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最好的员工:优秀员工的思想准则和行动指南
23694200000023

第23章 好员工知进识退(4)

王孙贾是个智谋之士,智谋之士都特别会说话。他问孔子:“老孔啊,有句话我不明白,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孔子就说:“老王有话请讲。”王孙贾就问道:“我想问一问老孔啊,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与其献媚于家神,不如献媚于灶神。这句话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王孙贾这句话是把自己比做灶神,指握有实权的势力,把弥子瑕和南子比做家神,指徒有其名而无其实的势力。所以他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在说:“请问老孔,你是应该投靠徒有尊贵之称却没有实权的南子及弥子瑕一伙呢,还是应该明智一些,与真正掌握着权力的我王孙贾合作呢?”

孔子仔细地研究了半晌王孙贾的那张脸,响亮地回答道:“小样的,我实话告诉你,你们这两伙人没一个我瞧着顺眼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孔子敢这么横,那是因为他实际上才是当时最有权势的人,他门下的弟子遍布于各国的朝堂,许多人都是手握重权的朝臣,搞得各国国君见了孔子就发怵,生恐让他夺了实权去。孔子的门人在当时差一点就夺了卫国的政权,想让孔子当君王,却被孔子抡起扫帚把这些满脑子糨糊的学生轰了出去。

圣人这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混出来的,若不是孔子有那么多的门人弟子撑腰,谅他也不敢跟王孙贾这么野蛮。但孔子与王孙贾的钩心斗角,却揭示了职场上一个公开的隐秘:

那就是如果你想混出点名堂,就得和老板最倚重的人一起玩。如果你找来和你玩的人不对头,那你的脑筋多半是出了什么问题。

弄清谁是熊。

和熊一起玩。

这就是你必须要做的事情。

太上老君座下有烧火的灶童,老板在公司里也有比较倚重信任的人,老板会时常和他们谈论对于公司每一个人的印象,一来是看看他们对员工的观察能力,二来是对自己的想法作一个印证。这些大树将军和烧火童子都是态度较为公正的人,不是这样老板也不会赏识他们。

公司里有些人会显得非常受重用,他们一趟趟地往老板那里跑,连走路都不好好走,一定要用到跑的,而且他们的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俨然提拔重用已是手拿把掐的事了。一些不谙世事的年轻员工会误以为他们就是烧火童子、大树将军和熊,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是。说到底,这些人到底能够干出个什么名堂来,还要走着看。像这样沉不住气的人,绝大多数是站不住脚的,在他们学得历练沉稳之前,成功尚待时日。

不要说这些给点阳光就灿烂的肤浅之众,王孙贾又如何呢?不是照样也玩不明白?

像王孙贾这种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弄出了赫赫之功,而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当有谁搞出了赫赫之功的时候,也正是他们的麻烦来临的时候。所以这些眉飞色舞的人能够成为熊的可能性不大,不比一头熊学会翻跟头更容易。

千万不要以为熊好找,那家伙藏于九渊之下,你哪里知道九渊在什么地方?你要知道九渊在哪儿,那你就是熊了。很普遍的情形是,一个员工从进入公司到离开,都始终没有注意到那头熊。

要找到熊就一定要知道熊的特点。一般来说熊都是孤独的,他们自己有一个圈子。因为你不知道熊在哪儿,所以你也弄不清楚这个圈子在哪儿。放眼公司,大家扎堆的地方肯定没有熊,但熊会时不时地从大家身边走过,他也确实只是路过而已,但大家嘀嘀咕咕的内容他都知道。不过你用不着担心,他不会把他听到的任何一句话告诉老板,打小报告这种事太没有技术含量了,他只说对公司最有价值的话。

所以熊的话不是太多,但笑的时候多。他不会就某一个无聊透顶的话题和大家热烈讨论,因为这种情形他看得太多太多了。总是有一群群的员工凑在一起嘀咕又嘀咕,后来那些员工嘀咕嘀咕就消失了,而他还在这里。

所以熊的资历都比较深,是公司里最不受重用的老员工。

正因为他不受重用,所以才不会被人注意。

熊不受重用,并不是熊没有本事,熊是老君座下的烧火灶童,本事比你所想象的要大得多。老板之所以不重用他,是因为老板心中的重用定义与你我不一致。

老板不会把公司的业务交给他,就算是交给他也只是做一做市场部的闲职。熊的价值在于公司那些数不清的具体而微小的事情上,如果存在着一句话可以概括熊的工作的话,那就是四个字:

成本控制。

只有老板才知道,公司这东西是吞钱的无底洞,员工都是花钱的天才,成本控制是公司最重要的差事,但偏偏却看起来又可有可无的样子,那些不懂公司运营的人,甚至觉得公司都不应该有这些杂活,找家服务公司外包了得了。

外包了钱从哪儿出?因此而产生的巨大成本怎么办?

员工会认为这不关自己的事。

员工不负老板的责,不管消耗掉公司多少资源,只要能够将员工一个人的项目搞成功,就一切OK,这属于员工的本能冲动,不是老板的。

所以熊的工作,与员工的工作根本就是两码事。员工是替老板花钱的,熊是替老板省钱的,员工与熊之间找不到共同语言,这才是把熊搞到沉默无语的地步的真正缘由。

这就是熊的特点了:老员工,不爱多说话,看起来憨憨笨笨的,在公司里不受重视,但做的却是老板交给谁都不放心的差事。

只有交给他才放心。

就凭最后这一条,他非得是熊不可。

弄清楚谁才是熊之后,事情就容易得多了。

在这里给你一个忠告,实际上这个寻找熊的过程也就是你如何表现才能够在公司里获得成功的过程。这里只有四个字:成本控制。

好员工不在于你能够替公司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这种事谁也不会指望你,但你万不可在细枝末节上消耗公司的资源,只要你能够替公司节省。一杯水,一张纸,当思来之不易,那都是用公司里的钱买来的,消耗掉一杯一张,公司的成本就缺失了一块。赚来的钱谁也没见到,但花掉的钱都在这里摆着呢,你想老板能不心疼吗?

只要你有真心和老板合作的愿望,你就会注意自己的方方面面,一旦你真的能够替老板着想——从成本控制的方面,替公司赚钱的方面最好先学十年八年再说,当然,如果你现在已经能够替公司摆平市场客户,那就另当别论了——或许你就可以省略掉这个找熊的过程,因为你就是熊。

拔下狮子颈部的鬣毛

所有的合作都是不对等的。

合作是基于平等下的合作,但所有成功的合作都是不对等的。

相反,许多失败了的合作,却恰恰失败在合作者不是要求于合作的结果,而是要求于合作的形式。

即使是在平等情形下的合作,一旦展开的时候,由于合作者的个性强硬与软弱不同、人生的智慧与阅历积累不同,合作的天平也会迅速地向强势者一方倾斜。

所以成功者的合作,都是从弱势的角度入手的。

有个圣人独自居住在深山中冥思,思考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圣人连大智慧都敢思考,小智慧就更不在话下了,所以许多人都慕名而来,不惜磨破双脚,只为了求圣人帮助自己解决人生的难题。

有一个女人上山来了,她跪在圣人居住的山洞外,恳求圣人指点迷津。她最心爱的老公移情别恋,喜欢上别的女人抛弃了她,她只有一个愿望,如果能够唤得她的爱人回头,让她付出任何代价也在所不惜。

圣人听了她的请求,沉吟了片刻,就吩咐道:“这样好了,我的衣服被石头磨破了,如果你愿意替我补好的话,那我就指点你如何才能唤回你丈夫的花心。”——连男人的花心都可以唤回,这个圣人真敢唬。

女人听了,就急忙拿出针线,替圣人缝补起衣服来,可是圣人说:“不可以,我的衣服不是普通针线可以缝补的,你必须要用狮子的鬣毛来缝补。”

狮子的鬣毛?女人茫然了,看着圣人。就听圣人继续说道:“你由这条路下山,经过一片森林,森林中有一只凶恶的狮子,它有着漂亮的鬣毛,你去拔下几根来补衣服。”

想不到这个圣人如此赖皮,出了这样一道难题给她。女人无计可施,为了唤回丈夫的心,她就冒着丧身狮腹的危险去了那片森林。狮子果然凶猛,见到她就又冲又扑,打算好好地吃上一顿。女人只好硬着头皮和狮子周旋。为了打消狮子的敌意,她弄来许多好吃的,每天来喂狮子。开始时狮子还摆摆架子,后来女人每天都带食物来,大家也就熟了,狮子不再非吃女人不可,而是吃起女人带来的食物。

就这样,慢慢地过了三个多月,女人一步步地接近了狮子,终于能够用手抚摸狮子,而狮子丝毫也不愤怒了。然后她又每天精心地照料狮子,替狮子搔痒,给狮子洗澡,并乘机伸手拔下了狮子的几根鬣毛。狮子只是摆了摆脑袋,也没提什么反对意见。于是女人拿了狮子的鬣毛回去见圣人。圣人却笑道:

“你现在可以回去了。如果你能够从一头凶猛的狮子身上拔下鬣毛来,难道这样的温柔与真诚还唤不回一个男人的心吗?”

这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关于温柔的哲理故事,但实际上,这个故事更多地折射出人际合作中的共同人格的形成机制。

有一种合作是不需要学习的,那是对在流水线上生产的技术工人而言的。由于这种生产方式事先已经由技术人员将整个流程拆解成了完全独立的片段,每一个人的动作纯粹是机械的、本能化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所以工人们在操作的时候不需要左顾右盼,只要将你的动作做到位,别的事全不用你操心,那就一切OK了。但这只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表面形式,实际上,潜伏在简单的流水线作业之下,是更为高精度的密切合作。

企业必须要在发挥员工创意的每一个领域展开合作,为了完成将成品的流程拆解细化,达到能够让完全不懂技术的员工迅速生产产品的程度,就需要在技术与研发这两个环节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如果有谁能够把这一层次的合作用冰冷的机械取代,那么合作的层次就会逐层上移;生产效率越高,合作的范围就越广,合作的精度也就越有效。

越是基于技能的层次,越是容易合作,如技术类的员工们之间就很少会有鸡毛蒜皮的事情出现。而在越是基于个性与创造力的管理区域,合作就越是麻烦,因为工作的效果取决于每一个成员的创造个性,而这个东西必然地会和团队的共同人格发生冲突。以一个人的力量企图去改变整个团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我们自身的适应性。

为什么要说“适应性”?理由很简单,揪狮子鬣毛的女人告诉我们,许多合作都是单向的,虽然你想和别人合作,可别人却看不出有这个必要性。为什么要和你合作呢?我一个人干不是蛮好的吗?给我一个理由?

这就是说,即使是我们在公司里找到了最有价值的员工,也面临着一个对方认同的现状。

所以你要赶熊上树!

你必须要拔下狮子颈部的鬣毛,才能唤回熊的心——这个比喻可真蹩脚。

以前的私塾先生爱讲一个故事,叫做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学子去拜访理学大师程伊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规矩就是从他那儿来的——学子到了之后看到程伊川正躺在躺椅上睡觉。如果是老师看到学生,肯定会狠狠地一戒尺打过去,学着孔子的模样骂道:“朽木不可雕也,大白天不抓紧时间学习你睡觉,那晚上你干什么去?”总之是要多凶就有多凶。但这时候睡觉的是老师,那学生就不可以一戒尺打过去了,真要是打过去那麻烦可就大了。学生只能恭恭敬敬地站在雪地里等着,这一等就等出了“程门立雪”这段佳话。

佳话虽然是佳话,但程门立雪也好,女人拔狮子的鬃毛也好,都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现实:

所有的合作都是不对等的。

合作是基于平等下的合作,但所有成功的合作都是不对等的。

相反,许多失败了的合作,却恰恰失败在合作者不是要求于合作的结果,而是要求于合作的形式。

即使是在平等情形下的合作,一旦展开的时候,由于合作者的个性强硬与软弱不同、人生的智慧与阅历积累不同,合作的天平也会迅速地向强势者一方倾斜。

所以成功者的合作,都是从弱势的角度入手的。这正如拔狮子鬣毛的女人,她不能指望着花心丈夫在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良心发现,她只能寻求一种最为强韧的柔性力量。

柔性力量!

只有这种力量无坚不摧。

《孙子兵法》提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你是跟一个沙发合作,那么你就是客厅;如果你跟一张床合作,那么你就是卧室;如果你跟一个马桶合作,那么你只好是卫生间了。

这条规律对别人也适用。如果你是一个沙发,那么你就会得到客厅;如果你是一张床,那么你就会得到卧室;如果你是一个马桶,那你真的没理由抱怨卫生间的味道不好,味道不好也是你搞出来的,怪谁?

沙发也好,床也罢,漆金抽水马桶也可,说起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性格的固化。很少有人意识到性格的固化其实不过是一种轻微的心理疾病,是我们在现实中因为处处得咎无力自保而形成的轻微自闭心理。这与年轻人的固执有着同样的心理模式——为什么老年人不固执,社会阅历多一些的人不固执呢?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看得多,见得多,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在漫长的人生中学会了合作——至少也看多了成功的合作,已经知道合作是怎么一回事了。

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这样告诫我们,你要跟别人合作就不能太自我——但这只是合作不成功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除非你知道你为什么合作不成功,否则你永远也走不出合作失败的循环怪圈。

事实上,所有的缺乏合作意识的人都是因为一个原因而失败:他们只了解自己,却不了解对方。

失败者们始终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明白这些需要必须要以对方的让步为代价,但糟糕之处在于,他们始终无法把目光从对自己的关注转移到对方身上。这就如同一个水平不高的棋手下棋,跳马飞象挪车,要将对手的军;可对手并不是死人一个,你有攻略我有应策,那边早避实就虚地攻到了你的城下,这回轮到你自己郁闷了。

任何情况下你不了解对手的话,能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极小。

但有意识地研究对手也是人生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保证我们产生合作意识并获得成功的关键。

水性杨花的成功原则

合作就是用你的智慧去弥补对方的失误。

正因为老板不是三头六臂,需要员工做他的左右手,这才有你我的吃饭机会。正是因为别人的工作与性格存在着太多的不足,这才需要我们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