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论语与算盘
2384000000022

第22章 教育与情谊(3)

如果只以眼前所看到的事情作为根据,论断其成功、失败,那么,在溱川矢尽刀折而英勇战死的楠木正成应该是一个失败者,而荣登征夷大将军之位、威震四海的足利尊氏确实是一个成功者。但是,在今日,却没有人崇拜尊氏,而崇拜正成的人却天下不绝。这样,生前作为成功者的尊氏反成了永远的失败者,而生前阼为失败者的正成反是个永远的成功者。就菅原道真和藤原时平来说且如此。时平在当时是成功者,而获罪于太宰府却又要被流放在那里眺望月光的道真公,不用说是当时的失败者。但是,在今天,作为一个人,没有人尊敬时平,但是,道真公作为天满神,全国的各个角落都祀奉着。因此,道真公的失败决不是失败,反而是真正的成功。

依据这些事实来推论,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世上所说的成功未必是成功,而所说的失败也未必就是失败,像公司和其他一般营利的事业,是以取得物质上的效果为目的的,如果失败,就会给投资者和其他许多人带来麻烦,造成很大的损害,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力求成功,但是,在精神事业上,如果也只顾眼前的成功,目光短浅,那就要受到社会的批评,对世道人心的进步,不会有所贡献,而以永远的失败而告终。

从事写作、言论和其他一切精神方而工作的人,如果在生前就要拼命取得现在所说的成功的话,因而迎合时尚,急功近利,那就不能有利于社会。在无论哪一种精神事业中,徒发豪言壮语,而不接触到人生的根本,夸夸其谈,而不作丝毫努力,则到百年之后,即令黄河澄清之时,也必以失败而告终,决无取得最后成功的希望。反之,只要使出浑身的努力,在精神事业的失败就决不是失败,正像孔子的遗业,在今日为世界千千万万的人提供了安心立命的基础那样,裨益于后世,为人心的向上发展做出贡献。

人事与天命

老天爷究竟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与我有关的归一协会经常有所议论。宗教家们把天解释成精神性的产物,认为它是有人格的灵体,如同人能活动手足一样,既赐给人幸福,又能降下不幸;不仅如此,人之所以向天祈祷和求助,也是被天所左右的。也有人对天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它并不像宗教家们所说的那样,是具有人格和具体形态的东西,不会根据是否祈祷而把幸与不幸施加在人的命运上。天命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自然运行的,是一种像魔术那样不可思议的存在。

说这是天命,那也是天命,归根到底是人自己任意所为,天是根本不知道的。所以,人畏天命,就是承认了人力所无可奈何的某种巨大力量的存在。我不认为只要尽人力,即便是勉强的事、不合理的事,无论如何也一定要贯彻到底。在明治天皇所颁布的《教育敕语》中,要求以恭、敬、信对待天,可谓通之古今而不谬,擅之中外而不悖,只要沿着通向久安的平坦大道向前,不以人力而自骄,既不勉强,也不做不合理的事,小心谨慎,就可以了。把天神或神佛解释成人格、人体,能左右感情,我认为这是极其错误的观念。

天命,就像四季依次循环运行一样,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得到,它都在万事万物中行进着。只要相信对天命必须以恭、敬、信的态度加以对待,那么,“尽人事以待天命”这句话中所包含的真正意义,就能完全理解了。因此,在实际处世中,如果碰到应如何解释天的问题,那么,我想用孔子所解释的来加以解释,既不把它看作有人格的精神性的动物,也不把在天地和社会中所发生的因果报应视作偶然的事件,把它作为天命,以恭、敬、信的态度相待,这是最理性的想法。

游西湖岳飞祠有感

大正三年(1914年)春天,那年我还在中国旅行的途中,五月六日到了上海,次日乘火车抵达杭州。在杭州,有一个着名的胜景西湖。

在西湖边上,有一块岳飞墓碑,离开石碑大约有五六步远的地言,有一个当时的权臣秦桧的铁像与之相对,岳飞是宋代的名将,当时,宋金之间,屡屡交战。由于燕京被金所夺取,宋只能偏安到南方,称为南宋。岳飞奉朝廷之命出征,在破了金的大军,即将收复燕京时,奸臣秦桧收了金的贿赂,召还岳飞。岳飞知是这个奸人所为,就陈词说,臣十年之功,毁于一旦,臣非不称臣职,君实为秦桧所误。可是,最后岳飞还是以谗言罪被杀。现在,忠诚的岳飞同奸佞的秦桧仅隔数步之远相对而处,实在是个讽刺。不得不说所选的对象非常巧妙。今天前去瞻仰岳坟的人们,几乎像惯例一样,面对岳飞的墓碑不禁热泪盈眶,同时则往秦桧的铁像上撒尿。在死后,忠奸判然分明实在是件痛快的事。

在今日的中国人中,应该说既有岳飞这样的人,也有类似秦桧的人。人们崇敬岳飞墓碑,而向秦桧的铁像撒尿,这可能是基于孟子的“人性善”。通天的赤诚,深入人心,从而千载之后,仍仰慕其德。因此,人的成败,不待盖棺之后,不能论定。我国的楠木正成与足利尊氏,菅原道真与藤原时平,莫不如此,瞻仰了岳飞墓碑后,我更加感慨万端。

顺境与逆境

我来列举两个人,其中一个既无地位又无财富,也没有人提拔他。

也就是说,在这社会中,能使其荣升的因素极为薄弱,仅仅能立足于社会以学问去出人头地。不过,这人具有非凡的能力,身体健全,而且还十分勤勉,一切行为都有根有据,无论做什么事,不仅做得能使先辈安心,而且还能超出上级意料之外,因此所有人都十分称赞这个人的作为。不管这个人是否为官,只要言必行,业必成,最终一定会得到荣华富贵的。那些只从侧面来看这个人身份地位的普通人,都马上会把他看成是顺境中的人,但实际上他既不属于顺境,也不属于逆境,只不过是凭自己的力量创造出这样境遇的人而已。

而另一个人,生来懒惰,求学时,各门功课老是不及格,最后勉勉强强毕业了。既然这样,就只能靠到目前为止所掌握的学问来处世。

但由于其质地愚钝而且不求上进,所以虽然得到了职业,但对上司所交代的事情完全不放在心上,反而在心中愤愤不平,不能忠于工作,因而不受上司的欢迎,最终被免了职。回到家里,也为父母兄弟所疏远,在家庭中没有信誉,所以在乡里也没有信誉。这样,他心中的不平日益增多,开始自暴自弃,如果再有恶友乘机诱惑,就会不由自主地走上邪路,当然就无法以正道来处也,不能不彷徨于穷途末路之中。

一般人见到以后,会说他是处于逆境,看上去,他的确像是在逆境之中。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一切都是他自己所招致的。

韩退之在勉励其子的《符读书城南》这首诗中说:“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两家各生子,提孩皆相如。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君,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这首诗主要是为勉励向学而写的,但也能从中知道顺逆二境的不同所在。总而言之,恶者虽教也不得其方,善者不待教而自知其道,这是自然和其命运所造成的.因此,严格地说在这社会中,并不存在什么顺境、逆境。

如果此人有优秀的智能,再加上不可欠缺的用功,就决不可能处在逆境中,没有逆境,顺境的说法也就不存在了。因为有人因自己的行动而造成逆境这一结果,所以就有了与此相对的顺境这一说法。例如,身体虚弱的人,天气冷了会感冒,腹痛时又说是受了天气的影响,只怪罪于气候,而闭口不提自己的体质差。如果能在感冒和腹痛到来之前,把自己的身体锻炼强壮的话,就不会有因这些气候而受到病魔折磨的可能了吧?这是由于平时不注意而自招致的疾病。然而在得病以后,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反而怨恨气候,这与把自己造成的逆境归罪于天是同一种逻辑。孟子向梁惠王所说的“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也是相同的意思,不提政治上的腐败,而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是错误的。如果希望老百姓能归服,那就不在于年成的好坏,完全是看统怡者的道德是如何为主的。总之,社会中的多数人有这样一种弊病,即在对待逆境的到来时,不把自己的智能和勤勉情况计算在内,这真是愚蠢之至。我相信,如果在一定的智能之上再加以勤勉,就决不可能见到一般人所说的逆境。

根据以上所述,我敢肯定地说是没有什么逆境的,但是,有一种情形则不能作这样极端的说法,这就是在智能、才干方面相同,都无可挑剔,又勤奋上进,并足以被人仰为师表的人物,有的在政治界、实业界中很顺利,颇为得志,有的却事与愿违,备受挫折。像后者这样,我认为是可以称为真正的逆境。

细心胆大方能成就大事

社会在一天天进步,是绝对离不开井然秩序的,但是新的活动开展时,多多少少会造成一些不便,从而有导致倾向于自然保守的可能。

不言而喻,轻佻浮躁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避免,而过分的重视,产生因循姑息致陷入所谓的固执和懦弱的话,其结果也会产生阻碍进步发展的倾向,这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的前途来说,都是令人极其担忧的事。

如今世界的大势是变化迅速,竞争日渐激烈,文明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不幸的是,我国长期处于闭关自守的锁国状态,落后于世界发展趋势。开国以来,虽然取得了令各国惊讶的神速进步,但还是一切事物仍落后于他们,也就是说尚未摆脱落后国家的状态。因此,为了同先进国竞争、角逐,进而凌驾于他们之上,就必须以加倍于他们的努力往前发展。同时,不管多少,凡是有助于个人发展、促进国运的事,都需要有倾注全力勇猛进取的精神。因此,把保护以往的事业作为后辈的大事,或因害怕过失,失败而徘徊不前,那样懦弱无力的做法,最终只会使国运衰退。对这一点,大家都多多加以考虑,不管是制订计划,还是谋求发展,都一定要使我国成为真正的一等国才行,我更深深地感到,不但需要培养活泼进取的气魄,同时还需要有能力实行的人,实现以上几点才是当务之急。

养成活泼进取的性格并能实行,就必须使之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人才行。过分依赖他人,就会使自己的实力衰退,难以产生出最可贵的自信。一旦养成了因循卑屈的习性,就必须大力鞭策自己,防止产生软弱无力。另外一味谨小慎微,拘泥于成规,埋头于小事,自然就消磨了活力,挫伤了进取的勇气,所以,这一点也应多加注意。细心周到的努力当然是必要的,但另一方面又要发挥大胆的魄力。只有细心、大胆相结合,形成奋发的活动,才能完成大的事业。因此,对于近来的倾向,必须大加警惕不可。最近,在青年中出现了新的活力和大显身手的倾向,是值得庆贺的。但是,在中年层中,仍然弥漫着死气沉沉的倾向,不能不说是令人担忧的事。为了发挥独立不羁的精神,必须一扫往日那种视政府为万能,而民间的事业都热衷于依靠政府保护的风气,必须有决心极力伸张民力,不依赖于政府而独立发展事业。

另外,如果只是拘泥于小事,埋头于局部,就会形成增加法律规则之类,汲汲于不去触犯这些规定,或者满足于在规定之内所能做的事,小心翼翼,这样,就不能创立新生的事业,不能生气勃勃,不能掌握世界的大势。

不以成败论英雄

吸取失败教育,进而取得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仅以成功和失败作标准,是一种很肤浅的表现。论人,必须以人的职责为标准以决定自己的方向,因此,失败和成功都不是应计较的。即使有人遭了厄运而获得成功,或是因为财运不济而失败,难道就为此而悲观失望吗?

成功和失败,实际上不过是在尽心以后留在人身上的糟粕而已。

现在的许多人,只见到成功和失败,而看不见比这更重要的天地间的道理,他们不能重视实质的东西,而是把糟粕的金钱财宝看得至关重要。人应该牢记住的是要完成作为人的职责,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才有可能得到实质的成就。

在大千世界中,应该成功,结果而失败的情形,也是名不胜数。

虽说智者自己创造命运,但是,光靠命运是不可能得到长久成功的。

只有伴随有智慧时才能创造自己的命运。不管怎样善良的君子,如果是缺乏机警的智力,在遇到机会时,也会和成功失之交臂的。家康和秀吉的情形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假如秀吉保持80岁的天年,而家康60岁就死去,结果会如何呢?也许天下就不属于德川家康,说不定会相反的高呼丰臣秀吉万岁吧。然而奇怪的命运帮助了德川氏,而祸害了丰臣氏。不仅秀吉的死期早临,而且名将智士群集于德川氏麾下。丰臣氏的嬖妾淀君继而妄图篡权,不将六尺之孤托诸忠诚无二的旦元,反而宠用大野父子。不但如此,石田三成的关东征伐一战,更加速丰臣氏的灭亡。这可能因为丰臣氏不及德川氏贤智吧,但按我的判断,使德川氏成就三百年太平霸业的,不外是命运所致。尽管如此,但要能抓住这一命运却是件难事,常人往往缺乏把握住命运而加利用的智力。可是家康却能以其智力捉住变幻多端的命运。

总之,人最好实实在在勤奋努力,开拓自己的命运。即使失败,也就认定是由于自己的智力不及所致。同时,如果是成功,那么就要活用自己的智慧,人生的道路各种各样,有时也会见到善人败于恶人之手的。但是,时间一长,善恶的差别就断然能判别。因此,与其议论成败的是非善恶,不如先踏踏实实地努力去做。如果这样,公正无私的天也一定会使个人得福,并开拓出命运。

因果循环,天道渺渺。凡事按道理而行事的人必能兴盛,逆天而行悖于仁义道理而谋事的人必灭亡。一时的成败,在漫长的人生中,就如沧海一粟。然而,世人却憧憬于这繁华靓丽的表象,一味地关心眼前的成败。像这样的人,也应考虑到国家的发展,进步,抛弃这种浅薄的想法,而在社会上过种有意义的生活才是最佳的考虑。如果超然于成败之外,一身遵循道理,就能觉得计较成功失败实为不智,而能超越其上,渡过有价值的一生。其实,成功不过是在完成人生职责之后所产生的对于自身的一个总结而已。神之道,皆恶满盈,谦虚冲损,可以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