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你一生的心态全集
23662500000019

第19章 家庭心态,帮你营造和谐的家庭(4)

婚姻生活中,我们必须拥有“出现矛盾,解决矛盾”的心态,不能来个视而不见、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当然,解决矛盾的方法也是关键的,像生活中的“冷战”、“装失忆”等都是不可取的。夫妻之间产生了矛盾与问题,不能冲动地吵架甚至动手,首先我们应该让自己冷静下来、找回理智,然后和对方沟通、交谈,以解开彼此的心结。

要维系一段婚姻的确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却并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那么难。只要我们很好地避开这四个致命心态,婚姻长长久久、美美满满也是容易成真的。

再婚者要防范的不良心态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孟眉的婚姻在结婚后的第五个年头告终了,痛定思痛,她对婚姻甚至对男人都开始敬而远之。这时,比她小4岁的志军走进了她的生活。志军为人忠厚善良,待她也体贴入微。孟眉4岁的女儿也非常喜欢志军。因此,当志军提出共组家庭时,孟眉毫不犹豫地就接受了。

也许是那段失败的婚姻留下的后遗症,孟眉对志军总是不太放心。于是,她开始采用各种方法来考验志军。如果对考验的结果满意,她就可以安心几天,但没多久疑虑又会出现,于是新一轮的考验又开始了;如果结果不能让她满意,她就会和丈夫大吵大闹。没多久,这段婚姻又结束了。

据统计,再婚夫妻的离婚率要比初婚夫妻高很多。研究婚姻问题的心理学家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再婚前,再婚者心态调整出现问题。由于前一段婚姻所带来的创伤影响存在着种种不良的心态,致使不能用良好的心态来经营新的婚姻,让婚姻关系越来越紧张,最终再度离婚。

前一段婚姻遗留的不良心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态

上面我们所说的孟眉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代表。由于以往被蛇伤害的经历,以至看到像蛇的井绳也竖起了刺,准备战斗一番。其实,现任配偶和前配偶根本就是不同的两个人,不能因为有些许类似,就断定现任配偶也会给自己带来伤害。

怀旧心态

这种情况多见于原配夫妻感情深厚、一方意外身亡的再婚者。他们再婚后,会经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已逝恋人的思念之情,从而引起现任配偶的不满与嫉恨,从而有碍于再婚生活的幸福。

再婚后,由于一方或双方都有过婚姻生活经验,就比较容易拿现在的配偶和过去的配偶做比较,拿现在的婚姻生活和过去的婚姻生活做比较。这无疑走进了一个误区。事实上,这种比较是不公平也不客观的。尤其是当双方闹矛盾时,这种比较心理就会膨胀,会使人表现得处处挑剔现任配偶,从而将矛盾扩大。

怨恨的心态

婚姻中受到伤害的一方往往对前配偶心怀怨恨,为了报复对方,在重新选择配偶时,会尤其针对前配偶的弱点来选择。在这种怨恨心态的左右下,选择新配偶时,往往带有盲目性,容易忽视感情基础。显然,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是不稳固的。

自私

再婚家庭是家庭的重组,有可能双方都已经有了孩子。受自私心态的影响,各自偏袒自己的亲生子女、苛责继子女,有可能导致家庭矛盾的产生。因此,摆脱自私的心态,对亲生子女和继子女一视同仁,才能获得幸福的再婚生活。

再婚夫妻想要拥有幸福甜蜜的家庭,首先要做的就是从过去婚姻的阴影里走出来,重建良好的个人心态,以全新的自我投入到新的婚姻生活中。心理学家指出,自我反思是十分重要的:反思一下自己在前一段婚姻生活中的表现,找出曾经的不足和错误,不断地完善更正,努力做一个好妻子或好丈夫。这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婚姻的质量。只有互相体谅与照顾,互相抚慰受伤的心灵,才能培养出新的深厚情感,再婚生活才能幸福。望子成龙不如顺其自然现今社会竞争之激烈确实让人吃不消,连不晓世事、纯真可爱的孩子也不能幸免。有这样一个小女孩,1岁时就开始上“早教班”,每周1节课;4岁,上幼儿园的同时,还上了舞蹈、英语、彩画和书法4个特长班。

为了让孩子拥有竞争的实力,让孩子成龙成凤,父母几乎倾其所能。就像这个女孩的母亲,她就几乎把双休日完全贡献了出来,每个学期除了要支付上千元的学费外,还要乐此不疲地陪女儿打“游击战”。她说:“把女儿培养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是我人生的最高目标。只要时间能安排得过来,能多上一个特长班就多上一个。”

然而,很多时候都事与愿违,妈妈风雨无阻、不辞辛劳地培养着女儿,可女儿却打起了退堂鼓。现在,她一看到妈妈给她整理小书包就哭,然后就想尽办法拖延时间。孩子毕竟太小了,承受的压力太大了,难免想要逃跑。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需要有度,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太严就变成了一种苛责,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有可能引起心理焦虑,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提倡:“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而所谓“做人中人”,指的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成为一个真实而堂堂正正的人。试想一想,如果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给孩子要当大官、科学家、董事长、总经理、博士,成为人上人的观念,孩子会肩负多么重的担子。不仅如此,孩子还容易把做人上人看成是人生的唯一出路。但是,一个公司只有一个董事长、一个总经理,如果他们无法达成“人上人”的梦想时,那将承受怎样的心理落差,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呢?所以,父母应该保持顺其自然的心态,在对孩子的能力有全面而客观的衡量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期望,采取积极合理的教育方式,将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的发展。

事实上,望子成龙,有的时候是家长补偿心态的一种表现。他们希望孩子可以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自己曾在哪方面受了屈辱,就希望孩子在这方面给自己争口气。他们往往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把自身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这些家长可曾考虑过孩子的感受?父母虽然生养了孩子,但也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孩子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也拥有自己的梦想和意愿,也需要别人的尊重。如果一味独断专行,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是抵触心理特别严重,就是依赖心理过强,缺乏独立决断的能力,更加谈不上拥有社会竞争力了。因此,家长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改正这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不良的教育心态的存在是不良的教育方式产生的根源。中国有句俗话叫“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观念并不正确。采用暴力的方式来逼迫孩子成才,不仅会削弱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望,影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还可能使孩子产生许多不良心理,比如憎恨父母、崇尚暴力、胆怯等,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同样,“慈母”的唠叨也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事实上,如果父母能够给孩子以自主选择的空间,父母的意见反而容易被采纳。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在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

好心态让婆媳暗战“无为而治”

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婆媳之间的关系,从来就是中国人家庭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主题。是什么导致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呢?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正确处理这种矛盾呢?

婆婆、儿媳、丈夫,或许再加上公公或者孩子,一个热闹的家庭组成了。但是不知为什么,婆婆和儿媳就是常常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丈夫往往什么也不说,用“哈哈神功”一笑了之。媳妇向他埋怨婆婆,婆婆向他说媳妇的不是,他一概沉默以对。这样的家庭,是中国城乡千千万万个传统家庭的缩影。

婆媳关系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其实,婆媳关系之所以陷入混乱之中,是因为婆婆、儿媳、丈夫三方在心态上都没有调整到位。

其一,从恋爱到结婚,三方角色都有所改变,他们之间难以很快适应。对丈夫而言,婚前,在外是女友的“知心恋人”,在家是妈妈身边的“孝子”;婚后,他必须是个爱太太的“模范老公”,同时,“孝子”也应该一如既往。然而,这很难顾虑周全、面面俱到。对妻子而言,婚前,她可以只是被人疼爱呵护、任意撒娇的“亲亲女友”;婚后,角色的转变,不仅要成为温良贤德的好妻子,还要是温顺乖巧的好儿媳。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于婆婆呢?以往,她可是家里唯一的权威女性。儿子结婚后,看着自己的儿子受到一个“外来女子”的左右,儿子不再是她一个人的,在家里的权威地位受到威胁。

其二,本质上来说,“母爱”和“情爱”其实并不冲突,但由于“爱的对象”被掠夺的问题,妻子和婆婆对彼此产生了敌对心态。这才会产生“妻子和母亲同时掉进河里,先救哪个”的千古无解难题。妻子和母亲都希望这个“男人”完全属于自己,且都认为这个“男人”越忽视甚至敌视对方越好。于是,一场爱的争夺战就此上演。

其三,婆媳二人观念和生活方式存在差异。不少婆婆认为,媳妇进了这个家的门就要守家里的规矩。自己干了几十年的苦差事自然应该落到媳妇头上,而家中的大小事也理应都听长辈安排。但是,在提倡自由平等的今天,婆婆的头衔显然压不倒人,媳妇们有独立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有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主见,抱持着“我的生活我做主的心态”。两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都存在着差异,再加上又是彼此不了解对方的女人,在一起生活,产生矛盾也是难免的。

婆媳相处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矛盾得不到恰如其分地处理就会变得“不正常”了。它不仅是催生“婆媳暴力”的始作俑者,也是婚姻的第二大杀手。

那么,如何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让婆媳暗战“无为而无不为”呢?

首先,婆媳都应当明白:这个男人不仅是一个儿子(丈夫),还是一个丈夫(儿子)。再则,彼此都应该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里跳出来,不要老是想着对方应该给予我什么,应该为我付出什么。农夫春天没有播种,秋天也望不来收获。要先想想自己能为对方做些什么,凡事多多易位思考,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要豁达,一个心胸狭窄只关注自己的人,肯定是闷闷不乐之人;要欣赏对方。如果有了这样的心态,婆媳关系“无为而治”只是时间的问题。