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你一定要知道的心理常识全集
23774800000018

第18章 情感心理常识(1)

幸福公式

鲍勃·哈勒尔曾是一家建材市场的普通装卸工人,50岁那年,他意外地中了彩票头奖,总额将近4000万美元。从此,鲍勃再也无须为生计奔波,他购置了多处房产和几辆汽车。在别人看来,鲍勃的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两年后,鲍勃把自己关在他豪华处所的一间浴室中,用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心脏,一声枪响后,一个生命就此了结。

很多人感到震惊,一个拥有如此优越生活的人为何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难道他还嫌自己不够富裕?或者是他认为自己不够幸福?

一位名人曾说:“有相当一部分人都不知道何谓幸福。在他们看来,只要有大把的钱财,有名车,有豪宅,这就是幸福。但是很多时候,那些有了钱、名车、豪宅的人,并没有真正感觉到自己比其他人幸福多少。”

其实,幸福与不幸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两者仅仅是取决于一念间。一个无欲无求、知止知足的人比一个贪得无厌的人要幸福得多。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有一个关于幸福的著名公式:幸福=效用/欲望。也就是说,他认为幸福是由效用和欲望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效用的概念十分抽象,经济学上的效用是指从消费物品中得到的主观享受或满足。但是由于主观性在起作用,所以,价钱高并不意味着效用就一定高,消费多也并不意味着效用一定高。欲望就是想要达到的目标。就个人和家庭而言,欲望就是指过上高品质的生活,父母能够安享晚年,子女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自己也可以满足自己的爱好。

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告诉我们,我们所谓的幸福生活,就是要过上“令人满意”的生活。当欲望不变时,幸福就取决于效用,这时,效用越大人就越幸福,反之则会认为不幸福;而当效用不变时,幸福就取决于欲望,这时,欲望越小人就越幸福。总之,效用越大越幸福,欲望越小越幸福。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曾发布过国内第一份《中国“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的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幸福状况不容乐观。将近30%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幸福感偏低,而工作幸福感较高的人也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0%。

在某一阶段内,幸福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收入最大化。但是不管一个人多富有,他所拥有的财富也总是有限的,倘若一个人早就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如果总是不满足自己的拥有,仍然希望得到这得到那,那么这个人很可能就会因“欲壑难平”而体会不到幸福。人的欲望没有穷尽,通常情况下,无论效用有多大,只要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则再大的效用都抵不过无限的欲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幸福便等于是零。

诚然,没有物质基础,我们的生活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人要生活,当然不能没有基本保障而空谈幸福,因为那无异于“画饼充饥”!只是我们周围的那些紧锁眉头的人其实并非全是物质基础匮乏者,也并非都是真正的不幸福者,只是这些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幸福,整日生活在唉声叹气与怨天尤人中。其实,这又何必呢?人生原本就不轻松,为何还要主动加重生活的悲观色彩呢?贫穷可能会不幸福,但却不是必然不幸福,富裕可能会幸福,但却不是必然幸福,关键是看个人的心态,以一种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的取舍得失,以平常心来面对所处的环境,即使你对大背景失望了,也别忘记去寻找每一个小快乐。俗话说:“布衣暖,菜根香。”粗布衣与绫罗绸缎的一个基本功能都是用来保暖,粗茶淡饭与山珍海味一样是用来果腹充饥。如果你抱怨食物滋味不足,请想想有多少人食不果腹,如果你抱怨房子不宽敞,请想想有多少人露宿街头,有多少住在租来的、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如果你抱怨工作枯燥劳累,请想想有多少人失业,有多少人正在为寻找一个你那样的工作而奔波……

所以,如果你认为自己不幸福,请找出自己不幸福的根源。摒弃无穷尽的欲望,开拓出一份宁和平静的心灵净土。要知道,很多东西是金钱换不来的,比如健康、爱情、友谊……因此,不要过分看重名利,学会从平淡的生活中品出幸福的味道,这种幸福才是最实在的。倘若乞丐比富翁还要快乐,你是应当羡慕乞丐呢,还是羡慕富翁呢?

幸福递减定律

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饥饿的时候,吃一个馒头,会觉得馒头非常好吃,很香甜;然后,我们吃第二个时,会感到满足;吃第三个,会觉得可吃可不吃,吃是为了不浪费;然而,如果还要吃第四个、第五个的话,就会觉得非常痛苦。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幸福递减定律”,它告诉我们,当我们缺少一样东西的时候,得到它,会带给我们极大的喜悦和满足;然而,当我们不缺它的时候,每多得到一件,我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就降低一点,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甚至会引起我们的厌恶。

由于“幸福递减定律”的影响,我们往往很难学会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因此也才会有失去后的后悔莫及,而“身在福中不知福”往往也成了大多数人所固有的人性弱点。因此,幸福就变得可望不可及起来。

其实,幸福一直都在,只是我们的心变得不知足,变得对拥有的幸福视若无睹,才会不容易幸福。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解决幸福递减问题,让自己的心中时时刻刻都满溢着幸福呢?

1.不断进取,满足不断增加的幸福欲望。欲望是人的天性,是客观存在的必然。对于那些自己想要的东西,越得不到就越想得到,而得到时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就会越强。换言之,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付出的努力越多,经历的困难越多,得到时候的幸福和满足就会越大。因此,想要拥有长久的幸福,我们就要通过自身的不断进取来满足自我不断增加的幸福欲望。

2.忆苦思甜,能让幸福感更加持久。当生活富裕幸福起来的时候,别忘记贫穷的滋味,别忘记无鱼、无肉、吃糠咽莱的三餐,别忘记饿了没钱吃饭、病了没钱医治的日子;当有人陪伴的时候,别忘了一个人的孤寂冷清;当日子安稳平淡的时候,别忘了颠沛的辛劳……幸福有了苦难做比较,会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更加珍惜。恒念物力维艰,常思一饭一粥来之不易,只有酸甜苦辣都尝过,才会明白还是一碗白水最好喝。

3.学会感恩,记住幸福的滋味。

1620年,一批清教徒踏上了美国这个全然陌生的土地。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他们所栽种的农作物几乎绝产。由于缺少粮食,将近一半的清教徒被饿死。面对饥饿、瘟疫,以及由这些引发出来的偷窃、抢劫等犯罪行为,他们感觉自己如同生活在炼狱中一样。

后来,总督弄来了玉米的种子,希望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玉米能够拯救大家。并且为了提高大家的劳动积极性,总督把土地分到每一家,让他们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

1623年11月,已经连续熬了3个饥荒年的他们终于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

后来,为了纪念这个幸福的日子,为了感谢上帝和亲人、朋友以及自己,他们把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确定为感恩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烤火鸡、南瓜饼等摆在餐桌上,去温习若干年以前的幸福感觉,去感激生活所赐予他们的幸福。这种感激之心让每个美国人都感到格外幸福和快乐。

4.学会知足。听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一天,老虎和猎豹一同狩猎。眼看天就要黑了,猎豹对老虎说:“我们的猎物已经不少了,该回去了。”

“还早着呢,再等会儿,我还想猎一只羚羊呢,你可真没出息,就这么点食物就满足了!”

正说着,突然身旁闪过一只羚羊。老虎撒腿猛追过去。由于当时天黑路滑,脚下一时没有踩稳,便滚下了山坡。猎豹见状也赶过去,等它赶到时,老虎已经奄奄一息了。

老虎挣扎起来对猎豹说:“麻烦转告给我儿子一句话:即使是拥有了整个世界,每天也只能睡一张床。”说完老虎便咽气了。

我们应该明白:人,日食不过三餐,夜眠不过七尺;多出来的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因此,我们要知足,知足才能长乐。

我们并不缺少幸福,幸福一直就在身边,只要我们能学会感受幸福,就能够拥有幸福。

酸葡萄心理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只狐狸非常饥饿,它到处寻找食物。终于,它看见了一个果林,架子上挂着一串串熟透了的葡萄,让它垂涎欲滴。可是,由于架子很高,它几经努力都摘不到,只得悻悻离开,边走嘴里还边嘟囔着:“那些葡萄酸死了,还是不吃为好。”

后来,人们就用酸葡萄心理来形容将自己得不到的都说不好的心态。心理学上,酸葡萄心理是指人类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即合理化的自我安慰。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都在做那只狐狸做的事情。比如,公司有一个管理职位出缺,我们很想得到,然而,经过几番努力仍然没有成功,为了保持心理平衡,我们通常会安慰自己说:“职位越高,责任越重;责任越重,人越累;人越累,越老得快。还是现在比较好,工作轻松,逍遥自在。”

有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中被盗。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他在回信中说:“谢谢你的关心,我现在很平安,请放心!感谢上帝,因为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没有夺走我的生命;他只偷走了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最让我感到安慰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许多看似不好的事情,换一个角度去看,往往就会不那么让人沮丧了。其实,在罗斯福的观点中,就含有酸葡萄心理。

与酸葡萄心理属于同一个心理学范畴的,还有一种心理被称为“甜柠檬心理”,它指的是人们对自己得到的东西,尽管不是那么喜欢,也自我安慰说自己得到的是最好的。比如,我们买了一双鞋,回来后觉得价钱很贵,而且穿着也不是那么舒服。但是当我们和别人说起时,我们仍然会褒扬它,说它是今年最流行的款式,即使价格贵点也值得。

心理学上有一个本来是为了研究个人兴趣与工作效率的关系,却间接证明了“酸葡萄甜柠檬定律”的存在的实验:

专家们请来一批大学生,把他们分成A、B两组,来做一些枯燥乏味的工作。A组的工作是把一大把汤匙一个一个地装进一个盘子,装完后再一个一个地拿出来,如此反复进行,来来回回半个小时。B组的工作是先将计分板上的48个木钉一个一个地顺时针转四分之一圈,然后再一个一个地转回,也是反反复复进行半个小时。

等他们把工作做完后,A组每人会得到1美元的奖励,而B组是每人20美元,并要求他们描述工作的有趣情况。

令人奇怪的结果出现了,尽管A、B两组的工作同样枯燥无味,而且A组每个人的奖励比B组的整整低了19美元,但是大多数A组的大学生们认为那十分有趣。

这似乎证明了,人们对那些不可改变的不好的事情,倾向于通过自我安慰、自我欺骗来降低它所带来的不愉快感觉,也就是“甜柠檬”心理。

说到这里,我们会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阿Q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胜利法,被称为“阿Q精神”。比如,假洋鬼子打了阿Q,但阿Q没有办法,出不了气、报不了仇,于是,他就自我安慰一番说“儿子打老子,不必计较”,随后便心平气和了。

一度,我们都批判、否定这种明显的自欺欺人的做法。然而,现在的心理学家们认为,适度的精神胜利法对保持个体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天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那样让自己不愉快而且无法改变的事,一味愁苦、懊恼不仅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这时候,我们就需要使用“酸葡萄甜柠檬”心理,用阿Q精神自我安慰一下,来有效地调节心理状态。实际上,要想拥有健康的心理,多少都需要有点阿Q精神。

当然,如果事情还有努力的空间、改变的余地,用“酸葡萄甜柠檬”心理进行自我安慰就是不应该的了,这并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只要事情还有转寰的余地,我们就应该面对现实,积极主动去改变现状。

出丑效应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他准备了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

第一段录像中被访谈的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他不仅俊朗不凡,而且成就了辉煌的事业,在整个访谈过程中,他自信、从容、谈吐不俗,表现近乎完美。

第二段录像中的被访谈者也拥有同样好的条件,不过在被访谈的过程中,显得有些紧张,碰倒了咖啡,弄湿了主持人的衣服。

第三段录像中的被访谈对象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普通的人,没有引以为傲的成就和外形,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虽然没出什么错,但也没有什么突出表现。

第四段录像的受访人也非常普通,没有什么亮点,而且在受访过程中,他也因为紧张而打翻了咖啡。

教授将这四段录像分别播放给测试对象观看,然后要他们选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受访者是谁。

结果,最不受欢迎的当然是第四段录像中的受访者,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他。然而,令人惊奇的是,最被人喜爱的人并不是第一段录像中那位几乎完美的受访者,而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咖啡杯的那位,有95%的测试者选择了他。

这个实验反映出来的现象就是心理学里著名的“出丑效应”,又叫“仰巴脚效应”,是指全无缺点、近乎完美的人并不一定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而那些整体表现完美、却有些小瑕疵的人反而更容易获得大家的认同。

人在潜意识上是不相信这个世界上会有绝对的完美的,认为完美和自己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相反,对于那些取得过突出成就,却又有些微小的缺点的人,人们不仅会钦佩他所取得的成就,而且还会觉得他真实可亲,进而对他委以信任。那些微小的缺点恰好成就了他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由此可见,人一味追求完美是没有必要的。那种绝对意义上的完美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而且,西方心理学家已经指出,过度追求完美实际上是一种病态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

2004年,维纳斯?威廉姆斯在法国网球公开赛上取得17场连胜的傲人战绩。然而,当她面对记者的采访时却说:“我还不够努力。有时候,我获胜心切;有时候,我求胜心又不够强。有时候,我不遵从教练指导;有时候,我不听从自己的安排。我讨厌在任何事情上犯错,不仅是球场上。”

从威廉姆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无论在球场上还是在生活中,她都不容许自己有丝毫错误。或许有的人会说,如果不是追求完美的高标准,威廉姆斯怎么能发愤图强,获得这么好的成绩呢?

那么心理学家们是怎么认为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保罗?休伊特说:“我并不这样认为,完美主义者往往会有极为脆弱的一面,譬如沮丧、厌食和自杀等。”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完美主义的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戈登?弗莱特发现,完美主义者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完美主义者,都拥有各种健康问题,譬如沮丧、焦虑、饮食紊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