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国宝拾趣
23840300000006

第6章 南阳汉画像石(1)

在星光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有一种形式特殊的艺术瑰宝被称为“无字汉书”、“绣像汉代史”,赢得了史学界和艺术界的一致赞誉和尊崇。它们主要出自汉代的古墓、祠堂,以石雕成,刻画有古老的文字和生动传神的图画,为今人展开了一幅规模宏大的两千年前的汉代生活全景图,甚至可以“装订”成一部厚厚的两汉文化史。它们大部分出土于河南南阳——一座曾被称为“帝乡”、“南都”的古老城市。它们是传奇的南阳汉画像石,静静期待着后人来揭开埋藏在它们中间的千古秘密。

导读:

“河南帝都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汉代的南阳是一座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大城市,是享誉全国的五大商业都市之一。西汉时期,这里是皇亲贵族的聚居地。东汉光武帝在南阳发迹后,将南阳郡治宛城定为京城洛阳的陪都。南阳一时风光无限,王孙贵胄云集。就是在这里,汉代人“灵魂不灭,事死如生”的观念被发展到了极致,修建豪华坚固、尊贵气派的画像石墓蔚然成风,闻名于世的南阳汉画像石也正是诞生在这富贵繁华之地。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性石刻壁画。在题材上,它展示了汉代的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内容;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元曲一样,各领风骚数百年,成为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艺术瑰宝。由于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河南南阳成为我国汉画像石的主要出土地点之一。

南阳汉画像石犷豪放而著称于世,更以朴素玄奥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为世人所重视。

两汉一统天下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当时国家兵威远震,开疆拓土,国人富足,国势强盛,是中国古代英雄辈出、激情燃烧的黄金岁月。在这样一个时代诞生的画像石艺术,没有一丝抑郁哀愁,没有一点自卑自怜,有的是强大的自信,张扬的个性,奔放的气势,灵动的品格和浪漫进取的情怀。

几近湮没的石刻“画卷”

说到如今举世闻名的南阳汉画像石,还要首先提到一个发生在七十多年前的故事。那是1931年夏天,适逢雨季,南阳连日暴雨倾盆,白河水暴涨,冲上了堤岸。在洪水的冲击下,沿岸很多崖壁坍塌。在南阳城西南18里白河西岸的丁凤店(草店村)附近,洪水过后,竟然露出了一座汉墓。南阳驻军宋天才获知消息,以保护文物为名,派士兵挖掘,得到三担汉代文物并偷运出境,窃为己有。这一场劫难过后,古墓几乎被盗掘一空,只剩下一些搬不动的墓石。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秋天,南阳文化名人、史志专家孙文青先生得知了这个消息,不由扼腕叹息。他当即邀请物理教师吴子千和美术教师郑容重同行,协助拍照、测绘,另外,考虑到有汉代墓石出土,又请了拓工,一行人准备对草店汉墓重新进行发掘。当几位学者惴惴不安地来到墓中,他们赫然发现那些幸存下来的搬不动的墓石上竟然刻有图案和文字,仔细端详之下,孙文青先生欣喜若狂,它们是珍贵的汉代画像石!正是这一意外的发现,人们展开了一幅两千年前的汉代生活全景图。

当时,草店汉墓一半被淤泥掩埋,只有梁和门楣还露在外面,墓室保存完好,有残存的陶片若干。经过这次发掘清理,共得到画像石27块,画像44幅。孙文青先生将古墓的发掘情况撰写为《南阳草店汉墓画像记》,于1933年10月6日发表在《国闻周报》第10卷第41期上。这是第一篇对南阳汉画像石进行介绍的文章,引起了国人对汉画像石的注目,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使南阳汉画像石作为墓葬建筑材料的功用第一次得到了文化界的认同,从而为金石考古界揭开了一个历史文化之谜。

在上千年的漫长岁月中,不知有多少座类似的汉代画像石墓曾被盗掘和拆毁。汉代画像石在出土后,或被移作他用,或被散落荒郊野外。明清南阳城墙的地基中,就使用了大量的汉代画像石,因当时无人知其为汉代遗物,便被误认为是神仙造化的古景。南阳市方城县的博望桥,建于明代,桥身用石和桥下基石中也有百余块画像石——传说中的“石人大睡觉”,就是指横砌于桥基上的人物画像石。直到20世纪20年代,这些被移作他用的画像石才被中国的文物考古学家发现,而一直到1933年以后,它的功用才得到了公认。

梦回汉朝——寻踪画像石

南阳汉画像石的诞生,与汉代南阳特殊的历史文化乃至政治经济背景息息相关。

南阳位于河南省的西南部,地处汉水流域,东、北、西三面环山,是一个扇形盆地。这里河流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旧石器时代起,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周三代,这里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址,名人辈出。夏、商、周时代,南阳属豫州,其地有吕、申、谢、邓、唐等侯国。春秋、战国时,南阳归楚国所有。秦代始置南阳郡。汉代继承秦制,仍设南阳郡,郡治宛城,下辖36县。

西汉时,南阳郡因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物产资源而成为农业和手工业极为发达的地区。南阳的冶铁业在汉代尤为著名,郡治宛城是汉代规模最大的冶铁中心,冶铁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随着冶铁业的发展,铁制工具的量不断提升,为农业、手工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而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必然带来商业的繁荣。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使得南阳郡治宛城在西汉时就已成为全国著名的五大商业都市之一,并享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内”的美誉。正是南阳一带经济的日益富庶,才使它成为汉代大贵族云集和寄食的地方。西汉时就有不少王侯被分封在南阳这片肥沃富裕的土地上。

东汉时期,南阳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开始呈现出经济、文化大都会的面貌。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发迹于南阳,他的28位开国元勋几乎都是南阳人,南阳无疑成了东汉王朝的龙兴之地。东汉王朝建立后,宛城即成为京城洛阳的陪都。从此,南阳更成为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云集之地,“王侯将相,宅第相望”,一时颇具“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一片歌舞升平之中,王孙贵族们坐享荣华的同时,不经意间想到身后之事,难免产生惶惶之感。再加上汉代普遍盛行“灵魂不灭,事死如生”的丧葬观念,于是,盘踞在南阳一带的众多贵族官僚越来越由衷希望:在生前富贵得保的情况下,进一步得享身后荣华!他们怀着这样的想法,开始付诸行动,并竞相攀比,纷纷花费巨资将身后居所——坟墓修建得像生前住宅一样豪华气派,就连一些不太富足的中下层地主、商人也不惜倾尽家产对父母至亲实行厚葬。在满足虚荣、装点门面的同时,他们还抱有另外一个功利的想法,即企图通过此举博取孝名,从而达到跻身仕途、升官发财的目的。于是,在南阳一带便出现了大量豪华坚固的画像石墓。

石本无心,无意间充当了汉代贵族永保荣华富贵的野心的载体,却也在无意间忠实地记录了汉代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它们毕竟凝结了汉代工匠的毕生心血和艺术灵感,并最终成为载入中华史册、传之后世的不朽艺术珍品。

南阳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南阳市卧龙区、宛城区、唐河县、邓州市、方城县、新野县、桐柏县、内乡县等地,其中以卧龙区、宛城区、唐河县出土的汉画像石数量最多。其年代最早在西汉昭宣时期,最晚到东汉末期。到目前为止,南阳已发掘汉画像石墓四十余座,出土汉画像石两千余块,出土数量之多,分布之集中,是国内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后来,文物考古工作者经过多次的文物普查,还发现了大量散存的汉代画像石。如今,这些珍贵的历史遗物都被珍藏在南阳汉画馆。

南阳汉画馆是一座收藏、陈列和研究汉画像石的专业性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建馆历史最早、规模最大、藏品数量最多的一座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宝库。来到这里,虽然不能绝对地说,可以对整个汉代石刻艺术一览无余,却也足以深深领略汉画像石的动人风采。

汉画像石既是汉代墓葬中的建筑材料,又是一种以刀代笔、以石为底的石刻艺术品,其内容和构图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明显的变化。早期作品布局疏朗,内容单调,多以门阙厅堂、亭台楼阁为主;中期作品内容丰富,题材繁多,上涉天文,下及地理,并开始注意对空间的修饰;到了晚期,作品构图逐渐趋于简单,更接近图案画。总体说来,汉画像石的内容主要涉及十个方面,分别为天文星象、神话传说、社会生活、生产劳动、舞乐百戏、角抵、历史故事、车骑田猎、建筑艺术和逐疫升仙。走近它们,就如同走进了石刻的“绣像汉代史”。

汉画像石的精神世界

中国的画像石集中分布在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山东和陕西等地,恰好是中国古代文化最发达的几个地区,体现了各自区域的代表性文化特征。大气磅礴的南阳画像石体现了中原文化沉雄博大的特点,以简洁凝炼的线条勾勒出事物的形象,以简单明了的艺术手法传达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同时又不乏生动细腻的艺术表现力。

南阳在西周时期为申国(今南阳市区北)、吕国(今南阳市区西)所在地,春秋战国时期先为楚所得,后又曾为韩、秦之地,但附属于楚的时间最长。地域相近,文化传统相通,南阳汉画像石自然体现出了楚文化所代表的中国纯粹艺术精神。历史、现实与神话、传说交相辉映,神、人、兽的同台演出,羽人展开双翅,嫦娥摆动蛇躯,云气在翻舞飞腾,星体在回旋流动……画面通过线性韵律表现了极其生动易感、神奇瑰丽的意境,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征。偏重情感、想象的楚文化浸润着画像石艺术,使南阳汉画像石展现出恢宏雄奇的意象和浪漫豪放的情怀。

汉代美术在艺术造型方面,相当程度上吸收了楚文化的特征。楚文化灵动、飞扬的特点,成为汉文化直接继承下来的一种审美品格,所以,后人才能在今天的汉画像石中看到众多灵动的造型,体验它们飞扬的气势,尤其是以神仙、天象为主题,突现人类想象力的一类作品——比如云雾缭绕的天象图,云中神采飞扬的神兽和人物图——会令观者立刻联想到楚文化的典型特征。

运动创造了艺术,南阳汉画像石中无论人物、动物还是自然现象常以运动的形态出现。为了表现运动的力度,画像常改变主体静止的空间外貌,把它们的孤立形象加入到流动的虚拟空间,这种运动有极高的速度,以飞动的图象和云气交融结合,似乎神游在天人两界之间。如雷公出行画像中的三只翼虎,形体高度概括,似三道闪电出现在空中。而在狩猎画像中,犬似利箭,马似海啸,它们飞速追逐拼命逃窜的鹿,如飞的运动速度使南阳汉画像石中的动物形象无不栩栩如生、充满活力。

汉画像石对龙的表现,也达到了更高的境界。画像石中大量出现的龙形象舒展劲拔,刚强生动,表现出昂扬向上的性格特征——蛟龙腾空跃起,应龙腾云驾雾,黄龙蠕蠕而行,苍龙交尾嘶鸣。可以说,千姿百态的龙形象最能体现南阳汉画像石的宏大意境。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中国古代的龙,在世俗意义上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在文化意义上是祥瑞的化身,具有沟通神人两界的神性。汉代认为人的灵魂是不灭的,肉体死亡后可以乘龙升天;龙还是传说中许多神仙的坐骑,《山海经》、《周易》等书中均有“神人乘龙”的记载,它往往与仙人相伴出现;同时传说它还是神灵中的成员。龙为神物,画龙自然就是为了取其祥瑞的内涵。

南阳方城汉墓是东汉时期一座典型的夫妻合葬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汉代画像石。方城汉墓有两组并列的墓室,墓门雕刻艺术风格迥然不同。左边墓门的雕刻刀法朴拙粗放,右边则显得灵巧细腻,阳刚与阴柔相得益彰,强调了两性特质的完美结合。墓门上所刻的画像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左下方门楣上是寓意子孙繁盛的二龙穿璧图,右上部门楣的庵牛图则是一幅极为珍贵的画像。

在南阳的汉画馆,“天文与神话”厅内展示着很多块人首蛇身图象的画像石,据说这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伏羲女娲,他们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始祖神。其中还有伏羲女娲交尾画像石,又表明我们的始祖神是龙的化身,他们繁衍出的后代——华夏子孙也因此成为龙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