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一日通
23664600000014

第14章 居家健康养生法(1)

情志养生

情志与五脏

什么是情志养生

情志养生,亦叫精神养生、心理养生,西医学称为心理保健。它是通过理念上和具体生活实践内容的调摄,增强心理的负荷力,调养性情,以达到与环境和社会保持高度的和谐统一,表现为健康稳定的心态和旺盛的生命活力。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使你头脑清醒,冷静理智地处理问题,情绪高涨,干劲倍增,学习和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可以使你走极端,不理智,做出后悔莫及的蠢事,无精打采,委靡不振,学习和工作效率降低。这种神奇的力量就是西医学所谓的精神活动,而在中医学中被称为情志。

情志养生的必要性

在知识大爆炸、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生存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每一个最小的社会单位——人,都处于精神极度紧张的状态。无论国内国外,皆是如此。

文明程度越高,科学技术实力越强的地区,这种情况尤为严重。因而,专家称这是21世纪的特点——“情绪负重的非常时代”。现实生活中,许多疾病的形成,尤其是亚健康状况,与人们的情志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

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志活动是以五脏精、气、血为物质基础的,内在脏腑气血的变化而影响到情志的变化。

五脏与五志的对应关系是:心主喜,肝主怒,肺主忧,脾主思,肾主恐。五志的活动在心神的统摄下才能正常地进行。

《灵枢·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充分说明了心神对五志的统摄作用,五志从心而发之后,不同的情志会影响到与之相应的内脏。

五神与五脏

神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神”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黄帝内经》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经后世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使其更臻完善。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是指心所藏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神”以物质为基础,与形体相共存,反映了生命运动本身故有的客观规律。

“神”不仅主导着人的精神活动,也主宰着以物质代谢、能量代谢、调节适应、卫外抗邪等为特征的脏腑机能活动。

在《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五脏藏神”,《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脾藏营,营舍意”。这里所谓的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中医学将其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统摄于心。而血、气、脉、营、精是五脏所藏“神”的物质基础。

神与气血

人依赖水谷获得必要的营养物质,以生气血,而气血是精神的物质基础。摄入水谷充足,营养丰富,人体气血充盛,脏腑生理活动正常,则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反之,水谷不足,精微化源匮乏,脏腑气血虚衰,产生精神的物质基础亏损,精神也就委靡不振,思维迟钝。《素问·八正神明论》:“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因而,养神的重要一点是摄入充足的饮食。

形与神俱

“形神合一”,“形与神俱”是中医学的生命观,《灵枢·天年》:“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素问·本病论》:“即一切邪犯者,皆是神失守位故也。此谓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形与神俱,尽终天年”是养生的目的,养生只有做到形神共养,才能保持生命的健康长寿。

致病。

皆会受到损伤。

五志太过对人体的影响五志太过致病有两种情况:一是情绪波动太大,过于激烈,会很快致病伤人;另一种情况是某种情绪持续时间太长、过久,也会伤人损伤脏腑。

《灵枢·百病始生》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这说明情志不加节制会损伤脏腑功能。一情太过并非只伤一固定脏腑,既可一情伤几脏,又可几情伤一脏。如果思虑过度可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样悲、忧太过也能影响于脾,导致食欲不振。又如大喜则会伤心,而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如果心受伤,人体的整个功能影响气机。

气机是气运动的根本形式,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功能活动及相互联系,都有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而情志致病,会扰乱气机,并会导致气机升降失常,气机瘀滞,运行不畅。此外,消、缓、乱,亦是气的运行障碍。可见,七情太过对于人体气机的影响是很严重的,许多疾病的发生皆与情志刺激引起气机失常有关。

精血亏损

《素问·举痛论》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即暴怒可致血随气逆,发生呕血及完谷不化的泄泻。《灵枢·本神》又说: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时自下”,“精时自下”,即恐惧太过,五脏所藏之阴精失去统摄,耗散不止。此外,过分思虑,既可耗伤心血,又会影响食欲,造成气血生化不足,皆可使精血亏损。

阴阳失调

情志过激,可损阴伤阳。《灵枢·口问》说:“大惊卒恐,则气血分离,阴阳破散。”阴阳破散,也就是阴阳失调。而阴阳协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现实生活中,由于情志过激所引起的疾病可以时有发生。大家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虽然是对封建科举的批判,但却是过喜而致病的例子:科考多年不中的老秀才,在得到喜报后,一时大喜,心神涣散而不可收敛,故而疯疯癫癫,出尽洋相。所以,人们就要学会驾驭五志,良好地控制情绪,才能不致引起疾病。

心神养生法

清静养神的方法,不是要人无知无欲,无理想,也不是人为地压抑思想或毫无精神寄托地闲散空虚,而是主张专心致志,保持精神静谧,“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避免“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清静养神是以养神为目的,以清静为大法。只有清静,神气方可内守。

清静为本,无忧无虑

以清静为本,无忧无虑,静神而不用,即所谓“恬淡虚无”之态,其气即可绵绵而生。《淮南子》说:“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只有心理清静,才能得以调心养神守精。

心静神安,精气逐渐充盛,形体健壮,真气内从,邪不可侵;心神躁动不安,精气日益耗损,使形气早衰。要达到心静,就必须祛除杂念,调畅情志,这样才可使心神静养,精神内守,脏腑旺盛,病无所生。

少思少虑,用神有度

少思少虑,用神而有度,不过分劳耗心神,使神不过用,即《类修要诀》所谓:“少思虑以养其神。”要做到少思寡欲,有赖于思想的纯正,克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提倡知足者常乐。在物质生活方面,人当知足常乐。不能奢求无度,胡思乱想,永不满足。不然,就会扰乱心神,影响脏腑组织的正常功能,因此,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应做到清心寡欲。老年人当绝欲,静养心神。薄名利,禁声色,廉货财,损滋味,除佞妄,去妒忌,此是古人养生之诀窍。

心态平和

清静养神还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名利和物质享受的追逐。张仲景在《伤寒论》自序中批评道:“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他告诫人们,醉心于名利的人,身体衰惫了,要名利还有什么用呢?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就会劳伤心神,使身体早衰。

达观处世

在生活中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避免无原则的纠纷。常乐观,和喜怒,无邪念妄想,用神而不躁动,专一而不杂、可安神定气,即《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谓:“以恬愉为务。”这些然舒畅。节制法心气”。

养生原则,在传统养生法中均有所体现。要做到心神宁静,需注意闭目定志,眼为心灵之窗,闭目养神有利于心静神凝。尤其在人的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身心疲劳的情况下,闭目养神片刻,往往能使人心平气和,思绪冷静,精神内守,坦情志。

养生:节制法

《吕氏春秋》说:“欲有情,情有节,圣人修节以止欲,故不过行其情也。”这里讲的就是节制法,即节制、调和情感,防止七情过激,从而达到心理平衡。《寿亲养老新书》总结了“七养”,其中就有“莫填怒养肝气,少思虑养遇事戒怒。

愤怒是一种常见的消极情绪,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不仅能伤肝,还可伤心、伤胃、伤脑等,从而导致多种疾病。制怒,首先应遇事冷静,因为怒常常是不能冷静思考的结果。因此,遇事一定要冷静,因为只有冷静,才能积极思考,想出对策,圆满地解决问题。其次,制怒还要注意养肝。中医认为,肝主怒,所以要制怒,必须要养肝、疏肝。

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此为老子、庄子提出的处世态度,视荣辱若一,后世遂称得失不动心、宠辱不惊。即对于任何重大变故,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不要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乐极生悲”,因过度兴奋造成的猝死,常发生在中老年人中间。这是由于人过中年,全身的动脉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营养心肌的冠状动脉当然不会例外。心脏如果剧烈地跳动,必然增加能耗,心肌将会发生相对的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或心搏骤停。此外,“乐极”还可致血压骤然升高,表现为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烦躁不安,甚至引起脑血管破裂而发生猝死。

可见,“乐极”不可取。为了健康长寿,任何情绪的过分激动都是不可取的。应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做到“宠辱不惊”,对于喜事与悲事、兴奋与气愤、顺境与逆境、快乐与痛苦等,都应一视同仁,善于自我调节情感,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一定注意不要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情志养生:疏泄法

古人曾说:“不尽如人意常八九,如人之意一二分。”一般来说,人的一生中处于逆境的时间大大多于顺境的时间。《黄帝内经》谓“百病皆生于气”,如果不良情绪是暂时的,机体很快就可恢复正常。但是,如果不良情绪过分强烈或持续的时间太长,就可能造成脏腑功能失调而引起疾病。疏泄法能使人从苦恼、郁结的消极心理中得以解脱,尽快地恢复心理平衡。下面介绍一些心理疏泄的主要方式。

哭疏泄法

当遇到不幸而悲痛万分,或心有不平之事时,不妨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这样不好的情绪可以得到及时地宣泄,千万不要闷在心里,以免气郁成疾。中医学认为,“郁则发之”,排解不良情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之“发泄”。从生理上讲,哭可以改善呼吸和循环,伴随全身肌肉的颤抖,大哭之后,机体可获得一种快感,特别是心胸憋闷、不适等症状会随着哭的宣泄而缓解。

哭的同时伴有流泪,流泪可以促使应激状态下的机体产生两种神经传导物质,这些化学物质随眼泪排出体外后,利于体内化学物质的平衡,可缓和悲伤者的紧张情绪,减轻痛苦和消除忧虑,从而有利于健康。因此,哭是一种生理调节方式,也是一种心身自我保护的措施。当然,一个人若是经常哭泣,对健康也没有好处。哭虽然是一种宣泄痛苦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所以,哭疏泄法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因人而异。

谈与聊疏泄法

是指通过谈话聊天的方式进行宣泄。当遇到不顺心和烦恼的事后,不可把痛苦埋藏在心底,而是将这些烦恼倾诉给你所信赖的人、头脑冷静的人,包括你的父母、领导、配偶、挚友、老师、同事等等。一个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受到挫折,甚至遭到不幸,比如在恋爱中遭到挫折、生活中发生重大的事故、工作学习上或家中有不愉快的事等,怒从心头起,或心中泛起阵阵愁云时,首先可冷静下来,控制一下自己的感情,然后找自己的知心朋友、亲人倾诉自己的苦衷,或向亲人、朋友写书信诉说苦闷、烦恼。俗话说:

“旁观者清”,从亲友的开导、劝告、同情和安慰中得到力量和支持,消极的苦闷、忧愁和烦恼之情会随之消散。

自言自语疏泄法

亦称自我谈话法,这是一种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当一个人坐在某处旁若无人地自言自语或是大喊数声时,人们总觉得这个人有“神经病”,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而误导了很多人不用这种健康的调节方法。

其实,自我交谈也可以发泄心中的不满、郁闷、愤怒、悲伤等不良情绪,它有助于消除紧张心理,恢复心理平衡。

当你思虑重重时,找个僻静的地方听听自己的谈话,把自我担心和忧虑的事情讲出来,把压在心头上的痛苦讲出来,从而达到心理平衡。生活中,面对各种不良心境的困扰,你又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时,可以选择此法,也不无裨益。

喊叫疏泄法

激情难以控制,不能冷静宣泄时,采取的一种无损于他人的不太文雅的宣泄方法,发脾气就是其中的一种。当心情压抑时,可通过急促、强烈、无拘无束的喊叫,将内心的郁积发泄出来,从而使精神状态恢复平衡。实在不会发脾气时,自喊自叫几声也无妨,这样也能起到宣泄作用,心理也会感到舒畅一些。

群体疏泄法

可采取座谈会、交流会、生活会等形式,让群众畅所欲言,大胆地提意见、谈看法,领导要诚恳地接受批评,改进作风,增加透明度,做一些必要的解释,形成一种人和气顺的好环境,利于群体心理平衡的建立。

行为疏泄法

通过机体的外显活动直接发泄心理紧张、心中愤怒的一种方法,如运动、游泳、舞蹈、摔打等。可以起到缓解愤怒、宣泄不满的效果。

情志养生:转移法

情绪转移法,是把隐藏在内心的不良情绪投射到某物或某人身上,以求得解脱的一种方法。

心理学认为,在发生情绪反应时,大脑中有一个较强的兴奋灶,此时,如果另外建立一个或几个新的兴奋灶,便可抵消或冲淡原来的优势中心。

因此,当过度的脑力劳动而引起情绪烦躁紧张时,有意识地做点别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可以使神经过程达到平衡缓和,使情绪得到缓解。

各种情绪的产生都离不开环境,避免接触强烈的环境刺激,有时是必要的,但最好是学会情绪的积极转移,即通过自我疏导,主观上改变刺激的意义,从而变不良情绪为积极情绪。

运动转移法

当自己苦闷、烦恼,或情绪激动与别人争吵时,最好的方法是转移一下注意力,去参加体育锻炼,还可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用肌肉的紧张消除精神的紧张,如打球、游泳、散步等活动。

娱乐转移法

一旦遇到烦恼、郁闷不结时,如果爱好文艺,不妨去听听音乐、跳跳舞、唱唱歌,借以松弛一下绷紧的神经;或者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哑剧、滑稽电影等。总之,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分别选取自己喜爱的娱乐活动。

阅读转移法

如果天生好静,可以读一读内容轻松愉快、有趣的小说和刊物。这样不仅可以舒体宽怀,消愁排忧,怡养心神,还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暗示转移法

进行语言的暗示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例如,“我很棒”、“我很好”、“我很开心”

等,不出声的文字语言,也能给人以强烈的暗示,达到情绪调控的目的。

意念转移法

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当某一心理症状出现和变得强烈时,将注意力和念头转移到别的事情上,不去想病症的苦痛和带给人的烦恼。例如,当强迫症状出现时,要努力去想别的令自己高兴的事和暂时去做别的工作,以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