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风水与巫术
23680400000007

第7章 大有文章的丧葬风水

任何丧葬的方法都反映了中国古代鬼神信仰中的两种最基本的心理:一个是畏惧鬼神的心理;一个是由于畏惧鬼神而产生的希望能够讨鬼神欢心的心理。古代人选择土葬,也正是反映了古代人保护死者尸体,使死者(尸体和灵魂)在阴间继续安定生活的观念。古代的先民们认为鬼、神与阴界、天界相对应,鬼生活在地下世界里。因此,将死者的尸体埋在地下也就象征着把死者的鬼魂送入地下的阴界。从后来的许多鬼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坟墓是鬼魂的生存空间,许多闹鬼的故事也就发生在坟墓里,坟墓也就成为了阴界的缩影。因此,为了能够使鬼魂都乐意“移居”到墓穴里,让它们在阴间世界生活得舒舒服服,人们就需要按照一套既定的礼仪程式,细致地建造坟墓,并将尸体妥善安放、掩埋。

墓地既然是死者的归宿,因此历来就被人们所看重。就是在原始社会,人们也有意识地将墓地选择在附近的高地上。秦汉之后,墓地的选择成为埋葬死者的头等大事,阴宅风水术随之大行其道,成为中国丧葬礼俗中的一大特点。风水术对基地的选择,概括起来就是通过对“气”的控制、迎合、引导,使人类与之产生和谐,以求达到逢凶化吉的作用,并且能够造福子孙。总的说来,在古人的观念里,选择一个吉祥的地点埋葬祖先的遗体,一方面是儿孙尽孝的表现,另一方面又可以使祖上的灵魂得以安固,保佑子孙后代繁荣昌盛。为此人们极力反对那种随意安葬祖上遗体的做法,认为“奉亲之遗体,乃付之庸师俗巫,使父母之体魂不得其安,置亲骸于蚁泉、沙砾之中,无异委之于壑丘,则仁孝子之心何哉?”也就是说,如果不好好选择风水就随便安葬先人的遗体,将遗体安葬在有蚂蚁、有沙砾的地方,既不符合礼法,更是一种不孝的行为。

当然,以风水择定墓地作为历代普遍遵守的丧葬礼法,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人们一直认为坟墓安置的好坏能够直接关系到后代子孙的吉凶祸福。吕思勉先生在《中国制度史》里就认为风水起源于选墓地时的避凶就吉的心理。他说:“风水之始,避风与水而已,《吕览·节丧篇》提到:‘葬浅则狐狸掘之,深则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狸之患、水泉之湿。’此风水之说之起源也。”可见风水选择的本意在于避凶去灾。

那么怎样运用风水确定吉地呢?对此,阴宅风水有一套繁缛而细致的程序。风水师在正式操作之前,往往要进行一番准备仪式。比如,在风水师在操作之前,也就是勘查的前一天,要烧热水沐浴,洗去身上的脏东西,还不能吃荤菜,只能吃素菜—也就是所谓的“吃斋”,以示虔诚。不过,如果雇用风水师的人要拿酒肉招待这些风水师,一般是没人会拒绝的。据说,风水师在审度地脉之前,必须事先用洁净的水来把他的罗盘洗得干干净净,更有甚者,在勘察之前,还得收心洗涤,所谓“内正其心,外正其身”。风水操作的时候心里要达到所谓的“空明”,也就是什么都不想的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恍惚的状态,据说这样能够让自己的精气与地气相通。实际上,这些把戏只不过是风水先生为了增添神秘感而故意在装神弄鬼。

风水操作的礼仪程序,一般是先形法,也就是注重地形地貌,然后理气,也就是先观察形势再确定方位。大致的操作程序可以分解成以下几个步骤:寻龙望势、观砂、察水定局、辨龙阴阳、确定墓穴等等。其实就是对墓地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了解和选择。如果不这么做,就“不识来龙,岂明吉凶。不会点穴,其家败绝,不会消砂,凶祸如麻。不会纳水,灾来财退”。实际上,在古人看来,墓穴的风水是与人的吉凶牢牢联系在一起的。

清代,同治皇帝的墓地选择就颇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同治皇帝于1862年即位,1874年病死于紫禁城的养心殿,年仅19岁。按照清代的规矩,皇帝登基的同一天也就必须把死后要埋的地方定下来,但是因为同治皇帝实际上是慈禧的一个傀儡,因此在他在位的时候没有人考虑过这种事情,所以直到他去世之后,慈禧太后才匆忙指定恭亲王、醇亲王以及翁同龢等人负责选择陵墓的陵址。

为皇帝选好墓地可不容易,当时一共选择了三处地方。首先勘查的是东陵成子峪。正月十六日,翁同龢等人来到这里选择适合建造陵墓的地址。来了以后,发现这里“龙脉甚真,回抱极紧,盖从黄花山蜿蜒而来,与昌瑞山别脉到此剥换”。这也就是风水操作程序中的“寻龙望势”。然而翁同龢发现,这里美中不足的是宽度不够,达不到修建陵墓的最低要求,最后只好作罢。

下一个地方是双山峪。正月十九日,翁同龢与恭亲王、醇亲王等人一起来到这里。经过勘查,翁同龢认为双山峪所在的双峪山这个地方,仅仅是昌瑞山的旁系,不是由主脉所结成的地点,因此气势不够正宗,不能埋真龙天子。尽管其他人认为这里已经很好了,翁同龢还是坚持继续寻找下去。

最后一个地方叫九龙峪,九龙峪这个地方后来又叫做金龙峪。二月初七,翁同龢与恭亲王、醇亲王等人一起来到这里寻找吉祥的地点。翁同龢带他们找来找去,最后爬上了这一带最高的山—寿星山,经过详细审度,得出结论:“寿星山者,曲折起伏,如画如火。”真是个难得的埋葬真龙天子的好地方。

但是最终同治皇帝是否要埋在那里还得由当时掌握大权的慈禧太后来定夺。1875年农历一月,慈禧召见恭亲王和醇亲王,商定皇帝陵墓的陵址。慈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放弃了九龙峪,选择了风水差一点的双山峪,建成了惠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