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23775600000004

第4章 拥有好口才,拥有好人生(3)

4.激励或鼓动他人服从一种思想或做一件事情。如赞美、广告宣传、洽谈、请求、就职演说、鼓动性演讲以及聚会、毕业典礼和各种纪念活动、庆祝活动中的讲话等,这种交谈旨在加强人们现有的观念,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有时也要求得到行动上的反应。

5.说服或劝告他人。诸如谈判、辩论、批评、谴责、法庭辩护、竞选演说、改革性建议等此类交谈,大多力图改变对方的某种观念或信念,鼓动或阻止对方采取某种行动。

坚持话由旨遣的原则,明确说话目的,是说话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有了明确的目的之后,交谈中我们还要善于运用一些语言技巧,从而能够有的放矢、临场应变,使表达更加完美。

言语技巧是指巧妙驾驭语言的技术和方式。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想成功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就少不了言语技巧的运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讲究技巧最主要的是选择最适当的形式把真意表达出来。”可见,言语技巧的关键点,在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选择要恰当,也就是要看人说话、见机行事,才能完美地传情达意。

言语技巧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长久的生活历练和思想、文化修养。

(2)对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掌握。

(3)对当时场合、情境的洞察。

在实际运用语言时,只有这三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根据实际的情境,实现表达内容与其形式的完美统一。

生活的经历和思想文化内涵的培养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长期的生活经历和高深的文化知识,增长了他们的见识,锻炼了他们的反应能力,为他们的“语不惊人死不休”提供了基础。

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其实也来源于运营者的文化修养,但这并不是仅仅有文化就可以做到的,它更需要人的能力,是人学以致用的一种体现。这一点和下面的谈话要对应场合情景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

显然,所谓的言语技巧,一方面不能把它看成是无往不利的妙招,但另一方面又应该看到凡称得上成功运用言语技巧的例子,必然都是随情应景、恰到好处运用语言的结果。

长期的经验积累告诉我们,言语技巧之所以逐渐为人们所熟悉并大加推崇,是由于其本身就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表达方式,只要随情应景地加以恰当运用,你的人缘魅力、沟通能力,将大有提升。

培养幽默细胞,成为风趣达人

关于幽默,林语堂先生的解释是“亦庄亦谐”,即语言庄重而透露着雅趣风范,雅趣中又蕴含着庄重大方。倘若只有庄重则失之风趣,索然无味;如果只有雅趣,又未免流于凡俗,缺少翩翩风度了。

幽默的谈吐可以彰显出你豁达乐观的处世方式和人生态度,以幽默的心态直面生活中的幸运与不幸,才能对生活有更好的感悟。

一项非正式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女性在选择伴侣时会把男士具有幽默感作为一个附加条件。可见,具有幽默细胞的风趣达人在社交场合是大受欢迎的。幽默是一种最佳的润滑剂,它能够把对方的怒火平息,使对方转怒为喜。掌握了这个交际的润滑剂,与人交谈将轻而易举。然而,真正做到幽默并非易事,它要求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仅仅懂得了幽默的方法还不够,就像有了毛笔却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一样,关键在于运用。

幽默感更多的是通过后天学习和培养得来的:

第一,要积累幽默素材。倘若你不具备即兴幽默的能力,那就多看一些漫画和笑话吧,从中体会幽默的感觉,学习欣赏幽默,久而久之,你就可以自己制造幽默,至少你可以把看来的笑话运用到你的谈话中。

第二,要体会别人的幽默感,学习听懂笑话,然后进行模仿。敞开心扉,去接触和了解各种不同的人和事,留意制造幽默的方式和时机,并将其储备起来随时取用。

第三,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态,愉快的心情,它们是培养幽默感的“土壤”。倘若你整日心情沉闷、郁郁寡欢,不快乐的事情总在大脑中回旋,怎么可能制造出让人快乐的幽默呢?

想要成为交际场上人见人爱的风趣达人,在掌握了培养幽默细胞的方法之后,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注意方式方法的运用。

1.自我解嘲法

以健康的心情主动开自己的玩笑,这是公认的最幽默的方法,但也是最难做到的,一旦做到了,表明你已经具备了幽默的最大特质。有人爱拿别人开涮,这跟自我解嘲所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拿别人开涮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自我解嘲则会让周围所有的人认为你和蔼可亲,幽默又有风度。它能够拉近你和别人之间的距离。懂得自嘲的人,能够不留痕迹地表达自己的谦虚,同时又让别人不由自主地卸去了身上的武装,于是就很容易在交往中和别人打成一片。

2.夸大不实法

孩子:“妈妈!我刚刚在路上看到好‘几百只’狗!”

妈妈不耐烦:“瞎说,跟你讲过‘几千遍’了,说话别那么夸张!”

烦死了!忙死了!笑死了!气死了!有人每天都会“死”上好几遍。它所代表的不是真实的现象,但是却能表现情绪的“力道”。所谓夸大,就是让你痛快,惹你发笑。

“夸大不实”的幽默方式,会让人变得豁达,不再斤斤计较,从而用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去发掘生活中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3.戏言回避法

戈尔巴乔夫54岁时就任前苏共总书记,当时,全世界的人都很关注他的施政,都想看看这个年轻的国家领导人将会把苏联带向何方。

在戈尔巴乔夫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一位美国记者问他:“戈尔巴乔夫阁下,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位思想激进的领导人,可是,您决定内阁名单的时候,会不会先和上头的重量级靠山商量呢?”戈尔巴乔夫一听,故意板起脸来答道:“喂!记者先生,请你注意,在这种场合,请不要提起我的夫人。”

在沟通遇到障碍时,戏言这样一种表达方法可以扰乱对方的思考逻辑,让别人因为这个突兀的表达而糊涂,或出现判断错误,这时自己就可以从容地借机脱身,或是转移话题,从而避免尴尬,化解压力。

4.尖酸刻薄法

运用尖酸刻薄法时,要先提高社交敏感度,细微地察觉对方是否具有“抗毒”的体质,万一对方经不起你的“毒素”,那就麻烦了。确定自己能损人,而且损后又能将其捧起,这就是“施毒”与“解毒”。

大学士纪晓岚就是这样一个收放自如的幽默口才高手。一次他为一个朋友的老母祝寿,当席吟祝寿诗一首,劈头第一句就说“这个老娘不是人”,四座宾客都吓一大跳,纪晓岚却不慌不忙,又念“九天仙女下凡尘”,大家松了一口气,鼓掌叫好。纪晓岚又念“生个儿子却做贼”,宴会主人脸上勃然变色,四座咋舌,不敢言语,哪知纪晓岚又从容地说“偷得蟠桃献娘亲”,一众开颜,欢笑举杯。

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下,“尖酸刻薄”的真义:尖而不戳破,酸而不苦涩,刻而不留痕,薄而不危人。无论怎样幽默消遣,都应心存厚道,给人留台阶。倘若你只能“放”而没有能力“收”,奉劝你还是多加修炼,以免伤人害己。

学会了尖酸刻薄的幽默技巧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情绪及社交敏感度,个人的组织能力与应变能力也会随之加强。懂得此技巧,朋友间会因互攻长短而增进情谊,合伙人更会因此培养出特殊的合作默契。

幽默本身很轻松,然而要想获得它却需要付出繁重的劳动;幽默本身很愉快,然而要想具备它却需要进行艰苦的努力。喜欢幽默的朋友,想提高自己幽默水平的朋友,先不要急着到幽默之中找幽默,从那里找来的幽默,只会是简单的重复,甚至可能弄巧成拙。生活是幽默的源泉。只有以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未知领域的向往,对伟大事业的忠诚,去学习,去探索,我们才能发现生活本身的幽默,才能创造出幽默,让幽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喜悦和收获。

想修炼成为风趣达人,就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幽默细胞吧。但要注意的是,开玩笑时,应善意逗乐,促进彼此的感情交流,而不是恶意取笑,占对方便宜。开玩笑必须分清善恶,把握尺度。幽默的重大原则总是不能马虎,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时要极具灵活性,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够为我们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养料。

语言表达力求平实通俗、简明扼要

越是朴实的东西,就越具有生命力。语言的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思想的工具,可以让人实现交流的目的。说话要有魅力,要有说服力,平实通俗的语言最有效,辞藻越是华丽,音韵越是复杂,让人接受起来就越困难。因为多数人并不是很喜欢华丽的辞藻,他们更乐于接受实事求是、简洁明了的叙事方法。

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常常说一些华而不实的语言,大量运用形容词、描绘性词语,大量地堆砌辞藻,过度地夸饰等,轻者会让人有卖弄、浮夸的感觉,重者则会让人感觉虚伪、不真诚。真诚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础,一旦让人感到你缺乏诚意,那么你所说的话就很难让人信服。如此一来,你说话时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就无法实现,这就是交流的失败。

但是,平实通俗并不等同于贫乏、单调、呆板,也不是因此就要忽略表达上的生动和活泼。恰恰相反,语言越平实,就越需要给它注入生动活泼的养料,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概念平实通俗,才会更接近听众,更接近生活,更接近你自己的风格。

由于构成生动活泼的手段和方法,你的语言必须受到整体风格的制约。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应该是角度的多样性和说话者的创造性,仅仅凭借语言的繁缛、华丽,甚至凭借咬文嚼字来表达,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所以说,要想让自己用平实通俗的语言去感染他人,说服他人,就必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平实的语言并不是粗俗、低级、浅薄,因此,千万不要走入使用平实通俗语言的误区,一张口就让人认为你是一个没有内涵、没有文化底蕴的人。

社交场合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类人,他们大大咧咧、漫不经心,讲起话来啰啰嗦嗦,无法让人听出所说话里的逻辑关系。他们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些,更不知道遇到与人交谈的场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人,虽然心地善良,毫无恶意,却也无法受到欢迎。

说话啰嗦是与人交谈中所忌讳的。它让人神经紧张、心情厌烦,却又不好意思粗暴地将其话头打断。于是,一个颇具幽默性的设想被提出来了。建议这种人在说话的时候想象自己是在打国际长途电话,说话的每一分钟你都得付给人家很多钱。这种想象很合理,因为你在浪费别人的时间。而一旦你真正这样想的话,你就肯定会知道自己到底要说些什么了,也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这些了。从任何角度来讲,谁都不愿意为自己的一堆废话去付钱。因此,这条建议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下面,给出几个步骤,作为交谈时简明扼要表达你意图的参考方法:

首先,听清对方说的话并用心记住。有时候,聆听比说话还重要。试想,如果你正在说话的时候,总是有人问你:“不好意思,打断一下,你刚才说的什么?我没有听清楚(我没有记住),能不能再说一遍?”你是不是会觉得很扫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