和面具,要在万圣节的晚上带她出去讨糖吃,这是万圣节的传统。在万圣节那天,萨洛美很早就换上了鬼服,也准备好了面具,就等着晚上出去到邻居家讨糖吃,并且戴着面具和别的小朋友玩面具游戏。可是,很不巧的是,从早上开始,就下起了雨夹雪,并且越下越大。到了吃晚饭的时候,雨雪依然下个不停。这下可没法出去玩了。萨洛美趴在窗户上,呆呆地看着外面。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看着萨洛美失望的表情,说:“孩子,看来这雨是停不下来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办法去邻居家。不过还好,万圣节是年年都有的,我们可以等到明年。”

“可是妈妈,那要等一年的。”

“是的,孩子,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你想的那样去发展,所以,你必须学会面对失望。好了,妈妈现在要去做事情了,你自己玩吧。”

说完,这位妈妈就去做自己的事情了,扔下了女儿独自一个人趴在窗前。

看妈妈不再来管自己,再想想妈妈刚才说的话,小萨洛美独自待了一会儿,然后就去玩玩具了。

到上床睡觉的时候,她已经把这件事忘了,因为她玩玩具玩得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