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与上一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的句式相同,并且在此基础上将意义进一步引申。孟子用人们生活中熟知的具体事物打了一个比方: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爱的,义也是我所珍爱的,在两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我宁愿舍弃生命而要义。在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鱼,把义比作熊掌,认为义比生命更珍贵。就像熊掌比鱼更珍贵一样,这样就很自然地引申出了“舍生取义”的主张。
孟子对舍生取义精神的颂扬,对后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历史上许多志士仁人把“舍生取义”奉为行为的准则,把“富贵不能淫”奉为道德的规范,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贡献。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现代无产阶级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义诗》中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都是“舍生取义”精神的表现。
延伸思辨:永葆浩然之气
读到孟子“舍生取义”的主张,我们就很容易想到历史上具有浩然之气的仁人志士以及他们留给我们的巨大的精神财富。苏轼及其作品便是很好的例子。尽管他所处的宋代词坛以莺娇燕姹的香艳词曲居多,大都离不开男女相思之情、离别之苦、风花雪月之愁之类。然而苏轼的词却是当时词坛的一次重大革新。他的词处处体现了一股浩然之气。“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谓把豪放词风发挥得淋漓尽致。“乱石穿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旷古的历史感和升华出的人生如梦的变迁感,体现了巨大的艺术震撼力。
再者,他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描绘了一位奋力搏击风浪的白发老翁的形象。他驾着一叶小舟,在狂风巨浪中搏击,事实上是苏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象征,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不论身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能处之泰然,于逆境中仍尽显浩然之气。
苏东坡何等洒脱!何等大气!尽管他的人生路几经坎坷,三番五次被贬谪,生活颠沛流离,可他一路走来,从未怨天尤人,也不因此自暴自弃。他的灵魂清纯空灵;他的才情俊逸洒脱;不管怎样他都能做到宠辱不惊。
现代人也应有所醒悟,时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只有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才能超凡脱俗,怡然自得,于任何境遇中都能泰然处之,享受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精彩典故:
史可法壮烈就义
史可法,崇祯元年(1628)进士。当明朝处于满洲建虏、大顺两方面压力之下时,史可法为首的诸臣,主要采取的策略是“联虏平寇”。希望能够借重满洲建虏的力量,首先剿灭李自成势力,然后再另做打算。然而南明朝中却不能同仇敌忾,反而仍旧党争不断,文、武官员之间互相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东林党人与马士英、阮大铖之间的矛盾深化,姜曰广、高弘图、刘宗周等人纷纷辞官。
此时,史可法遭到马士英等人的排挤,失势之后自请督师江北,前往扬州统筹刘泽清、刘良佐、高杰、黄得功等江北四镇军务机宜。然而,四镇因定策之功而飞扬跋扈,各自割据,史可法与朝廷皆无力管束。而且马士英还命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只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矶,以致淮防空虚。后来,他又到达扬州,继续抵抗满洲建虏。
当年五月十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北遁淮安,仅刘肇基只派了少数士兵前往,防守效果并不好。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到了二十四日,满洲建虏以红衣大炮攻城。晚上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众将拦住。众人拥下城楼,大声喊:“我史督师也!”多铎劝降,可法表示:“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之后,史可法便壮烈就义。后人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说他铮铮铁骨、有血有泪。
当代镜鉴:培养正气,保持真我
现代社会安定、富裕的生活使人民满足,然而由于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人们对物质追求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腐朽思想的渗透以及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欺骗性,几乎无孔不入地侵入社会。人们就很可能善恶不分,美丑不辨,扭曲了精神追求,以致变得思想庸俗、精神空虚,即所谓正气不足。这就需要现代人培养正气,保持真我。
善于保持真我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苏珊大妈。
苏珊·波伊尔是一位来自苏格兰中南部小镇的无业大妈,她在地方教堂从事慈善工作,12岁开始唱歌,一直梦想成为伊莲(E)·佩姬一样的职业歌唱家。47岁的时候,她报名参加了英国著名电视选秀节目《英国达人》。尽管观众在《英国达人》中经常见到奇形怪状的参赛者,但他们仍然对这位年龄有点大、长相有点糟、打扮有点老土的选手非常不看好。她一走上台,根本没人想听她唱歌,从头土到脚不说,台下观众还一副想看她笑话的样子,毒舌评审西蒙·考威尔不断地问话嘲讽她,想让她出丑,甚至嘲笑她住的地方,一般人听都没听说过。但是,当苏珊才开口唱出音乐剧《悲惨世界》中的歌曲《我曾有梦》的第一句时,评委都露出了吃惊的表情,他们睁大了眼睛,张开了嘴巴。全场掌声雷动、尖叫鼓掌从头至尾,许多电视机前的女观众,还不断地打电话进电视台,说自己边看边激动得流泪,被苏珊的歌声所感染,其中还包括好莱坞明星黛米·摩尔。
但《英国达人》此夜之前,倔强、辛苦和失落是她35年每一天的滋味。这世上,嗓音好的人实在太多太多,如果苏珊不是特别喜欢唱歌的话,这样无望的努力,其实是辛酸苦涩的。苏珊大妈实际上是难以复制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她那样坚持35年,直到最后获得成功。
苏珊大妈唱完后直接走向后台,没有和观众进行任何交流,她坦言当时的心情是自己已经实现了在这个大舞台上给大家展示她的才华的心愿,也完成了给大家唱歌是她最大的快乐的目的,没有想到评委和观众会为她的歌声所倾倒,更没有想到这次的演出成就了她从12岁到47岁,怀揣了35年的梦想。
外表平凡却满怀梦想、才华横溢的苏珊大妈就此红透英伦,真正诠释了何为“人不可貌相”。苏珊12岁练习唱歌,一夜成名的背后,是35年不间断地歌唱。她说:“在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之中,有谁不曾暗藏着一些追求?有多少平凡的外表下跃动着一颗超凡的心?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们也能实现自我。”
8.生死一体,笑对人生百态
庄子曰:“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
译文:
庄子说:“死和生均非人为之力所能安排的,犹如黑夜和白天交替那样永恒地变化,完全出于自然。”
国学链接:关于《庄子·大宗师》
《大宗师》是《庄子》一书的其中一篇,《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
“宗”指敬仰、尊崇,“大宗师”的意思是最值得敬仰和尊崇的老师。谁够得上称作这样的老师呢?那就是“道”。庄子认为自然和人是合二为一的,人的生死变化没有什么差别,因而他主张清心寂神,离形去智,忘却生死,顺应自然。这就叫做“道”。
《大宗师》可以分为九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是之谓真人”,虚拟一理想中的“真人”,“真人”能做到“天”、“人”不分,因而“真人”能做到“无人”、“无我”。“真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的形象化。第二部分至“而比于列星”,从描写“真人”逐步转为述说“道”,只有“真人”才能体察“道”,而“道”是“无为无形”而又永远存在的,因而体察“道”就必须“无人”、“无我”。这两段是全文论述的主体。第三部分至“参寥闻之疑始”,讨论体察“道”的方法和进程。第四部分至“蘧然觉”,说明人的死生存亡实为一体,是不能逃避的,所以应“安时而处顺”。第五部分至“天之小人也”,进一步讨论人的死和生,指出死和生都是“气”的变化,是自然的现象,因而应“相忘以生,无所终穷”,具备这样的精神才能超脱于物外。第六部分至“乃入于寥天一”,说明人的躯体有了变化而人的精神依然不死,会进入“道”的境界而与自然合成一体。第七部分至“此所游已”,批判儒家的仁义和是非观念,指出儒家的观念是对人的精神摧残。第八部分至“丘也请从而后也”,论述“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是进入“道”的境界的方法。剩下的是第九部分,说明一切都由“命”所安排,即非人为之力所安排。
诸子之言:
《百喻经·治秃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扰,欲求长生不死之处。”人生在世必定要经历痛苦,一辈子被生老病死侵扰,因而人们总是企图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其实人的一生十分短暂,生命也必然要走向终结,长生不老的想法也不可能实现。很多诗句都说明了生命的短暂,如:
《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陶渊明说:“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曹植说:“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
李白说:“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
朱熹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这些诗句无一不说明人的一生稍纵即逝,如此看来,人生不过是个自然的轮回,生死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所以,面对死亡要有坦然的心态,毕竟生死一体,死亡是一个人完整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面死亡而处变不惊才是大道义的体现。
延伸思辨:悟透生死是为大义
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讲的是生命的规律。庄子认为养身是为了长寿,追求功名财富是为了享受有限的人生。但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就是死亡。所以,把生死悟透才能参透人生的意义。
有的人一发现自己脸上有了皱纹,或者头上有几根白头发,就发愁不已,这是不懂得自然的道理。对于生死要听其自然,这样才能拥有潇洒自在的人生。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老人上山砍柴,他走了很远的路,又渴又累,只好把柴放到路边歇息一会。他还顺口说了句“哎!还不如死了算了”。死神听到这话,就赶忙问他:“你需不需要我帮忙啊!”老人并没有要求死神把他带走,反而说:“请你把那捆柴放在我的肩上!”寓言中的老人心态上的变化,很有意思,也足见人生的道理。
人有出生的一天,也必定有死亡的一天,就像是白天和夜晚的更替一样,是自然的规律,每个人都逃不掉。所以,我们应当在生的时候不欢天喜地而且能足够珍视,死的时候不呼天抢地,无拘无束地来去,潇洒从容。
精彩典故:
庄子鼓盆而歌
惠子(惠施)听说庄子的妻子死了,心里很难过。因为和庄子是多年的老朋友,惠子便急急忙忙向庄家赶去,想对庄子表示一下哀悼之情。可是当他到达庄家的时候,却对眼前的情景大为震惊。只见庄子叉开两腿,像个簸箕似的坐在地上,手中拿着一根木棍,面前放着一只瓦盆。庄子用那根木棍一边有节奏地敲着瓦盆,一边唱着歌。
惠子先是惊讶,然后是不满,再后来就愤愤不平了。他怒气冲冲地走到庄子面前,然而庄子略微抬头看了他一眼,依旧敲盆、唱歌。惠子忍不住了:“庄子!尊夫人跟你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为你养育子女,操持家务。现在她不幸去世,你不难过、不伤心也罢了,竟然鼓盆而歌,实在是太过分了。”
庄子听了,这才缓缓地站起身。惠子也预感到自己说的话有点过,他看到庄子脸上有淡淡的悲伤,眼圈也红着。惠子不觉暗暗叹了口气:“这个庄周,对什么都是淡淡的,总让人捉摸不透。”
庄子说:“惠兄,感谢您老远的跑来吊唁。其实,妻子刚刚去世的时候,我怎么不流泪呢!只是细细想来,妻子最初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恍恍惚惚之间,那最原始的东西经过变化而产生气息,又经过变化而产生形体,又经过变化而产生生命。如今她虽然已经死了,即已没有生命。这种变化,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那样运行不止。现在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而我却还要哭哭啼啼,岂不是很不通情达理,又怎能流泪呢!”
当代镜鉴:欣然接受世间一切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传统,出生和死亡都是生活中重要的事件,因此就出现了一系列迎接和送别的仪式。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也是如此。这时,我们就应该学习庄子对待生和死的“齐一生死”的思想,即生和死是一体的,因而死并不可怕。关于庄子的生死论,西方的哲学家也发出了几乎相同的声音。德国人布洛赫在《死亡研究之旅》中说:“人们会避开最后的恐惧吗?其实这根本算不上恐惧。如果一个健全的人始终绝望,有时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恐惧一变就会成为罕见的好奇,换句话说,以指导死亡对自身作用为乐事。因为死亡本身是一场固有的巨大变革,它会令人产生激情。上述好奇之心把徐徐落下的一幕,一变而为慢慢开启的幕布。”
玛丽是一名公务员,被医生诊断患上了恶性肿瘤,只能活三个月,于是她开始准备自己的后事。她请来了牧师,并且告诉他自己的葬礼上要吟什么样的韵文,愿意穿什么样的衣服下葬。她还让牧师把自己喜欢的《圣经》放在身边。牧师听完她的叮嘱就准备离开。
“还有一件事,”玛丽好像想到了什么重要的事,很高兴地说:“这很重要,我希望在埋葬的时候右手能拿着一支餐叉。”
牧师感觉很奇怪,玛丽笑着解释道:“每次我在单位吃饭的时候,总记得服务员在菜盘收走的时候说:‘把餐叉留着。’我很喜欢那个时刻,知道要吃到更好的东西了,比如苹果馅饼和巧克力蛋糕。”
说到这里,牧师和玛丽都涌出了快乐的泪水。他知道这是他们的最后一面,但是他知道玛丽比他更能理解天堂的意义,她知道更美的东西就在不远的前方。面对死亡,玛丽是那样泰然处之。
世间万物都有始有终,生是开始,死是终结,死亡是生命的最后一个过程,因为它的存在,生命才能更加完整。所以,即使面对生老病死,我们也不要惧怕,要知道这是生命的规律。看透生死,笑对人生,我们才能更好的享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