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共和国没有开闸
23790400000056

第56章 8·16之夜三:两颗将星在分洪区闪烁(1)

当前沙市最高水位:44.05米,超分洪争取水位;趋势:涨

北闸道上:省军区副司令直奔点火站——市分洪前指:军地最高指挥员紧紧相握——点火站里:一道出人意料的命令——坦克师部:大军区副主任的“生死夜”北闸道上:省军区副司令直奔点火站

8·16之夜来到的时候,沙市长江渡口又早已奉命封渡:任何车辆都不准过江。几只渡轮偃旗息鼓地停泊在岸边,江面上已不见半点灯火,只有茫茫夜雨,只有啸啸风涛。

其实今晚不封渡,又有谁敢在这个时候过江去呢?因为人们都知道了江那边“今晚准备分洪”的消息。入夜后确实一直没有车辆过江,码头上显得异常寂静。

但偏有两辆车在这个时候一前一后地直朝码头闯来。封锁渡口的武警上前拦住了两辆车,原来是两辆军用三菱吉普。

头辆车的窗玻璃摇开,一个上了年纪的首长伸出头和半边肩膀,朝几位武警说:“我是荆江分洪区部队的总指挥、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廖其良少将,请你们放行!”

这位少将副司令显得很和善,也很有礼貌。但路灯映照下他肩上那一颗闪烁的将星,加重了语气的分量,显得不容置疑。

武警迅速闪开,让两辆车过去。江水正在猛涨,渡口上船的滑坡几乎全被江水淹没,渡轮跳板就搭在江水里,车要上船去必须涉过十几米宽的水道。司机犹豫了一下,但将军说:过去!于是司机一踩油门,汽车猛地冲下滑坡,带着浑身的水花一口气冲上了渡轮。后面的车也跟着冲了上来。

本来已经偃旗息鼓的渡轮,突然见有车涉水上了船,知道一定是有什么特殊情况,马上打开探照灯,接着马达也轰鸣起来。甲板上有个水手似乎认得这两辆军车,凑上前来向将军打招呼,问首长刚才不是最后一船过来的吗?怎么现在又要过去?

你这位师傅记性好哩,将军不禁笑了。是呀,今天半日之间他竟两渡长江。下午三点钟时,他在荆州知道了今晚准备分洪的消息,立即渡江赶赴公安。在今年湖北和荆州抗洪斗争中,他可是个身兼三职的要人:省抗洪部队前线总指挥、省防指荆江分洪前线指挥部副指挥长、荆江分洪区抗洪部队总指挥。这些职务使得他既要协调江北荆江大堤上两个集团军的部队,又要兼顾江南荆江分洪区两个师、一个旅的部队,经常是江北江南两边奔波。今天下午他进入分洪区时,分洪区又已实行只准出不准进的交通管制,他的座车是与被“拉网”出来的车辆和人群逆行的。在公安他检查了炮兵师、坦克师、舟桥旅的部署情况,并亲自给北闸指挥部和地爆连打电话,了解防淤堤填埋炸药的情况。

接着,他又在傍晚匆匆返回荆州。这时省委书记贾志杰、省长蒋祝平、省军区司令员贾富坤已从武汉赶来荆州,并传达温家宝副总理今晚又要飞来荆州,看来分洪已成定局了。

他想到今晚实施开闸分洪北闸是关键,于是与贾富坤司令打了个招呼,又马不停蹄地赶赴北闸。下午他返回荆州时是最后一船过江,他的车一到沙市码头,就开始封渡了。而此时,他的车又是封渡后第一船过江。

渡轮很快离岸朝江南驶去。江面上正被夜幕和雨帘笼罩,显得异常昏沉和静穆。惟一的一艘渡轮在今夜的江面上行驶,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江水还在涨,船上微不足道的轮机声常被这扑面而来的涛声掩盖。更可怜的是船头那微不足道的探照灯光,怎么也穿不透眼前的夜幕和雨帘,使得渡轮怎么也摆不脱四周的黑暗。好在正是这大江夜渡的沉静,使得成日东奔西跑的将军在这大战来临之际,有了片刻的独立思考,为他不久即将作出的惊人之举打下了腹稿。

渡轮终于渡过了8·16之夜的长江,驶到江南这边的埠河码头。这边下船的长长通道,更是被淹没得如同一片汪洋,在路灯下波光闪闪。两辆车仍然毫无顾及地又冲进江水,这次后面的车突然熄火了,抛锚在没过大半个轮胎的江水中。后面的车是辆通讯指挥车,一直左右不离地跟着这位身兼三职的将军。但此刻前面车里的将军只回头朝后面望了一眼,对司机说不管它,我们先走。于是将军的车像一只一往无前的冲锋舟似的,独自劈波斩浪而去。

将军没有估计埠河通往北闸的江堤上,今晚聚集了这么多人群,这是被“拉网”出来的附近村落一些不愿远离的村民。他们有的在堤上用塑料布搭了个临时避雨的棚子,暂时在这里安顿;有的则顶着块塑料布站在或蹲在雨中,似乎处于观望状态。这条本来很窄的江堤(实际上是一条垸堤),今晚被这多人群阻隔,又被这多双脚板踏出的泥泞困扰,将军的座车真是寸步难行。将军既不能埋怨这些老乡,也不能停车,只得让车一步一步地往前挪。有时将军也亲自下车,在雨中和气地请老乡让个路。他感到今晚老乡们似乎都显得麻木了,都在默默地望着北闸那头的灯光,都在等待着那里的爆炸声,以至他的车头抵在了他们的腰身上,他们才往堤边上让一让。将军看在眼里,不禁暗暗叹息。

好不容易在堤上遇见了巡逻的武警,将军急切地对他们说:“我是荆江分洪区部队总指挥,要赶去北闸,请你们快给我疏通道路。”

几位武警亮着手电上前来打量了一下,瞥见了他肩上那颗将星,二话没说,立即在车头前开始疏散人群,将军的车才得以缓缓前行。

北闸终于快到了。在接近北闸的一处堤段上,出现了几辆停在堤边上的小车,聚集着不少背着照相机、摄像机的记者,原来这是北闸指挥部设置的第一道封锁线。这些车辆和记者,有的是北闸周围清场时被驱逐到这的,有的是新赶来北闸被挡在这里。但将军的车挪上前,面对荷枪实弹的武警,仍然是这句话:“我是荆江分洪区部队总指挥……”

武警让开道放将军的车过去。有记者跟在他的车后面想蒙混过关,仍然被武警挡住。

记者质问武警这辆车怎么能过?武警回答:

“那是我们的总指挥,一位将军!”

一过封锁线,江堤上就没有人了,司机这才加大油门一阵猛冲。但车刚一跑起来,将军就叫慢点,说就在前面那个亮灯的地方停车。

江堤左前方堤坡下的防护林中,有一个亮着灯光的所在,近了才看清这是一个搭在树干间的简易棚子,堤上有一台发电机在轰鸣。将军说:

“我今晚就在这,点火站。”

市分洪前指:军地最高指挥员紧紧相握

生活本身有时的确比虚构有趣,8·16之夜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场面:当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廖其良少将带着两辆军用三菱渡过长江,从北进入分洪区的同时,两辆同样的军用三菱驶过藕池河,从南进入分洪区。领头的也是一位肩佩一颗将星的将军——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岳宣义少将。两位将军并没有相约,是今晚军人的使命使他们不谋而合,共同用他们闪烁的将星,遥相辉映着这危难中的分洪区之夜。

夜8点30分,驻守石首的济南军区长江抗洪前线指挥部迎战第六次洪峰紧急作战会议刚结束,一辆接一辆的指挥车风风火火地朝长江大堤上赶去。刚才济南军区副司令裴怀亮中将传达了军委江泽民主席的命令:今晚长江抗洪抢险部队全部上堤,决战死守。

这些驰离军区指挥所的指挥车中,有两辆车没有上堤,而是朝相反的方向驰出市区,直奔藕池河上的南口大桥。原来他们是去荆江分洪区,在这个当口!

刚才紧急作战会上,裴怀亮副司令布置完长江大堤的防务,最后说:今晚分洪区准备分洪。军区前指要派个领导去公安,加强对坦克师的指挥,并代表军区协助地方领导指挥分洪。

“应该我去!”

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岳宣义少将主动请缨,他昨天刚从济南军区本部来到长江抗洪前线,曾途经公安了解过坦克师的一些情况。

副司令同意了他的要求,随即命令他赶快出发,务必晚上10点钟赶到坦克师。他抬手看看表,这时是晚上8点20分。

少将向中将敬了个庄重的军礼,一股临危赴难的豪情全倾注在这个军礼中了;中将则紧紧地握了握少将的手,一字一顿地嘱咐道:注意安全。

10分钟后少将副主任就带着随员奔驰在风雨交加的夜路上了。此行随他夜闯分洪区的,有济南军区《前卫报》副社长孙延昭、军区司令部队务处处长刘志汉、某集团军副参谋长王军,还有他的秘书衣述强及摄像师小马。

两辆车越过静静的南口大桥,甩过灯火通明的藕池镇,驰进了8·16之夜的荆江分洪区。分洪区迎接他们的是一阵倾盆夜雨,密密的雨点打在车窗玻璃上,激起阵阵脆响,也激起将军涌动的思绪。昨天下午5点,他曾从沙市渡江进入公安县,由北向南穿越分洪区,在驻公安县城的坦克师师部作了短暂停留。从埠河通往县城的路上,天还没黑,一路上都见正在怒放的棉桃和已经泛黄的稻谷,但一路上又见不到什么人影。这块丰收在望而又准备舍弃的美丽土地,一路上都叫他叹息。在县城停留时,了解到公安县原来是因“左公”刘备驻军而得名的三国历史文化名邑后,作为军中一位能写得一手漂亮文章的儒将,更感到了这块土地的厚重。当离开公安县城又连夜继续奔石首时,望着大转移后静得出奇的分洪区之夜,他一路上都在暗暗为这块土地祈祷,但愿这块土地不会沉没。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么快就重走公安路,又重新越过昨晚越过的藕池河,由南向北再次进入分洪区。昨晚毕竟走过的还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平安夜,今晚则是在风雨兼程中走向一条沉没之路。

雨越下越大,路越走越黑,旷野上越来越静。虽然车灯大开,但灯光穿不透厚厚的雨帘。车头挡风玻璃上的两个雨刮器不停地来回横扫,但那成流的雨水始终挥之不去。

昨夜还偶尔能碰上一二辆夜行的汽车,远处也偶尔能望见一星半点灯火。今夜一路上不见任何车灯人影;四野更是黑沉沉的,看来分洪区已经断电。两辆车就像两叶微不足道的小舟在黑沉沉的大海中冲撞,不知何处是彼岸。

将军感到今晚将是一个不平凡的夜,不知将有什么事情发生,也许他们此去将一去无回,但又必须前去。他觉得有必要向随行赴难的几位下属作个交代,于是就在夜行的车上说:

“我们今晚的行动不要告诉家里的亲人,也不要告诉单位领导。一是免得他们担心,二是免得影响我们的指挥和工作。这是纪律。”车内一片肃穆。将军此时此地一席话,激起了大家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返的豪情。

夜9点25分,将军一行进入公安县城斗湖堤,到达孱陵中学坦克师驻地,听取了师长徐进的汇报,了解了当前分洪区情况和部队态势。

夜10点15分,将军一行及坦克师参谋长出现在县水利局内的荆州市分洪前指军事协调组,与军协组组长、荆州军分区副司令邱泽盛大校接头。他们从副司令这里知道今晚的分洪部署:10点“拉网”完毕,10点30分炸开北闸防淤堤,11点半鸣枪示警,12点开闸分洪。

副司令还告诉他们:今晚分洪区的部队已达到一万人,省防指又紧急增调了一千武警,正在赶赴公安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