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少年鬼事
23671400000045

第45章 (鱼怪2)鱼 鱼 鱼

村子死了人,自然大家议论纷纷。我跑去找大爷爷他们。

我来到瓜棚下面,不料大龙三人早已等在那里。这大龙不知从哪里弄来几毛钱,买了冰棒,看在冰棒的面子上,我们其他三人原谅了大龙,大龙道:“我不是求你们原谅,我只是以一个少先团员的身份向你们保证,我没有说假话。”他言下之意,就是那只鬼是真的。

大爷爷看了我们,说道:“你们四人闹什么矛盾了。大龙都请你们吃冰棒了,还记仇啊。”我们四人守着秘密,又听到大爷爷的说话,齐齐说道:“没事了。我们是来听故事的啊。”

大爷爷乐哈哈道:“好啊。”我们四人急忙搬出几个大凳子,过了一会,三爷爷和七爷爷也来了。三爷爷黑着脸道:“你们上次好大胆子,竟然跑到那边去看。”大龙道:“我们下次不敢了。”

七爷爷把大爷爷拉到一旁,道:“上次那个事情可能还没有结束。这几个孩子。”大爷爷道:“没事的。过几年我们就要下去了,可以照顾他们的。而且那一带听说做了一场法事,应该没有那么快的。”我耳力极好,听他们的对话,只觉得有些奇怪,心中暗暗想道:“莫非是上次去那个坟冢那边的事情?”我不敢问大爷爷和七爷爷。七爷爷听了之后,道:“好。”

我忽然问道:“我们村子死人了啊。”大爷爷并没有说话,而是道:“我给你们讲过故事吧。”

这个故事是大爷爷讲的:

(农村里最为常见的矛盾多是三种:第一是婆媳之间的矛盾,婆婆责怪媳妇没能生个男娃,或者媳妇责怪婆婆太邋遢;第二是,兄弟之间的矛盾,上一辈留下财产,兄弟几人分配不均,往往会大打出手;第三个,是邻居之间房屋地基的争端,两家人平时相处不错,另外一家建新房,往往就会出现屋界的矛盾;第四,大家族之间的矛盾,多是农忙争水用来灌溉,一片山林属于那一片的大矛盾。我们那个地方有两姓人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打群架,是以常常各有死伤,死的人集体出钱送葬,然后第二年还要再打的。

这样的深仇一年一年积下来,都成了世仇了,这都是上一辈的事情。后来解放了,矛盾才有所缓解,可是这世仇虽然化解了,但是近年来年轻人因为一些事情,也闹出过人命。到了现在物质条件变好,各种矛盾也得到缓解。)

农村里老人到了最后,有很多都没有后人抚养的。主要是因为当时粮食太少,只怕照顾小的了,所以老人都多少都子孙有些不满。不像现在,有吃的,有医生,那时都没有的。生活艰辛,人均寿命也不长。很多老人到了最后,还有外出行乞的。有的就死在他乡,然后孤魂野鬼就回来。有的走得太远,鬼魂就回不来了。在外边饱受其他地方的鬼的欺负。这鬼和人一样,都是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

(这些我都不相信,感觉这怎么和人一样,外乡人来的话都会被本地人欺负。这是我插的一句,影响大家阅读了。不过外出若是能遇到一个老乡,心中还是会觉得十分亲切,说一样的方言,至少交流起来要亲切一些。)

说一家老人夫妻,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三个女儿也都嫁人了,俗话说:嫁女就像泼水。老人夫妻又先后为两个儿子各娶了一个老婆,当时一家人就全部挤在了一间老式的泥巴房里面。这种泥巴房很少见到了,分为两层,而且是对称型的,比现在的房子要好很多,可以说冬暖夏凉。

老父亲老父母给大儿子和二儿子各分一间大房间。老两口就搬到了后面的放杂物的房间去睡。后来大儿子生下了一个男孩,也就是长孙。老人自然是欢喜的很的。不料每过几年这家老二也生了一个儿子。这一家也算人丁繁衍了。这老大生了一个儿子之后,不料接下来又生了两个女儿;不料老二的媳妇争气,又生了一个儿子。这样一来,这平均的局面就被打破了。这二人做了爷爷奶奶之后,心中自然是欢喜。

这老母亲就对老父亲说:“这大媳妇素来就我们家不满,你这一碗水可要端平了啊。”老父亲道:“我心中有数,只是我年轻的时候太过好吃懒做,没能为他们兄弟二人多积累点家当,自然不该。”

这三个孙子慢慢长大之后,爷爷每次出门回来后,就要带些好吃的东西,每人一份。这大媳妇本来就对家里有些不反感,这样一来更是经常发一些无名的火,这三个小孩每人一份,本是最为寻常的事情,岂知这大媳妇觉得老二家吃了两份,占了便宜,每次都说起说八,这一屋檐下相处,自然少不了摩擦。老人自然就要忍让。岂知这老二是个孝子,本就气愤不过。老父亲吩咐为了家庭和睦,老二也就多番忍让。

有一次,八月份的时候。河里开始下药药鱼,那时候夏季可以下水捡鱼。是以老二和老大两人一起商量一番,就背起鱼篓一起去捡鱼。也算两人厉害。除了捡到七八斤小鱼外,还额外捡到一条大鱼。也就是因为这一条鱼,引发了一场矛盾。这条鱼成为一个引子了。

(我们常常往河里投药抓鱼,那些药都是自己制作的,那鱼吃了之后,就会漂起来,等时间一过,就恢复正常了。只是现在村子里年轻人药鱼,用的药太多厉害了,对河里的鱼破坏极大。)

这条鱼捡回去之后,放在水中居然还是活着的。老父亲已经年迈,有些不忍。因为这鱼显然很快就要产子了,吃了这鱼,很可能是杀了它一家人。老父亲就吩咐老二把鱼拿到河里去放了。岂不料这条鱼是老大抓到的。大媳妇本来就不想拿出来共享,而这老父亲竟要还要把这鱼拿去放生,她自然是不干的。

大媳妇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老二本来就隐忍数次,此刻听到了一番言语,就要动手,被自己媳妇拉住了。也就是一条鱼的关系,这一家就分为了三家。这老母亲在一旁不停地咳嗽。”

“后来那鱼怎么样了?”我们几个小孩子忍不住地问道。大爷爷并没有直接回到我们,而是接着说

于是厨房里就是三家人做饭。虽有些奇怪,但也过得很相安无事。老人两口慢慢地老了,也容易的生一些病。医药费就要两个人一起出的。老人生病,当然就要很多亲戚来看望,带着吃的东西。老母亲一日不如一日。这些东西都是平均分给两个媳妇的。可是大媳妇总是以为老人偏心,多给了老二。又是一顿吵闹,老二,气愤不过,请了许多长辈亲戚来。不料到了第二年八月的时候,老母亲病重,已是无力回天。只盼着有一口好的棺木。(我们那边老人希望能有一副好棺材,只是现在流行火葬了。)

老母亲,临死前想一副好的棺木。最后愿望没有落实。老大家不肯出钱,老二家里也没有钱。最后勉强弄了个胡杨木的棺材板。只是到了七七四十九天一满的时候,媳妇是要上坟去哭。谁哭得声音,谁先在坟地上哭,死了的人就会保佑谁的,这是我们这边的说法。这大媳妇,一大早收拾完家当,就开始一路嚎叫,跑到坟地里大哭起来。外人看起来,伤心的不行了。其实生气不孝顺,死后大哭都是虚假的。

老母亲死的那天,听说嘴里一直念叨着:“鱼……鱼……。”最后那条鱼还是被大媳妇杀了吃了,在鱼的肚子里面果然有一大堆的鱼子。老父亲心中记挂自己的夫人,过了一年也死了,正好也是八月份。那一年八月份也下起了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