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安岳县志(1986——2005)
2380700000143

第143章 石刻 .759(2)

第58号聂公龛,五代,方形平顶,2.5x2.6x1米。聂公像高2.1米,双手执笏(已毁)。左侧壁存1题刻:“口第二指挥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使持节普州诸军事守刺史河东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聂。”龛外左面有一《聂公真龛记》碑文,已风化不清,据安岳县道光志第二卷载:“聂公真龛记,在灵居山,军事判官何光远(系后蜀孟知祥的部将)撰,广政四年建”。

第59号西方三圣龛,五代,方形平顶,2.1x2.5x1.1米。龛内正壁刻西方三圣,主尊阿弥陀佛像后左右各刻一弟子,龛口左右已崩塌。观音菩萨像位于佛像左侧,大势至菩萨位于佛像右侧。

第60号地藏十王龛,五代,方形平顶,龛左侧已崩塌。2.00x2.80x0.90米。正壁正中造像分三层,上层刻地藏,面目已毁,座下刻有莲蕾莲叶,右下角有一只俯卧的狗。中层正中刻一“业镜”,镜内刻一妇人正在杀羊,旁边一鬼卒挥棒打她,镜左刻一小吏持卷诉案,镜右刻一鬼卒正殴打一妇人。下层左面刻阿鼻地狱门及守门的鬼卒,右面刻有铁狗、铁蛇。正壁左右及两侧壁分上下两层刻坐于铺帛案几后的冥府十王和坐于方座上的判官及站立于后的小吏,因左侧壁已塌,十王仅存八王。龛最低层刻有地狱中各种惩罚场面,风化较重。

第61号造像龛,方形平顶,造像已毁。

第62号西方三圣龛,五代,方形平顶,1.7x2.7x1.3米。正中阿弥陀佛像已毁。左侧观音呈游戏坐坐于方座上,右侧大势至菩萨像已毁。佛、菩萨间刻二弟子立像,左迦叶右阿难。整龛毁坏严重。

第63号十六罗汉龛,五代,方形平顶,2x2.2x0.85米。造像毁坏严重,仅一摔跤图保存较好。图中二僧摔跤嬉戏,右侧一僧作劝阻状,左侧一僧骑一兽,举杖亦作劝阻状。

第64号无字碑,高1.10米,宽0.95米。

第65号毗沙门天王龛,五代,双层龛,内外均长方形平顶,内龛1.50x2.40x1.00米。正壁正中刻毗沙门天王,双足各踏一地鬼,右侧一武士穿战袍,右手握剑扛于肩,右侧一武士头戴风帽,穿胡服,右手执长矛。左右侧壁各刻一文官、一武将立像。内龛左外侧刻两供养人立像。

第66号无字碑,高1.40米,宽0.70米。

第67号释迦说法龛,五代,方形平顶,2.00x2.60x0.80米。正壁正中刻释迦佛,面部已毁,左右刻迦叶阿难立像,两侧各刻一菩萨立像,毁坏严重。龛左外侧刻一力士,亦大部被毁。

第68号造像龛,方形平顶,2.00x2.60x1.50米。造像破坏严重,所余部分经后代改刻。

第69号十六罗汉龛,五代,长方形平顶,1.95x3.00x0.95米。正壁正中上部刻华严三圣,下部碑文刻《云居山新镌一佛二菩萨十六罗汉龛记》。左右及两侧壁分上下两层刻十六罗汉坐像。造像毁坏严重。

第70号造像龛,方形平顶,高1.70,宽2.00,深0.65米。造像已毁。

第71号天尊龛,唐,龛形已破坏,1.55x1.45x0.75米。正壁正中刻一天尊。左侧刻一弟子一菩萨像站立于莲台上。龛左外侧刻一力士,弟子、菩萨、力士像头均毁。龛右侧已崩塌,造像无存。

龛左外侧刻题记:“口口月十五日,普州仓升安岳县录事骑都尉勋官五品黎令宾愿平安敬造口一龛,永为供养,栖岩寺上座释沙门玄应书。”

第72号观音龛,唐,方形平顶,2.45x1.85x0.60米。观音立像高1.70米,风化严重,右侧一造像已毁。

(第四节)千佛寨

千佛寨位于县城西2.5公里的大云山上,因寨下悬崖上有唐代雕刻的千佛而得名。隋名栖霞寺,唐名栖岩寺,清康熙时(公元1662—1722)更名千佛寺。

摩崖造像分布于寨下南北两崖壁,龛窟编105号,造像3061尊,摩崖塔7座,唐碑3通,题刻26件,古遗迹1处。千佛寨摩崖石刻历经唐、五代、两宋、明、清,各代均有造像,被誉为“安岳石刻历史的长廊”,“石刻艺术的博物馆”。

第1号佛塔,唐,4.6x2米,单层单檐式。毁坏严重。

第2号佛塔,唐,3.1x1.73米,单层单檐式。毁坏严重。

第3号佛塔,唐,3.3x1.5米,单层单檐式。毁坏严重。

第4号题记,0.45x0.8米,内刻有“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字样。

第5号题记,0.80x1.55米,内刻有“大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88年)”字样。

第6号石塔,唐,三层六方,高0.80米,直径1.30米。上两层已毁。

第7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1.80x1.20米。刻二菩萨像,风化严重。

第8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1.60x1.60x1.00米。正中刻佛坐像,左右刻二站像,风化严第9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4.00x3.00x2.00米。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两外侧各刻一力士。风化严重。

第10号二佛像,唐,2.00x1.20米。立像,左像高1.20米,右像高1.30米。风化严重。

第11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2.40x1.80x1.10米。造像已风化。

第12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2.00x2.00x0.40米。刻二坐佛像,风化严重。

第13号造像龛,方形平顶,2.00x2.10x1.90米。造像已风化。

第14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2.00x2.00x2.00米。刻六臂观音坐像,风化严重。

第15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2.30x2.00x2.60米。刻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风化严重。

第16号千佛龛,唐,方形平顶,2.60x3.80x1.70米。龛内三面造像共分五层,最下面一层造像已毁,上面四层刻有115尊坐于有茎仰莲台上的佛像,佛像坐高0.55米,右外侧刻二菩萨像已毁。

第17号释迦说法龛,唐,方形圆弧顶,1.40x1.90x1.10米。正中主像已毁,下有双层覆莲瓣,两侧壁各刻一弟子(内)一菩萨(外)站于仰莲台上,两弟子头部已毁。右侧菩萨已风化,左侧菩萨保存较好。龛外左右侧各刻一力士,头已毁,龛楣上饰有宝相花。

第18号释迦说法龛,唐,方形平顶,1.4x1.7x0.17米。正中刻释迦佛,头部经后人改刻。两侧壁各刻一弟子(内)一菩萨(外)站像,头部均毁。龛外力士已毁。龛楣上饰有宝相花。

第19号释迦说法龛,唐,方形平顶,2x3x1.6米,正中释迦佛,头身均毁。顶有华盖。两侧壁各刻一弟子(内)一菩萨(外),头均毁。龛外左右两侧各刻一力士,头均毁。左侧力士旁刻一高1.6米菩萨立像,双手掌已毁。龛楣饰有宝相花。

第20号释迦说法龛,唐,方形圆弧顶,2.7x3.2x1.6米。正中刻释迦佛,头部经后人改刻。左右各刻一弟子站于仰莲台上,面部已毁。两侧壁各刻一菩萨立像,面部已毁,龛楣饰有宝相花。

第21号空龛。

第22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2.10x1.80x0.40米。正壁正中刻一高1.50米观音像,左右各刻一罗汉像,三像面部均毁。左侧罗汉像高0.90米,右侧罗汉像高1.30米。左侧壁刻三供养人跪像,像高0.20米。

第23号造像龛,唐,龛形已破坏,2x1.30x0.10米。内刻二像,均经后人改刻,右为立佛像,风化严重,左为一观音立像,高1.55米。

第24号西方三圣窟,方行平顶,6.62x5.30x3.20米。或隋或唐未定,经宋代改凿。正壁宋改刻西方三圣立像,主像阿弥陀佛高4.80米,左侧观音高3.10米,右侧大势至高3.10米。

窟两壁外沿已崩塌,右壁造像分四层,低层靠内刻一罗汉站像,高0.90米,面部风化;第二层刻一佛二菩萨,三像头均毁,主像释迦佛通高1.10米,二菩萨像破坏严重。第三层刻西方三圣,主像阿弥陀佛通高1.15米,左观音右大势至菩萨,损毁较重。最上层从外向内刻有一佛一弟子一观音一力士,释迦佛坐像通高1.10米,弟子立像通高0.9米,观音立像通高1.05米。

左壁造像分两层。下层靠内又分上下各刻一像,为宋代补刻,下面造像已毁,上面刻一弟子像。靠窟口刻菩萨站像。上层为唐代所刻,靠内刻二菩萨铣足立于仰莲台上,左像高1.30米,右手已毁,右像高0.90米。靠外刻一佛一菩萨像,佛像结跏趺坐于须弥座上,菩萨为立像。

左壁题记:“力结/作大佛事福/报将来良可/知矣时臣/皇宋绍兴/李岁次壬子(1132)/七月初八旦/建旦投一十/三人至当月仁十八日壬/毕任山了诠/奉命题/郡人考镌文男师锡师奉/今重修中尊并长寿王如来记”。

第25号空龛。

第26号造像龛,方形平顶,1.20x1.50x0.30米。造像已风化。

第27号造像龛,方形平顶,1.30x1.20x0.80米。造像已风化。

第28号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3.00x2.80x2.20米。内刻释迦说法图,正中释迦佛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左右各刻一弟子一菩萨立像,龛外两侧刻两力士。两外侧壁各刻有三供养人小像。

左壁题记,从左至右刻有“为口堂母谭氏巧娘次为睐下男口口口母保口……尊像以乞母亲口口康健睐下福寿增崇凡事契心吉祥如意时以癸丑绍熙四月(1193)吉日谨题。”

第29号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2.10x1.90x1.20米。龛内刻一佛二菩萨,两外侧壁各刻有一菩萨立像,风化严重。

第30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右壁已垮踏,2.20x3.60x1.10米。内刻八菩萨铣足立于仰莲台上,通高2.10米,像高1.55米,手及四菩萨头部被毁。

第31号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2.10x1.90x0.70米。造像风化严重。

第32号唐碑,1.25x1.15x0.20米。无字。

第33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2.00x1.00x0.50米。一观音立像,风化严重。

_第三十三篇石刻_.767.

第34号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1.75x1.90x0.90米。一佛二菩萨铣足立于仰莲台上,从造像风格上看经后人改刻。

第35号题记龛,0.65x0.40米。内有周炳文撰书。

第36号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2.x1.30x0.10米。造像风化严重,有题记一处,内有“道光”年号。

第37号造像龛,方形圆弧顶,1.50x1.40x0.20米。三佛立像,通高1.40米,像高1.20米,右外侧刻一力士,风化严重。

第38号题记:“口口元二十年岁次壬申十二月庚午朔十八日丁/口前安岳县录事骑都尉官授口品黎令宾愿/口口造东面三世诸佛口口口为口口亡母及亡/妻口造西面救苦观世音菩萨一龛三身并永为/口子前安居县市令普口口助教虞烙男前州市/口口尉勋官七品虔运钦供养口上座玄应书”/

第39号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1.50x1.50x0.40米。三菩萨立像,通高1.40米,像高1.20米,有题记“口亡父前省事安岳县录事奉制授简州平泉县令黎运钦供养”。

第40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2.20x2.00x0.40米。正壁刻三立像,通高2.10米,像高1.90米,中为佛像,左为比丘,右为菩萨。

第41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1.70x2.00x0.70米。正壁刻三观音立像,通高1.70米,像高1.50米。

第42号造像龛,唐,双层龛,外龛方形平顶,内龛方形圆弧顶,1.60x1.60x1.00米。一佛二菩萨立像,风化严重。

第43号造像龛,唐,双层龛,外龛方形平顶,内龛方形圆弧顶,2.00x2.40x2.00米。正壁正中刻弥勒佛倚坐于须弥座上。左右壁各刻四菩萨立像,龛口刻二金刚,头部大部分被毁。龛两外侧各刻一力士。外龛两壁刻有供养人小像,风化严重。

第44号造像窟,唐,方形平顶,3.70x4.30x2.40米。窟内正壁刻三世佛立像,头部已毁,通高3.30米,像高3.00米。右壁分27层刻坐千佛886尊,大部分已毁。整刻造像风化严重。

第45号造像龛,唐,已垮塌。原龛内有题刻一则。

第46号造像龛,唐,龛内正中刻释迦佛坐像,通高1.40米,像高1.20米。左右壁各分上下两层造像,上四下三,均为站像。(现已垮塌)

第47号造像龛,唐,龛内刻高1.00米一菩萨,高0.80米一力士。(现已垮塌)

第48号释迦说法龛,唐,龛内正中刻释迦佛坐像,通高2.40米,像高1.50米,左右各刻高1.5米一弟子17米一菩萨15米一力士站像。三壁上方刻天龙八部像。(现已垮塌)。

第49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2.60x4.20x4.50米。刻释迦说法图,正壁正中刻释迦佛坐像,左侧刻一弟子、两菩萨、一天王立像。右侧刻三菩萨、一天王立像,上部刻坐千佛230尊。龛外两侧各刻一力士。

第50号弥勒佛龛,唐,方形圆弧顶,2.00x2.00x1.80米。刻一佛两弟子两菩萨,左右壁上方刻天龙八部,龛口左右各刻一力士。

第51号释迦说法龛,唐,方形圆弧顶,2.00x2.00x1.80米。龛内主尊为释迦佛结珈趺坐像,其余造像与50号龛同。

第52号唐碑,1.70x0.60米。字已风化。

第53号造像龛,唐,双层龛,外龛方形平顶,内龛方形圆弧顶,2.40x2.00x2.00米。内龛正中刻一明王像,风化严重。外龛右侧刻一菩萨立像。

第54号唐碑,1.5x0.6米。碑文十四行,每行用方格镌字二十二个。部分字迹能辨认。《與地记胜》载:“唐西岩禅师受戒序,普州刺史韦忠开元十一年建”当指此碑。

第55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3.00x3.00x2.00米。刻释迦说法图,左右各刻一弟子、一菩萨、一力士,左右壁上部刻天龙八部,风化严重。

第56号造像龛,唐,方形平顶,6.00x6.40x3.30米。龛顶崩圯,刻内正中刻一佛,左右各刻两菩萨,均为立像,下部风化残毁。右壁上方刻三菩萨立像,后壁浮雕小千佛,龛右壁上方存有“前蜀永平五年”(公元915年)妆修残记。

第57号造像龛,南宋,方形圆拱顶,1.80x2.40x0.60米。刻3坐佛像,经后人改刻。

第58号造像龛,南宋,方形平顶,1.60x1.10x0.80米。正中刻弥勒佛坐像,左右各刻供养人立像,头均毁。龛内题记有“岁次丙辰庆元二年7月(公元1196年)”。

第59号造像龛,南宋,方形圆弧顶,1.60x1.20x0.80米。造像已风化。题记字迹模糊不清。

第60号造像龛,南宋,方形圆弧顶,1.50x1.30x0.80米。正中刻一佛像,左右各刻一供养人立像,风化严重。

第61号造像龛,南宋,方形平顶,2.00x1.20x0.40米。刻两佛立像。

第62号造像龛,南宋,方形平顶,1.80x1.20x0.80米。正中刻坐佛像,左右各刻一供养人立像,风化严重。

第63号造像龛,唐,龛形已破坏,1.20x1.20x0.70米。刻一佛两弟子两菩萨,龛两外侧各刻一力士,均无头,风化严重。

第64号造像龛,唐,双层龛,外龛已破坏,内龛方形圆弧顶,1.20x1.20x0.60米。刻像和风化程度与63号龛同。

第65号造像龛,唐,龛形已破坏,1.40x1.20x0.50米。刻一佛两菩萨立像,左壁已毁,右壁中部刻三供养人跪像。

第66号造像龛,唐,方形圆弧顶,2.10x1.90x0.70米。正中刻弥勒佛倚坐像,左右各刻一弟子一菩萨立像,两侧壁上部刻天龙八部,两外侧各刻一力士。刻像头均毁。风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