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三江”水能开发与环境保护
23726200000075

第75章 水电开发为怒江的环境治理带来了希望(1)

在过去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人们以落后的生存技术对怒江流域的森林等自然资源进行低效率的开发,日积月累,形成了当前相当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1999年以来,“天保工程”等环境保护措施的贯彻,使怒江流域海拔2000米以上的生态环境,开始有所改善,而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许多地带,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然继续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怒江自身的生态状况能否单独保持它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仍然是“一条原始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完整的江河”?[1]在人类长期过度的开发活动已经导致怒江流域环境恶化的情况下,能否假设怒江自身的物质运动过程仍然没有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把它作为一条可与人类干预河流进行比较分析的自然基准河流予以保留,不予开发,把怒江“作为一个江河原生生境的对照物和参照系,开展长期、全面和系统的环境观测活动,取得原始生态环境系统的各种相关本底数据,从而对照人类已经开发的江河所引起的生态环境进行类比,进而为国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为我国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样的建议,是否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价值?

现在许多人都在关心怒江流域的情况,关心这条河流的命运,人们有权知道怒江流域生态环境发生的问题及怒江本身的真实情况,以此作为进行认真思考的根据。

一几百年落后生存技术的开发,在怒江流域积累形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怒江河谷陡峭,谷底下切较深,支流短而密集,河床陡跌,巨峰峭壁之间就是深达千米的大峡谷和急流。一边是极其丰富的水能资源正在不舍昼夜地奔流而去,另一边却可以看到,当地人们为了获得一点取暖用的烧柴,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悬崖峭壁上砍伐幼小的树木;一边是让每年可以创造几百个亿的宝贵资源白白流淌,另一边却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得不去陡坡上种地,以获得几十元、几百元的经济收入。据粗略统计,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陡坡上,现在每年这样砍掉的烧柴就达万立方米以上。全州72万亩耕地的大部分是“挂”在陡坡上,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76.7%。尽管如此,有效耕地面积仍然无法满足许多居民吃饱饭的基本生存要求。触目惊心的景象告诉人们,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处于美妙的和谐状态,而是处于严重的不和谐状态。

很早以前,怒江流域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活动。在大约400多年以前,这里出现了牛耕活动。在当时,白族农民进入怒江流域之际,原来居住在江边的傣族农民把他们称为“会使用牛耕的人”。后来,农业活动从江边台地逐渐扩大到周围的陡坡,主要集中在海拔1500~2000米的山脚和山腰、坡度在20~70多度的地带进行。坡度在40度以上的地方,看起来耕地仿佛是挂在墙壁上。由于不能够使用牛耕,人们于是发明了一种称为“壁耕”的技术。他们在腰间系上用藤篾扭成的绳索,另一头拴在上方的大树或大石头上,作为保险,并依靠腰杆上的绳子进行上下左右移动。看起来耕作者就仿佛是在墙壁上种地。有些地方不能够挖地,否则土块就会滚落下来,因此只能够用木棍戳个洞点种。在坡度40~70度的陡坡上种地是什么含义?种地的农民一不留神就会从陡坡上滚落下来摔死;每年都有家畜从陡坡上滚落下来摔死;甚至大公鸡都会从陡坡上滚落下来摔死。

当您沿着怒江而下,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地带,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里,落后的农业开发方式早已经达到了极限,又大大地超过了它的极限。有人这样描述道:“这个自治州内的大部分村落都是悬挂在空中的。由于地势陡峭,许多人就像过着‘云上的日子’”。人地关系的尖锐矛盾产生了环境恶化的问题。

在几百年岁月里,尤其是在近代以来,这种原始低效的农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破坏作用,逐渐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在怒江中下游的不少地区,从山脚到山腰的原始大森林逐渐消失而代之以灌木林;后来,不少地方的灌木林又逐渐消失而代之以草山;有些地带的草山也逐渐消失而代之以裸露的土壤或岩石。在这个过程中,植物根系固摄土壤的能力逐渐下降。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有些地区山体裂开一道道石缝,这些石缝其实就是由于过度开发而被人为撕裂的巨大伤口,随着岁月流逝,这样的创伤变得越来越严重,只要下大雨,常常会形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一些舆论界的人士及专家心目中的怒江,仍然是一条纯洁的,没有被人干预的河流。从这种见解出发,听说要进行水电开发,有的人就大声呼吁道:“怒江到了非常紧急的时刻了。怒江其实是在向我们人类求救:留下我吧,这样还会存在一条纯洁的,没有被人干预的河流,它的语言让我们听懂。”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人类多年在怒江流域进行低效率开发活动的积累,已经足以对怒江本身的物质运动过程产生相当大的干预作用:这种干预作用产生的消极影响,有时能够以发生巨大灾变的方式表现出来。

人类以原始的技术对怒江本身物质运动自然过程产生的干预作用,日积月累,其力量之大,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力。

1985年8月20日深夜,居住在怒江州泸水县上江乡石头寨村及白家寨村的居民,听到对岸怒山支脉大平箐山内部,发出一阵阵奇怪而恐怖的呻吟、大山仿佛在撕扯着肺腑痛苦哀号。21日零点15分,只听到一阵天崩地裂般的声音,大平箐山高约400米、宽约300米的山体突然崩坍,在30分钟内,40万立方米山石从峭壁上倾泻而下,其中大约有万立方米沙石倾入江中,立刻在河床上筑起21米高的巨大沙石坝;拦腰截断江流达30分钟,上游回水长达8公里,下游水位陡然跌落了3.66米。大逾10立方米的岩石竟然飞越怒江天堑,被抛至500米外的对岸,有两位在睡梦中的小女孩被石头砸死。奔流不息的江水前进受阻,3000多万立方米的江水挟着巨石漫过江岸,在石头寨右侧冲开一个缺口改道,沿途覆盖了1000多亩田地和牧场。

怒江发生这次断流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森林植被长期遭受人为破坏而产生的恶果。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体被称为“绿色水库”。据专家调查,1万亩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1个蓄水量l00万立方米的水库。据研究,大平箐山原来有茂密森林,森林的强大根系不仅能够涵养水分,而且能够对土壤及岩石具有强大的固摄作用。后来,由于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大平箐山的岩体被逐渐暴露在外,形成一条300多米长的地质断层破碎带,大量地表水乘势下渗,水的长期溶蚀作用最终形成了滑动面,连续的暴雨,一场罕见的高势能远距离跳跃式滑坡就这样突然发生了。

怒江就这样以它特有的语言,一次又一次地向人类发出明白无误的警告。根据有关报道,20世纪70年代以来,怒江流域已经成为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

1979年8月福贡利沙底发生泥石流,全村7户33人除5人外均未免于难,9~10月全县因泥石流死143人。

1985年,全州发生洪灾、泥石流,死10人,冲毁桥梁148座。

1989年的洪灾、泥石流,死12人,毁房1387间。

2004年,进入7月以来,由于怒江州境内连降大雨,造成全州4县特别是泸水、福贡、贡山遭受严重洪涝泥石流灾害,导致人畜伤亡、房屋倒塌、农田水利被毁、交通通信中断。截至7月21日,怒江州因灾死亡6人、失踪10人、受伤37人;因灾倒塌民房454间,大批农作物受灾。

每当雨季来临,怒江州灾区各级有关领导往往奋战在第一线紧急指挥抢险救灾,大批群众、干部、武警部队、民兵奋战在灾区一线,可能发生泥石流险情和山体滑坡的村寨、居民点等地的群众必须及时得到疏散,并被妥善安置。

从人类生态学的角度来看,近一百多年以来,怒江流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越来越不能够弥补人类开发活动造成的损失。目前,海拔2000米以下的许多地区已经成为生态环境最恶劣的地区。由于这里没有自然保护区,许多低海拔植被已保存无几,河谷或山坡可以开垦的地方均已为耕地,难以开垦的地方成为次生灌丛、草坡或裸露的土地。

这意味着,有多少珍贵的野生植物资源已经消失,有多少濒危野生动物已经丧失了它们的繁育栖息地而消亡。滑坡、崖裂、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及旱灾正在日趋频繁,雨季是泥石流,旱季是土流。河流输沙量与日俱增,使怒江的水在几十年时间由清澈变得混浊,峡谷气候也出现变暖的征兆。怒江的水质、水流、水中生物的生存条件等情况,都正在发生变化。

许多年以来,人类的活动正在对怒江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及物质流动、能量循环及能量流动,形成越来越大的干预作用。人类活动对怒江本身物质运动自然过程产生的干预作用,日积月累,其力量之大,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像力。这种干预作用,早已经和正在改变着怒江流域的水、土壤、岩石等物质的运动及生物的自然分布状况,并涉及水文、气候、地理、生物多样性等许多自然因素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仍然认为怒江“全流域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基本完好”[5]的观点,与事实根本不符。如果假设,现在的怒江仍然能够不受到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而单独保持其“原始性和完整性”,这种见解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如果有人在自己的上述研究领域中,真的把怒江作为没有受到人类干预河流的标准,作为进行比较分析的自然基准河流,这将使他的研究丧失科学研究应有的客观性及严谨性。如果仍然把怒江视为“一条纯洁的,没有被人干预的河流”,一条原生态的河流,显然是对怒江本身面临的真实困境及环境危机的漠视,是对怒江向人类发出求救信号冷漠不顾的表现。

二人类在怒江流域的开发活动有长期的历史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北段,全州地域的主体是高山峡谷,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境内有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罗雪山、云岭,有怒江等3条江河,如此复杂的地形,实属世界少见。怒江州北接西藏自治区,东倚本省的迪庆、丽江、大理3地州,南邻保山地区,西与缅甸联邦毗邻。国境线长449.467公里。自治州辖泸水、福贡、贡山、兰坪4县,有29个乡镇、260个村(办事处),总面积为14703平方公里。州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汉族、怒族、普米族、彝族、独龙族、纳西族、藏族等21个民族。到了世纪初,全州人口已经达到49.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2.2%,傈僳族占51%。

人类在怒江流域的生息繁衍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怒江州内发现古人类遗迹,福贡县匹河乡同平村吴符的新石器时代岩画,证明怒江有人类早期的活动。有的地区发现金石并用时期的铜器,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等文物出土。从西汉时中央政府就把此地归于益州郡的嶲唐、不韦两县管辖。东汉又设永昌郡管理此地,魏晋时期又设云南和西河两郡。唐宋时期怒江先后经历南诏和大理国段氏统治。明朝时起在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据史书《元混一方舆胜览》中记载:“潞江,俗称怒江,出潞蛮”,“潞蛮”是今天怒族的先民。

据《明清云南土司通纂》记载,明清时期,怒江州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管理,其中属于大理府的是云龙州归化里老窝土千总段氏、六库土千总段氏、鲁掌土千总茶氏、登埂土千总段氏和卯照土千总段氏。属于丽江府的是兰州土舍罗氏。属于永昌府的是保山县登埂土千总段氏、鲁长土千总茶氏、卯照土目段氏、练地土巡捕杨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社会经济出现了迅速的进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改革开放,团结拼搏,奋发图强。全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社会稳定,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州委、州政府结合怒江实际,制定了“以林为主,林、粮、牧、药全面发展”、“立足资源,面向市场,外引内投,加速开发”、“开发东西两面,带动中间一线,加快资源开发,积极拓宽市场”、“打基础,调结构,兴科教,立足资源,建支柱”的经济发展战略,并在国家的帮助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使全州民族经济得到了持续、稳定、迅速发展。

1998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85939万元,比1953年896万元增加94.9倍。

然而怒江州毕竟是个发展中的农业州,由于高山峡谷自然环境形成的封闭状态,长期以来,以种植、养殖和采集为主。在怒江,山高坡陡谷深,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十分困难艰巨。这种地形造成该地交通不便,无论是公路、铁路、民航的发展都受到制约,它阻隔了怒江人民与内地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缺乏交流就限制了本地的发展。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发展现代农业,极差的自然条件也制约了怒江地区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