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不一样,事与事有区别,不可能人人都合我们的心思,事事都如我们所愿,但是,生活还得继续,我们依然每天要与人交往,每天要办事,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会宽容。如果说忍耐多少掺杂了无可奈何的作料,那么宽容则是发自内心的襟怀坦荡。人的成熟表现在性情上的温厚平和,岁月的烘烤不知不觉地蒸发了心灵中多余的水分,使胸怀不至于动辄滥觞,而外面投来的石子也难以激起太大的水花和波纹。不苛求别人其实就是不苛求自己。
在这个过于拥挤的地球上,在情感的润滑剂日渐减少的今天,求同存异,是不变的生存法则,懂得宽容他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胸怀宽广,是一个人心态、处世风格的整体反映,没有人不喜欢与这样的人打交道,而他周围总是充满人气。
所以,朋友们,学会宽容吧!它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朋友。
5.不要用嘴伤人
批评之所以遭到拒绝,或是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原因主要是批评者不了解当事人的处境,不分场合地给予指责,让当事人感到无地自容,从而激起了他更大的反抗力。因为你看到别人的错误和缺点时,没有考虑他们也有情有可原之处,这种心理造成了你的态度凌厉,语调措辞尖刻。在别人面前,自己俨然成了法官,将对方视为罪犯,所以,你一开口就会造成对方的不快,从而封闭了双方交流的途径。
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一旦批评者伤害到了被批评者的自尊,那么你即使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也无济于事。所以无论你采取什么方式指出别人的错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种不满的语调、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吗?不,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智慧和判断力,打击了他的荣耀和自尊心,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
所以,无论你的意见多么正确、多么高尚,都要以极大的同情心,来对待有错误和缺点的人,体谅他们造成这种局面的各种不利条件。只有这样,你才能与人接近,你的态度才能像和风细雨一样,滋润别人的心田、洗涤别人的眼睛、启迪别人的心灵。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同情是一种帮助、教育人的方式,而不是目的。因此,你在思想上仍要有鲜明的是非分界线。你的同情,并不等于你同意对方的所作所为。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有位17岁的女孩很幸运地在一家高级珠宝店找到了一份销售珠宝的工作。这天,店里来了一位衣衫褴褛的青年,只见那人满脸悲愁,双眼紧盯着柜台里的那些宝石首饰。
这时,电话铃响了,女孩去接电话,一不小心,碰翻了一个碟子,有六枚宝石戒指落到地上。她慌忙拾起其中的五枚,但第六枚怎么也找不着。此时,她看到那位青年正诚惶诚恐地向门口走去。顿时,她意识到那第六枚戒指在哪儿了。当那青年走到门口时,女孩叫住他,说:“对不起,先生!”
那青年转过身来,问道:“什么事?”
女孩看着他抽搐的脸,一声不吭。
那青年又补问了一句:“什么事?”
女孩这才神色黯然地说:“先生,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现在找工作很难,是不是?”
那位青年很紧张地看了女孩一眼,抽搐的脸才慢慢浮出一丝笑意,回答说:“是的,的确如此。”
女孩说:“如果把我换成你,你在这里会干得很不错!”
终于,那位青年退了回来,把手伸给她,说:“我可以祝福你吗?”
女孩也立即伸出手来,两只手紧握在一起。女孩仍以十分柔和的声音说:“也祝你好运!”
那青年转身离去了。女孩走向柜台,把手中握着的第六枚戒指放回原处。
这原本是一起盗窃案,按照大多数人的处理方法,不外乎大喊大叫,设法抓住偷窃者。但这位女孩却用一番彬彬有礼的言语暗示,达到了使小偷归还偷窃物的目的,也没有让小偷当众出丑,非常体面地改正了错误。
有些话很难开口,但你又不得不说,这时要多动脑筋,既要让对方听清楚,也要让对方毫无怨言地接受,其中的关键是说话要尽量体贴人心,顺应人情。
保全他人面子的办法是给他人留下台阶,留下退路,让他人体面地退却。当对方已经明确表明某一态度和意见,而你要纠正他时,最好的办法是为他找一个安全合理的理由,这个理由既不使他丢面子,又可使他全面地改变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6.尊重他人的隐私
尊重他人隐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罗曼·罗兰说:“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葬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马克·吐温也说过:“每个人像一轮明月,他呈现光明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从来不给别人看到。”这座埋葬记忆的小岛和月亮上黑暗的一面就是“隐私”世界。有的人在交朋友时,随便侵入朋友的隐私地带。他们认为,朋友之间,应该推心置腹,坦诚相见,所以就不存在什么隐私。抱有这种观点并侵入朋友隐私世界的人,是不可能交到朋友的,而且还会伤害到别人。不错,朋友之间是应该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但在隐私问题上,这一道理是行不通的。如果要交朋友,就不要侵入朋友的隐私世界。
事实上,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早已有之,古代圣贤大儒均视其为人性的基本部分,对其极为尊重。从我国的建筑风格来看,无论王侯豪宅,还是百姓草堂,外皆有高墙围护,内设院落分隔,既有曲径相通,又有门窗相隔,无非是给自己一个相对幽静、自由的空间,免受烦扰,放松身心,这不就是在保护隐私吗?
汉朝的张敞是一个高官,更是一个情种。他与妻子非常恩爱,还常常为妻子画眉,一时,在京师长安传为佳话。但“伪道学先生”以此为“有伤风化”,竟向皇上告了御状,想让皇帝摘下“道德败坏”的张敞的乌纱帽,以“匡正世风”。但皇帝并不听“伪道学先生”的使唤,他不仅未责怪张敞,反而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画眉是夫妻间的事,我管不着。夫妻间还有比画眉更亲密的事儿,我也去管吗?”显然,这是在保护张敞的隐私。
朋友满腔忧愁时,找你倾诉和宣泄一番,这是他对你的充分信任。在这种情形之下,你最好耐心聆听,并冷静地为他分析,帮他调整情绪、平缓一时的冲动。但是,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在聆听之后,要尊重朋友,切不可泄露了隐私。
同样,当你碰巧获知了朋友的隐私后,切莫将它作谈资,广泛散布。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尊,一旦这层保护膜被你捅破之后,你将落个“小人”之名。所以,这时宜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装糊涂。
北宋时期,司马光在当朝时受人拥戴,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诚信待人,别人有困难找他帮忙或倾诉时,他能为人保守秘密。当时,朝中有位大臣叫韩克,与司马光是好友。有一次,韩克的儿子偷了家里的银子去赌博,被发现后,韩克又是打又是骂,却起不了什么作用。在苦恼之余,他去找司马光,希望司马光能为他想想办法。
司马光诚恳地聆听了韩克的倾诉之后,教了他一个办法。韩克听了很高兴,可是转念一想,家丑已被外人所知,心中顿有忧虑之念。
然而过了好久,韩克都没有听到朝中大臣的议论及有关此事的影射之言,才知道原来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的荒谬,在后悔惭愧之余,韩克更加信服司马光了,成为朝中司马集团的重要人物。
司马光在处理朋友关系时,不但能帮朋友的忙,还为朋友保守秘密,最后和朋友的关系由此又前进了一步。
朋友之间,关系即使再亲密,也都会有一些不愿让对方知道的东西,即所谓的隐私。与朋友相处时,对其隐私我们要给予绝对的尊重,不能认为这是朋友对你的隐瞒而千方百计地探问,否则,很可能与朋友产生间隙,甚至导致关系破裂。
7.以“和”为贵赢得人心
《孟子·公孙丑》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是中国审美文化的精神,是儒家价值观的终极目标。儒家文化,崇尚“和”、重视“和”、提倡“和”、追求“和”。视“和”为宇宙万物本然的状态,把“和”作为最大的价值,把“和”作为最高的目标,把“和”作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夫妻和睦、家庭和谐、邻里顺和、和气生财、和而不同等。
孔子在人际交往中崇尚“和”字。孔子的学生子有将老师的这一思想概括为“和为贵”。孔子也把“和”看成处理国家关系、种族关系及人际关系的一个准则,十分重视社会的整体和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子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礼记》中的“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一言以蔽之,道出了和的极致。
孟子提出“人和”,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尔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力。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这里所谓人和是指人民团结,人民团结是胜利的决定性条件。孟子将“人和”的地位置于“天时”、“地利”之上,成为宇宙“三才”(即天、时、人)中最为宝贵的东西。荀子则以人能“合群”为本,引发出“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的道理。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就是因为“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
这种以和为贵的思想,历来是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的核心,蕴含着宇宙一体的丰富哲学内涵。几千年来,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大力倡导下,于潜移默化之中,孕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团结豁达、宽容博大的胸怀。这是今天仍然必须承认的道理。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天鹅、狗、鱼,一起要把一个食物拖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解决各自的饥饿问题。于是它们三个拼命用力拉,可是,无论它们怎么努力,食物还是在原来的地方不动。
食物也并不是很重,为什么三个人一起努力仍然无法将其挪动呢?三个人一探讨原因,才发现原来在拖动的过程中,天鹅拼命向云里冲,狗是向后倒拖,鱼直向水里拉动。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和”对于一个人,一个团队乃至当今社会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还记得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吗?悠扬礼乐中,孔子三千门徒手持竹简,齐声高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随着舞台上活字印刷史的演进,三个巨大的“和”字次第浮现,从篆书到宋体,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这是《奥林匹克宪章》赋予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容。奥运起源于人类渴望和平、健美体魄的追求,体现了全人类的团结与友谊,开幕式充分展示和呼唤了这种伟大传统。而在中国古代,无论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无论是老庄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还是墨家的兼爱为本,所有关系的最终归宿都是“和”字,最高的境界也是一个“和”字。
“和”,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历经5000多年而心心相传,“和”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中华人的血液里,“和”(和而不同)“合”(天人合一)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人文精神,它纵贯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全过程,积淀于各个时代的各家各派思想文化之中,因此,它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的首要价值和精髓,也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完善最富生命力的体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